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观察这一切公众号新闻2023-05-31 06:05作者:仁心,小数点数字化社区Pointer一枚,微信公众号:人生初夏,喜欢说说思考,说说数据。在人们的日常争论中,有一种非常常见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的大致结构是首先抛出一个或者一群人的某类行为,然后反推出是因为某种事实存在,才会使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常见的话术包括且不限于“你能想到的,XX会想不到吗”“你当XX是傻子,XX这么做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你是觉得你比XX更聪明吗”“他这么做表面上是为了XX,其实是为了XXX”网络上常见的大棋党和阴谋论者大多属于这种类型。而乍一听到这些话的人可能隐隐觉得不太对劲,但又说不出问题在哪,这是因为它的谬误不像我们常见的稻草假人、井下投毒、情感绑架等那样显而易见,并且在没有其他直接论据的情况下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可是这合理性虽然存在,但也只有不多的一点,阴谋从来不等于深刻,本篇要说的就是,在复杂的社会问题中,把特定人的反应作为对某一潜在事实的决定性证据,是极不可靠的。从演绎推理的角度看,这个论证如果要成立,起码需要三个前提。大前提,只有傻子才干对自己不利的事。小前提,这人不是傻子。潜在前提,我们和这人有着相同的信息环境。遗憾的是,三个前提都未必成立。权威的傻子第一种可能性或许最容易被人所忽略,那就是列举出的这些“权威人士”在这一问题上真就是个傻子。1966年,心理学家Melvin Lerner提出了公平世界假定,指出人们在潜意识里希望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努力和智慧的人会拥有幸福的生活,如果有谁遭遇了不幸,那一定是他做了什么坏事。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财富、权力、社会地位,这些和人的能力并没有决定性的联系。事实上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的人,很多时候既不比其他人勤劳,也不比其他人聪明。现实社会不是武侠小说,人和人的差距只有到了指数级才体现得明显,位置和能力不匹配者在所多有,如果把他们的行为当作标杆,认为他们做的事情是长远深刻而富于理性的,那必然是漏洞百出。来说一些位置和能力不匹配的例子。有些人可能靠的是家人裙带之功,像是许多官二代和富二代有些人是站到了风口,吃到了时代红利,例如一些大型国企或私企的中层领导。有些人是冒巨大风险赌赢了一把大的,例如前几年的炒币者。也有人是单纯的靠幸运躺赢,例如靠拆迁分得十几套房的一线土著。当然,被电梯抬上楼的人总以为起到作用的是俯卧撑,人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失败归因于外界,但作为旁观者,要是也把他们过去的成功当成能力的象征,那就殊为不智了。隔行如隔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社会很大,一个人穷极一生大半时光,能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已经是很难得了,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呼风唤雨,但在陌生的环境里未必能比得过那些一抓一大把的普通内行,这不是智力水平的差距,而是经验和信息上的降维打击。例如一个靠权谋手段上位的人,几十年如一日钻研权术,拉拢关系,这时要把一个组织上的重大任务托付给他,让他带着团队冲锋陷阵打江山,这大抵是所托非人。反之也是一样,一个在无菌环境里靠实干出成果的人,整天想的都是项目怎么管理,技术怎么实现,要他对付来自同僚的排挤和上级的剥削,或许也是强人所难。我们时常在社会新闻上看到一些企业家和管理层的外行言论,根源大概都来源于这里,甚至可以说是企业家的特质会更容易导致这样的问题。因为企业家是成本和利润的承担者,是要用尽一切手段达成目的的,所以他们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和发散,很多正常人不会去触碰、认为肯定走不通的路线他们也会去尝试。这有时会达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土耳其人用牛把战舰从陆地上拖进了君士坦丁堡北侧的海湾,但也容易闹出笑话。信息环境差异严格地说,大棋党们的理论依据来自于这一节,即权威人士必然掌握了比普通人更全面和精准的信息,从他们的决策中可以反推出他们所倚为参考的信息依据。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毕竟能与闻机密乃是权力地位的重要体现,不过场景并不只这一种,还有很多情形会导致一个聪明人做出我们所认为的傻事。第一种可能性是,信息的差异确实存在,但并不在大棋党们所判断的地方。就拿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里空城计一节举例——我们暂且当它是真的。蜀军本来已经陷入绝地,只要进攻即可一战而下,然而大棋党司马懿见诸葛亮城门大开,登楼抚琴,认为诸葛亮不是傻子,而且生平谨慎,肯定有未知的埋伏存在,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不是傻子,这是对的,但真正的信息差距不在蜀军的兵力如何,而是诸葛亮对司马懿预判的预判。