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一块会议平板’,MAXHUB找到新的叙事方式。”
克里斯坦森曾在《创新者的解答》一书中说过,成功的创新往往有两个落脚点,其中一点就是极大降低使用门槛,使得人人可用,效率极大提高……这一轮的数字化浪潮仍然符合这个主题。
2017年3月,一家以显示、交互控制和连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视源股份,发布全球品牌MAXHUB,国内首创智能会议平板新品类,定义了一款“更高效的开会设备”。
它整合了传统会议室里常见的“投影+白板+摄像头”三件套,催生出“All in one”的会议平板新品类。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的催化、数字化办公理念的倡导,会议平板市场随之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会议平板市场销量、销售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2023年,会议平板市场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预计增速区间为8%-25%之间。更为直观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球会议平板市场规模为1.85亿美元,而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3.5亿美元。这是一个“广阔天地”,各路玩家们纷纷跑步入场,力求在这一赛道中“大有所为”。以MAXHUB、皓丽为代表的老牌厂商,入局早,先发优势明显,且早早搭建完善的产量矩阵,可满足用户的多方面差异化需求。以创维、TCL、海信等为代表的家电巨头,深耕硬件制造领域多年,经验丰富,进入会议平板领域也并非难事,另外在渠道和售后服务方面,同样得心应手。而“新选手”华为、联想等科技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专属会议平板等,试图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分得一杯羹。一时之间,会议平板类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虽然目前来看,市场规模得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各路玩家不断涌入,各出奇招,大家分到的蛋糕也许会越来越小。当然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按照凯文·凯利在《失控》中的观点,竞争对手其实是市场给予的“强制合作”对象。2021年“祝融号”火星车降落成功,NASA科学家纷纷庆祝,原因竟然是美国终于有了竞争对手。早期行业开辟者MAXHUB,早早就有了危机意识,试图探索新的市场。另外,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而视频会议作为新技术下的产物,正逐渐从解决非常时期的临时痛点,变成刚需,跳出了一款沟通工具的范畴,进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协作办公、降本增效的有力工具。但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满足企业的诉求:实现内外部高效沟通、保证安全可靠,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例如,会议空间内,如何对企业内部原有的硬件视频会议进行最低成本的升级改造,接入现版本的线上会议体系,以提高会议效率,达到多地协同?办公空间内,如何让工作资料更快速、便捷地互通互传,助力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力?公共空间内,如何让组织文化的宣导精准触达每一个员工?因此,基于自身发展新路径,以及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新需求,MAXHUB开始有了新思考:仅仅依靠一块平板能完成解决宏大命题的重任吗?如果不能,又该怎么办?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当一个公司处于“王冠”位置时,别人很难劝说它进行自省,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的IBM。彼时IBM虽然是美国IT领域的“巨无霸”,但公司各级管理层变得越来越自负,只能听到自己想听的话,最终导致公司股价下跌30%却无力挽回,直到传奇总裁郭士纳(Louis Gerstner)上台开始自上而下的自省改革……后来,郭士纳将IBM这一“百年蓝色巨人”是如何从破产边缘起死回生的故事,记录下来,著成《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畅销国内外。此后,大象一词往往用来指代体型笨拙、机构臃肿的传统企业组织。而组织数字化,就是为了让“大象”摆脱笨拙与臃肿,脚步轻盈,优雅起舞。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组织数字化简单地理解为,用新的设备替换旧的、低效的工具。于是,在企业组织的繁杂、冗长的各个环节中,都是使用一个个独立的产品来实现某个具体的需求,彼此之间各自存储、各自定义。系统、产品账号、控制“各自为营”,相互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数据交换服务,而里面的数据就像一个个“孤岛”,难以进行链接互动。MAXHUB早早入局会议平板品类,长期在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中“摸爬滚打”。经验告诉李建民,组织数字化的精髓在于用产品及服务,链接人与生产力工具,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最后进行智能化的规模应用,以此让协作更高效、决策更精准。而在现代组织中,除生产车间外,无疑,会议空间、办公空间、公共空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空间。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要走出“数据孤岛”,加速组织数字化,就应该对这三大空间进行全面渗透。因此,在近日的2023 MAXHUB领效 新品发布会上,MAXHUB首次定义会议空间、办公空间、公共空间,并发布三大空间数字化解决方案。试图以“组织协同效率最大化”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李建民在发布会上透露,如今,“超80%中国500强企业里都可以看到MAXHUB。”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AI等前沿技术的发展,5G、云计算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我国数字经济正实现爆发式增长。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企业迈向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尽快开放接纳数字化协同办公,改变工作方式,让数字化协同办公融入到企业运行当中,成为迫切需求。但对于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面提到,企业针对不同环节使用不同的工具,让“数据孤岛”现象在企业中十分普遍。MAXHUB此次发布的三大空间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三大空间的全产品矩阵为链接载体,以“事件”为中心,打破日常工作中个体或群体进行共创活动时,组织成员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把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共创过程数据化,从而将离散在个人、协作工具中的数据串联、提取出来,实现数据价值的沉淀。让策划、决策、执行等每一个环节层层相扣,大幅提升组织协同效率。那么,具体来看,会议空间、办公空间、公共空间三大解决方案解决了哪些痛点,又是如何解决的?
