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话媒视点(80)|无法消除的偏见——《偏见的本质》读书分享会

话媒视点(80)|无法消除的偏见——《偏见的本质》读书分享会

教育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


2023年5月30日晚上9点30分,《偏见的本质》的读书分享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举行。本次读书会由牛静老师主持,广电2101班叶逸飞、广告2101班田敏轩、吴心杰、吕彤四位同学导读了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的《偏见的本质》这本著作。本次读书分享会是《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学习活动。参与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就该主题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偏见的本质》一书简介

《偏见的本质》一书由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所著。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192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0年后任该校心理学教授,1939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推进了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他的代表作有《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人格的本质》《生成: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看法》《人格的模式与成长》等。

《偏见的本质》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世界中的一个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本书共有八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偏见的定义和人类认知模式的关系,第二、三部分对群体差异进行了分析,第四、五、六、七部分剖析了偏见的外部因素、心理动态机制、内部因素等,第八部分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消减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而奥尔波特提出“预先判断是一种常态”,人类都有广泛的分类思维,“我们平日的思考、行动以及生存所培养的习惯和需要,也是造成偏见的罪魁祸首”,偏见比我们想象得普遍的多,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

偏见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奥尔波特通过雄辩的论述和大量研究数据揭示了“偏见”这一问题的诸多方面,如它在个人身上的存在根源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有着哪些影响,等等。

01

第一部分 偏向性思维


这部分为本书奠定了基础,介绍对偏见的定义和人类认知模式的关系。
偏见是什么,最简明的定义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就把别人往坏处想。这个概念包含了两个基本成分:毫无根据的判断和由此而来的情绪基调,而事实上,偏见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偏见的定义需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喜爱或厌恶的态度;与过度泛化的(因此是错误的)信念有关。

人有一种产生偏见的倾向,上述两个要素都是人类心理自然而普遍的本能。本能使人们易于做出泛化、概念和分类,这些都是对世界的过度简化。当现实与大脑中的分类不相符时,眼前的事实被当作例外得到承认,而分类本身则迅速被再次封闭起来,防止它被危险地暴露在外,这种心理机制就是二次防御。
偏见与内群体与外群体相关。内群体指同一个内群体的成员在使用“我们”这个代词时,可以在本质上表达同一个意思,表明的是成员身份这个纯粹事实。内群体经常被重新组织以适应个人的需求,当需求十分强烈时,内群体可能主要通过它们所仇恨的外群体而得到重新定义:共同敌人的存在能够巩固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但对内群体的忠诚并不一定意味者对外群体的敌意,甚至可能并不意味着存在与之相对立的外群体。
本书证明了偏见具有广泛性,一个针对某一特定群体产生了偏见的人很有可能对其他群体也持有偏见。偏见作为一般性的态度,人们往往会出于偏见将毫不相关的替罪羊牵扯在一起,这表明整体性的偏见往往比针对单个群体的具体指责更为严重。

02

第二部分 群体间差异


持有偏见的人几乎总是以负面态度归结到他们鄙夷的群体上,给他们所鄙夷的群体予以具有某种标志性的负面特质。群体差异是存在的,但其意义完全取决于对其的解读。
一个普通的偏见者,当被问及持有这些负面态度有何依据时,会回答:“我没有偏见,他们不受欢迎,完全是他们自己应得的”。针对群体的研究使我们明白,任何基于“应得的坏名声”所产生的敌对行为都是不恰当的。几乎没有证据能表明某群体中的所有人都具有我们所强烈反感的所有特质,但我们的固有印象和感受大大超越了我们所拥有的证据。


偏见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受,其中群体差异所带来的感受占主导地位,即使差异本身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群体中的个体都拥有一些特殊的能被感知的特质,那这些特质就起到了“冷凝棒”的作用。它的存在能够使得群体本身更易于将自己与外群体分割开来。因此,可感知的差异是区分内外群体的一个基础要素,以至于人们会幻想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差异。
一个发现自己不断被排斥和被攻击的小孩不可能拥有尊严和自信,相反,他会发展出防御。他像生活在一个恶意巨人世界里的小矮人一样,面对威胁却无法进行一场公平的战斗。他天然的自爱之情可能在长期的蔑视下转而成为精神上的畏缩与自我仇恨。受害者会为自己有着所属群体中为人鄙夷的特质而感到羞耻,也会憎恶所属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因为他们“拥有”这些特质。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自我憎恨的范畴。
因为偏见而被对待的受害者可能会将自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强加到别人身上,发展出对外群体的侵略性,也可能会发展出对同受压迫的群体的理解与同情。

