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孩子对社会的敏感和反应
5月27日,星期六上午,母校桐城中学的北京校友会喊我去参加一个迎新会,与去年考来北京的学弟学妹们见面谈谈。
这本该是去年下半年办的活动,因为疫情耽误,延至今日。据说母校一年有40多人考来北京读书,这次来了20多位,是很珍贵的见面。前年我曾回中学与部分学生交流,此次又有几位当时见面的“故人”,越发开心。
更加珍贵的是,见到了一位了不起的老学长。
多老呢?1929年出生的,可以喊爷爷了。但他腰板挺直,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感情充沛,声音洪亮,而且生动地讲了他上中学时的故事。
讲他中学经历,肯定要讲当时的国家情况。那是日本鬼子肆虐中国的年代。爷爷学长说,从小,孩子们就记得三大国耻日:五九国耻日,五卅国耻日,九一八国耻日。
他说,在中学时,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的飞机扔炸弹下来。因为我们没有能打飞机的武器,所以日本鬼子的飞机肆无忌惮,飞得特别低,低到50米,低到他都能看到飞机里日本人的脸——在笑。他就看着你笑,你拿他没办法。
他说,那时读书生活真艰苦,老师们也没有工资,只有家里特别困难的老师才会领一点点钱买食物。
他还说,那时的老师们教书、学生们读书,从不浪费时间,拼命学,刻苦学,也不是求什么其他目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把日本鬼子从中国打出去!一定要把国家建设富强起来!
老先生的生动讲述,把在座的中年青年校友都带回了80年前的情景,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一位中年校友说,他家里正在培养5个孩子(弟弟的孩子也在一起)。孩子读书上学,一定有个仪式。问:“你为什么要读书?”如果回答是爸爸让我去读书的,那要挨揍。标准答案是三个词:国家、个人、家庭。
这些自然会联想到母校的校训。母校的校训非常特别,是创始人吴汝纶先生手写的“勉成国器”。我窃想,这四个大字的校训,不仅在中学里出类拔萃,而且比很多大学的校训都更有内涵和文采。
安徽省桐城中学校训“勉成国器”,创始人吴汝纶先生手书
“勉成国器”四个字,经过老学长讲的求学经历,变得很实在;再联想到今天在各个领域担当重任的学长,这四个字更加厚实、生动,闪动着鲜活的光彩。
每一代人有自己的境遇,但同一个时代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时代境遇。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家兴亡之沉重,也有不少醉生梦死、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的存在。
在同一代人中,那些对社会环境感受最深、并做出最热烈反应和最持久努力的人,会成长为那个时代的杰出者。
李大钊当年给北大学生讲《史学要论》时,讲到一个观点。
他说,读历史,读到英雄豪杰为国家为民族舍身效命做牺牲,这一班所谓英雄所谓豪杰的人物,并非与常人有何殊异,只是他们感觉到这社会的要求敏锐些,想要满足这社会的情绪热烈些,所以挺身而起为社会献身,在历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悲剧、壮剧。
是的,杰出人物,并非生而不同,他们是更加敏锐地感觉社会的需求,更加热烈地去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努力,他们多想一些,多做一些,他们站出来了,然后脱颖而出。
英语里表示“杰出”,有个词叫“Stand out”,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站出来”的意思。杰出,就是“outstanding”。
培养孩子、培养学生,我们要呵护并激发他们对社会需求的敏感,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发现社会的需求,并发展自己的才智,去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改善社会,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实并升华自己的人生。
买瓜找茬儿速写||胡萝卜画2023.2.7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