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毫米波雷达前装增速放缓?哪些供应商位居TOP10
作为传统BSD(盲区监测、并线辅助)、DOW(开门预警)功能以及高阶智能驾驶的主要传感器之一,角(盲区)毫米波雷达在2022年实现了前装搭载的大幅增长。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搭载ADAS毫米波雷达(前向、后向、盲区)交付1795.27万颗,同比增长31.21%;其中,角雷达同比增长37.73%。
不过,进入2023年,受到终端新车市场增速下滑、以及部分热销车型(比如,理想L系列、极氪等)高阶功能没有搭载角雷达等多重因素影响,角雷达市场出现低迷行情。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3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搭载角雷达交付208.51万颗,同比仅微增6.68%。
在供应商部分,海拉(已经和佛吉亚合并)、安波福、Veoneer(麦格纳收购)排名前三位,森思泰克、福瑞泰克、华为三家中国供应商进入前十。
从数据来看,现有市场格局仍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不过,随着更多的本土供应商定点项目开始释放,包括楚航科技、木牛科技、为升科等代表的乘用车前装新势力将冲击旧有市场格局。
尤其是在自主品牌市场,中国本土供应商势头正猛。今年一季度,森思泰克首次超过博世,占据自主品牌搭载角雷达交付量首位,市场份额超过20%。此外,包括福瑞泰克、德赛西威、华为、木牛科技共5家本土供应商进入前十,市场格局进入新周期。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判断,下半年行情走向,将决定毫米波雷达赛道能否重回高增速周期。从车企功能配置来看,尽管受到来自BEV-Transformer等新技术升级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否一定需要配置角雷达),但总体市场需求仍然明确。
一方面,由于过去两年的缺芯,造成部分外资供应商供货受阻,本土供应商迅速接棒,开始挤占市场份额。这对于初创公司继续获得融资,仍是利好因素;
另一方面,由于车企新车库存量较大以及中国自主品牌出海行情持续向好,供应商出货量仍维持谨慎乐观。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发布报告称,今年前四个月经销商渠道端乘用车库存总量均在300万辆左右,在目前销量萎缩的情况下,整体库存深度仍显偏高。主要矛盾是产能释放过度但需求相对不足,库存产销不匹配。
不过,从4月开始,行业景气度有所回暖,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同环比均有所下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预计今年整体市场季节性因素将被淡化,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二季度销量将明显好于一季度。
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3月汽车企业出口36.4万辆,同比增长1.1倍。其中,乘用车出口30.4万辆,同比增长1.5倍;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3.9倍。
1—3月,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乘用车出口82.6万辆,同比增长82.9%;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这其中,包括上汽、奇瑞、长安、吉利、长城等多家车企出口数据亮眼。这背后,包括埃泰克(易来达)、华域、德赛西威、福瑞泰克等多家本土供应商持续受益。
在供应商方面,目前,国内本土毫米波雷达厂商正在加速开拓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楚航科技已经获得长城、长安、奇瑞、哪吒、零跑等30多家主机厂约50款车型的前装定点项目,该公司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累计实现了近50万颗的出货量,同步实现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车规级双量产。
此外,从传统毫米波雷达升级4D成像雷达,也带来新的机会。
比如,今年初,森思泰克的4D成像雷达产品STA77-6搭载国内某头部新势力车企最新重磅推出的五座新旗舰SUV车型量产上市;而在去年,森思泰克的另一大高性能4D成像雷达产品STA77-8便已经率先搭载于国内一线传统车企的高端品牌车型量产上市。
去年底,楚航科技也与国内某知名车企成功完成4D毫米波雷达软件开发合作,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其中在点云输出的算法处理上,已经做到了在域控上的软硬件解耦。目前已进入实车搭载路跑验证阶段。
木牛科技则是在距离、速度、方位和角度的4D维度探测上,又增加了“微动”(micro-doppler)维度的测量,将原来的4D升维到5D点云信息,充分发挥微多普勒信息在场景识别上的分类和感知能力,通过目标识别和AI算法的性能强化,得以快速提升数据质量、成像效果及场景识别能力。
木牛科技将此5D雷达点云技术应用到了新一代成像雷达I-79上,并采用了全新的阵列技术和Flash Radar,可实时同步发送信息,确保中短距离和350米远距离都具备高分辨率和高密度点云信息,以及较激光雷达更强的鲁棒性。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今年下半年角雷达搭载量增速有望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同时,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上车成本仍处于下行周期,也有利于新车相应功能配置率的提升。数据显示,2023款新车的BSD配置率为27.86%,较2022款提升约6个百分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