03

第三部分 对群体间差异的感知和思考


群体差异是一回事,我们如何感知并思考它们又是另一回事。我们总是在选择和解释自己对周边世界的印象。外部现实是混乱的,为了生活的顺利进行,我们往往掉入“最少努力原则”的陷阱,将周遭事物都纳入“好”与“坏”两种类别。
当我们面对挫折与困境时,我们倾向于寻求它们的外部解释,并将其归罪于某个人类群体。为了将群体对象分类,我们运用名词切片抽象化他们的特征,给他们打上标签,并形成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印象是一种与类别相关联的、夸大的信念,其作用是为我们处理该类别下的对象时的行为做出解释。目前研究偏见的理论有强调历史、强调社会文化、强调情境、聚焦精神动力学、强调现象学、强调应有的名声六种。
偏见产生的理由是多样化的。其中一种强调经济是产生偏见的决定因素。例如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出的偏见的剥削理论。但是,尽管剥削理论言之有理,但是在很多细节上,这一理论的解释力都很弱,它没有解释为什么不是所有被剥削者都同样受偏见所害等问题。还有一种,社会文化的理论中有一种叫做社区模式理论,该理论的重点在于每个群体中最基本的种族中心主义——只能够通过自身传统看待外群体。同时,也有从情境角度去解释的。其中,气氛理论指出一个孩子在某种环境中成长,不久后这些情境影响就会完全反映在他的身上。
聚焦精神动力学的理论认为过于强烈的动机,或过于强烈的挫折会让我们的认知图景变得狭窄。一旦情绪上受到挑衅,一个人对社会的看法会变得狭隘和扭曲。这将启动他个人视角中的恶,因为他正常的直接思维被强烈的感情所蒙蔽。他无法分析恶,他只能具化它。从现象学角度来研究偏见的理论家们认为,现象学的观点将所有的因素融合为一个终极的、普遍的焦点。人们最终的信仰和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显然,刻板印象在塑造先于行动的感知中起着显著的作用。强调应有的名声的理论家们主张互动理论。敌对态度部分取决于刺激的性质(既定的名声),部分由与刺激相关的因素所决定(例如,替罪羊,符合传统,刻板印象,内疚的投射等)。
每一种方法论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无法单独成为偏见研究的指导方针。对“偏见”而言,多重因果关系总是普遍的规律。

04

第四部分 社会文化因素


一些理论家强调文化的因果关系,研究社会文化如何影响偏见。书中总结了十项社会文化法则,这里摘取三项进行阐述。
首先是异质性,差异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当一个社会中存在社交活动、阶层流动与变化,这个社会创造出“活的”异质性,才会带来偏见。在同质化的社会中,人们的肤色、宗教、语言、服装风格和生活水平都是一样的,那么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群体的可见度高到足以围绕其特征产生偏见。
第二是垂直流动性。当一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被认为是潜在平等的,那么即使是最底层的群体成员也被鼓励去努力奋斗,并站出来要求他们的权利。于是就出现了“精英的流动”。通过努力和好运气,出身较低的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有时甚至能够取代之前的特权阶级。这种垂直流动给社会成员带来了激励与恐慌,也会激发偏见。
第三是剥削优势。一位针对特定种族挑起仇恨与敌意的煽动者本质上是一名剥削者。他并非直接从少数群体获益,他的利益来自他的追随者。任何多元化和分层的社会体系的核心都有这种可能性,即经济、性、政治和地位的提高可以来自对少数民族的蓄意剥削。为了获得这些好处,那些最能从中获利的人会可以传播偏见。

