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务员辞职的他,后来怎么样了?
在辞职的“公务员”里,陶渊明是非常有名的一位,他是六朝文学中地位最高的诗人,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学习过不少他的作品。
他的一生中有五次任官与辞官的经历,最后一次辞官直到逝世的二十多年,他一心务农隐居。淡泊名利之类的形容并不足以概括他,作家、评论家杨照在解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提到,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是离世、离俗,这是当时流行的想法。
因为陶渊明生活在乱世,在混乱之中,人要如何自处是困难的,随时都可能在变动的环境中受到波及和牵连。不管今天过得有多好,都没有把握明天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产生远离世俗的想法。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它指向了另一种辛苦、穷困的生活,可是陶渊明在逼仄的现实中,挣扎出了光芒。
在当下,重读陶渊明的作品,我们或许能从他的生命选择、他的“不能”和“不为”中,拾得一点宁静。
主讲人 | 杨照
来源 | 看理想App节目
《风流与风骨:十部经典里的三国魏晋时代》
01.
为什么是陶渊明?
一般描述陶渊明,都会说他是一个田园诗人。但我们要知道,这个“田园”不是单独存在的,这不是一个农夫写的诗,也不是为了告诉你人间有一种生活是田园生活。
陶渊明写的田园生活都是有对照的——田园生活是离开世俗的一个选择,所谓“离开世俗”,就是离开官场。官场作为对照,在陶渊明所有的诗里一直都存在。
当田园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他离开了官场,他经过选择得到了有时辛苦,有时穷困,但安心的生活。他的诗里有一个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潜在的内容,那就是他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因为放弃了那样的生活。
“田园”和“官场”是对峙出现的,这才是陶渊明诗真正最重要的背景。
另外一件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是,五言诗有它自己的传统,它的基调是悲伤的,是感慨时间、感慨青春消逝,是一种面对世界变化时所产生的悲观哀号。这样的诗为什么虽然汉代就有,但真正开始流行要到六朝?
这也和六朝的社会背景是有关系的——世界那么乱,人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不知道接下来可以期待的人生会是如何。
曾经有过的岁月对你会有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惶惶不可终日、难以预期的现实和未来究竟会如何改变、影响你的记忆?这是我们在读这些五言诗的时候,刺激我们去体会,进而超越我们自己的生命经验去想象的。
为什么五言诗中经常说“去日苦多”,这是曹操《短歌行》里写出来的一种氛围——正因为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日子,所以回头看会感到很慌,觉得自己没有把握住之前的时间,很可惜。
但在陶渊明创作五言诗之前,以五言诗为形式的玄言诗的流行打开了五言诗的新可能。其一是诗开始用来讲道理;其二是诗所写的道理、各种思考,跟背后写诗的那个诗人是一致的,这件事相当的重要。
因为有这样的一段变化,所以陶渊明创作的时候,五言诗已经没有像以前那么固定和狭窄了。在陶渊明的诗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以前五言诗对他的影响,更进一步我们也能看出,陶渊明在五言诗中所创造和突破的地方。
陶渊明真正让我们感觉到,这个诗人他就在诗里,我们通过诗是可以感受、碰触到那个真实的诗人的。
02.
美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人能如何做?
陶渊明最真、最反映出他生活的一批诗名为《饮酒》,共有20首,我们先看其中的第六首:
《饮酒·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恶,且当从黄绮。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开篇用五言诗讲道理——人的行为有千千百百种,我们真的能够分辨出“是”跟“非”吗?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因为行为有千万种,所以不可能那样黑白分明地展开来——这一边是“是”,那一边是“非”——必然有许多暧昧地带,“是”和“非”是混淆的。所以本来是对的,有的时候反而被骂;本来是不对的,也可能和对的行为一起被称赞。
这四行诗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是非混淆的时代。
接下来增加了一份历史感:“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对于这样的一个时代,他把它比拟成三代的末世:夏商周即将要结束,那个美好的时代已经确确一去不返,一切原来的固定美好的时空要灭亡了,这是乱世。
如果是在夏商周的末世,还好有一种人是“达士”,也就意味着他能够穿越这些是非的混乱,看见比较真实的事物。可是陶渊明却在这里下了一个“似”字,达士“似”不尔,而不是达士“则”不尔。听说在那种混乱的末世,可怕、混乱的环境当中,好像有人可以不如此。换句话说,这其实是没有把握的。
“咄咄俗中恶,且当从黄绮。”面对世俗里这些讨人厌的人,在自己的面前表演、说假话,陶渊明的立场是“且当从黄绮”。“从黄绮”讲的是夏黄公和绮里季,也就是《史记》写在《留侯世家》里商山四皓的故事,商山四皓当中的两个人,他们够聪明,他们可以退隐。
所以陶渊明的选择是,与其面对这种“咄咄俗中恶”,我们应该还有一种选择吧?即使是最混乱的时代,都有商山四皓他们退出世俗,让那些邪恶和愚蠢不至于一直打扰自己。
类似的诗有很多,但这首诗还是有它特别的价值。第一是“达士似不尔”, 别人通常不会这样说,陶渊明在表达可以有这个选择的时候,却又留了“真的有这个选择吗?”的疑问,表示没有十足的把握。
第二个重要的价值是,它被放在《饮酒》组诗里,是酒后所写下来的诗,不是清醒的时候装模作样说出来的话。理解了这两点,我们对于短短的这几句诗,体会、感受也会不一样。
03.
