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致爱丽丝”,57岁的农民工老易有个音乐梦
点蓝色字关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在走红之前,易群林上一次摸琴,还是在十四五岁的少年时光。没有钢琴的这些年,他的琴艺是怎样练成的?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带你走进易群林与钢琴的故事。
01
第一次听到音乐,就喜欢了一辈子
2004年,易群林离开湖南省华容县来到深圳打工,到如今已经19年了。最近,他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修建公园道路,同时兼职在工友食堂洗菜。一个装满螺丝钉、沾满污渍的桶,一把青黑色的大水壶和一双黝黑粗糙的手,就是他用来讨生活的所有工具。
和钢琴在一起的时光是易群林童年中的亮色,姨妈卖掉钢琴之后,这抹亮色也黯淡了下来。他不记得最后一次弹钢琴是什么样的场景,但心里却从没有放下过钢琴。他开始在心里默默练习:“做事的时候弹,睡觉的时候在被子上面弹,到处都可以练指法,抽屉、台子都可以。”
02
工地上,他在心中“致爱丽丝”
易群林说,自己在深圳打工这些年,基本没有遇到过喜欢音乐和钢琴的人。没有钢琴的日子里,易群林买了把口琴,妻子肖佑贵说,“那是老易的宝贝”。
易群林住的工人宿舍旁边有一条小河,每天吃完晚饭,他就会来这里吹一吹口琴,口琴声治愈了他的烦恼。“搞一下(音乐),想想梦想,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上工,就这么简单。简单的快乐。”
工地、食堂、宿舍,这几乎就是易群林的全部活动范围。十四五岁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聊过、摸过钢琴。三十多年后能再一次弹到钢琴,也不过是一次极其偶然的相遇。
5月20日,记者陪着易群林又重回了音乐厅。一进门,他的眼睛就再也没离开过舞台中央的钢琴。坐在钢琴前,易群林弹的第一首曲子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他说,这是他很喜欢的曲子,自己在心里已经弹了很多遍。
“跟小时候背书一样。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记,反复记、慢慢练、慢慢学,没有别的办法。”易群林说。靠着死记硬背和几十年前表哥教的一点粗浅指法,他从C调琢磨出了降E调、F调。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易群林坐在空空的谱架前,弹了十二首曲子。他说,钢琴是自己的心爱之物:“就像和老朋友对话一样,我弹一个音符,钢琴给我一个回音。”
从音乐厅回到宿舍后,易群林就下定决心要买钢琴,妻子肖佑贵也对此表示支持。按照他的想法,钢琴要放在床边,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易群林说:“我现在开始做梦了。假如有一天我能够上更大的舞台,我也同样想穿这身工装。安全帽一戴、衣服一穿,我是这样的人,这是我的本色。”
工地和食堂里,有易群林扛起的生活。黑白键上,他也有自己心中的“爱丽丝”。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