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高考考场后,我才懂得的事
2023年6月7日,广州第七中学考场,下午的数学考试结束后,家长在校门口迎接考生(摄/南风窗记者 郭嘉亮)
又是一年高考落幕。
“高考”,这个有些许神圣意味的字眼,对于这一年的考生来说,或许是一场苦战的终局;而对于离开高中校园已久的更多人来说,则是一段偶尔入梦来的回忆,是每年6月初都难免会习惯性关注的特殊节点。
为何每一年的高考总是如此牵动人心?我们兴许是怀念心无旁骛的青葱岁月,又或是歌颂以梦为马的拼搏精神,但一定都发自真心敬佩那些在过去一年里破釜沉舟、埋头苦读的少年们——以及那年也走过同样的路的自己。
6月7日上午8时许,广州第六中学考场,考生在师弟师妹的鼓舞下走进考场(摄/南风窗记者 郭嘉亮)
高考并不是学海的彼岸,而只是将你送到另一个起点的一波涌浪。当没有既定条框的空白答卷在眼前缓缓铺开,你一定也曾迷惘过该如何下笔:要将如何度过大学的这几年,才对得起那个为了高考而日夜奋战的自己?才不枉费高考教给我们的坚韧与斗志?
在走出高考考场之后,我们才真正领悟到:真实的世界既没有考试大纲,也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逐渐发现,理解世界的角度,远远不止白纸黑字印在考卷最上方的九个科目。连接世间万物的,除了化学键与万有引力,还有参与构成“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每一个真实的人。
「2021·调研中国」期间,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调研团队成员在拍摄农村女性博主主题纪录片
完成身份转变之后,如何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唯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亲身走进立于象牙塔外的社会田野,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大地,通过「行动」去挖掘真相、总结规律、洞察本质。
——这正是南风窗一直支持大学生去做的事。18年来,来自700多所高校的10000多支学生队伍,通过「南风窗·调研中国」与真实的世界发生了连接。
离开高考考场几年后的他们,在以怎样的方式关注着真实世界?
2022年,我们从入围决赛的30份调研项目报告中看到,这群青年对社会复杂性的深刻观察:
有队伍关心在公共卫生危机之下首当其冲的群体,他们看见了就业难的农民工、失落的文旅从业者、被家暴伤害的女性……
「2022·调研中国」期间,来自清华大学的调研团队与调研地文旅局工作人员合照
有团队着眼于公共政策对公众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到新生育政策、殡葬改革、生态移民,小到一间厕所,他们看到了在公共政策这一影响深远的力量面前,基层治理需要的精细度。
还有很多队伍关注了社会新事物、新趋势:出没在城市产业园区靠日付薪水维生的“日结青年”、跨境电商中的莆田鞋、光伏组件回收、数字人民币……
另一些团队则把重点放在“重新认识”上,指出了对公务员群体的体制外认知和体制内现实的错位;或是纠偏“养老是一个议题,不是一个问题”,希望更多人关注城乡的养老实践……
「2022·调研中国」期间,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调研团队成员与养老院的老人交谈
我们乐于见到大学生群体为家国理想付诸行动,并想通过我们的力量,让这些调研成果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所以,我们邀请志在于此的导师,提供专业指导、丰富奖金作为支持,切实地帮助大学生群体走出校门,践行一段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会实践。
2023年,南风窗不仅不忘初心,还将携手「共研伙伴」共同发起“调研中国·共研计划——连接真实的世界”,作为“2023调研中国”的焦点行动,提出关注、回应「求是与探索」和「问题与答案」的共研议题,为大学生提供调研与行动支持。
南风窗期盼「调研中国」能够「连接」起更多「真实的世界」,给大学生提供成行的契机、成事的连接、成果的舞台,号召更多行动力青年与更多公益机构、高校组织,一起关注有价值的议题,做有意义的调研,呈现有深度的输出,推进有温度的改变。
调研中国·共研计划
「调研中国 · 共研计划」作为“2023调研中国”的焦点行动,邀请公益机构、研究院、高校科研组织/老师作为「共研伙伴」,并为其开放特别议题的单元共研项目合作,鼓励其设置相关领域调研议题,通过调研中国平台为其联系大学生调研团队匹配。
参与「调研中国 · 共研计划」的调研团队,不仅可以照常报名加入调研中国主赛道,角逐百强、三十强、十强等奖项,还有机会获得由「共研伙伴」颁发的额外奖学金;除此之外,还能获得「共研导师」的针对性专业指导。
目前,已公布的「共研计划」有以下项目(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及报名):
赛事介绍
“调研中国·青年领导力公益计划”由南风窗传媒于2005年开始创办,通过提供资金和专业培训,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经过多年发展,“调研中国”吸引了各类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组织参与,已经成长为中国大学校园中最具影响力的田野调查支持平台。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近700所高校、10000多支团队参加了“调研中国”,影响了100多万大学生群体。参与者关注的议题涵括了农村贫困、城市扩建、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医疗保障、文化传承等社会问题,形成的近100份报告书已结集出版,促进了社会问题的解决。
南风窗2023·调研中国,根据新时代特点、新青年发展需求,开启全新企划,赛制升级、奖金加厚,还有更多重磅导师深度参与。
我们向所有在校大学生发出邀请,一起参与到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实践中来。
赛制升级
六大赛道专项导师
技术路径特邀导师
蒋能杰
公益导演、独立制片人、纪录片工作者
宋超
北辰青年创始人、CEO
黎宇琳
共益资本论主理人、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编委
温竣岩
bilibili知识区知名Up主,
一年涨粉90万+
周如南
中山大学传播与
设计学院副教授
•
•
•
更多导师待揭晓,敬请期待!
