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潮“升空”背后的故事,一定要给孩子讲,比强调一千回“要好好学习”更管用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为了和常爸不失联,大家务必要星标常爸公众号啊!这样才能每次第一时间看到常爸的推文!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盛事。
其中,03号航天员桂海潮,因为戴着眼镜,非军人出身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他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是一个来自大山的孩子。火箭发射前一周,桂海潮跟老家的姨妈打电话,说“我要出差几个月”。当时姨妈以为他真的是要出差,也没细问,直到发射前一天才知道,他是要去太空出差。
姨妈和同乡人有些惊讶但也没太多意外。桂海潮是当地有名的好学生,人人都知道这家出了个读书很厉害的娃。
桂海潮出名后,他出色的履历再度刷新了人们对“小镇做题家”的认识:
86年生人,县城高考理科状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博连读,后赴国外读博士后;
31岁回母校执教,成为985高校博士生导师;
发表SCI论文几十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科研项目十多项……
有人说,他是国内第一个六边形航天员。
还有人调侃,“桂老师,你还有七个学生没毕业呢!”
但桂海潮此次“升空”的意义,并不只是一个工程师成为航天员。其实我敢说,绝大部分人,都没看懂这次事件背后更重要的含义。
桂海潮“升空”
可能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拐点
桂海潮,与之前航天员相比有两点不同:
第一,他戴着眼镜;
第二,他不是军人出身,“只是”一个大学教授。
在之前选拔航天员时,那真是万里挑一。除了要求专业好外,还要求身体好、视力好、情绪稳定、有毅力和定力等等等等。所以一般情况下,航天员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里选拔的。像咱们熟悉的航天员杨利伟、聂海胜等人都是航天大队的飞行员。
飞行员聂海胜、杨利伟
但桂海潮既不是军人也不是飞行员,还戴着眼镜,看起来“只是”个埋首读书的载荷专家。
这里也顺便说一下,除了桂海潮,这次一起随神州十六升空的另一个航天员朱扬柱是军人,但也不是飞行员,他的正职是航天飞行工程师,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力学大佬。
所以这次,各负其职的三人的组合说明什么呢?说明身体素质和飞行技能已经不是我们选拔航天员最最重要的因素了。
这一改变意义重大。这标志着从此以后,中国再度发射航天火箭的目的就不再是测试火箭稳定性或者航天员操作水平了,而是希望能展开更宏大、更深入的工作。
我在网上曾看到有人用科幻小说里的“造太空电梯”来比喻三人的组合:
景海鹏是司机,桂海潮负责造太空电梯发动机,朱扬柱负责造太空缆绳。
如果说以前发射航天火箭都是为了“练车”,那以后就变成了“造车”。
这无疑证明,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曾经只存在于想象的“月球基地”“火星基地”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而升入太空的人,也会从航天飞行员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的人,这次是力学专家、载荷专家,下次有可能是材料专家、信号专家,甚至某一天电焊专家、农业专家都有机会在太空一展身手。
在记者见面会上,景海鹏说:“中国空间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
很荣幸,我们能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无边春色。更庆幸,我们能见证国家繁荣、民族强大的盛景。
这是时代造就的机遇,而桂海潮就是抓住浪潮、趁势起飞的偶然个案。
但凭什么是桂海潮呢?
