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第一个买私人飞机的企业家?大多数人会想到马云、王健林………但其实远大集团创始人张跃才是中国企业家里买私人飞机的第一人;他当年不仅买了7架私人飞机,还第一个考了飞机驾照。
1997年,因为买飞机,让做空调起家,年仅37岁张跃出尽风头,当时,他和弟弟张剑带领远大研制出国内中央空调行业第一台直燃机,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空调界直燃机的领先者。如今,兄弟俩各自为战,张跃和他的远大科技集团转战新材料和房地产行业,张跃开始关注专注科技、低碳、财富传承。
人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2010年,远大集团却在上海世博园区创造了世界上的建筑奇迹,仅用24小时,用完全轻量的钢结构、远离混凝土垃圾和扬尘建成了远大馆,其产生的建筑垃圾只有1%,材料消耗只有传统建筑的1/6,能源消耗的1/5。
从美术老师到建筑狂人,张跃自认比埃隆.马斯克更“钢铁侠”,因为他有原创,而马斯克缺乏原创。他的目标是把艺术和科技相结合,建造真正让人激动起来的建筑,不久的将来,让人们像抛弃束缚人发展的封建制度一样,抛弃传统的钢铁混凝土建筑,“彻底否定,把它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被媒体称为中国版“钢铁侠”,因为他的建筑可任意安装、拆卸,能重复使用,几乎不产生建筑垃圾,能当成家庭永久财富传承,还可抗击最剧烈地震屹立不倒的建筑——远大活楼。
以下是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先生赴湖南长沙远大科技集团参观“活楼”,并与“狂人”张跃进行的一场深度对话。
嘉 宾:张跃 远大集团董事长
作 者:李光斗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李光斗对话张跃
张跃:人的寿命长,因为人活八、九十岁。房子现在只有五十年寿命,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笑话。各个方面都有科技,但是我们的房子还是用钢筋混凝土,还是这么短的寿命,用这么不可靠的东西。钢筋绣了不知道哪一天会塌,有时候是有地震,有时候没有地震它也会塌,长沙今年不是塌了一个楼么?
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没有去解决它,那我们说人类就还没有进入科技时代。因为跟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跟我们的健康安全最密切的是房子,房子没有科技含量,其它科技有意义吗?李光斗:但是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寿命,不关心房子的寿命?
张跃:这是另外一个问题,99%的人是随大流的,觉得大家都是这样建房子的,就没人再去想这个问题了。包括建房子的人也从来不会想这个问题,既然别人也是这样做,国家标准也是这样做,那干嘛让我去想?甚至还认为国家标准肯定是正确的,我们就按国家标准。别人烧水泥我们就用水泥,别人去淘河沙我们就用河沙。建房子的人是如此,那买房子的人更是如此了。人类有很多问题,但是所有的问题加起来没有这个问题大。各种社会问题,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的问题,我认为所有的问题都不如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大。我们居住一个是不是能够作为我们家庭继承的一个房子,继承我们家庭的财富,继承我们家庭的文化,这是最基本的。另外,作为有社会价值观的人要考虑房子拆了以后这些建筑往哪堆,尤其是这一轮的建设高峰过去后。世界整体经济发展,21世纪前20年中国是超级繁荣,建设这么多房子。美国的底特律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大量危房,都是在几十年前建的房子。但是它现在经济箫条了,住的人少,不需要建新房子了。但老房子不敢拆,因为拆了之后发现建筑垃圾没地方堆,所以就让一栋一栋的高楼打上危楼的标记,闲在那个地方。我们来会不会是这样的?一座一座城市都是危楼以后,寿命都到了以后,这座城市、这块地整个荒废掉,贴上封条,然后让它自生自灭。因为你拆的话,这些垃圾占的地方会更大。
张跃:就变成一个一个的钢筋混凝土坟墓,钢筋混凝土坟场。李光斗:我也看了远大的“活楼”,你认为你的“活楼”和别人有什么区别?