随着企业规模、业务需求的变化,混合办公、跨区域办公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会议空间协作有了更高的需求,比如更多样性会议工具的兼容、更强的音视频能力、更真实更沉浸的远程交流体验等。华新水泥是我国水泥行业最早的企业之一,有“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之称。当数字化改革来临之际,华新水泥也想进行数字化改革,以提升生产运营管理效率。但这并不容易。华新水泥在全国各地拥有多个厂区、车间和产线,为了保证水泥产品的生产质量,在生产中往往需要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生产指导。但如果是每一个环节都现场指导,业务人员不仅需要各地奔波,耗时耗力,而且生产中即时的需求太多,也无法保持时时刻刻的高效沟通。但尴尬的是,到了会议预定时间,走进会议室时,问题开始出现:原有设备接口线材多,操作复杂,每次投屏前都要折腾大半天;项目评审时所需要做批注和补充只能记录在白板或个人笔记本上,会后再安排人撰写会议记录,分别发送给参会者和工厂负责人。并不好的会议体验,根本没法带来帮助,甚至让原本缺少面对面交流氛围的视频会议变得更加低效。这不仅仅是华新水泥一家的问题,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几乎都有过这样的会议体验。MAXHUB产品总监熊凯认为,“现阶段会议空间协作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远程协作需求与低下的远程协作效率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会议空间数字化解决方案中,MAXHUB全面升级了4K硬件视频会议、无线BYOM、音视频三大能力,发布视讯系列会议平板、未来款会议平板、视频会议一体机 MS31、智会屏、无线全向麦BM51五大硬件终端。这样一来,不管是本地会议,还是云会议、硬件视频会议等远程协作,MAXHUB都能提供高效、便捷的与会体验。这与华新水泥的需求不谋而合。自从使用了MAXHUB后,会议体验产生了180度的转变。另外,通过无线投屏功能,还可以快速共享展示评审资料, 随时在上面批注、画重点,反手就能擦除;云录制功能可以全程记录评审过程,方便会后的整理归档。
对于企业来说,办公空间充斥着巨大且复杂的信息,并且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管理需求,需要多类型设备协同才能完成,如办公电脑、瘦终端、笔记本、办公显示器等。但由于标准和协议没办法完全统一,信息、数据在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流转效率低下。为此,MAXHUB发布了云桌面、瘦终端、显示器、智能办公本、商用办公终端等产品,形成一套办公记录、分享讨论、会议记录、多端联动协作的工具生态闭环,深度适配2000多款办公软件,在多个应用场景内都可实现数据的无缝串联。例如,在展示过程中,如果想要和大家讨论分享,就可以将MAXHUB商用台式电脑或智能办公本的内容一键分享到大屏上,同时大屏上的内容也可以快速保存在智能办公本上或个人电脑上,方便快捷。
公共空间,虽然看似没有会议空间、办公空间使用得那么频繁,但这是一家企业组织展示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同样重要。“要完成组织数字化转型的全覆盖,公共空间也不能落下。”熊凯表示,公共空间的建设直接关乎员工和客户的体验,也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但这部分往往被忽视。当前,我国大多数组织公共空间的数字化水平整体比较低。例如,很多企业还在使用横幅、或是易拉宝来展示自身的企业文化;而有的企业,办公区、楼梯间和走廊的灯,甚至每天都需要由专门的人工进行巡视、检查开关情况。对于管理者来说,当信息传递难以触达时,相应的,管理就会变得难上加难。如果可以将这些操作进行“在线化”,让过程中的数据产生连接,各个环节的行为变得可视化,管理是不是就会变得透明,沟通就会变得高效?因此,MAXHUB基于LED、数字标牌、会议平板、IOT控制等显示控制类产品,推出集成服务平台,对大堂、展厅电梯间、走廊等不同区域的设备,针对管控需求,进行快速分组、定位设备,实施智能化管控,加快企业的智能化办公步伐。从会议空间到办公空间,再到公共空间,MAXHUB想让企业的组织数字化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创建于2007年的跨越速运,是一家年均服务客户量超过百万的国家5A级物流企业。当数字化浪潮袭来时,跨越速运想要转型升级的意愿愈发强烈。为了满足集团会议和远程协作的全场景需求,提高协同办公效率,跨越速运找到了MAXHUB。作为一家物流企业,跨越速运目前在全国各地有6万多名员工,由于行业属性,他们有大量的事件需要跨区域交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一件十分耗费时间且体验并不美好的事情。但自从接触了MAXHUB之后,一切都变得容易多了。MAXHUB提供的高效远程协作能力,使得跨越速运日常的会议安排和预约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会议开始之前还会自动通知、提醒,而当会议结束后,可以一键导出会议记录,方便查看,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跨越速运集团副总裁柯德胜看来,MAXHUB产品在贴合企业智能办公化需求的同时,还能够适配他们的专属局域网,上手使用门槛低,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学习成本。