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得知我一个月前就开始策划女儿的儿童节,又是订做爱莎公主蛋糕,又是准备星空天花板,还邀请女儿了班上几个好友一起到家里玩角色扮演,一直表示很不理解。
仪式感,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在每一个平凡而重复的日子里,儿童节便是那特别的一天。这一天,是孩子的专属节日,她可以单纯的做一个小孩,也可以尽情地享受父母的关注和宠爱。一个满满仪式感的儿童节,便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最好证明。
仪式感
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心理学博士BarbaraFiese和她的团队研究“家族仪式感传承”超过50年,结果发现:家庭中的仪式感,会浸透到孩子的血肉中,让他们充满归属感、安全感。遗憾的是,不少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也有认为过六一,就是随便买个玩具就算过节的。虽然已经成年了,但每年的儿童节,她都会请假在游乐园待上一整天。然后再买上一大袋冰淇淋,一直吃到肚子痛,哭一顿,才觉得好受些。六年级那年,她求了父母好久,妈妈才勉强答应那天陪她过。可是,六一那天的亲子活动,她左顾右盼,却始终没有等来父母,依旧只有她一个人没有父母陪同。如今的她,虽对父母有所释怀,却很难和父母亲近起来,疏离感始终横亘在他们中间。因为她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父母就不能陪她过一次儿童节呢,哪怕只有一次,哪怕只有一小时。仪式感,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孩子衡量父母是否重视自己的尺子,亦是父母爱的表达。《儿行千里》节目中,何炅曾和孩子们谈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感。有个女孩说,妈妈要求她每天出门前,都要和家人拥抱一下。“因为要珍惜每一次和家人拥抱的机会,要让彼此知道,我们互相在乎对方。有个特定时间的仪式,会让这个时刻和这个人,在我们心里变得更加重要。”
“一次次关于仪式感的探索和温习,是一次次关于爱的认知与确定。”
父母用心创造出的六一仪式感,便是向孩子述说一个事实:
02
仪式感
是孩子长大后直面风雨的底气
她们家建立了一个“邮局”,分别设立了爸爸、妈妈、女儿三个邮筒,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原来,在这种特殊的仪式感下,女儿觉得自己的事情都能得到父母很好的重视,所以就很愿意把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都写出来和父母商量解决。通过简单的仪式,赋予普通事物更深的精神价值,便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心锚效应:让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与外界的某个事物产生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一个小小仪式,会让这个事物在孩子心理烙下印记,给孩子成长的温暖和力量。想起知乎网友@Cindy的故事,小时候她家里穷,别说玩具了,连小零食也买不起,过六一简直是奢侈。但妈妈却从来没有将就过,每年的六一前夕,都会采摘李子提前腌制,再蘸上糖浆串起来,一串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便是她童年最美的回忆。长大后的她,虽不再馋零食了,但每次难过时、想家时、遇挫时,她都会给自己买上一串糖葫芦。糖在嘴里化开,仿佛妈妈就在身边,心里也不苦了,再大的难题她也都能笑着应对。有人说,仪式感是治愈心灵的良药,亦是生活的调味剂。父母给孩子的仪式感,便是孩子生命里的甜,让他们对生活多了一份希望和底气。童年里那些被看见,被珍惜,被惦念的日子,成为了治愈孩子一生的力量。
03
儿童节的仪式感
藏在这5件小事里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无论发生什么,永远都被爱包围。”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很多人生的重要节点常常是转瞬即逝,父母越把孩子期待的事情当成仪式来完成,越能滋养孩子一生。
曾有记者对某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儿童节问卷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儿童节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只要有爸爸妈妈陪我,不花钱买东西我都非常开心。”“什么礼物都行,不要礼物也可以,只要爸爸妈妈陪着我就行。”
一字字、一句句都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唤,更是对父母陪伴的渴望。
所以,父母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请在儿童节这天抽出一段时间,哪怕一个小时陪伴孩子。这段时间放下手机、抛开工作,全身心倾注在孩子身上,陪孩子做个亲子游戏、看场电影、逛公园......只要是与父母共度的时光,都会悄悄潜入孩子的记忆,变成他一辈子的甜蜜回忆。我的一个同事,从女儿上幼儿园起,每年的儿童节都会给女儿写一封信。女儿小时,不识字看不懂书信,同事就把信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读给女儿听。同事说,看到女儿读信时上扬的嘴角,以及发自内心的“谢谢妈妈”,她比任何时刻都幸福。每年儿童节为孩子手写一封信,是她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这个小惊喜,就是给孩子特殊的小确幸,足以滋润和丰盈孩子的内心世界。
儿童节的书信,不只是一个物件,是念念不忘的回响,更是被放在心尖上的惦念。网友@凌小姐,从出生开始,每年的儿童节,妈妈都会精心挑选出100张照片,然后排版制成纪念册。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再到第一次上幼儿园、上小学,再到练习舞蹈,埋头读书……她说:“每次翻开这些相册,我都能感受到妈妈对我满满的爱。”尹建莉老师说,家长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就可以让孩子有不同凡响的经历,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过六一的意义,从来不在于礼物本身,而是给孩子美好的童年留下清晰的印记。田亮曾在微博里晒出六一儿童节的计划,去快乐运动,陪女儿森碟度过一个她想要的儿童节。即便头发已湿透,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也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田亮还在微博配文:“每一次挥拍、每一个跳跃,都是她的不断成长。”父母允许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不需要过多的言语,默默支持就很好。“旅行是很好地培养局外人思维的场所,在旅途中拓展我们生活广度的起点。
旅行不仅可以让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是他们与自然链接的最好方式。
尝试让孩子安排一次短期出游,策划力、忍耐力,责任感都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孩子们都喜欢不期而至的惊喜,但对可预测的,能期盼的家庭活动更是记忆深刻。”
无论长多大,无论走到哪,孩子都能记得童年时那份独特的感觉。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说: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儿童节的仪式感,便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更是给予孩子穿越人生阴霾,看见生活之光的力量。愿为人父母的我们都能珍视儿童节这个契机,用心陪伴,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多年以后,孩子回望童年,记住的,回味的,感动的,必然是这些被父母关爱的幸福瞬间。
微信改版,做到以下三步
★星标★点一点,我们每天见!
-END-
热文推荐
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
本期编辑:栗子
点击【在看】,跟所长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