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9元的梁静茹演唱会门票,现场只能看柱子?消保委介入!五月天演唱会门票秒没,“黄牛战”远未结束
“
今年以来,线下演出市场井喷,周杰伦、五月天等热门歌手的演唱会门票一经开售便迅速售空,在二级市场上,这些“售空”的门票被加价百元、千元甚至万元,让歌迷直呼“离谱”。面对黄牛加价倒票的乱象,相关部门已着手整治,歌手呼吁、粉丝抵制,并以“强实名制”与黄牛对抗。这场与黄牛的“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01
千元演唱会门票,现场只看到“柱子”?
花了上千元好不容易抢到票看演唱会,却被四根大铁柱遮挡了视线……“看歌手”变成全程只能“看柱子”?
近日,有网友张女士投诉称她购买了5月20日梁静茹演唱会的门票,票面价值1299元,位于二层看台,然而她到现场发现座位正前方的柱子恰好挡住了歌手。张女士说,“购票的时候是没有座位图的,到现场才发现有四根柱子,30首里面有20几首歌手都站中间,所以我看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视角。”
网络上关于两场梁静茹上海场演唱会柱子遮挡视线的话题引发热议。
几百名有相同遭遇的消费者发起维权。他们购票时,软件上并未显示座位示意图。
对于歌迷们的遭遇不少网友表示真的是“偷梁换柱”!
也有网友表示:演唱会不能选座就像开盲盒。
对此,上海申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杨邹华表示:演出公司未提前告知观影人可能出现的观影影响,已经违反了相关的合同义务,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
大麦网客服表示:正在就此事跟项目主办方沟通,但目前无法单方面给用户申请退款,需要等最终方案再行决定。
目前,上海徐汇区消保委于2023年5月31日上午约谈该场演唱会上海主办方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经向企业了解,主办方在知晓演唱会现场情况后,制定了处置预案并进行现场处置,如调整座位等。因涉及消费者较多,虽现场处置了部分消费者的诉求,但仍有部分消费者未得到妥善安排,影响了正常观演感受。
6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艺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仅负责梁静茹上海演唱会的落地事宜,舞台不由该公司搭建。售票阶段,他们不知道舞台设计会有四根柱子。目前,拟设立专线,负责收集消费者的诉求。进一步的处理方案也正与合作方永稻星(北京)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对接,抓紧制定中。
02
官方票“秒没”,黄牛票“大行其道”
今年以来,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演出市场供给和需求均强势上行,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6.89万场,较去年同比增长95.42%。第二季度进入旺季,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和5月份分别有近150场演唱会举行,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演唱会井喷,乐迷开心的同时,也成了黄牛的“狂欢”。
5月底至6月初,五月天“好好好想见到你”与“诺亚方舟10周年进化复刻版”双主题演唱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两周之内连开6场的消息让歌迷激动不已。
据悉,5月9日开票当天,五月天北京演唱会6场近30万张门票瞬间售罄。官方售票平台大麦App显示,该演唱会票价从355元至1855元全部显示“缺货登记”。
社交媒体上,很多五月天歌迷分享自己的抢票失败经历。很多人根本都进入不了付款界面,就直接败下阵来。
一位歌迷向新黄河记者透露,黄牛会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囤票,还有“人工抢票”产业链,普通歌迷很难在票务平台上抢过他们,“渠道票由主办方控制,除了用于合作、宣传、场地之类的资源置换,还有很多票经过层层转手到了黄牛手里,其中有很多观演好位置,价格很高。”
没抢到票的五月天粉丝愤怒地把矛头直指演唱会主办方华乐非凡。有歌迷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我们傻子吗?潜规则谁不懂呀?主办方应该没有售出所有的票,就是为了造势,且给二级市场黄牛加价留空间嘛!”
对此,华乐非凡进行了回应:“为响应北京市严打黄牛高价炒票的要求,在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下,我司将全部可售票分配至大麦、纷玩岛、猫眼三家官方授权票务平台公开销售。今年五月天演唱会热度较高,抢票人数众多。在此,主办方愿与歌迷朋友们一起努力,呼吁坚决抵制黄牛票,规范市场环境。”
粉丝买不到票的“乱象”,究竟是黄牛主导,还是主办方与黄牛“合伙演戏”?