05

第五部分 偏见的习得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是如何习得偏见的?
在幼童习得偏见的第一阶段。例如由于人们顺应文化中的民族中心主义信念,幼童被刻意教育形成民族中心主义自觉。对幼童来讲,他们在家庭中模仿并认同父母的社会价值与态度,这是一种教育的过程。除了直接的教导,偏见的家庭氛围也会训练儿童发展出群体偏见,因为他们习得:主导人际关系的是权力和权威——而非信任和宽容
在家庭之外,相关联想会在幼童初步产生种族意识时造成初始的伤害,例如黑皮肤与脏污间的联系;还有“语言先于习得”现象——幼童大呼“黑鬼”来表达激烈的情绪,实则根本不知道这一词汇的明确指代。这两种现象导致他们还没有形成适当的分类就已经对某些种族产生了偏见,这是前泛化学习时期。幼童习得偏见的第二阶段是全面排斥阶段与分化阶段。如他们形成了适当的分类,一开始表现出全面排斥与过度泛化的倾向,例如排斥所有的黑人;之后在语言上表现出接纳的态度,但行为中却对他人充满排斥,这是一种双重行为。
青春期是对偏见态度进行整合与组织的重要时期。人们通过选择性感知与闭合来合理化自身的偏见,并倾向于形成与其自我形象相一致的种族态度,这就是陷没式习得。但人们并不总是心安理得地持有偏见,他们会感受到理性与偏见之间的分裂并产生内疚情绪。生活中,大多数人会抑制他们的偏见。但是只有在持有偏见者自己内心存在冲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反差强烈的情境行为。只有很少的人能实现表里如一,但是很多人正在对自身人格进行充分整合来努力达到这一境界,以摆脱内心的冲突。

06

第六部分 偏见的动态


偏见形成的心理学动态过程是什么?某种形式的侵略行为实际上是人们面对挫败感时的本能反应。我们将愤怒发泄在方便的而非合理的对象身上是一种对象的错置。这种挫败-攻击-错置的过程被概括为挫败-侵略假说。人们在错置的同时找到替罪羊,将模糊的、任意的被冤屈感进行清晰化与极端化,并对替罪羊产生仇恨。仇恨的本质是极端的外罚性,其真正根源让人迷惑,因此人们选择了方便的受害者。
焦虑是一种弥散的、非理性的恐惧,是挫败感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地位、性与内疚方面的焦虑情绪都会引发恐惧感与挫败感。如果人们试图压制焦虑,就会开启一个发泄错置焦虑的出口,此时人们可能会“投射”自身的感受,错误地将自身的动机或特质,或是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解释或辩护自己的特质归于他人,想象欲望或不端存在于他人。于是内在的诱惑摇身一变成了外部的威胁,继而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减轻内疚与焦虑、恢复自尊,同时也对投射对象产生或深化偏见。
但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经历了挫败感的人都会产生偏见。在所有影响偏见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个体处理这些影响的方式。文化传统、社会规范、孩子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养育模式、语义混乱、在群体差异上的无知、形成分类的原理、自身无意识的冲突以及心理动力学的反应等诸多因素也会对偏见有所影响。这些因素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生活方式。

07

第七部分 性格结构


这一部分剖析了偏见的性格因素。偏见并不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个独立事件,它通常根植于人格结构之中,可能与整体人格有关。受性格影响的偏见呈以下人格特征:对父母的心理处于矛盾、撕裂状态,严苛的道德观念,认知运作倾向于两极化,有强烈的确定性需求,对自身的洞察存在缺陷不够客观,爱好秩序、等级制度。煽动者对偏见人格特别有吸引力。他们为追随者许诺了一幅模糊的乌托邦图景,为他们提供抗议和仇恨的渠道,迁怒使追随者们得到了暂时的愉悦和满足,“追随领袖”规则满足了他们对明确性的需要,增强了安全感。宗教对偏见的作用一直备受讨论,需要注意的是其两面性作用也与人格有关,所以我们无法就宗教与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说明。

08

第八部分 缓解群体间的紧张态势


第八部分针对如何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偏见现象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这部分指出,法律如果能够与人们自身的良知相符,那么就会得到遵守。法律能够控制狭隘心理所导致的行为,外显的行为最终会影响内心的感受与观念,所以立法行动是减少歧视及偏见的主要手段之一。除了立法,还有很多其他改变偏见态度的方式,比如正式教育方案、接触与熟人方案、集体再培训、大众媒介等。其中所提出的“接触假说”至今仍是研究减少偏见的理论基础。奥尔波特认为:“可带来知识并促成相互认识的接触,可能产生有关少数群体的更为可靠的信念,因而有助于减少偏见。”在群体成员互相不接触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对对方的真实情况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在他看来,最佳条件下(这些条件包括平等地位、群体间合作、共同目标以及制度支持)的群体间接触可有效减少群体间偏见。
消减偏见面临着很多障碍。人们有“否认机制”,即当冲突威胁到自我平衡时我们会倾向于自我防御,同时,单一因素解决方案效度不足、偏见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结构之中难以改变等都阻碍着偏见的消除。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陷入了完全悲观的处境,研究中仍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消除偏见的做法。

