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学位证书的那天我长舒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解脱了。
高中的时候,父母和老师都说,考上大学就好了。上了大学,才知道还有考试周、绩点和排名。要看的书,确切说来应该都叫“考试资料”。后来终于把书读成了论文的样子,看什么都想先建一个文档,查找一下文献综述,最后再总结一下要点。毫无趣味。
《垫底辣妹》剧照
所以在工作后,很是报复性地过了一段日子。
打游戏,刷微博,看短视频。尤其是时不时的加班之后,更是要加倍地补偿回自己的娱乐时间,挤压了睡觉的额度也无所谓。这种不用动脑子、沉浸在纯粹感官刺激中的生活,真快乐啊。
但是一段时间后,就觉得不大对劲:好像哪里空落落的。
首先是,我开始遇到一些问题,以我目前的人生经验无法解决,听亲人师长讲道理也似懂非懂。过往的人生里,我基本上只需要面对一件事——考试。一级一级向上考,获得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分数。
但当真正走入社会,才发现自己要独立面对的事情太多太多。我开始思考:这份工作,是我想要的吗?所谓的“成长”,究竟有什么标准?网上热议的“中年危机”,我也不可避免吗?第一次面对亲人的离去,我要怎么调整心态……
其次就是,感官刺激很爽,但信息量太少、脑子太吵。我好像再也无法离开手机,就连洗澡的时候也会打开视频APP,把慷慨激昂的分享、解说当做背景音,好像只有这样才不浪费放松的时光,还能获得一些新的信息。后来我逐渐发觉,这种把自己暴露在爆炸式信息里的行为,只会让我的眼睛和耳朵不堪重负,并不能带来更多启发。“量大”也不意味着信息的深度,相似的话被不同的人重复了一遍又一遍,食用起来味同嚼蜡。那天鬼使神差走进一家书店,我发现,曾经再也不想碰的书,开始有了新的吸引力。从打工人如何过好下班之外的时间,到普通人如何规避风险合理投资,现在的知识产品一应俱全。我从网络上寻找的只言片语,体系性和论证过程都不及这些书籍专业、完备。除了这种“硬需求”,那些在中学时期被迫放下的文学作品,我也重新捡了起来。从卡夫卡的《变形记》里,体味孤独、饥饿、被鄙夷的痛苦;在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看见当初没长大时的敏感孤傲……直到2020年初被关在家中,偶然接触到了线上课程的学习方式,成了三联中读的会员。这开启了我新的求知路径。由于参加了中读太多的会员活动,三联中读的共学班长对我眼熟,和我商量要不要分享一下体会。我想,就先从听音频课程和自己看书的区别开始谈吧。▼听说知识会员的活动快截止了
中读课程的体系性,是我开始使用时的最大感受。就拿现在的许多社会议题来说吧,996、打工人、网络社会、短视频时代,每一个关键词拿出来,要想了解清楚,都得看至少两三本书。但你知道的,读书这回事儿,虽然有乐趣,但大多数人也没办法一直埋头学。而且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其实很难建立自己的读书体系。中读这一年内陆陆续续推出了三门课,《社会学看中国》《从现象出发的传播学》《马克思,请回答》,从不同学科看这个社会,把那些国内顶尖高校的教授请过来,一门课就有5到10位专业老师来讲,还会开书单,想深入了解你还能继续拓展。单是一门课听下来,我就觉得脑内像吸收足了补剂,满足、享受。对社会进行认知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了,也很难被那些流传甚广的只言片语唬住。不得不提的就是老师的权威性了。我之前其实没有想到过,那些只能在学校里很珍贵的“小学期”才能见到,或是要坐一两个小时地铁去蹭他们课的大拿老师,我毕业后还能听到他们的课。甚至能听到之前无缘蹭到的课。邓小南、扬之水、戴锦华、陆建德、范晔……大学里讲座预告中,随便哪位老师的名字放出来,都能吸引一整个学校的学生跑去占座位。所以我在听他们的课时,总能想起那些还在读书的日子。虽然当初多是为了应试去学习,但总还有一些感兴趣的讲座。阳光正好,从窗户照进屋内,在桌子上投下影子,班里连过道上都坐满了人,讲台上的老师慷慨激昂。尤其现在不再需要考试,我听课时就只剩纯粹的享受了。中读大咖墙
还有会员活动。这是我当初开卡时,没有注意过的权益。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共学活动,按照主题把三联中读APP内的所有相关内容串联在一起,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课程。从这你也能看出来,他们这个资料库有多强大了。我已经跟着学了中国茶、科幻专题、女性思想家……收获真的很多。他们说,要带着大家“榨干”这个卡的价值,真的做到了。更何况,我还跟着抢了许多场线下展览,一两张票早就够我的开卡支出了。最近中读六周年,知识年卡打“骨折”,竟然只需要6折,200出头就能买到。我上次花了整整388才买到的。我赶紧续费平仓,不然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个价格了。
话匣子打开就合不上了,还想聊,希望编辑老师不要删我这冗长的话。要说知识年卡,我觉得最主要的功用还是听课、学习。会员能听的课有很多,将近400门。人文社科、历史美育、文学思想,都是中读的强项。我最喜欢的课,一个是《谁塑造了我们》,一个是《这,就是心理学》。前者讲那些思想家,听了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思想的传承,是以一种宏大而细小、显豁而隐秘的方式发生的”。从老庄孔孟那里寻找源头,我的张皇和无力少了很多。《这,就是心理学》和那些心理疗愈的课程不一样,是讲这门学科的。讲心理学家,讲理论依据。你看,这就是三联不一样的地方。不说能通过多少节课缓解你的焦虑,但是带着你去看这些理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听着听着,也就对市面上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祛魅了。线上平台有一个好处,就是你能看别人的评论。和那些靠做数据维持热度的平台不一样,三联中读的团队应该是没有评论数量的KPI,所以评论区质量很高,每个留言的人都很走心。我经常在里面看故事,看别人的人生。那天在一个和日本有关的课程里,看到了一位老者的评论:“我是一个77岁的退休老人。对于邻国日本、日本人和日本文化一直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虽然老了,可还是想做个明白人。”
也有人走了一遭ICU,在临近退休的节点,对自己和这个世界产生了深度探索的动机。
我总觉得自己开窍得太晚,就连学习这件事都是离开校园多年后才真正开始进行的。但是看了他们的留言,我真的意识到,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什么时候找到真正的自己都是值得欢呼的。我还喜欢听面向知识会员免费的有声书。超过700部,算是个小智库了。说来也怪,有时候看书看不进去,听进去倒是很容易。《月亮与六便士》《百年孤独》,对我来说都是这样。而且听的时候会忍不住联想,有时候还有意想不到的创意产生。中读的有声书引进得很及时,经常能听到那些或是热门或是小众的书。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李娟《冬牧场》有声书上架时的惊喜。真人演播,比AI没感情的朗诵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刚才下单的时候看见,不只打6折,还送中读文丛任意一本,相当于盲盒了。之前逛书店的时候看到过,一本还挺贵,动心,但最终还是为钱包着想没下手。现在能直接拿到,开心。听说中读六周年,会员权益又升级了。岂不是可以薅更多羊毛了?更开心了。
最后让我私心地说一声三联中读生日快乐吧,希望你能好好的,继续为我们拓宽这这世间的道路、凡人的眼界。
作者|宛如(三联中读资深用户)
↙点击【阅读原文】,入手知识会员和中读文丛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