再举个例子,某司外聘了一名高管,此人一入职便大搞基础建设和系统升级,短期没有成果产出,反而影响了业务正常运转。你可能以为他是为长远计,为万世计,但也有可能他纯粹是想要借公司的人力物力积累工作经验,成功了产出价值自然是好,没有成功那也能带着经验跳去下一家公司吹牛。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大棋论和阴谋论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它们遵循相似的逻辑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因而谁也说服不了谁,并不能作为有效的参考。第二种可能性是,权威人士获取的信息并不比普通人更可靠,或者说,你以为的权威人士其实并不够权威。两千多年前,士大夫邹忌经过观察、对比和论证,率先提出了这一学术观点: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权威人士不是神仙,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需要把其他人作为他们感知器官的延伸。而人会犯错,也有私欲,信息传输过程中难免有扭曲和误导。报喜不报忧,这是要邀功请赏,报忧不报喜,这是要摆烂求援。他们离真实的场景越远,获得的信息就越有失真的可能。第三种可能性是,我们未必看到了权威人士的真实的、完整的动作。这是一个垃圾信息遍地的时代,我们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丰富的信息来源,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可用信息的贫乏,渴死在信息的海洋中。就拿被年轻人建议不要建议的专家群体来说,从概率上讲,大部分专家的智力水平即使不比普通人更高,至少也该是持平的。但专家们的观点是否通过他们的言论和行为被大众所知晓,或许是没有的。专家说了十句话,媒体取了里面三句,省略掉了关键的前提条件,这叫断章取义。专家说了十句话,媒体又脑补了十句,再起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这叫夸大其词。专家说了十句话,五句话可以播,五句话不能播,这叫取样偏差。专家什么也没说,媒体报道“专家建议XXX”,这叫无中生有。专家说了十句话,教导群众某地房价必涨要多多买房,然后一转身到中介挂牌了三套,这叫口是心非。道德和情感人是自利的,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也是大棋论和阴谋论得以成立的论据之一,以上这些,说的是在假定人都是自利的情况下,用人的行为反推事实也未必准确。但人做某件事的动机并非只有利益,还有道德和情感,而这些并不被大棋党和阴谋论者所承认。假如是一个公司的采购每一次下单价格都比市场价更贵,那公司认为他可能吃了回扣,需要调查,这是一种合理的怀疑。但有些既和自己没有利益相关,又没有真凭实据的事情,却一定要找出潜在的利益关联试图让事情变得“合理”,那我只能说这个说法未必是正确的,但一定是庸俗的。请客吃饭就是拉帮结派,帮助他人就是图谋回报,对老人好就是觊觎遗产,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理才会一刻不停地产生这种想法,还到处去说。明明什么都还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认为有所企图呢?我是博弈论爱好者,我知道怎么用最冰冷的理性预测自利者的行为。我也知道,光靠用爱发电不能长久,真正可靠的唯有利益和规则。但我不喜欢这样。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够现实,够庸俗了,多的是精致利己的聪明人,少了些为品格和理想坚持的傻瓜。而后者才是真正能带来生机和改变的人。我不是说让各位做一个傻白甜去到处吃亏,因为知道和相信是两回事,我只是希望各位在不是利益相关的事情上保留一点点理想主义。人生虽然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但所谓清醒的勇气,是能看到人心之恶,却依然愿意相信世间还有真诚和善良。这不是权衡,而是选择。哪怕事情真如阴谋论所预料的那样,又能有什么损失呢?庸俗的人总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该和他一样庸俗,你至少还有选择的权利,而阴谋论者,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END我是Ray,用严谨、风趣的文字,刮起一阵旋风,吹开职场中的迷雾。如果大家对职业发展、团队管理、职场政治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来信,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解答。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信前请谨慎考虑,因为意味着只可能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如果觉得发邮件的方式,不够直接,也可以发给林佳,她会转给Ray备注:投稿来信/加入小数点,没有备注不予通过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