《中国新闻周刊》向多位演出市场的业内人士了解情况,一位大麦网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严谨地说,只能说主办方的确有与黄牛合谋制造热度的动机,但很难有实锤。毕竟,任何一个主办方都乐见自己的项目、商品产生热度,一票难求。事实上一些球鞋、白酒、手机、潮流玩偶等商家在出新品、限量款时,也可能会私下里找‘听话’的黄牛‘打配合’,在用这种方式持续维持市场热度。”
“但参照这次团票以及后来公开购票发生的‘秒杀’情况看,我更倾向于是黄牛过于‘猖獗’导致的。因为五月天这样的演唱会门票,是全国各路黄牛公开可以预见,一定会大热的演唱会,现在非法的外挂技术也很先进。”上述那位位大麦网工作人员表示。
03
演出市场回暖
自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文旅部宣布自2月16日和3月20日起,分别恢复各地对涉港澳台和涉外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演出市场再度活跃。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演出市场供给和需求均强势上行,实现全面复苏的良好开局。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6.89万场,较去年同比增长95.42%。
截至5月26日,票务平台大麦网显示,热搜歌手如周杰伦、五月天、杨千嬅、薛之谦、张信哲等将在国内举办的多站巡回演唱会,所售票价区间在280~2000元,大麦网作为总票代均显示“缺货登记”,标记“想看”人数为10万~190万不等。
演出经济景气回升,利好也传导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一季报数据显示,经营文艺表演、经纪业务、舞台声光电设备、演唱会视频内容制作等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丽江股份(002033.SZ)、宋城演艺(300144.SZ)、浩洋股份(300833.SZ)、腾讯音乐-SW(01698.HK)增长幅度分别为331.73%、174.82%、42.47%和5.42%。
04
二级票务平台成“倒票”集散地
记者了解到,“黄牛”倒票之所以屡禁不止,是由于除了官方平台正常发售的门票外,二级市场上还流通着一种“渠道票”,即非公开发售的票,其中一部分也成了黄牛的“票源”。
根据相关规定,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
一家官方票务平台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北京的某个大型系列演唱会,只有70%左右的门票由我们的销售渠道以电子票的形式售出,还有大量纸质票不在我们的销售范围内。”
记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现,在“黄牛”兜售的高价票中,的确存在一定比例没有价格的纸质“内部票”。
当前,我国演出票务市场已经形成以一级专业票务平台与二级票务平台共存的多元化格局。票牛、摩天轮等二级票务平台整合了多方资源,成为票务领域重要参与者。这些二级票务平台主要提供中介服务,并不参与定价,票价由卖家自行设定,平台从中抽取一定佣金。
业内人士指出,因为这些二级票务平台没有票源,只是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实际上为“黄牛”倒票提供平台。二级票务平台无法辨别门票真伪,也无法规范市场票价,暴露出服务与监管的短板。
目前,记者了解到,各个票务平台不断通过订单限购、实名制、技术打击等手段,构筑票务系统的“防火墙”,挤压非法渠道牟利空间。
“强实名制”是许多演唱会用来防备和打击“黄牛”的一种手段,要求“人、证、照”合一,部分场次尝试“限时退票”“票务电子化”“仅允许转赠一次”等模式。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认为,实名制乃至“不退不换”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一刀切”政策在堵住票务后门的同时,可能会涉嫌霸王条款,剥夺消费者解除合同退票的权利。
“因此要在稳定票务市场秩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摸索出一条新路径。一方面,完善售后机制,可以分时间分活动为正常的代买、转赠和退改需求留足救济途径,保证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要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芦云说。
05
抵制黄牛票,各方出手
2023年4月,文旅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指出要切实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对在票务经营中发现有炒票问题或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及时约谈演出举办单位和演出票务经营单位,督促整改。
4月至6月,北京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黄牛”专项整治工作。4月29日和5月13日,在韩红演唱会和任贤齐演唱会开始前夕,文旅、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联合行动,通过核验演出资质和审批文件抓捕非法倒票扰序人员共20人。
业界中,一些演唱会主办方也已经在制度、策略层面有所行动。
此前,刘若英演唱会官方在开始售票前明确表示,“实行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不得转赠转售。”后来,由于很多观众系“首次参与实名制购票,对实名制购票规则了解不深入”,主办方特地在5月7日开放了12个小时的“退票时段”,比较人性化。
因为门票转赠权益是黄牛赚钱的“窗口期”和“生命线”,目前几乎所有的演唱会电子票都只有一次转赠机会。官方不允许转赠,黄牛提前抢票则失去意义。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也在5月15日发布公告称,从6月6日起,将对每月成交订单数量大于10件,且累计成交金额大于10000元的卖家,以每笔订单的实际成交额为基数收取1%服务费。在演出票交易的过程中,为了保障钱款安全,买方通常希望能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在观看完演出后“确认收货”,钱款再通过平台流向黄牛,有观点认为平台此举或对黄牛的钱款收取有一定的阻断作用,但收效如何有待观察。
业界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五月天演唱会依然属于“伪强实名”。绑定身份信息,进场刷身份证,但不用刷脸,黄牛依然“有空子可钻”。“理论上,黄牛可以先用一批身份证买完票,然后将这些身份证带到现场。开演前,把每张身份证原件给到买家刷证入场,等结束后再归还。”
不少业内人士判断,模糊转让规则,推出“限时退票”模式,或许会成为今后演唱会票务的主流常态。
不可否认,商业演出意在满足消费者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希望在不亏损的前提下实现商业变现。但在现行的模式上更加优化,实现商业主体和市场的双赢,或许还有一段路要走。
来源 | 《商学院》杂志综合自看看新闻、中国新闻周刊、新黄河、经济参考报、上观新闻、中国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
封面 | 微博
编辑 | 吴蒙
校对 | 袁海鸣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