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大学演进史
01
一九五四的重点高等学校
“全国性重点大学”这个词出现在1954年。在此之前,各高校有“国立”、“省立”之类的前缀,却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1954年12月,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北京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划圈”。
当然,我们现在不能一味的去否定历史的做法,很多时候,功利型组织,现代型社会总是要考虑眼前的事情,特别是在面临吃饭问题的时候。50年代初中国刚刚结束内外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
中国的大学之沉浮有明显的周期性,这个周期是五年,因为中国的计划制定以五年为周期。这个“重大”其实应该是1954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部分,所以,第一个“重点”就是五年的期限。
02
一九五九指定一批重点学校
03
重新洗牌
当然,那十年的时候,高等教育已经无从谈起,这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高教管理的一次清零,也是给了一些高校新的希望,当然,希望与失望是并存的。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国家重新宣布了88所国家重点大学名单。
这次分配事实上决定了今天大学的层次,只是在后来的近40年中,许多当时的大学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名字,而它们之间也分成了不同的等级。这也许是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所没有想到的。
这是中国大学的第三次“划圈”。
04
重中之重
05
“211”与“985”
06
985:新一轮“画圈”运动
理工类: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综合类:兰州大学、东北大学
专属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07
新的希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