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名师分享:给青少年阅读的几点建议
“阅读” 的意义
经常有人问,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茨威格说过:“一个喜欢自由而独立阅读的人,是最难被征服的,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精神自治。”
读书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这个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是否读与怎样读。
只是读几篇课文,只是随便翻两本书,没有自己的疑惑与感叹,这类阅读很难说触到了灵魂。我们需要好书,不是节选,不用改编,而是与一本本书面对面,自己去挖掘字词间的井水。
2022年版义教语文新课标颁布实施,“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
伟大的作品面前,需要阅读方法和阅读训练。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正在于此。通过训练,学生可以从三个层面读懂一本书。首先理解阅读的内容,然后根据事实进行评论,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表达。
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艺术架构,更有助于学生走进其完整的艺术世界,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思考。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自驱力?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如果你想过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自驱力首先表现为有兴趣,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我们可以做什么?他们的困难,他们的抵制,他们的兴趣,我们都需要考虑进来,而不再仅仅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所以,除了经典名著,孩子们可以阅读侦探小说,还可以阅读间谍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网络小说、杂志、图册。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一些当代作品,因为他们更容易在作品中发现自己,发现身边的生活。
“整本书阅读”的前提,是要能够“看完一本书”。“看完一本书”不算容易,尤其是大部头的阅读更需要兴趣。培养兴趣的过程,也就激发内驱力的过程。
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语文新课标”——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信息量很大,它直接定义了孩子必备的“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北京四中的杨志刚和万君两位老师敏锐察觉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最近合力推出一套培养孩子语文素养,提高综合实力的好书——《少年史记小课堂》。
有些家长可能还不太了解北京四中的江湖地位。教育圈有句话,“进了北京四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清北”!
这所高中拥有百年建校史,比清华还要大四岁,连续四年北京高考平均分第一名,每年只招收三百多个学生。数学家陈景润曾在这里任教,作家王蒙、诗人北岛、教授于丹、导演陈凯歌等众多文化名人都是它的校友!
这套书的两位作者也是北京四中响当当的语文教师。
杨志刚,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北京市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特聘导师,商务印书馆《学生国学丛书新编》特约撰稿人,公众号“老羊细说诗文”独立撰稿人,示范课收录于“部编本”语文教参,著有《少年史记小课堂》《北京四中语文课: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亲近经典》等。
万君,北京四中高中部语文教师,致力于解决学生名著阅读中的实际问题。著有《少年史记小课堂》《北京四中语文课:《红楼梦从来没有这样学》,与国家博物馆合著有《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其他合著有《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如何有章法地读透名著》。
《史记》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文长达五十多万字,远远超出了孩子们的阅读极限。老师们筛选出《史记》灵魂人物70位,讲述中华故事300余篇,严选50段古文对照翻译+150棵汉字树+150个成语及例句+300余则经典故事+3000年史记年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史记》的效率。
书中挑选了50段重点原文,根据文言文考试的标准进行一对一精准翻译,不仅保证译文的准确通达,甚至在结构、标点上都对应考试要求。从小培养孩子的文言文语感,训练古文应试答题习惯。
为了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不误导学生,老师们严格遵循《史记》原著来改写故事,没有不严谨的增添删改,不“胡思乱想”,更不戏说,致力于让孩子们读到原汁原味的《史记》。那么孩子在阅读中产生的各种疑问、奇思妙想该如何回应呢?这就有了妙趣横生的“师生群聊”版块——
“重耳为什么叫重耳?是长了两对耳朵吗?”
“孔子的爸爸为什么不姓孔呢?”
“心灵高贵的人,就一定有阳光大道可走吗?”
“史记本身怎么自相矛盾?”
……
课堂上学生们七嘴八舌的思想交锋被巧妙融合进“师生群聊”版块。三个卡通学生形象性格各异,有的奇思妙想,有的严肃思辨,有的提出质疑,老师则负责知识补充和价值观引领。孩子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在这里得到解答,跟随不同观点的碰撞启发思维,获得原著以外的知识拓展,足不出户参与北京四中的名师课堂!
特别精彩的是每个故事末尾都设计有“名师双点评”版块:“擦亮眼睛看历史”和“明明白白读原典”。前者点评故事本身,后者点评《史记》原著的写作技法。积累这100篇名师点评,就是在积累考场实用的高分作文材料!
孩子们从影视资料或不严谨的历史故事中所了解的历史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比如“勾践卧薪尝胆”常被用作正面例子,形容一个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史记》原著作者司马迁本人也曾遭遇苦难,所以对勾践非常有同理心,因此特别推崇他的功业。但在名师点评中,作者特别指出了勾践在人格上的失败:
这既出于教师职业强烈的责任感——引领孩子的价值观,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醒学生:跳出单一的史料,你会看到更丰富立体的历史人物。纠正刻板印象,让孩子发散思维,用现代的目光辩证看待历史,我们可以从这套书中一窥名师风采!
这套《少年史记小课堂》以人物身份为依据,分为帝王篇、霸主篇、将相篇、奇士篇和圣贤篇。这5册分别配以5种内文版式风格,每种风格都与本册人物身份特征巧妙对应。
《少年史记小课堂》(5册)
作者:杨志刚、万君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现在买赠
原创史记主题桌游鸿门杀
+700分钟国风情境音频!
团购价仅需99元(原价199元)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少年史记小课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