另外,MAXHUB所提供的24小时智能助手,以及人工售后服务,为企业整体的智能化办公部署带来了极大便利。“MAXHUB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每一代新产品我们都会尝试,现在已经用到第六代产品了,可以说,跨越速运是与MAXHUB是一起成长的。”如今,MAXHUB打通了会议、办公室和公共空间的时空限制,推出了三大空间数字化解决方案。而为了匹配移动办公需求,除会议室外,跨越速运的办公室和公共区域也都配置了MAXHUB的设备,并及时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比如智能办公本、无线全向麦等,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开会交流、讨论。看到公司整体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后,目前,跨越速运在全国各分子公司配置了1000多台MAXHUB设备,持续推进智能化办公。李建民在发布会上透露,MAXHUB故事的最开始,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时间回到2008年,彼时,成立3年的视源股份团队更换办公地点,搬进新的办公楼后,打算进行一次日常会议。工作人员将投影、白板、摄像头调整好角度,准备开会。会议进行到一半,一位工程师实在忍受不了,当场吐槽:“难道就没有更高效的开会设备吗?”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9年后,2017年MAXHUB“横空出世”,填补了市场空白,成为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让“高效的会议设备”变成一笔更大的生意。面对这片蓝海,不管是先发优势明显的老牌厂商,还是经验丰富的家电巨头,抑或是技术高超的科技公司,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想要乘风破浪。奥维数据显示,2022年MAXHUB销量国内市占率28.8%,自成立起便常年市占率排名第一。但以提升会议效率为切入口进入企业市场的MAXHUB,“野心”已经不止于“一块平板”,而是选择跳出高筑的城外,探索新的叙事方式:组织协同效率最大化,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6年来,MAXHUB不断在政府、地产、金融、制造、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场景“锤炼”,已经从本地会议扩展到远程协作,从会议室扩展到了办公室,从单一会议硬件,扩展到了协作办公解决方案。MAXHUB副总裁纪焱昕表示,目前在金融行业,公司产品已经进入全国5000多家银行网点,满足了他们多品类金融产品一体化展示的需求。在新零售行业,MAXHUB的云屏/LED/数字标牌走进了2W多个门店*,满足了各品类商品的差异化展示需求,帮助门店提升了转换效率,等等。原本只是工程师的一次吐槽、一个想象,但如今MAXHUB身影已遍布全球78个国家、超50万间会议室*。现在,MAXHUB又早早察觉到了行业新痛点,并不断与AI等前沿技术做结合,开辟“新战场”。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MAXHUB全新升级2023 X+计划,将围绕硬件底座、软件平台、集成管理三个维度,构建从产品到方案的开放生态,与生态伙伴一起为各行各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组织数字化的升级改造,是一场漫长的征程,单打独斗并非良策,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赢。MAXHUB早已认知到这一点。纪焱昕透露,去年,MAXHUB深度融合了超过100家软硬件生态伙伴,推出定制化的终端和服务。并且,为了保障与生态伙伴们的应用和方案更好落地,MAXHUB联合了超过10000家的经销服务生态伙伴,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了超过600家营销网点,确保生态联合方案的线下体验、方案设计、方案测试与交付服务得以全流程顺利展开。未来,MAXHUB的“朋友圈”还将继续扩大,越来越多类型、性质各异的伙伴的加入生态,有助于MAXHUB更好地根据不同企业的行业特征、在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提供更适宜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加速企业组织数字化的进程。曾经,开启智能会议平板新品类赛道的MAXHUB,又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找到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呢?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写道:我们都只有“倾听”科技所偏好的方向,并使我们的期待、管理和产品服从于这些科技所内在的基本趋势,才能从科技中获得最大利益。拭目以待。*以上数据来源:MAXHUB内部统计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