掌握这些电影学出题思路,专业130+不是梦
电影学暑期集训营授课集中,应试针对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带大家把握考试所有知识要点,对所有考试科目中涉及到中外电影史论、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基础以及涉及电影产业热点知识考察的院校都具有高度适配性。
POST WAVE FILM
如果要问备考电影专业的同学:哪个科目在专业课里分值最大?哪个专业课记忆起来难度最大?那么“中外电影史”一定是高频答案。
回顾各大院校历年考题,中国电影史在真题中的考察方式上常以“具体历史时期下的电影现象”以及“以时间为划分依据的代际导演概念”作为命题题眼,例如“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基本特点”(2020 北京师范大学 影视史论)、“第五代导演创作的艺术特色”(2018 南京师范大学 影视史论)等。
而学习世界电影史需要大家去建立更宏观的“史学意识”,从而提纲挈领对其他课程的整体观照,包括对“创作基础”的寻根、“视听语言”的演进、“艺术史论”的溯源以及与“中国电影史”的互文。
命题上,各大院校题目多以国别+电影现象的命题形式出现。如“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成就”(2020 重庆大学 中外电影史)、“日本新浪潮在电影创作上表现出哪些共同倾向?”(2012 武汉大学 中外戏剧影视综合知识)等。
学好电影史,仅仅依靠机械记忆那些枯燥冗长的史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各院校日益灵活多元的命题方式也不断向电影专业的备考er们昭示着,我们必须在熟悉历史坐标的同时,带着疑问进入历史情境里,多想像、多探寻,激活电影史里的刻板知识,积极地调取、应用和链接,构建自己的知识构架,方能在考场上不惧生题难题,斩获专业130+的高分优势。
为了更好的应对上述命题模式,后浪暑期电影学集训营专门聘请深入研究电影史论领域、具有多年考研考博辅导经验的桃老师负责中外电影史课程模块,结合部分真题与经典片例强化重点难点,更有针对性地为大家讲解破题思路,帮小伙伴们快速提升应试能力与艺术鉴赏水平。
桃老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
主讲科目:中外电影史 电影理论
参与多个重点科研项目,多篇论文在《当代电视》《影视文化》等影视类核心期刊发表。曾获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优秀电视剧论文三等奖。影视评论功底扎实,在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发表数篇影视作品评论。
具有多年考研考博辅导经验,深受学生喜爱。
POST WAVE FILM
为什么伟大的电影人们会拍出风格迥异的作品?这些风格是如何成形的?大师的镜头包含着怎样精妙的设计?文艺片和类型片的剧作有什么区别?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声音和灯光……
这些都是需要在这门课上找到的答案。针对同学们关于“是否要学这门课”的疑问,我们现在可以给出答案:无论你要考哪个方向,如果不学这门课,可能永远都不会懂电影。
电影艺术基础内部知识架构可细分为视听语言、剧作原理以及导演艺术三部分,近乎关涉着电影本体与电影创作的一切。其中涵盖如构图、景别、焦距、蒙太奇、经典叙事结构等各大院校名词解释的高频考点。
电影学专硕对这一模块知识点的考察则更为深入,与分数占比较高的简答与论述题型联系紧密。简答题多以“运动镜头的作用”(2016 上海大学影视制作基础)、“简述无痕迹剪辑”(2021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史论)、“简析长镜头美学的基本内涵”(2015武汉大学 电影专硕)等视听语言专有名词为命题题眼,需要考生在名词解释答题的体量上进一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拓展延伸,形成富有逻辑性与个人风格的论述段落。
而“选择其中一部影片,分析导演风格”(2020 中国电影资料馆 艺术创作)、“请联系具体作品论述美国西部片的创作特色”(2017 南京师范大学)等分值占比极大的论述题目,在作品及导演分析上更需要扎实专业的视听语言分析能力,才有望在赋分中占据优势。
为了帮助同学们在紧张的复习节奏中快速夯实地基,并作出方法论的指导,后浪暑期电影学集训营不仅开设针对电影艺术基础的科目带大家走进电影,更另外设置电影拉片课程,令学员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从镜头、景别、构图、声音等多重角度深度分析解构影片,进而加深对电影语言及其创作规律的深层理解。
蓝黑老师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硕士
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三校联合"艺术学理论工作坊"进修
主讲科目:艺术学概论
职业编剧、策展人,实践经验丰富,擅长将艺术理论与具体影视实践结合。担任多部电影、网络电影及网络剧集的编剧及导演工作,作品曾入围第四届金网影视盛典“最佳编剧”。
阿木老师
中山大学学士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硕士
主讲科目:艺术学概论
曾担任意大利导演独立短片《冬天以后》及纪录片《盛夏》摄影师。
考研备考及应试经验充足,理论知识储备扎实。曾连续两年获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录取,首次短时间自学三跨考入电影文化研究院,因个人原因放弃当年入学。次年再次顺利考入摄影系,两年考研成绩均排名靠前,艺术概论成绩均达130+高分水平。
考研教学工作能力强,对艺术概论及电影摄影课程设置及教学十分熟悉,连续三年均有所带学生被电影学院录取。
两位老师将一起担纲《2023级北京电影学院艺术概论集训营》课程,与后浪电影、戏梦电影考研一起,助力大家考研上岸!
