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又出事了!
河南的麦子熟了。
说起今年的小麦长势,3月6日,农业专家郭天财高兴地说:
“河南小麦现在的长势是近几年来较好、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一年!”
看着株株茁壮的麦子,如无意外,今年必定是一个丰收年。
可是,意外来的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2个月后的今天,河南多地的农民伯伯集体沸腾了。
沸腾却不是因为大丰收,而是欲哭无泪。
五月下旬,本该是大丰收的时节,但是天公不作美,一场连阴雨把河南农民的心都浇透了。
5月28日,河南驻马店。
一位农民大哥站在田边地头上,目光看向远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他说:“昨天下地看萌芽,今天下地一看,全都生芽了...”
经受雨水浸泡,地里的小麦变得发黑发霉,甚至还有不少发芽了。
河南漯河,一位大叔站在麦田里,左手拿着一小撮发黑的麦穗,右手手心里是一粒粒潮湿发芽的麦粒。
看着眼前的庄稼地毁于一旦,一把年纪的他忍不住抽泣起来。
河南南阳,两位大婶儿带着几个孩子跪倒在麦田前放声痛哭,并作揖向上天祈求着。
她们多希望眼前这一切都是一场梦,明天一觉醒来又是艳阳高照的一天。
河南周口,一位大哥带着儿子前往麦田,原本田地里飞舞的是金黄的麦子,粒粒饱满,如今却都变成了黑色。
看着这样的变化,儿子心里困惑不已,抬头问道:
“爸爸,小麦怎么都黑了呀?”
大哥听到儿子童稚的声音,一时哑然。
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一年半载,结果到头来毁于一旦。
这一幕,让人感到心酸。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今年河南的小麦大概率会减产。
即便可能数量上减不了多少,但质量上相较于去年也会大打折扣。
这对于依靠农业生存的农民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毫无疑问,造成今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是天灾,连续几天的阴雨让农民猝不及防。
不过,比起连天阴雨,下面这个热搜更让农民凉透了心。
河南一地,十万火急赶来抢收小麦的收割机,被拦在了高速公路上...
前些天,有上百台收割机来到了河南南部小麦种植密集区:南阳。
但是,在南阳市唐河县的高速收费站出口处,却被拦了下来。
为什么会被拦下?
因为这些小麦联合收割机没有跨区收割证,且运输的板车出现了超高、超宽的现象,没有大型物件运输手续,并不符合现有的下高速条件。
按照要求,需要交罚款,而且还要持有跨区作业证才能离开。
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顶着烈日,拿着尺子量收割机的长、宽高时那副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无数网友动容。
罚款可以交,但去办理跨区作业证的话,需要一定的时间。
可看看天气预报上的连天阴雨,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也凉了。
等啊等,熬啊熬,驾驶收割机的师傅们在高速上百般焦虑,田地里的农民更是度日如年。
终于,事情等来了转机。
5月28号,有关单位终于做出了回应:
问题基本解决了。
针对河南麦收,河南省交通运输局不但安排专门人员进驻高速口,给出了现场即办即批运输证的承诺,还增加了机收运输车辆绿色通道,简化流程。
除此之外,还对收割机上的师傅提供了各种免费的服务,像免费茶水,防暑物品等,为跨区机收车辆司机更是提供免费洗衣、免费洗澡、免费加水充气等服务。
5月30日,也就是今天下午,河南又紧急出手,宣布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确保小麦质量、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收益。同时调集省级专家组,直接奔赴一线指导小麦抢收。
这些措施固然是好的。
可是看看时间,从大批收割机被滞留在高速公路上,到事情解决,不知过了几天...
而且来的时候是大晴天,如今阴雨连天。
已不是最佳收割时间。
这几天时间到底有没有耽误麦收,我不知道。
我们不是当地农民,不敢随便下结论。
没耽误,那是万幸。
如果耽误了麦收、糟蹋了粮食,损失可就惨重了。
很多网友也忍不住发出疑问:
“这些收割机也不是今年才造出来的,往年怎么没听过这样的事?”
所幸,收割机被拦在高速的事,只是发生在南阳,其他地方并未出现。
但连天的阴雨突然而至,河南各地的小麦形式都不容乐观。
七分的天灾我们无法避免,倘若这三分人祸造成了损失,又该由谁承担?
除了天灾人祸,评论区满屏的冷嘲热讽更是让农民伤透了心。
看着河南被连天阴雨摧毁的小麦,网友们的言论真的是一言难尽。
有网友觉得是农民太抠,不舍得花钱。
说:可以雇人啊,一亩地雇十个人给800,管顿饭半天就割好了...
也有网友想法很“周到”,说:
“为什么不能支个大棚给小麦挡雨?”
还有网友直接给农民扣了个“懒”的帽子:
“以前没有收割机的时候,怎么收割的?”
甚至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要种小麦,不能种点别的吗?
如果你非要种小麦,为什么不提前收割?”
...
看完这些言论,我只能想到一句话,何不食肉糜。
给小麦盖棚子,可能一亩地赚的钱都不够搭个棚的。
还有说雇人一天给800的,亏你想的出来。
你要不要看看下面这笔账单?
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家辛辛苦苦种地一年,不如出门打工两个月赚钱。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有太多的人走出乡村成了新市民,大城市的物欲横流让他们对土地没有了最初得认知。
远离百姓生活的他们,如今太多人连麦子或许都不认识,很多小孩甚至都觉得面粉是自动得来的...
哎,看到小麦发霉、发芽心里难受,但是看到太多人毫无常识的冷嘲热讽,更加让人痛心。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年三月份,歌颂“河南麦田有多治愈”的相关媒体。
今年3月,某报社一位记者同志,坐高铁路过河南的时候,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绿油油的麦田,忍不住感叹道:
“河南春天麦田有多治愈?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大地上到处是绿色写下的诗句。”
此文案发在了河南某官媒上面。
或许某官媒是想表达一下河南的麦田是有多美好吧,春日暖阳,风吹麦浪。
却不曾想到,遭到了一连串的骂声。
官媒也是没办法了,后来就把这个视频下架了。
为什么骂声一片?
河南姑娘“郑小旦”说出了所有河南人的心声:
如今再看,大雨之下有人冒雨作业,人和机器在满是积水的地里艰难前行。
在水的黏合下,被剥下的麦子黏成一团,堵在出口,艰难排出。
满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你可以高高在上,但你大可不必歌颂苦难。
更不要说尽太平事,却不肯俯首看人间。
正如余华所说: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但是,麦田就不能被描述成希望吗?
当然不是。
丰收能带给人希望,这希望是实打实可以换取的钱财。
用这些钱财,可以去供养孩子读书,供养孩子长大成人,能有份稳定的收入、再组建个小家庭,你怎能说这不是希望?
但这是亿万农民的希望,并不是阳春三月旅游度假、玩得不亦乐乎之时,顺口说一句所谓的治愈之光。
麦田的希望,更不该是本该大丰收的时节,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麦子烂在田地里,最后再听到轻飘飘的一句:
“为什么不能支个大棚给小麦挡雨?”
“为什么不雇人收割?”
“为什么不种点别的?”
“问题基本解决了。”
这绝不是麦田的希望,也不是农民的希望。
河南的麦田有多治愈?
泡在水里的麦子和拦在高速口的收割机最清楚。
引用一位网友的话:
再牛逼的肖邦,也弹不出此刻麦田的忧伤,再忧民的杜甫,也写不出此时农民的惆怅。
不渲染的难过,那是内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