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特稿丨打响“洱海科技大会战”!

特稿丨打响“洱海科技大会战”!

科技

◎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历经2000余年洗礼,坐落于苍山下、洱海边的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干净整洁、古韵不减。


云南大理洱海及周边村落景观。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5月29日清晨,在穿过古生村的阳溪洱海入湖口,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学生们正在取水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也踱步到此,双手捧起水尝了一口。


“真甜!”


这捧来自洱海的水,一直甜到了张福锁的心里。15个月的日日夜夜,由他领衔,20多家单位的200多位科技人员扎根古生村,为的就是这一泓清澈的洱海水。


向水质二类进军


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苍山洱海的美景闻名遐迩,但洱海原本清澈透明的湖水,一度被蓝藻侵占。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在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为留住这片珍贵的碧波绿水,禁用化肥、禁用农药、禁种大蒜……云南省展开洱海保卫战。但是,花了很大力气截污控污,洱海水质却总是徘徊在二类到三类之间,迟迟没有迎来拐点。


2021年10月,大理州政府联系上了中国农业大学长期研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张福锁院士团队。


洱海氮磷盈余、污染负荷究竟从哪里来?查阅资料,讨论方向,组建队伍……“整个10月,张老师几乎每天都召集我们讨论洱海的事。”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主任侯勇回忆说。


张福锁院士(左二)在古生村与村民和科技小院研究生交流试验田作物长势。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摄


带领多家院所的专家学者,奔赴洱海,7天跑遍大理市和洱源县11个乡镇的33个代表村;组织全国研讨,开展为期6天的洱海流域面源污染大讨论……整个11月,张福锁和同事们都在调研和研讨中度过。


“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短时间内、靠单一学科肯定无法解决,只能来一场集智攻关才有希望。”细致调研后,张福锁下定决心,倡议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扎根洱海,用两三年时间改变洱海污染现状。


2022年大年初九,张福锁带领团队来到大理。他们没有选择在市区办公,而是一竿子扎进了村里。


2022年2月1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共建的“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科技小院”落地古生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全身心投入这场如火如荼的洱海科技大会战,进军目标直指水质二类。


污染源头初探明


从苍山脚下延伸到洱海水边,古生村及附近的5个村落,面积约为4.8平方公里,多条河流纵横而过。


降污的关键一步是找到污染的源头。这需要获取两个数据——村庄面源污染数据和农田面源污染数据。


“为实现精准监测,我们专门设计了‘六纵七横’监测网络:在苍山洱海6条不同污染迁移路径的纵线和湿地库塘出口等7条横线,设置4种典型作物种植农田源头排放监测单元、2个典型村庄源头排放监测单元、3个典型湿地效果评估监测单元,形成完善的流域尺度面源污染监测体系。”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副主任许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正在取水样。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摄


农田监测这场硬仗,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打得漂亮。自去年4月份以来,他们投入1000多人次,采集水样3200余份,获取水质指标20000个左右,监测到数据50000余条。


一个雨季的凌晨4时,暴雨倾盆而下。


“下雨了,快起来!”科技小院的研究生汤博文从梦中惊醒,喊醒了同寝室的同学。


黑漆漆的雨夜,10分钟内,20多名学生从小院鱼贯而出,披着雨衣,提着工具,冲向田里,站在事先规划好的点位上,确保雨停后第一时间能采集到每个点的水样。


2022年的雨季,大理下了20多场雨,同学们往监测点跑了上百趟。


严密的设计、严谨的执行,带来了与之前认识截然不同的结果——农田的面源污染被高估,农村的面源污染被低估。污染“贡献”原被认为是七三开,实则为五五开。


农村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最终经认真考察,决定由专业机构分级、分类治理。


农田的面源污染却一时无解。土壤是个“黑匣子”,涉及的问题“千土千面”,洱海科技大会战又迎来另一场攻坚战。


“中西合璧”治土壤


古生村的田地里,划出了方方正正的田块。记者走近一看,每个田块前竖着一块牌子,详尽记录着试验目标、种植品种、施肥类型等要素信息。


高产已经很难,还要在降污的同时稳增产,难上加难!


张福锁团队拿出了“看家本领”——集成种、水、肥、药、膜、机六大技术,构建“水稻+”“烟草+”“周年蔬菜”等绿色高值协同种植模式。


新的难题很快出现了。“洱海土壤肥沃,比东北黑土地还肥沃。禁化肥、施有机肥后,不被吸收的有机肥流入洱海,造成了新污染。”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丛汶峰对记者说。


是否有能被作物完全吸收而不残留的肥料?


“有机肥如同中药,化肥如同西药,中西合璧或许更适合古生村。”科研人员想到了“中西”结合的办法。


3个月后,科技小院联合肥料企业研发的第一款绿色智能肥送到了试验田。


绿色智能肥、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控水高效利用三大技术在水稻试验田取得了好成绩,随后扩大到其他农田。数据显示:古生村农田氮磷排放减少30%—50%,入湖负荷减少10%—20%,作物产量提高3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年多来,我们的试验在古生村两千亩农田里成功了。今年,我们还要在古生村周围的两万亩农田进行推广。”眺望着一泓碧蓝的洱海水,张福锁神情坚定地说,“相信通过科技大会战,一定能将洱海这张靓丽名片擦得更美、更亮!”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张爽
终审:王婷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特稿丨“远程操控、无人值守”终于成为现实!特写:战壕中的乌克兰军人,正在为大会战做准备特稿丨中国“捕风人”,勇闯“无人区”!特稿丨全球首创!粮食“住”进气膜仓刚刚,普京要有大动作了?俄乌突然调转枪口,专家:打响“特殊一战”!吃瓜!江宏杰开记者会战前妻:宣布官司胜诉!福原爱发声明反击...正在直播丨为胃肠肿瘤病友打响“功能保卫战”原创丨打赢美国,中国有绝对胜算!特稿丨解锁“纳米王子”新功能Mol Cell | 上海科技大学季泉江开发新颖微型Cas12n基因编辑系统特稿丨10分17秒!我国这项技术率先实现突破今日财经 | 阿里云打响“价格战”;淄博酒店“坐地降价”;部分银行新发贷款利率与理财收益倒挂校友风采丨海科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晓宏:以科技引领未来特稿丨为柴油机配上国产“心脏”坎坷的欧洲游(13)特稿丨黄茅海立起“小蛮腰”2023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优秀航海科技论文奖公布穿搭丨打开香港中环女生的衣橱,这些竟然内地买不到?!好日子到头了!亚马逊打响“返城”第一枪:不回办公室=自愿辞职!阿拉斯加:另类体验,吃鸟蛋,吃生肉《我的父亲是流亡学生》: 20. 为什么被关在越南?海外纵横丨打开了解中国的一扇窗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海峡打响“第一枪”,中国056护卫舰惨遭撞击,我方3舰迅速合围,敌船插翅难逃直播回放丨为胃肠肿瘤病友打响“功能保卫战”【科技前沿】上海科技大学免化所张璐/饶子和组与英国合作者揭示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AG合成起始阿拉伯糖基转移酶AftA的三维结构直播预告丨为胃肠肿瘤病友打响“功能保卫战”终于打响“第一枪”!下调公职人员退休金或成为减负的“第一步”2023年中国航海科技突出贡献(个人)奖评选的结果公示你听歌选母带还是无损?音乐平台打响“音质战”一季度“加速跑” 先进制造公司打响“开门红”新中式烘焙大撤退,入局者打响“生死战”特稿丨突破技术封锁,为C919造“7050”胡天胡地乱说新造车打响“场景之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