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实!“麦当劳里最病态的一幕”暴露出多少“高高在上”的人!
作者 | 小椰子
来源 | 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1
最近,小某书上有这样一类帖子越来越流行,堪称新型“流量密码”。
比如:“在麦当劳突然觉得很难过,马上叫住了服务员”。
发帖人在麦当劳点餐时,看到放甜品的柜台里,有4块马卡龙,巧克力和草莓的各2块。
其中,有一块巧克力的马卡龙放在了草莓的马卡龙上面,瞬间引起了发帖人的不满,叫来了服务员训斥:
“看着真的很突兀,充斥着不公平,是你们偏爱巧克力呢,还是单单因为摆放过于随性呢?”
比如:“看到这个餐后我没法冷静,赶紧叫来服务员”。
发帖人在一家小炒店点了份套餐,看到米饭上面的芝麻,又向服务员发难了:
“你们的芝麻撒在了边边上,而且显得很随意,让我没办法安心吃饭。”
并让服务员再去拿一点芝麻给他,让他自己撒一下。
比如:“喝这杯奶茶时我叫了服务员,她小声说我矫情”。
发帖人点了一杯经典的6元草莓摇摇奶昔,看到封杯膜是“扎心了”,表情是好委屈,瞬间不淡定了。
转身就向服务员要求,要换个喜庆的“你爱我”的杯膜,不然就没法喝。
再比如:“吃麦乐鸡时发现事情不对,叫了服务员来帮忙”。
发帖人看到麦乐鸡盒子上画的两只鸡,从正面看完全看不到尾巴。
只能把侧面的纸撕开翻上去才能看到完整的,便叫来了服务员,说这样影响了他的用餐体验。
这位老哥的强迫症+事多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几乎所有类型的餐饮店服务员都被他刁难过一遍:
在酒楼喝早茶,觉得杯子两侧的凹陷没有符合人体力学,就叫来了服务员阿姨;
在面包店买面包,觉得可颂的摆放不够规整好看,就叫来服务员让她把多出来的那个拿出来;
在蛋糕店挑选蛋糕,纠结起了巧克力淋面的长度,让服务员少收他2块钱;
在塔斯汀吃汉堡,发现吸管包装纸红色区域占2/3,蓝色才1/3,不均衡,看得人很不顺心,叫来了服务员反映......
偏偏这类帖子的热度都很高,小某书上那位最爱发这种帖子的博主,已经成功接到了很多广告,带起了货。
评论区里,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
“最近怎么这么多精神病跑出来了?”
有人言简意赅地概括出这类帖子的共同点:“在法律允许下竭尽全力膈应别人。”
有人则想起了自己当服务员时遭遇到的同款刁难。
是啊,服务员每天上班要处理那么多突发事件已经很烦了,还要被这种无理取闹的客人刁难,该有多心塞?
看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在自己最小的权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难别人。”
揪着自己眼里的一点点所谓“错误”,无限夸大放大,以此达到为难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的目的,享受着别人顺从自己的快感。
这种行为的流行,真的没问题吗?
2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人甚至在看多了这类帖子后,竟与发帖人共情了起来:
“看多了竟然能理解了。”
你会看到,我们身边有太多人,喜欢站在高位颐指气使,享受着欺凌弱者的快感。
比如有这样一段监控视频:
在加油站里,当工作人员按照日常的工作流程为顾客加油,关好油箱,准备收取费用。
豪车车主却直接把几张纸币从车窗里扔了出来,仿佛施舍给工作人员一般,没有丝毫的教养和尊重。
工作人员只好无奈地蹲在地上,一张一张地捡起散落一地的纸币,而豪车则早已扬长而去。
工作人员努力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但还是转身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匆忙地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比如有三个人去吃海底捞,点了4个清水锅底,半份粉丝,一个生鸡蛋,一碗米饭,总共花了27块钱。
服务员还给他们送了一份老油条,半份西红柿,帮忙拿番茄锅底拌米饭给孩子吃,还给孩子拿玩具。
甚至还帮忙弄了酸辣粉配料,再送了两份蒸蛋,快吃完的时候还给孩子送了两份小水果,给大人送了一份西瓜。
结果你猜发帖人的感想是什么?
“今天这顿饭,给我感觉海底捞的服务好像没那么好了。”
并列出了几个理由:她在做免费手护的时候,儿童乐园因为要消毒,孩子进不去;
等候美甲的时候,他们也不上水。
合着你就花27块钱,白蹭了人家那么多吃的和服务,背后还要发帖称服务员态度不好。
比如有两个黑衣大哥去买烤肠,都送到嘴边了,突然不要了,要退货。
收银员不同意,结果大哥就怒了,开始百般刁难收银员,并称:“老子就是要让你崩溃”。
作家莫言说得好:
“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
处处为难别人的人,并不会显示出你的强大,反而只会暴露出你的无能。
试图通过打压别人而获得自信、通过挑刺彰显出自己的高明,实际上只会显得自己无比幼稚。
3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词,叫“角色效应”,指的是: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而角色的不同,就会引起心理或行为的某种变化。
1971年,有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项饱受争议的人性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并招募了24名身心健康的志愿者。
志愿者被分成了2个小组,一组12个人扮演狱警,另外一组12个人则扮演罪犯。
为了让情境更加逼真,“狱警”还分发到了警棍、手铐、制服、墨镜。
“囚犯”则被要求换上囚衣、不许使用自己的名字,还要戴上手铐,服从狱警的管理。
一开始,“狱警”和“囚犯”相互间还开开玩笑。
但是,大概到了第7天,大家都完全进入了角色。
那些扮演狱警的学生,慢慢开始享受某种权威感。
他们很快就忘记这只是个实验,那些嬉闹不听话的囚犯让他们觉得:
这是对自己这个身份及体制的不尊重,甚至是在挑战自己权威,这些人应该被镇压。
于是,他们开始虐待“囚犯”,甚至出现非常多的侮辱、体罚。
到最后,实验组织者不得不提前中断实验,否则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人身伤害事件。
当然,对于这个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现在有很多种争议,但从中折射出的底层逻辑,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当一个人手上掌握了那么一点小权利,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凌驾于他人之上,享受伤害别人的快感。
但真正的强者,反而不会被自己的角色所绑架,而是能够发自内心地,生出一丝体恤他人的温柔。
人在低处,把自己当人;人在高处,把别人当人。
文末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拥有这种最基本的修养。
*作者:小椰子,用独特视角解读热点事件,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畅销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正在热卖中。在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回复“爆文”,送你一份我整理的提升自我方法电子文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