他的故事,我想要讲给每个大小常粉听。
桂海潮“升空”
是对“学习无用论”的最佳反击
求学阶段,桂海潮的勤学苦读是出了名的。
他的邻居说:“每天黄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他在大声朗读背诵。”
高中老师说:“他总是第一个回答的学生,非常刻苦。”“他遇到问题总是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融会贯通为止。”
他的大学同学说:“他很爱学习,喜欢挑战和提升自己。”
他的师兄说:“桂海潮在科研中一丝不苟,厚积薄发。”
在上小学和上中学时,桂海潮的成绩一直保持名列前茅。那时,他放学回家后需要帮助父母务农,还要辅导弟弟妹妹的功课。
(桂海潮小学毕业照)
到了高中,他抓住一切时间用来学习。别的同学一下课就会冲向食堂,他则纹丝不动埋头读书,能多学几分钟就学几分钟,简直就是“废寝忘食”。
提起桂海潮的航天梦,必须要说的是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空。因为这是桂海潮航天梦的起点。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在明知能上清北时,他还是坚持选择了北航,并矢志不渝用20年实现了当年的梦想。
桂海潮(右一)本科毕业合影
从山里娃变成航天员,桂海潮实现了“小镇做题家”的终极梦想。其中,杨利伟的偶像作用自然很重要,但他始终坚信的读书的力量,和一学到底的那股韧劲儿,我相信,会让桂海潮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读书,是普通人屹立不倒的信仰
现在很多人一提“小镇做题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高分低能”“呆滞”“只会做题”这些负面评价。
还有很多从小地方考入大学的人,早早地就把自己禁锢在了“小镇做题家”的封印里,一遇到困难就很焦虑,四处询问“小镇做题家的出路在哪里”,好像他们自己也认为,除了做题,自己什么也不会。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桂海潮的故事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桂海潮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当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是真正做下来以后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原来具备这样的潜能。”
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非常苛刻,需要进行八大类百余项的训练。
8个G超重测试和转椅训练都是常规,沙漠野外生存训练和72小时睡眠剥夺实验就真的超出想象了。他们除了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外,还要保持各种极端状况下心理和情绪状态的稳定。
航天员进行中性浮力水槽训练
在参加选拔之前,其实桂海潮心里也没底。他做的就是用心学习:一方面是认真系统学习航天知识,一方面是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向周围人讨教总结经验,偷偷加练。
就这样,靠着努力、坚持和学习,他在测试中达到一级水平,并最终从2500名优秀的航天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所以,“做题”的内涵绝非仅仅是做题而已。做题这件事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识和思维的训练。
能用一道题推出其他题的思路和答案,这是举一反三的能力;
能把不同学科杂糅在一起的题目答明白,这是融汇贯通的能力;
能把一长篇文章理清逻辑关系、找出中心主题、概括重点,这是逻辑推理能力;
能根据一个主题,写出一篇言之有物的漂亮文章,这是表达与写作能力;
能从一个点出发,理清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这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此外,想要取得好成绩还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
擅长做题,就意味着一个人在思维、理解力、自律和习惯等方面都是不错的。这些品质和能力,同样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迁移。桂海潮从工程师到航天员的角色转变,就是能力迁移的最好例子。
在上小学时,他没想过自己能考上北航。在刚进入北航时,他没想过自己会读到博士,而且还能出国读书。在回国执教时,他也没想过自己竟然真的有成为航天员的潜能。
桂海潮参加国际会议
我之所以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再反复告诉大家两件事:
小镇做题家不丢人;读书真的很重要。
因为读书,桂海潮这样一个农家子弟拿到了实现航天梦想的船票;因为读书,桂海潮有机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一次次刷新人生高度。
对没有伞的孩子来说,读书就是那把最可靠的伞。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好好读书就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
不仅仅是桂海潮,在我们身边有太多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了。
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了大学博士生导师。
农村孩子依靠学习在城市定居。
当下裁员一波接一波,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有些一夜之间失业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有不少人就认为学习无用,读书无用。
我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我更不认同什么读书无用论。
读书,是造梦工厂,而不是造钱机器。如果你指望读书能年入千万,那大概率要失望。读书多不保证一定会有高薪收入,但一定会带给我们些不一样的改变,而所谓“逆天改命”的机会,也大概率就藏在每个埋头苦读的日日夜夜里。
“人就像一朵花苞,读的书,表面上看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你会因为这些东西一瓣一瓣地绽放。直到完全盛开。”
桂海潮之所以成为了全民“追捧”的偶像,并不只是因为他鼻梁上架的眼镜、年纪轻轻的博导身份、已经发表的几十篇SCI……而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靠读书一步步改变命运的艰难又励志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成功者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努力和韧性。
我们也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努力总会有回报,坚持总会有变化。现在的每一分努力,都藏着聚沙成塔的巨大能量,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绚烂成花。
希望这样的“优质偶像”越来越多,也希望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小常粉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时候,各位爸爸妈妈也还能想起给常爸留言、报喜,哈哈!
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有哪些感悟、哪些想说的话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常爸将会选取5条最走心留言,每人赠送热销科普课《丈量宇宙,给孩子的天体测量动画》免费观看权限!
(留言统计截止日期到6月10日24:00)
往期推荐
自强精神不息,寒门之路不绝!家徒四壁、父母重疾,却高考684分被清华预录取,他的故事你应该看看!
“我现在是个小镇做题家,但不可能永远都是小镇做题家。”
难民之子逆袭成为哈佛校长:即便遭受质疑,也要坚信教育是推动进步的力量!
这几天常爸发现推文的阅读量明显走低,再看了看其他的公众号,也有很多出现了点击率断崖式下跌,细问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公众号又一次改了推送机制。
今后系统只会把常爸的公众号推送给常读用户,所以,如果不星标、不常读、就看不见我的推送了。所以,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各位常粉务必要星标常爸公众号啊!
1
END
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