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企谁赚钱?财政部与统计局为何数据打架?
今年经济好不好,生意到底难不难做,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区别就在于,你到底是国企还是民企。
然而针对今年GQ到底赚没赚钱这个事,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的数据却打架了。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G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9%。
而几乎同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却是大相径庭:1-4月全国G有及G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1%。
如果你听统计局的,那就是今年经济压力还是有点大的,GQ民企生意都不好做,利润下降的厉害,无非是民企下降的多点,GQ利润下降的少点。
但是你要是信财政部的,那场面就完全不一样了,在4月经济数据各种不达标的背景下,GQ利润还能实现高达15%的增长,说明钱都被GQ赚去了。
这两份数据南辕北辙,到底谁是对的?是不是说这两个部门没事先通好气,各说各话,闹出了乌龙?
其实都不是。鹅少来帮看官们指出这其中的关节,其实就在于两个部门统计口径的不同。统计局的口径中包括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个限定条件;而财政部的没有。
统计所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我们看一下财政部官网公布的统计口径,
那么这样子就比较清楚了,财政部统计的是所有GQ的利润,而统计局公布的仅仅是大企业,而且还必须是工业企业。
并且统计局强调国有控股,“国有控股企业包括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和国有相对控股(含协议控股)企业等";但是财政部的口径更宽泛,还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也就是说财政部的圈圈比统计局的圈圈更大。
总的来说,现在的经济,钱仍然是不好赚的,这一点与经济数据不达预期相互印证,其中更为水深火热的是工业、制造业,在GDP中对应投资分项很不好。情况已经差到就连国有企业,利润的降幅也下降很大。
但是为什么整体GQ的利润反而上升了很多呢?
因为非工业的GQ在今年的经济中赚了很多钱。非工业的行业比如说农业、商务、供销、交通等,主要都是服务业。
并且可以根据两家的数据推算出,非工业的GQ利润同比增长了108%,非常震撼!
那么从今年的GDP和经济数据来看,今年放开以来,特别是1季度,服务业存在一个短暂的报复性反弹。但是由于房地产的不景气,投资以及房地产上下游的工业生产是受到很大拖累的,这一点从经济数据中可以印证。
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而工业增加值只有同比5.6%;4月非制造业PMI还在56.4的历史高位,代表仍在扩张;但是制造业PMI却已经降至49.2,代表着进入了收缩区间。
既然如此,那么统计局的工业GQ利润下降,但是财政部的全部GQ利润上升就可以解释了。
而大家更关心的不是财政部和统计局谁真谁假,大家背后更关心的问题是,GQ和民企到底是哪个赚到了钱?
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统计局的数据中也可以推算,今年虽然GQ工业也亏,利润下跌17.9%,但是由于所有企业总体下跌达到20.6%,可以推算出民企跌的更狠,跌幅是22.1%。同等条件下民企还是不如GQ。
此外统计2019 -2023 年前四个月的累计增速,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7%,明显高于非国有(以下简称民企)工业企业利润平均增速3.3%。
过去四年1-4 月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6%,明显低于国有投资四年平均增速7.1%。
这些都说明了,在中国民企的生存环境跟GQ相比究竟如何。
GQ与民企的起跑线明显是不同的。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赛,民营企业跑得哪怕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但还是咬紧牙关跑了下来,而且跑出了自己现有条件下的最好成绩。
事实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民营企业在2022年也解决了全国84%的就业。
这就是我们的民营企业,我觉得已经是非常不容易,非常值得尊敬的了。
财政部与统计局的一段小小插曲,其实写尽了中国商场的人间百态。这则冰冷数字背后,其实充满了中国社会的人情冷暖,他不止是GQ与民企之间的利润差异,还包括去银行放款时审批员的面色冷短、还包括去政务大厅时手续的快慢、还包括救市出台时政策的倾斜程度、还包括央行放水时大水究竟去向何方…
GQ与民企为何在今年会出现这样的数据背离,说到底,还是离不开那句流传千年依旧经久不衰的中国智慧:
救民先救官。
麻烦看官们点个免费的"在看"可以不?能不能请您把鹅少说公众号"添加星标",要不然就收不到更新推送了。点击鹅少说公众号-右上角三个点-添加星标。谢谢看官!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