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601分少女被害:有些人的恶意,你想象不到
这两天,河南新安18岁女孩被杀害一案在网上持续发酵。
事件之初,是一位网友在某平台发布了一封求助信。
信的内容,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妹妹冯某月刚参加完今年高考,7月1日在家中填报高考志愿,父母出门办事。
不幸随之而来,犯罪嫌疑人闯入家中,将她拖入废弃洞口杀害后逃回自家,作案手段极其残忍。”
遇害的少女,可怖的凶手。
而更叫人揪心的,却是这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刚成年的女孩,越过高考千军万马,即将迎来人生高光时刻;
躲在暗处的凶手,伺机犯罪,拦腰斩断女孩本来灿烂的生命。
警方通报显示,罪犯系51岁汉同村村民冯某民。
女孩父母说,自家和冯某民平时来往很少,没有纠纷。这个冯某民,还是女孩同族同姓的亲戚。
冯某民为何对后辈下手,我们等待警方公布真相。
而从母亲心碎的只言片语中,事件经过,令人悲愤:
冯某月自幼懂事,学习刻苦。
为了培养女儿,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照顾。父母二人不辞辛苦,只为女儿将来成才成人,报效国家。
刚刚过去的高考,冯某月考了601分。在高考大省河南,这样的分数,足以证明冯某月的优秀。
案发当天,冯某月已填报好高考志愿,郑州大学。
同天下午,冯某民借故将她骗到家里后,将其暴力拖拽至案发地点残忍杀害,藏尸后淡定回家休息。
下午,归来的母亲,发现女孩不在家里。
在寻找女儿的路上,8岁的侄子告诉他,冯某月和同一个村庄男人正在事发现场附近做农活,于是她去了该男子家询问。
母亲找到冯某月时,发现她头上有个大窟窿,身上盖着塑料布,已经死亡。
案发地点,就在离家十米外的地方。
几步之遥,母亲和女儿天人永隔;咫尺之间,人性丑恶暴露无遗。
一条网友的留言,戳中很多人:
“601分和18岁,哪一个不是未来?”
据冯某月亲戚透露:
这个同村的光棍汉,身患残疾,没有成家,经济条件较差。他见女生考出了好成绩,便对她及其家庭产生嫉妒心理,于是痛下杀手。
仅仅因为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便抽刀向更弱者。
人性的弱点,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东野圭吾在《恶意》里说:
“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我过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过得不能比我好。
知乎网友@晚晚经历过一段被室友欺凌的日子。
这位室友拉伙结派排挤她,肆无忌惮地当面侮辱她的人格,毫不顾忌地甩脸色。
背后的原因让人大跌眼镜。
室友曾赤裸裸地跟她说:“凭什么你能拥有这些,凭什么你学习比我好,凭什么你能过得这么自在。”
嫉妒是根植于人性中的恶意,不分年龄,不分身份。
有的人看见别人打扮得光彩照人,会看不顺眼。
有的人看见别人左右逢源一路高升,心中像扎刺一样。
严重的嫉妒情绪其实是一种自卑心态。因为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心理学家维蕾娜·卡斯特在其著作《羡慕与嫉妒:深层心理分析》中写道:“嫉妒是来源于我们对自身价值的不信任”。
每个人心中都幽禁着魔鬼,区别在于是否能驾驭得住。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黑龙江讷河,有个女孩正兴致勃勃地等着专升本录取消息。
谁知最终等来的,是无法查询录取情况。
女孩感到困惑,报警后通过蛛丝马迹锁定的嫌疑人竟然是自己最好的闺蜜。
原来,闺蜜嫉妒女孩学习比自己好,暗地里记下了女孩的个人信息,悄悄删除了女孩填报的志愿。
这位闺蜜毁了女孩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心血,也亲手葬送了自己的一生,最终被送进冷冰冰的监狱。
莎士比亚曾经说:“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
在心怀嫉妒的人眼中,我过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能过得比我好。
宁可两败俱伤,也不愿意让别人得到。
这样的人,目之所及,一片黯淡;行之所及,深渊万丈。