如果一无所有,你还愿意坚持吗?
陶渊明有一种特殊的人生选择,这个重大的课题叫做“离”,也就是离开世俗。但离开世俗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在学校里,可能会把它讲得很玄:“这样你就变成了自然,你就可以离开所有的拘束跟拘执”。
但是陶渊明太真了,他没有办法用这种方式跟我们说话。他的《饮酒》诗第二首,就在讲这件事:
《饮酒·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这首诗表面上也是说理的:“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开头第一句是质疑的句子——真的好人有好报吗?如果好人会有好报,信守原则没有做过任何坏事的伯夷、叔齐为什么会饿死在首阳山?
接下来是更深的质疑,或者说是更虚无、更犬儒的态度:“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既然不会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还去说这些道理,希望别人相信干嘛?“空立言”——讲归讲,和现实是搭不上的。
前面四句看起来就是在质疑和否定,但接着却是一个大逆转,说“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用的典故是《列子·天瑞》篇当中,隐士荣启期碰到孔子的故事。
当时荣启期已经95岁,身上没有任何的财物,但是很快乐。孔子就问他,你那么穷,什么都没有,到底在乐什么啊?荣启期回答,第一乐,在于我生而为人;第二乐,我没有身为女人(这是有性别歧视的,大家姑妄听之);第三乐,我活了那么久,到现在95岁了。
陶渊明将这个典故稍微转了一下,“饥寒况当年”,不是95岁才穷,他一生都这样,饥跟寒一直伴随着他,所以引出后面这两句:“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像荣启期这样的一个人,有什么资格把名字留下来?这个人一生最大的特色就是“穷”。为什么他的名字留下来了?因为他“固穷”,这个意思是,并不是因为外在的条件和环境,不是在命运的指使下一直穷,他的穷是自己选择的,甚至是他自己坚持的。
“固穷”也会让我们想起孔子说过的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固穷节”,意思是不会为了不穷,而去做违背自己的意愿、心志和原则的任何事。
荣启期,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原则是什么,但光是他“固穷”,他可以一辈子用这种方式坚持这样一种态度,而且在这种态度下乐而为人——生而为人,那就做一个人,有原则地活着。
这种人生态度,百世一路流传下来,就值得我们知道,那是“固穷”的价值。
陶渊明是一个有选择的人,他清楚认真地告诉你他的选择——无所依傍,你就可以过得很自由。你要选择这样,你就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你还愿意坚持,这才是选择,这才有价值。人才会愿意去想,为什么你宁可一无所有?你要坚持,在坚持什么?“固穷”本身就变成了一个至高的生命价值。
这是六朝人没有碰触过的东西,其他的诗人在讲这些道理的时候没有现实感,陶渊明却是从现实感里去逼出了这样一份生命的光芒。但这种光芒很难表述,不是说一个人穷,他生命就有光芒。
所以什么叫“固穷”?“固穷”是选择,是交换。你能够体会这个“穷”当中有无法被取代的某一种美好的因素、美好的素质,不然你就不会选择“离”,不会弃。
他把那个时代大家所关心的如何离开世俗这件事,多增加了一层生命价值上的意义,这也是我们读陶渊明的时候绝对不应该放过的。
04.
