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北京四中校长揭露的“内幕”暴击:名校的选拔标准,家长全想错了
所以OK爸时常在我耳边唠叨,“你与人沟通的能力那么强,任何时候不怯场,也多花点时间教教他,引导他,让他放得开点。”
“知道的呀,我在引导的,慢慢来,会有改善的。不过你也真的别指望他未来可以像我,这不可能的!”尤其当孩子逐渐长大,我越来越认为一个孩子内在的、原本的气质性格,是很难被改变的。
重点是强迫他改变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最近,我刚看完一本新书《妈!这是我的人生》,很想和大家聊聊。
这部育儿书非常特别,它是母女俩合著的:
女儿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编剧、小说作家王食欲,妈妈是自称“小镇做题家”的永爱,这对母女去年靠一篇百万+的推文《北京第一代“鸡娃”自述:20年,我被鸡成了普通人》,在育儿圈大火了一把。
在文章中,95后的王食欲描述了自己一路被“鸡”进北京四中道元实验班的经历——
四五岁时就要学乐器美术,作为升学的加分特长,小学初中被培训班和成绩排名压到喘不过气,你能想到的“鸡娃方案”,她都体验了一遍……到最后也不过是个在影视圈搬砖的“打工人”,在北京还是买不起房,相比起她北京四中的同学,成就实在是“普普通通”。
当时我就对那篇文章印象极为深刻,道元班是北京四中的“天才班”,那里有一个我未曾触碰和了解过的世界。
这些金字塔顶尖的学霸拼的是天赋还是勤奋,家庭教育的占比有多重要?这些问题我自然想知道更多,所以看到王食欲居然拉着老妈一起出书了,我立马下单。
书跨度非常长,从幼儿园到大学再到毕业之后,每个人生阶段都由母女两人从各自的视角分别讲述。不过我最想分享给大家的一段,是母亲永爱带着王食欲的两次择校经历,一次是小升初,一次是初升高。
在王食欲的小学阶段,升初中已经改成按划片摇号了,也就是说,要想上一个学区内好一点的初中,拼的是“运气”,唯一逆天改命的路子就是去参加重点中学实验班的自主招生,要通过层层复杂的面试和投简历环节。
在妈妈永爱眼里,女儿学习成绩拿得出手,班里前三的水平;特长奖状也可以在简历上罗列一大堆,古筝考级,创新发明大赛、国画和数学竞赛等等也有涉猎过……横看竖看都是可以拼一拼实验班的好苗子。
但没想到简历投出去,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就被婉拒,“主要是她没有当过三好学生,其他指标不够硬,不够突出!按照往年的标准还有希望,但今年政策变了,优秀的学生扎堆择校,校三好生是起步!”
妈妈永爱沮丧到了极点,6年来风里来雨里去,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后来只能退而求其次,永爱带王食欲考了一所不怎么热门的国际学校。
小升初的失利,给王食欲的打击太深刻了,她开始努力自鸡,每门功课都要力争考第一;每天课间她都主动擦黑板,放学后主动留下来帮老师打扫教室卫生,为了给班主任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就有机会拿三好学生。
到了初三,王食欲终于拿到了一大堆“硬指标”证书: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绘画作品大奖等等,每门功课的成绩都非常突出!中考发挥得好,考个北京四中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要拼中考分数,妈妈心里还是不踏实,她觉得如果能被这些头部的重点高中提前录取,那才是是最好的。
于是又开始了第二轮的简历投递,面试,层层的考试选拔……北京四中实验班是妈妈心中的首选。
去招生现场投简历的时候,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的老师瞄了一眼简历后,没收,永爱顿时慌了,脱口而出“我们是市三好学生。”
老师笑了,“我们是北京四中,来投我们学校的都是三好学生,我们不看中这个,我不是不收你家孩子,我觉得她更适合我们今年新开的道元班。这个道元班,只招生在专业领域有独特热爱的学生,你女儿不是在一本杂志上发表过《科幻小说》吗?”
永爱目瞪口呆,她从来没有想过,女儿能敲开北京四中大门的,不是辛苦准备了三年的优异成绩单和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是她极力反对的“写小说的爱好”。
王食欲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爆发了对文学的巨大热爱,她自己琢磨着写了好几个短篇小说,然后去杂志摊上找相关的文学杂志,按照封底的投稿邮箱,一个个投递过去。终于被一家三流杂志社看中发表。
永爱起初并不反对她写小说,还给女儿找了一对一的写作老师。妈妈的心思很简单,中考要考作文,这块能力肯定得夯实啊!但到了初三,妈妈不由分说地就收走了女儿的笔记本电脑和所有课外书,极力反对她在关键时刻把时间浪费在写小说上。母女两还因此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过五关斩六将进入道元班之后,母女俩都是大开眼界。
道元班是北京四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实验和革新探索,实践的正是北京四中的前任校长刘长铭的理念——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以工业流水线般整齐划一、高效生产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鸡娃”教育,恐怕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教育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发现自己最独特的地方,找到自己人生的支点。
道元班的孩子不需要把自己埋在题山题海里,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谈到自己热爱的东西,每一个孩子眼睛里都在冒着光!
