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源物联网终端里最简单的一种类型只需要2毛到3毛钱,不需要供电,可以在工厂、物流里面大量使用。”在6月4日开幕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款最新的5G物联网终端P-IoT,“这种终端里面的电路很简单,只有一个电容,可以利用基站的电磁波让终端有电磁反应,产生电流,完成信号发送,实现信息采集。”这款物联网终端被视为革命性产品,适用于5G-A网络,将在“万物互联”低功耗的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
不同型态的P-IoT模组
这仅是一例,在今年的展会上,与5G相关的新技术、黑科技已经与5G商用需求相呼应,从愿景走向了现实。在5G商用四年后,经过网络技术、应用开拓、标准演进的积累,5G整体走向成熟,一个新的发展拐点正在到来。
5G网络加快部署,需求日益高涨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73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34亿户,5G行业虚拟专网户超过1.6万个,港口、医院、矿山等重点场景的加快部署,为5G赋能千行百业打下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网络技术处处长孙姬告诉记者,目前5G融合应用已经深入拓展。“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来,5G融合应用广度、深度持续推进,矿业、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的5G解决方案加速复制。5G融合应用目前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行业,相比去年的52个又提升了8个,应用案例数超5万个。
同时,5G网络的定制化产品不断成熟,轻量化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网络设备加速落地,大带宽、低时延等技术能力不断增强,5G终端产品日益丰富。截至今年3月底,5G手机无线CPE、无线路由器、车载终端等5G终端产品已经超过了1160多款。目前,我国5G用户数量约占全球的60%,占我国移动用户的37.1%。5G商用四年,DOU(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年均增长10%左右。在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是用户对5G越来越高涨的需求。“上海在5G建设导向上从原来的注重规模、速度,考虑多少个基站覆盖率,转向更多考虑服务体验,上海去年率先发布了《5G用户感知测试标准》。”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处长潘焱说,“例如,今年上海市政府有一个实施项目是‘关于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停车场信号覆盖’,原来运营商对地下车库覆盖并没有规划,在上海的13000个住宅小区、4000多个地下车库里面,实现三大运营商覆盖的只有5个小区。”潘焱说,从应用角度来说,随着车联网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诉地下停车库没有信号,特别是住宅小区、商务楼、商店等没有5G信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车联网应用需要有网络支持,如果没有网络,电动汽车在车库充电时,付停车费扫码时,甚至开车门时,都会遇到困难。广西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国栋说,今年5月17日,广西出台了《广西信息通信业“畅联八桂”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前,广西实现了5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全覆盖,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5G网络100%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千兆光线网络通达率达98%以上,这对广西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在工业领域中,5G也在带动成本降低。举个例子,一个运营商和生产PLC的厂商合作,原来一个智慧机械臂的PLC大约2万元,通过运营商和PLC厂商联合推进,成本降到2000元,PLC原来的计算模块放在工厂的边缘计算,大约投资500万元,仅此一项一年可以节约150~200万元,三年可收回成本。随着5G网络和5G专网的发展,会出现一些很典型的应用。现在不仅是5G运营商在推进5G,更多的应用需求来自传统的工业制造企业,他们希望通过与运营商联动,共同推出一系列产品,放在智能制造的产品超市中。5G在不声不响中已经对4G业务进行了改变,这个改变现在感觉还不是很明显。“目前,高清视频的占比越来越大,无论短视频还是长视频都已经达到了720P,在高清视频上的占比已经分别达到一半以上了。在移动直播中,倍速拖拽无差别的比例也在提升,5G能在视频上有更大的改变。”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首席营销官甘斌说,“未来的两到三年,第一个变化可能是裸眼3D会爆发,这是源于显示屏技术厂家的投入,以及对关键技术的突破,如2D、3D光栅,手机芯片、显示屏商用的出现等,这些将会降低商用成本,非裸眼3D和裸眼3D的差别已经非常小了。”目前3D内容并不多,主要还是2D内容。通过AI的自动转换在国产源内容中、在通话直播中,2D实时转换为3D延时只有5秒钟。近期,某家市值上万亿美元的AI芯片企业最新发布了一个视频,其核心点就是AI如何助力2D内容快速向3D内容转换。甘斌认为,裸眼3D产业的春天和加速期已经到来了。同时,要加速到来的就是5G-A,这也是5G即将迎来的发展拐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从增强消费者体验上看,需要进一步发展5G-A。在推动VR/AR和车联网的应用中,需要5G-A提供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在推动行业应用与智慧城市中,需要由5.5G将轻量级RedCap和P-IoT(无源物联网)来发力;在工业应用中,需要有能够满足工业应用的系统架构来支撑。讲到5G的发展拐点,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魏进武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连接方面,5G终端完成了“物超人”的转变,物联网将会成为下一个5G走向纵深应用和连接的重点;二是在应用方面,5G基于2C的应用会面向2B、2C,或者纯2B进行纵深转化;三是网络覆盖将会从之前注重宏观、广域覆盖,向更重视微单元的纵深覆盖发展。“RedCap是5G R17标准中非常重要的功能也是轻量化的终端技术,是可以面向电力、制造、视频、可穿戴设备等中高速的物联产品,补全了在物联网方面的5G体系,相比eMBB更具低成本优势,相对4G的物联网技术,RedCap有更广阔的覆盖,更低的时延,能做切片等优势。”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说,“正是基于RedCap的优势,中国移动希望在2023年年底能够具备端到端的商用能力。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在浙江电网、宁德时代等企业展开试点示范,我们希望打造更多的标杆案例,加速RedCap应用的成熟。”“除了RedCap以外,还有更好的应用就是P-IoT,它可以解决千亿物联的问题。”甘斌说,“不管是5G模组还是RedCap解决的都是高价值连接,而生产、物流对生产物料的连接,虽然看起来价值并不高,但是它非常重要。”在海尔工厂,需要对物流的运输、配送、生产有统筹安排,每个月由于物料短缺导致的停机率将近1300分钟。而使用P-IoT就可以对物流生产资料进行全流程跟踪,保证配送、生产的及时性,会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目前,这一应用已经在产业界达成了大量共识,并且还在不断加速发展,现在P-IoT的模组和RFID的产业复用度能达到70%。P-IoT可以发挥运营商的优势,做到覆盖效率提升10倍。由于P-IoT的技术和商业场景都比较清晰,所以目前业界联手共同加速,希望早日实现商用。“现在依然有人问5G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我认为网络能力越强,杀手级应用越不明显。”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5G承担的重要任务是探索行业的应用,从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代移动通信是把电话从固定的变成移动的;第二代是实现更大规模应用;第三代的创新是以把打电话为主发展成以看图片、视频为主,这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4G因为能够提供更好的看视频和图像的体验而迎来大规模发展,如今5G的创新是实现泛在物联,过去是人与人的连接,现在扩大到人、机、物的连接,扩大到行业应用,这种需求的重大变化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推动,行业和通信业互相认识、互相了解,通过融合过程才能有下一步的大规模发展。”杨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