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淘汰赛!NOA争夺「数据」,硬件预埋比拼「性价比」
BEV+Transformer推动的高阶智能驾驶开发模式升级的新浪潮,意味着,未来不管是纯视觉感知,还是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对于数据驱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而对于终端功能上车来说,随着车型价位下探,硬件预埋(数据采集,辅助功能开发和体验迭代)+软件付费,无疑将成为主流趋势。
此前,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数据闭环能力,比如测试端开发自主学习系统,不需要工程师亲自找bug。这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拿出不逊色友商的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原因。
目前,开发迭代模式上,理想也采用了和特斯拉相同的“影子”模式,智能驾驶算法的开发版本和当前版本同时下放用户终端,比较相同场景下算法能力,从而实现快速迭代。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今年4月份,理想汽车高速NOA里程已超过1.4亿公里;以今年五一出行报告数据显示,理想AD辅助驾驶总里程1647万公里,占行驶里程11%。而随着今年城市NOA的推出,智能驾驶里程占比无疑还将快速提升。
五一出行报告显示,理想ONE有超过36%的用户使用辅助驾驶,理想L系列车型接近53%的用户使用辅助驾驶。而导航辅助驾驶行驶里程超过780万公里,相较平时增长了186%。
目前,理想汽车智驾训练里程已超4亿公里,时长超1074万小时,相当于一辆车不间断行驶1226年。预计到明年,理想汽车的训练里程数将会再次翻倍。
“智能驾驶应当是新时代智能化汽车天然的一部分,”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博士表示,智驾将变成用户的资产,而非费用负担。不过,相比于理想车型的价格定位,大部分30万元以下车型,仍受到智能驾驶软硬件成本的制约。
此前,在理想ONE研发过程中,资本市场偏爱“软件后付费”的造车新势力,认为持续的软件收益是科技公司持续盈利的重要途径。但理想汽车内部经评估后认为,如果最终只有极少数消费者会选装,这既不利于消费者体验,也不利于算法的迭代。
事实上,最终的全系标配软硬件的选择,间接推动了理想汽车当下在国内高阶智能驾驶赛道的领跑地位。无论是搭载车队的数量,还是获取的高质量行车数据。
而同样受益于大规模数据采集的特斯拉,在今年初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FSD Beta项目已经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自2020年10月推出以来,累计里程已超过1.5亿英里(相当于2.4亿公里)。
对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再次强调了这一数字的指数增长和数据对完善技术的重要性。「通过大数据投喂,加强神经网络训练,将提高自动驾驶功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是智驾算法的生产资料,大量试验车、量产车的数据上传让海量数据成为可能。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高质量数据的生产,并建立有效长尾数据覆盖将是核心步骤。」在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中心自动驾驶总师王明明看来,接下来高效处理数据会是数据驱动的关键,数据处理效率决定软件迭代周期。
比如,此前为了降低成本,大部分车企开始寻求如何在高速NOA场景,尽量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对于车企或者用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BEV+Transformer的加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解决问题。
在这个逻辑下,硬件成本仍是NOA下沉普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一点,在特斯拉的技术路线(纯视觉)策略上,可见一斑。高工智能汽车行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提供NOA选装配置车型交付23.96万辆,同比增长87.63%,其中,30万以下车型占比已经超过25%。
而目前,硬件预埋最大的成本支出,主要是几个方面:一、大算力(冗余)计算平台及域控制器,二、周视摄像头,三、增加毫米波雷达,甚至是激光雷达;这意味着,哪家供应商可以为车企提供高性价比NOA方案(比如,硬件复用),就有更大的机会胜出。
“当前,用户也比较看重性价比,不会纯粹追逐几万元的高端智能驾驶方案,”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地平线智能汽车事业部总裁张玉峰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在降价潮之下,车企变得更加理性务实,比如追求一颗芯片解决行车和泊车的最基础需求,而不是采用两套方案。
比如,地平线和比亚迪合作,基于征程5芯片+BEV融合感知方案将于年内量产。同时,这套架构不仅适用于图像感知算法加速,还可支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比亚迪标配L2级辅助驾驶车型交付均价在22万元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地平线已有超过120款合作车型前装定点、超过50款合作车型量产上市,征程5的累计出货量超过10万片、征程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300万片。
这意味着,比亚迪旗下车型大规模升级NOA以及过往高标配率的产品策略,将进一步带动国内NOA产业链继续加快「降本」进程。高性价比,灵活可扩展,也将成为行业主旋律。
比如,轻舟智航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业界首发基于环视相机的6V1R视觉方案的高速NOA版“轻舟乘风”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以极致的性价比实现高速NOA+L2全功能。
这套全新方案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小幅升级摄像头(环视复用周视,减少额外的硬件)及行泊一体域控(基于单征程5芯片),实现11V5R方案99%的功能。
此前,主攻L4级自动驾驶的小马智行,也在今年推出了辅助驾驶软件方案“小马识途”、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方载”、数据闭环工具链“苍穹”,并在年内量产高速、城区行泊一体辅助驾驶方案。
其中,小马智行将向定点OEM交付全链路数据闭环工具链,向市场推出灵活选配的工具链产品,从而大幅降低车企数据闭环系统的开发成本。此外,小马智行从千元级到万元级的量产方案,对成本和性能灵活配置,也极具吸引力。
宏景智驾同样在今年上海车展重磅发布了三款新品:基于BEV新一代感知技术的高阶智驾系统方案、支持NOA的单征程3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和单征程3智能摄像头模组。
其中,单征程3行泊一体域控制器,单颗SoC支持行车、泊车双场景,算法分时复用,经过极致的稀疏化和裁剪,在低算力平台上运行游刃有余。在行车场景,采用5R5V传感器配置,可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系统(高速NOA),同时,泊车功能未来还可支持升级至记忆泊车(HPP)。
此外,全新基于单颗征程3打造的智能摄像头产品,在算力仅有5TOPS的有限条件下,能够支持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可实现的功能上探至「拨杆自动变道」。
在市场端,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和2022年相比,今年1-4月新增交付NOA配置车型数量增长约20%,同时实际标配交付量达到11.23万辆,同比增长85.31%。
数据显示,以今年1-4月为统计口径,NOA标配交付车型均价为35.33万元,同比下降9.39%。星途遥光、小鹏P5、哪吒S、荣威RX5等搭载NOA的车型价格已经下探至20万元以内。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随着下半年更多NOA搭载新车的上市交付,尤其是一线品牌走量车型的加入,今年NOA前装标配搭载量有机会冲刺50万辆大关。而硬件预埋,则有机会释放百万套市场需求。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