张跃:它的区别就太明显了,刚刚谈的这个问题,作为人类继承财富的问题和环境的问题。“活楼”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就算我们拆了,我们还是可以百分之一百循环利用的,永远不会成为垃圾。第三个问题更重要,其实是每个人都应该想的,我们不会訇然倒塌,你遇到再强再强的地震,我们顶多变形,绝对不会訇然倒塌,它是有韧性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里所有的人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就是对和错的问题,你不能再做错的事,而且是彻底的错。钢筋混凝土经济上合算吗?不合算。你说它技术上更先进吗?不先进。你说它美观上更好吗?不好。还有漏水,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粗制滥造,全靠装修来装饰它。它哪一点好呢?没有好的地方。我们平常说有时候我们是要妥协的,技术和应用之间有时候是要妥协的,或者是技术跟经济、经济跟科技、科技跟环境、环境跟生活,某些因素在一起的时候它是有矛盾的,是要妥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它主要是没有一个优点,干嘛要跟它妥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李光斗:那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市场不接受怎么办?因为所有的价格不是由我们的成本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决定的。
张跃:你这个说法很好。人是需要觉悟的,需要时间。即便是地球上最好的东西,让人类来接受它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就稍微等待一下,就像人类的文明发展到2000多年以后,封建制度才被彻底的抛弃,建立现代国家制度。所以人类要认识一个新东西,就算这个东西是有百分之一百的好处,也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有这个耐心。李光斗:有一句话,伟大是熬出来的。你觉得在我们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远大能不能熬出来?
张跃:这个冯仑经常说,他是把词说得炫一点。但是你认为它是伟大的时候,剩下的东西就不是熬的问题了,你永远是沾沾自喜的,你永远是自豪的。损失的是别人,你并不难受。但这个熬的潜台词是你难受,而我们不难受,是别人在难受,我觉得反而我们应该有一点点同情心,让他们尽早觉悟,尽早的减少损失。李光斗:你觉得一个企业它的科研投入应该占到利润的多少?
张跃:如果地球上整体的企业划分的话,其实就是三类企业:最普遍的是满足我们基本生存需要的,比方说一般的交易,零售店或者包括现在网络贸易公司,或者叫交易公司,也叫企业,它有一个组织系统,没有任何主观意识,它就是一个满足社会的交易需要,这也算是一种企业。第二种企业就是现有的科技、现有的工业模式,运用现有的科技、现有的工业模式去完成生产,第一类和第二类永远是地球上最多的企业的主要形式。第三类企业其实是很少的,就是以技术、以产品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就应该把科技创新当做重中之重。如果说前两种企业,我们通常都认为它不是一个有独特竞争力的企业,这种企业它永远为生存而战,疲于奔命。只有第三种企业,有可能某些阶段有劳累,大多数情况它非常自豪,它的创办者也好、员工也好,非常幸福。因为它是创造者,它能体现人更高的价值,而不把人当作一个简单的体力劳动者,或一个智力劳动者;而是一个对社会贡献最多的群体。至于说这一类企业,你刚刚说研发费用占比是多少,在有些阶段可能研发费用占比是百分之百。
张跃:我们从2009年开始,连续13年都是研发投入大于利润的。
张跃:在吃老本。我们前些年积累的东西,在过去12年里面每一年都是投入巨大,因为我们有这个需要。等到再过一两年,大家觉悟了,也许我们的回报多于我们的投入,我们的利润会多于我们的开支。为了产品的研发、为了生产系统的研发,这些投入,我们现在投入非常大。这个我心里有底,因为我们是创造地球上最稀缺的这种产品,不论是用不锈钢做的工厂化建筑,用不锈钢做的工厂化道路桥梁,用不锈钢做的风力发电的叶片,用不锈钢做接下来的船舶、汽车、飞机的壳子。船舶、汽车、飞机的壳子现在还没做,其他的都在做了。总之是解决人类未来发展所真正需要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地球上现在只有我们一家在解决它。因为我们发明了芯板,由于你采用芯板,你就可以用最少的材料达到最高的强度,这样你就可以用得起不锈钢了。如果你是用传统的技术,就要用高强度,就要用很高的钢材消耗。你不用技术的结果就是你用不了好材料、用不起好材料,你只能用很廉价的碳钢。
张跃:不要那么多。最初我们研发的时候发现要几千块钱一平米,现在我们大批量、流水线生产以后这个东西很便宜。事实上我用了不锈钢,它的这个成本是要低于你用普通钢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轻。你要用普通钢你要用很厚,因为你没有这个结构墙。
如果我按照传统建筑的功能需要,它的这个隔热条件、节能水平、空气质量、装饰品质,我们的成本大概只有它的80%到90%,比它便宜。但是我现在做的是比它贵一点,贵不了多少,贵一点点。李光斗:你估计这个成本的临界点会到哪一年到来,跟传统建筑差不多?