王食欲后来去美国做过交换生,还把这段经历写成散文出书了,然而这在道元班上并不稀奇,这个班一共18个人,有三个人都在高中时出书了。还有一位学生坐拥两项国家专利;另一位物理竞赛全国第一、保送清华;以及被常春藤名校录取,是不值得一提的“常规操作”。
但到了高三,永爱又开始焦虑了,高一高二都在“放羊”,高考还不是彻底完蛋!她准备还是把女儿的注意力拉回到练习册上来,没想到这时候女儿已经完全“鸡”不动了,她信誓旦旦的告诉妈妈,“考清华北大,是你的梦想不是我的,我的梦想是拍电影,是写作!不要把你的意愿凌驾到我头上来。”
王食欲后来以628的高分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不管是艺考分还是高考分,都是导演系当年的第一!大学没毕业就组建公司拍广告片,去英国留学过三年,写的小说卖出过高价影视版权,虽然在文章中她自嘲,奋斗到现在,只是一个在北京买不起房子的影视圈“打工人”。但在我们这些外人眼里,她的履历和经历,已经足够丰厚了。
永爱时隔这么多年再回头看,也不得不感慨北京四中革新的教育理念,对女儿来说,是人生的一份厚重的大礼。它培养了女儿两项极为重要的能力——
首先是独立思考。女儿高中时,就对于要学什么,去哪儿学,怎么学,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无比清晰坚定。
再次,就是阅读能力。阅读大量的资料,思考很多问题,女儿用几天的时间几乎就可以吃透任何一个完全陌生的新领域,新知识点。这对一个需要不断吸收新信息的创作者来说,简直是宝藏。
而反观自己,苦心孤诣的为孩子规划教育路径,把分数视为唯一的KPI,一直盲从的“鸡娃”,其实都没有对女儿的择校升学起到最关键的助力,还显得特别苍白无力。
王食欲辗转择校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去年看过的一则新闻:
去年春天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一个17岁的男孩蔡晗啸,他一个人被困在租住的老小区里,一边上网课,一边帮600多人团购了上千斤蔬菜粮食,解决了小区的吃饭问题。随后,蔡晗啸将自己做团长的故事发布在B站上,引发了全网热议。
这个小伙子走红之后就悄悄退网了,因为他要忙活自己申请北美大学的事。后来哥大、达特茅斯两所藤校都给他发了Offer。
这个结果可能并不让人意外,本来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小伙子,在国际高中的成绩也很优异。但“爬藤”这件事,还是要放在大环境下看,2023年是“史上最难申请季”,北美的顶尖大学收到的一水儿都是这样的简历:
各种标准化考试都接近满分,每年暑假都去偏远地区做义工,还跟随大学教授做过课题研究,拿到过教授的推荐信;外加击剑马术高尔夫花滑小提琴长笛芭蕾等小众体育艺术特长加持……
这样的孩子在今年的爬藤中,居然很多都颗粒无收!不是他们不优秀,是招生官看得太多了,看麻了,很容易就pass掉了。
就连蔡晗啸自己都在吐槽,“申请美国好的大学特别难,所以我的同学都在按照标准化模板去刷简历:去偏远山区支教,去参加世界各地举办的领导力峰会,拿的奖名头都很大,但这些都非常贵,非常虚伪。”
蔡晗啸能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他的独特性,他除了“上海最年轻团长”这个标签外,还有一大堆看起来没啥用的爱好,不过但凡他喜欢的,都做到了极致:
他自学过冷门的古梵语,能用梵语在简历上写故事;作为一个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他是全网第一个拍到上海崇明野生扬子鳄8k视频的人……这些经历都让蔡晗啸显得特别丰润,立体,鲜活。
也许这也是未来顶尖大学最喜欢的一类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功利,不盲从;当然更难能可贵的是,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构建出不平凡,能在琐碎的日常中摩擦出熠熠生辉的火花。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段我摘抄在小本本上、反复拿出来读的一段话,来自男孩教育领域的权威,迈克尔·古里安博士——
孩子未来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改变他原本的样子。实际上,“做自己”才能最终让他成功。如果恰巧养了一个敏感的孩子,他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在社会中会受到哪些局限、但又有哪些独特之处,他就能成长为自信的男人,发展出强大的核心自我。
要获得这个强大的核心自我,并不是通过学习什么新技能,虽然新技能也是其中一部分;而是通过了解“我是谁”,认识到自己的特质和个性。
这段话适用于男孩,也适用于女孩,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才最终成就了你自己。
来源:妈咪OK(ID:mami-ok)
介绍: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的原创育儿号。关注2-8岁孩子大脑科学、早期发展,提供孩子幼儿园、小学阶段教育、心理等最具参考价值的育儿心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