总结


我们对“偏见”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多偏见,很多时候我们说起“偏见”时所带的感情色彩是暗淡的、负面的。内群体与外群体的概念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相似。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习惯性的与自己相似的个体接触,这样可以减少被排斥的可能性。但这样的结果也会造成群体之间差异逐渐增大。我们在与不同的人进行接触时,可能更难获得对方的认可,从而对对方产生了一系列不符合实际的偏见。
对群体间差异的感知中人们运用因果思维、分类和最少努力原则促成了偏见的产生。人们所经受的挫折与困境常常不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但我们习惯于将不幸归咎于特定群体,这些群体的分类有时并不是理性的。我们往往会将所有周遭事物都纳入“好”与“坏”这两种类别,因为这大大地简化了我们为适应生活所需的努力。我们往往察觉不到我们是如何产生偏见的。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从幼童到青春期中导致偏见习得及动态调节的因素,昭示着偏见的产生既是本性使然又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偏见仿佛密不透风又无孔不入。偏见是无法消除的,但偏见是可以减少的,例如营造宽容的家庭氛围,通过学校、国家提供的可供追逐的价值体系进行自我洞察等等。
最后,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你可能执着认为自己才是对的、是看似正义的一方,有可能此时,你也陷入了偏见的漩涡。”


《无法消除的偏见——<偏见的本质>读书分享会》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广电2101班叶逸飞、广告2101班田敏轩、吴心杰、吕彤四位同学在《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任课老师牛静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话题探讨。《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这门课程由牛静、周婷婷、王昀、徐迪、刘锐五位老师组成的教师组共同讲授。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校级本科专题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以新闻传播理论课的改革为实践对象》(编号:20222191)的教学实践活动。


撰文:叶逸飞、田敏轩、吴心杰、吕彤

排版:李早

审校:牛静、李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清华大学女生获中国区选美冠军!面对质疑,她说:我要打破人们对理工科女生的偏见文史探险,斯文在兹。 | 《北纬四十度》新书分享会小说:兰欣与乌茶 17从对生活的重构开始 | 韩东小说《幽暗》《狼踪》新书分享会话媒视点(78)|算法推荐问题及其伦理反思打开一本人间“游戏”使用说明书|《入世的巅峰》新书分享会活动预告 | 好的县域教育应该什么样?-县域教育生态研讨会暨《县中的孩子》新书分享会本周六,快手&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启动WWW23论文分享会,探讨推荐搜索领域热点(30个现场名额)最后十席:AI时代育娃 | ​音乐读书分享会诗,根植于生命的友谊 | 《最美的梨花即将被写出:臧棣四十年诗选》新书分享会AI时代育娃,如何落地生花 | ​音乐读书分享会《為人作嫁幾時休》跟風墨脈一个城市漫游者的春日与幻梦 | 《晚春》新书分享会每年花一千多万仍无法消灭,“浪漫之都”宣布:以后跟老鼠成为朋友吧Workout log _ Apr. 2023为了国家而撒谎:总统们的谎言 | 《当总统撒谎》新书分享会武韦之乱(8)先天政变,三十年死亡游戏的终结,玄宗朝“家奴”核心的起点(万字篇)话媒视点(79)|基于CARS模型的网络信息辨析策略孤独地行走在人群中 | 姜乙《荒原狼》新书分享会从“数字鸿沟”到“网瘾老人”,技术无法消除老年存在焦虑渡十娘|我们对抑郁症的偏见从未停止江南春:传播的本质是重复,消费者的本质是遗忘活动招募 | 气场全开,自带光环——《气场全开:让女性脱胎换骨的31堂成长课》读书交流会6.10深圳站丨《十月围城》香港金像奖导演陈德森新书分享会(古詩詞英譯) 禅诗 - 唐 龙牙当一个快递员决定写作,他会写什么?|《我在北京送快递》新书分享会茶米油盐与人生奇遇 |《菌中毒》新书分享会AI · 女性 · 未来日常 | 《后来的人类》新书分享会活动| “把桥炸掉”! 《克服欧洲》新书分享会跟着乔哥的脚步"西方媒体对西藏的偏见,可能因为这两个目的"夏天,和诗歌散步去!|隔花人《星期六晚我们去散步吧》新书分享会当你读懂《贫穷的本质》,离钱就很近了好作品应如实呈现时代的偏见吗?——《漫长的季节》中的女性角色塑造在明朝当皇帝 | 《熊廷弼之死》新书分享会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