我可以,但我不愿意
有意思的是,叶嘉莹老师有一个特别的解读,跟很多传统的看法都不一样。她认为第九首是整个二十首《饮酒》诗的背景——包括陶渊明为什么要喝酒就写诗?为什么他闲居寡欢?名酒哪里来的?都来自于第九首当中的故事。
《饮酒·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陶渊明当然穷,穷又没有人理他,怎么会有好酒喝呢?叶嘉莹老师特别在意这件事,她说,第九首帮我们记录了陶渊明的好酒是怎么来的。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一大早,听到叩门的声音,吓了一大跳,连衣服好像都不知道该怎么穿了,就跑去开门。
开了门,显然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因而“问子为谁欤?”是什么人呢?“田父有好怀”,来了一个看起来很朴素的老先生。看起来像是“田父”,一个农家的老先生,就把他迎进来,迎进来之后更好啦,“壶浆远见候”——哎呦,原来带了酒来。
叶嘉莹老师就说,看吧,是这个人带了酒来,所以才会有这一批《饮酒》诗。
但这个人带酒来干嘛呢?他是有用意的——“疑我与时乖”,他是要来当说客的。开口就质疑,你为什么和这个时代,和别人都不一样呢?
田父表面是农家老先生,但他说的话是:“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你现在这是什么生活?破房子,破破烂烂的衣服,这是隐士吗?在这里清楚表达了,陶渊明与那个时代许多受到老庄哲学影响,追求“隐”的人,最大的差别。
第一,陶渊明的隐、避世是真的,他有这个条件,他可以隐。他不像阮籍、嵇康,没有条件,只是向往或者是在口头上反复地说,要去享受自然的生活。
第二,当时的人讲“隐”,是因为离开了这个世间,才有机会当神仙,才能够活得久。但陶渊明也非常特别,他不是用这种角度来看待避世的。
田父接着说:“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现在这个社会不就这样吗?谁还去追求和别人不一样,大家都担心跟不上流行。一旦有流行你就赶快去追,没追到你就落伍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装什么清高了,来跟我们大家一样吧!
看到这里我们就发现,“田父”这两个字有反讽的意思,这个田父是来劝陶渊明出去做官的,所谓“汩其泥”,就是去做官。老先生提醒陶渊明:“你这样做啊,两头都没有,神仙也求不到,也不会有高士之名。不必了!来跟我们大家一样吧。”
有意思的是,陶渊明真诚地回答,“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他说,感谢你跟我说这个话,你说的话我都懂,但是我之所以隐居,在破房子里穿破衣服,并不是我有任何的图求。你以为我是“不为”,但我其实是“不能”,因为这来自于我的本性。
有那么多对于老庄、对于名士的追求和说法,但陶渊明只说,这是自己生命的限制。他不跟世俗同调,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也”——天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有办法和别人和谐相处,找不到几个可以跟我相处的人,或者能够安居的地方或者是事业,这是“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这两句是隐喻,都在讲走路。马或牛要有“纡辔”,是为了能够被操纵,拉车走路,人之所以要控制马,是有特定目的的。
他的意思是,你让我去过这种有特定目的的生活,我承认,我可以学,但我“不能”,这在我这里是“违己讵非迷”。在你们的概念里,去做官就叫走到对的方向、对的目的地去,可是,那就会让我违背了我自己,对我来说那是迷路,那让我丧失方向。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延续到最后的这两句,是同样的比喻——不要拉我去走上你要的那条路,去你指引的那个方向,“吾驾不可回”,我是不会改变方向的。“共欢此饮”比所有你说的这些都要来得重要,你可以不必劝我。
这是陶渊明诗里面一贯所表达的“明志”。他最感人的地方是,他永远在表达,他没办法违背自己,“非不为也,不能也!”这个“不能”经常会打动我们——我们要问一问自己,究竟能不能分清楚自己内在的“不能”或“不为”?之所以不能坚持做自己,是“不能”还是“不为”?
陶渊明有一条非常清楚的线,也有他非常清楚的选择,超过那条线,他就不会强迫自己,哪怕明知道强迫自己可以带来什么,那就是“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他宁可付出这样的代价,也要坚持自己的本性。
他不完全只是忍耐自己所选择的,他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去享受——这真的是陶渊明所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一种启发。
本文综合整理自杨照主讲的《风流与风骨:十部经典里的三国魏晋时代》节目10.2、10.4、10.6集,有删改。点击“阅读原文”可收听完整节目。
长按海报,扫描二维码,
进入三国魏晋时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