参赛权益
✓
强大导师阵容 突破认知边界
针对六大专题赛道与三大技术路径,联动相应领域学者专家成立「调研中国明星导师团」,与有行动力的优秀大学生进行链接,为调研团队的调研课题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
专业机构介入 提升社会洞察力
专业调查记者、公益机构将为晋级百强、三十强的团队提供调研指导和帮助,并深度参与调研过程,协助调研团队进行内容共创和传播策划。
✓
强大媒体支持平台 赋能调研成果
「调研中国」将为优秀调研团队提供展示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作品发表、团队采访、成果巡回展出。另将选拔年度一强及优秀调研队伍参与年度大奖赛,与全国高校顶尖学子同台竞技,行业大咖现场点评。
✓
多维奖学金设置 激发创作热情
「2023·调研中国」根据不同维度、多样玩法设置了丰富奖项,调研团队可根据团队自身优势选择冲刺不同奖项,优秀团队最高可获得1.9万元奖学金;奖金总额超12万元,预计覆盖40支队伍。
奖项设置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赛程安排
海选阶段////////
4月24日|正式开启报名
6月18日 | 主赛道报名截止
6月24日 | 共研计划报名截止
6月30日 | 公布百强队伍名单
⭐百强团队将获得「专业培训」资格
调研阶段////////
7月上旬 | 百强队长集训营
7月中旬-8月下旬 | 实地调研、报告撰写
评选阶段////////
9月1日-10日 | 收集参赛资料
9月1日-17日|提交调研视频
9月20日 | 公布年度三十强队伍名单
⭐三十强团队将获得「内容共创」资格
9月25日-28日 | 年度三十强团队线上答辩
10月10日|公布年度十强队伍名单
10月下旬 | 举办“十强路演大赛”&“颁奖典礼”
招募细则
每个团队应由4-8名成员和1-2位指导老师组成(指导老师不计入队伍人数)。队内应设立1名负责人,作为该队的队长,负责活动信息对接和具体事务安排。
申请团队成员除导师外,其他应全部皆为正在就读的全日制高校学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皆可,支持跨专业、跨年级、跨校学生构成团队。
团队入选百强之后,需在Bilibili发布视频,队内应至少配备一台手机或数码设备可进行调研过程的视频录制剪辑和上传。
视频必须包含两支:
(1)一支「启动视频」,鼓励以新鲜有趣,有创造力的方式来呈现:为什么要做调研,为什么对调研的议题感兴趣,以及预期目标是什么?
(2)一支「总结视频」,鼓励在调研过程中,以视频纪录的方式为调研过程留下视频沉淀;更鼓励以有深度、有创造力的方式来呈现调研结果,不限于纪录短片、动画创意、访谈对谈、创意剪辑等等形式。
常见问题答疑
Q1. 报名需要提交申请表或其他材料吗?
答:不需要填写繁复的报名文档,只需要填写报名问卷并提交就算报名成功!(但调研课题和简述很重要,认真填写有助于入选!)
Q2. 每个人最多能参与多少支队伍?
答:报名的时候不做限制。但如果参与的多支队伍同时晋级百强,需要做实地调研时,就需要自行合理安排时间。
Q3. 报名参赛一定需要指导老师吗?
答:需要,邀请老师进行指导能更好地保证调研课题的科学性和实地调研的可行性!另外,指导老师不算进队伍人数中。
Q4. 百强集训营是什么?
答:百强队伍公开后,南风窗开设为期一周的线上课程为百强队伍成员进行能力集训。集训营将邀请社会调研专家学者、南风窗资深编辑记者、视频创作专家对队长进行面对面授课,所有参赛队员均可以在线上进行学习、参与交流。
Q5. 实地调研会有经费吗?
答:晋级百强队伍后都需要实地调研,我们会为优秀者提供奖金,今年的奖金形式丰富多样,有课题资助、调研视频奖、团队奖学金等等。如果没有评选上奖项,我们也会提供调研证明(如证书、公函等),帮助参与调研的团队在学校取得社会实践认证。
更多关于【2023调研中国】的活动信息
了解更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