电视剧《法医秦明之读心者》中,有这样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故事。
有个网红,为了吸引流量,来到一处荒郊野岭,探访人们口中的鬼屋。在这个鬼屋里,意外发现了一具变形的女尸。
在报警之后,警方与法医很快介入了调查。
死者名叫孙晓月,曾经在初中的时候遭受校园霸凌。幸运的是,心地善良的刘玉山出手相助,让她走出阴霾。
多年后,两人再次偶遇,旧情复燃。
孙晓月爱刘玉山的正义与善良,但她并不知道,世事无常,刘玉山早已“今非昔比”。
刘玉山本来工作努力,领导赏识,前途无量。但身边同事的意外猝死,给刘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他开始消极怠工,无所事事,被单位开除后迷恋网上赌博,欠下巨额债款。
为了帮刘玉山还债,孙晓月选择靠代孕赚钱还债。不想,成功怀孕之后,孙晓月却命丧黄泉。
真正杀害孙晓月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找孙晓月代孕的夫妇二人。
女人看着孙晓月怀孕,起了嫉妒之心。骗丈夫说自己其实也怀孕了,并以胎中孩子作为要挟,逼迫丈夫残忍地杀害了孙晓月。
嫉妒的火苗一旦被点燃,便以燎原之势,将灵魂的原野烧成一片灰烬。
以为毁掉便拔了心头的刺,却忘了抽出刀的刹那,自己的手也腥红一片。
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的那样:
“人要有点嫉妒心,这样才会有上进的动力;但如果嫉妒心太强,那反而会害死自己。”
嫉妒容易发生在身边人中。
2018年,山东临淄,某中学初三的一个班级里,班级第二名秦某将第一名马某残忍杀害。
凶手第一刀便直插心脏,接着开始追砍,被害人从脖子到胸前等部位一共被砍了13刀。
很难想象这样凶残的做法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而促使秦同学举刀杀人的原因,竟是杀了第一名,他就是第一。
不甘与嫉妒扭曲了少年的身心,让一个本该善良单纯的孩子变成了冷血的杀手;本该一片光明的前途,也被自己亲手葬送。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持续的嫉妒,就像一颗毒瘤,在心灵深处疯长,然后慢慢发酵,最终吞噬生命中一切美好。
作家蔡崇达说:“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
筛选同路之人,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
不要和见不得你好的人在一起。
远离那些有互坑互害行为的人。
一个总对你阴阳怪气的舍友,就说明他没有真正把你当朋友,不要再傻傻地掏心掏肺。
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邻居,淡了往来最好,不要因为一些琐事惹火上身。
……
一人之力有穷尽,如果一直把他人的优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只会在狭隘的泥淖里越陷越深。
相反,换一种心态看待别人的闪光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会有意想不到之喜。
今年6月,上海财经大学 25号楼512宿舍四名学霸,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三人保研,一人直博。
平日,他们一起规划学习,遇到问题彼此请教,一有松懈彼此监督。
当保研、考研同学面临选择导师问题时,他们又各自通过的渠径帮忙了解信息。
诗人波德莱尔曾经说:“真正的强者会将其他一切强者视同自己的兄弟,欣赏他,钦佩他,向他学习。”
我们内心可以嫉妒,但不能去恶意中伤别人,而是要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
如果我们还没有强大到坦然面对别人的优秀,但最起码做到让自己不因嫉妒而失态,这也是一种修养。
当我们将聚焦在别人身上的目光收回来,放在如何提升自我上;
当我们将怨恨别人的时间拿回来,放在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东西上。
你会发现,嫉妒早已烟消云散,生活变得清明而坦荡。
共勉。
原创:昭昭
编辑:盼盼
设计:小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