张跃:关键是我们比传统建材好太多了,所以稍微认识我们产品的人都会愿意,我相信都会愿意多出一倍的价钱来买我们的房子。但事实上我只让他们出差不多跟传统建筑一样的价钱,很接近,达到同等的技术水平,很接近传统的价格。所以价格不是我们的阻碍,完全不是。我们现在要让人看到这个建筑以后激动起来,让他们像否定古代的封建制度一样,来否定传统的钢铁混凝土建筑,彻底否定,把它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李光斗:有媒体说张跃是中国版的钢铁侠,你觉得你和埃隆.马斯克的相同点和区别在哪里?
张跃:说钢铁侠倒对,我研究的就是结构,研究用最少的材料达到最高的强度。我是搞原创的,他不搞原创,所以我们俩是有区别的。我做的所有东西,包括你今天参观我们的新风机,我是原创的。包括我们现在看见这个新版材料是原创的,我再把它变成建筑也是原创的,那种非常巧妙的一种叫扩展式框架结构。就是我在工厂生产好了以后,出厂的时候它就有2米4宽,标准的集装箱,12米长、2米4宽。我运到现场以后一打开一安装就变成4米8宽了,好宽敞的房子,什么东西障碍都没有,房子里面你想怎么隔房子就怎么隔,这种巧妙的结构它本身又是一种很奇妙的技术。至于说我拿它来做风电、我拿它来做道路桥梁,那都是很神奇的。我拿它来做风电的时候,居然我把它装到一个集装箱的柜子里面,一个标准集装箱的尺寸,我不用它的柜子,我可以装三台风力发电,300个千瓦。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阻碍,拉到现场把它支撑起来。当天安装,当天发电。我做的高架路桥,高架架空七八米、六七米高的这种高架路,我一个柜可以装240平米,很奇妙的。到现场安装也是,我们测算现在,如果说一个小组16个人一天可以安装1公里,就是这16个人。你如果说同步搞10个小组的话,一天就分别分路段安装的话,一天就可以施工10公里。不仅仅是我刚刚说的材料的科技,我在这个应用技术上的这个东西,原始创新的这种奇妙程度很吓人,比传统的修路、修桥快快百倍,高质量、高效率、零污染。我修桥、修路的时候地下水不要破坏,用桥本身往前延展,我只需要提前打好墩子。每24米一个墩子,提前打好墩子以后就可以无限的往上延伸,都是在桥面上施工。所以我是搞原创的,你别看马斯克,他也不搞原创。他有一些IT方面的优势是我不具备的;但是从机械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上,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原创的人很少。李光斗:我看张总介绍,你的出身其实是个画家,你更欣赏的可能是达芬奇,所以我看到在远大科技园有一个以达芬奇名字命名的楼。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艺术少年,你是中国第一个买公务机,第一个考飞行驾照的企业家。如今,回首往事,你有什么遗憾?是不是感到今是而昨非?
张跃:我从来没有这样想,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生命太短暂,你看一下子一晃我就61岁了。我创业今年是刚刚满了34年。
张跃:这34年我没有抓得够紧,抓得不够紧。尤其是在有些阶段有点浮躁,精力没有全部用在技术上。我过去的13年时间,90%甚至于98%的时间都在搞技术,很值。而在这个之前的20多年时间,搞技术的时间只有60%、70%,我觉得有点可惜。因为事实上我是一个真正的发明家,我们一个时代里面很难出一两个发明家,所以我觉得我有点可惜。我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如果说地球上有一件事情让我遗憾,就是时间太少了。你别的东西都可以控制,时间你不能控制。李光斗:我代网友问一个问题,两个选择。一个让你留下来保卫地球,一个让你移民火星,你选择哪一个?
