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中旬,想必目标是国际学校的学生已经如愿拿到了心仪学校offer了吧!
众所周知,初升高的暑假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积累地好,开学即可实现“无缝衔接”,轻松融入!
反之,如果没有进行准备,很有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毕竟,体制内外相差太大了!
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从各个角度综合了解,体制内外到底有什么区别?
英语与语文、数学一样是主科地位,总成绩占比相对较高,以上海为例,中高考英语满分均为150分。通常来讲,上海高考所需词汇量建议在3000-4000左右,但想要冲刺130+高分通常需要6000+的词汇量。
而换成体制外的标化参考,6000词汇量在雅思考试中大概可以兑换成5.0-5.5分数(高考、雅思考评体系不一致,对标仅供参考)体制内路线英语学习大多靠刷题、练习进行巩固,作为一门学科去学习。如果是在初升高进入国际学校,国际高中阶段则是要全英文授课,是真正把英语作为语言去使用,而非是学科去学习。
所以,在国际高中就读期间,不仅仅要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口语及听力能力,这样才能听懂授课内容,与同学、老师正常交流。此外,海外大学申请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提交标化成绩,托福、雅思等标化考试都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且四块权重相似,要求学生哪一块都不能落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入学国际学校必须要做好英语能力提升、积累准备!才能在开学后快速适应国际学校的节奏。前段时间,深圳一所学校因为不给学生选课权,被家长在会议现场举横幅抗议。
当时还有不少家长来询问小编:国际学校选课是什么标准?这就揭开了体制内外的又一不同:体制内区分文理科,体制外是自主选课模式。体制内的升学路径在这里小编不做过多讲解,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根据学校的标准学习即可。
而在国际课程体系之下,学生选择什么课程体系,利用什么学科成绩进行大学申请,更多程度上由学生自己决定。
核心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核心基础课程的延伸课程:例如社会生物学、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等;
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历史、哲学、语言类、政治学、经济学等;
应用科学:计算机、数据/文字处理、电子学等;
艺术和设计类课程:例如音乐、美术、制陶;
基本知识和技能普及类:例如商务学习、欧洲学习、一般研究等。
选课不仅仅是给予学生选择权,也要同时参考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要求,如果未来是想要升学理工类方向,选择就要偏向于理化等学科。体制内不仅仅按部就班学习相应的课程,高考升学也是等待高考成绩揭晓进行报考,基本上参考往年的数据,可以定位自己的就读学校。
但国际教育路线可没有这么简单,不仅仅要求学生的学术能力,还需要标化成绩、项目经历、背景提升活动等。提交申请材料,还需要通过大学的笔试+面试,满足招生要求才能拿到正式录取offer。参考因素多维度,也就有可能出现学科能力强,最终没能拿到心仪大学offer的情况!国际教育路线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及生活有清晰的规划,并且能向招生官展现出与大学相匹配的实力及热情。所以,对于整个国际高中阶段的学习你有清晰的规划了吗?真的可以顺利适应国际学校课程模式及考评体系吗?如果想要更好地融入国际高中大环境之中,就要求已经拿到offer的学生在9月份开学前做好衔接准备,整体了解国际学校的教学模式、升学备考时间轴等,做好语言能力提升准备!暑假在即,如果想要更好地适应国际学校,把握好国际高中阶段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为接下来的申请积累硬实力。暑假IG/AL先锋预习班来了!九月开学后即将升读IGCSE/GCSE课程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