03
POST WAVE FILM
学习电影理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影理论在电影研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和其它电影研究比如:电影史、电影批评之间是什么关系?
“电影理论”即从具体的影片或现象出发,寻求的是电影艺术普遍适用的准则。对规律的探寻和挖掘则离不开对“影史”知识的了解,而当我们熟悉理论之后,则要将其运用到对具体影片或者某一电影现象中进行“批评与研究”。
纵观各大院校真题,对电影理论的考察可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直接考察形式常见于电影理论相关专业方向的考试题目之中。如“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并举例一两部电影,或一两位导演,进行风格阐述。”(2019 中国电影资料馆文艺理论及电影理论)、"从精神分析、男性身份建构、后殖民主义理论中任选一种到两种,分析电影《我不是药神》"(2019 北京电影学院)等,需要考生在理论视域对具体电影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因此,电影理论既是规律的总结,也是方法的运用。对于电影理论的学习要:会学→学会→会用,才能真正get理论的武器,丰富我们的装备,获得实际的提升。
电影理论的间接性考察方式主要与概念理解相勾连,像“结合中国电影发展,谈谈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解。”(2020北师大影视史论)“如何理解电影的本质就是运动。”(2020北师大影视实务)等涉及到具体流派美学特征以及电影本体特性的考察方式,倘若缺少具体理论维度的知识储备,在答题应试中便容易因无法抓住题目重点流于泛泛之谈,取得高分就变得很困难了。
针对命题趋势与知识模块学习特性。在集训营的授课过程中,老师会尽量“深入浅出”帮助大家理解看似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结合电影史的发展进行举例,以便大家更好地把握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另外,我们会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勾连,厘清各个理论之间、中西理论之间的关系。随后,我们会进行理论的迁移练习,结合具体电影作品、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帮助大家真正学会理论,会用理论。
吾嘶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
高校影视专业教师
主讲科目:影评专题、论述重点专题
资深影评人,新浪微博@吾嘶电影,现有粉丝235万。
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新作》《现代视听》《世界电影》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评论及翻译文章。媒体文章及访谈散见于《环球时报》、北京新闻广播、北京电视台、《出色WSJ》、《GLASS》、豆瓣时间等媒体。
电影从业者,同时参与多部电影、纪录片、短片的编剧、监制工作,入围多个国内外电影节展。
04
POST WAVE FILM
产业热点课程主要针对考试当中简答题及论述题写作。课程以专题汇总的形式,将基础阶段遗漏、分散的知识点结构化。
以下是从2022年各院校真题中抽出的几道例题:
① 数字电影技术下的虚拟美学(中戏613影视基础,论述题,2022年)
② 新世纪以来的电影格局发展变化特征(北师大719影视史论,论述题,2022年)
③ 从中国电影史角度,谈新主流电影的溯源、发展及现状(北电834中外电影史论,论述题,2022年)
④ 从电影《长津湖》《兰心大剧院》《第一炉香》中选择一部,分析其成败之处(上大714电影创作基础,论述题,2022年)
从应试角度出发, 只要你认真研究过真题就会发现,由基础课为你搭建的知识框架,虽是根基,却无法应对试卷上的所有题目,特别是分值占比极大的论述题和创作题。面对这些题目,你缺失的是完整的知识系统和成熟的论述(创作)思维!
完整的知识系统包括更关乎当代、更加深入、更为结构化的电影专题知识,这是基础的影史教材给不了你的。这些题目无法从影史教材中找到答案,但正是我们产业热点专题课的讲解重点。在后浪电影暑期集训营,电影产业实践与授课经验兼备的优秀师资团队,会带领学员们从史论教材走向电影产业与当今创作热点的学术前沿性话题,在拓展跨学科视野的授课宗旨下丰富学员知识储备,助力学员在论述题目与影片写作题目中斩获高分。
旷哉老师
高校戏剧影视文学青年教师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创作方向硕士
主讲科目:电影创作基础、导演创作
院线电影《冥王星时刻》导演助理及统筹、《热汤》副导演及美术。长短片作品曾入围HiShorts厦门短片周、重庆青年影展等多项国内外电影节奖项。
导演作品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熟练掌握各类型影片。拥有6年艺考考研辅导经验。
旷哉老师将担纲《2023级导演专业集训营》课程,与后浪电影、戏梦电影考研一起,助力大家考研上岸!
编辑丨如蕤 排版丨逍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