张跃:移民火星是很可笑的想法,马斯克很多东西都做得非常好,提这个想法就很幼稚。所以人总是有缺点,人都有缺点,像他的缺点就是提这个想法。火星上面没有大气层,没有我们人体能够接受的大气压力,你到火星干什么。你移民火星也好,跟我们走向太空往上走300公里的这个高度一样,反正都是在真空环境下,人又不能生存,这个想法不是很幼稚吗?又不是说火星上有一丝一毫人可以生存的条件,没有,它没有大气层,没有压力,也没有生物的生存条件,也没有氧气。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可以生存的其他任何条件,连水都没有。李光斗:所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还是就在这里跳舞。
张跃:不能说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宇宙是无垠的,我觉得是没有边的。时间也是无边的,既然宇宙和时间是无边的,那就是可能宇宙里面有一万个类似于人类那样的文明,有一万个或者一百万个、或者一千万个、或者一亿个,因为它没有边,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地方,我们人类还没找到,但肯定是有的。甚至宇宙曾经也毁灭过无数个类似于人类这样高度文明的社会,这样的星球。当一个宇宙是无边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不要去想象了,你能够想到的东西它都存在,这是一定的。别的东西可以不一定,对于宇宙而言一切都是一定的。这是个科学思维,其实我们搞技术也是这样的,我们经常遇到技术上的难题。但是遇到这个难题以后,我就用刚刚说的这种宇宙观来告诉他,这个难题是可以解决的,但遇到这个难题了就是我们改进的一个机会。果真如此,我还从来没有被任何难题难倒过。就怕你遇不到难题,你固步自封,你觉得已经是最好的了。当你觉得是最好的时候,这就是你前进的障碍,就是你的石头。因为事实上科技是无边的,宇宙是无边的,我们人类的科技也是无边的。宇宙观用在我们的科技创新上面是太好不过的,只是用在我们文化、艺术、生活的其他方面,那就要谨慎。我觉得《中庸》还是对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观念、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社会发展进步还是有一个度,有一个恰到好处的东西。就像我们吃东西不喜欢太咸、不喜欢太辣,但是又不能不咸、又不能不辣,一样的,需要中庸。科技是没有中庸的,不应该中庸的,科技是无边的,因为宇宙是无边的。所以我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总是暗自偷喜,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某一种挫折的时候,尤其是我们搞研发天天都有失败。有一些研发准备了六七个月,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突然失败了。我是偷喜的,我从来不会为任何失败沮丧。我过去的十几年是这种状态,我从来不会为失败沮丧。因为什么,它恰恰就是你提升某项技术新的开始。因为你有宇宙观,宇宙是无边的,科技就是无边的。李光斗:张总希望被历史记住是作为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艺术家?
张跃:我是一定被历史记住的,因为至少我们的房子是一千年用下去。而且我们的房子这么好,我相信我的后代,我们公司的接班人也会不断地把这个房子建下去。那大家以后看到这个不锈钢的房子,看到不锈钢的路桥,看到不锈钢的风电,尤其是地球上可能都用我们的不锈钢风电解决了可再生能源这个问题的时候,那我的名字肯定会被历史记住。我在想到这个技术的时候我知道那一天就是这样的。所以你就不要去想自己,自己一点都不重要,当你想自己的时候只会给自己增加烦恼。你就想着你怎么样解决人类急需的问题,你如果带着这个思维你会很幸福,无论成败,你每一天都会很高兴。
排版 | 木口
审校 | 小米 主编 | 孙允广
面向中国商界决策者的新媒体,解析商界大势,聚焦商业价值,助力企业家持续成功,让新商业文明的曙光温暖世界。关注正和岛,和280万企业家、管理者一起,看透商界大势与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