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忽略“仪式感”!不仅能让孩子感到更多的爱和幸福,还能让我们带娃更轻松
经常认真看橙子文章的读者朋友,一定都发现了,我的很多文章里都出现过“仪式感”这个词。
为啥呢,因为仪式感太重要,太有意义啦!
仪式是一种人类感到幸福的途径。它不是搞形式,也不是矫情,更不需要很多钱,只要稍稍用点心,就能把生活中的仪式感拉满。
《小王子》中有一段关于仪式感的描写,我觉得可以很好的诠释仪式感的意义: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回答说:“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它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如果你会搞仪式,一定会发现管教孩子也因此而变得容易起来!
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每天定时给孩子一些专属的小小仪式:
这些仪式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和幸福,还能感受到被重视、被欣赏、被鼓励。
有妈妈问怎样高质量陪孩子增加亲密感,仪式感也能派上用场。
你不必整天陪着他玩,每天有些固定的时间陪伴他,和他疯闹,让他开心就可以。
还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专有的时间,不用多,每周能有一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就够。这个时间,要只属于你们俩,孩子说玩个什么,就专心的陪他玩个什么,没有三个人,搞出一种仪式感来,写个牌子:“妈妈和宝宝的专有时间”,挂在房门上,可以设计有人闯进来,或者打电话,然后你趁机当着孩子的面大声的宣布,现在是我和宝宝的专门时间,不可以有人打扰。孩子会觉得自己超级受重视。
总之,定时、定点做同样的事,天长日久,孩子会离不开这样的仪式,期待和你一起的这个时间。
育儿过程中,仪式感还可以让孩子习惯和认同一些抗拒的事。
有的孩子不爱洗澡,那就给洗澡时间订个闹钟,到时间了你就开始郑重其事的奏个乐,告诉孩子洗澡时间到了,可以去玩水啦。
也可以把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做个表按顺序贴在墙上,包括有他爱做的事,也有他不爱做的,然后设计好仪式,比如可以买孩子喜欢的贴纸,他做完一件就让他在上面贴个贴纸,然后让他自己读图告诉妈妈,下一件事要做什么啦?
孩子自带强迫症体质,这样每天按照流程走,自然而然就认同这这一套程序了,会不由自主的配合,等养成了习惯,不做倒要浑身不对劲。
有的孩子还抗拒上幼儿园,可以带他把仪式搞起来,比如去商店让他自己选购幼儿园所需要的物品,水杯、饭盒、被褥等等;开学的第一天,送他一个他一定会喜欢的礼物,庆祝他又长大了一些;每天送他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跟他来个“再见”仪式,接他的时候来个“迎接”仪式,只要是固定的,孩子喜欢的就会有用。这样的仪式感可以很容易增加幼儿园在他心中的地位,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有所期待。
总之呢,让孩子抗拒的日常行为充满仪式感,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很无聊难过的事情,有一种应付的感觉,而是要搞得隆重一点,欢乐一点,他们就不那么拒绝了。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强烈仪式感的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日、纪念日、节日,特别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
我一直都比较重视这些节日的仪式感,不仅是让孩子重视节日,也是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仪式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些记忆将陪伴他们一生,让他们在艰难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也有美好的记忆来治愈自己。
说起来下周就到今年的端午节了,也是咱们的传统民俗大节,虽然不如春节隆重,但仪式感也是满满的,包粽子、赛龙舟、挂五彩绳、佩戴香囊、悬艾草……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有趣、很有意义的。
我们特意准备了一份端午节的“仪式感”——阿波罗兔DIY龙舟套装,送给孩子们!
孩子可以自己“造”个精美的龙舟,祈福佑,送安康,在动手制作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我们会抽30位幸运儿,每人免费【送1套】这个阿波罗兔DIY龙舟,包邮到家,一条龙服务。
(如果已有大管家VX,不用重复加)
这套手工龙舟设计非常有创意,特意加入了端午时节的代表性植物艾草、菖蒲、龙船花和箬叶等植物作为装饰元素,寓意招福纳祥,祈求安康。办公室小伙做好之后都爱不释手,瞧瞧是不是特别的精美:
端午节有这份手工礼物,直接就能的把节日氛围感直接拉满啦!
姐妹们可以和孩子边做手工,边了解一些端午习俗,不仅仪式感满满,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不废话了,姐妹们都赶紧去找大管家参与活动吧,争取免费把这个精美的DIY龙舟套装带回家送给娃。
我在这里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
❤
姐妹们都知道橙子在温哥华,和大家有时间差,所以给大家推荐下我的专职话事人“大管家”,大家快来扫码加她!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大管家贴心又靠谱,姐妹们有文章、育儿、商品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她,包转达,包解决,包满意!
热文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 教育 · 科普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