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一旦陷入这些误区,不知不觉就与梦校无缘了…
在大学招生中,好的申请能帮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那么怎样的申请是好的申请呢?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
关键在于,我说“好”并不算数,大学招生官觉得“好”才是真的好。今天主页菌就带大家来破除几个准备申请时容易陷入的误区。
多数学生在准备申请时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想让自己看起来“面面俱到”:大量的课外活动,强调自己的兴趣广泛,涉猎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但如果你把自己延展得太开,会让招生官觉得你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专注并付出努力。
事实上大学想看到的是一个尖峰,也就是说,在某个方面的热情。因为这样可以让大学清楚地感觉到你是怎样的人,你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以及你的目标是什么。在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会让你以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方式脱颖而出,而试图面面俱到只会让你看起来和其他申请人太过相似。
总有些混淆视听的文章会告诉你,大学申请的文书并没有那么重要,甚至出现了“招生官看的是成绩和活动经历,文书不过扫一眼而已”这种论调,于是很多学生就开始随意地对待文书写作。
是谁还在相信这种话?换位思考下,每年的招生工作如此繁忙,招生官为什么要让你写他们根本不会看的东西,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吗?
虽然有些大学不要求写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但大多数大学都要求申请者写1-2篇文书,而且会非常重视。不管是对于招生官还是对于申请者,文书都是最有趣的部分之一,也是招生官唯一有机会接触到申请者真实的声音的地方。
除了课程、标化成绩、活动列表外,招生官还希望了解申请者的个性,了解“这个人是谁”“他在乎什么”“他在想什么”。文书就是这样一座桥梁,把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变成鲜活的人。
特别是当你的学术成绩和标化考试分数不理想的时候,一篇出色的文书能力挽狂澜。相反,如果你有很好看的申请档案,但是文书写得很差,那光是拉垮的文书就可以让梦校把你拒之门外。总之,别再敷衍地写文书了,仔细斟酌文书中的每句话,才是硬道理。
很多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成绩单看起来好看,会特别选择好拿A的、有自信拿A的课程上。上简单的课的确会让你门门都拿A,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引起大学的注意,因为这表明你不愿意挑战自己,不愿意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大学会更喜欢那些通过选修难度高的课程来挑战自己的学生,比如AP课程和荣誉课程,而且你不需要在这些课程里获得完美的成绩。如果你在一门很难的AP课程里得了B,那么招生官会知道你是个愿意挑战自己、突破上限的人,这种品质是在大学里,甚至大学毕业后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但如果这门课对你来说实在太困难,建议先放弃这门课,毕竟C或D的成绩在招生官看来就不太好看了。
申请者很容易因为申请材料中有一点点不理想的地方就紧张,比如考试成绩低于平均水平,或某门课程的成绩略低于其他课程,担心自己被录取的机会很渺茫,似乎只有足够“完美”的申请者才会得到垂青。
事实上,看起来很完美的申请者被藤校拒绝的案例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太过“完美”而缺乏亮点(使他们脱颖而出的东西)。
诚然,非常低的考试分数或糟糕的成绩单会导致你被大学拒绝,但大多数大学采取的是整体录取(holistic review),这意味着他们把每位申请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即使你的申请中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招生官也会全面评估,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因此而被拒绝。
总的来说,放平心态,努力准备申请,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