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读书|《看不见的女性》:在我们身边的日常里,还有那么多女性不被看见的地方存在着

读书|《看不见的女性》:在我们身边的日常里,还有那么多女性不被看见的地方存在着

情感


最近读了一本名叫《看不见的女性》的书,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事实案例,为我们呈现了在这个“将人类默认为男性”的世界里,女性们是如何被迫隐身、沉默、不被看见。



书中提到的许多事实,甚至让我感到震惊。震惊于自己本身作为一个女性,都未曾察觉那些司空见惯的日常中到底对女性有着怎样的不公。

大到历史考古挖出的带有明显女性特征的骨头也被默认为男性,小到办公室中央空调的温度更适宜男性,女性在世界的各个领域被打上了缺席的标签。她们在这个以男性思考方式建立起的世界,藏起并合理化自己的每一次不适。

特别是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依赖于大数据的时代。但正是因为女性在许多领域的“不在场”,造成了巨大的性别数据缺口,在此基础上经过统计算法所提供的,也并不是我们以为的科学“真相”,而更像是一种混乱。

这本书,就在试图帮我们辨认这种女性沉默之下的“混乱”,为我们揭露性别数据缺口是如何伤害女性的。

读过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视角也慢慢起了变化,你心目中的性别意识被悄然唤醒。




产品设计里的男女不平等



潼潼练习钢琴已经有四年了,最早弹琴的时候我就发现,她在弹到一些音阶跨度比较大的曲子时,会有些费力。虽然她的手已经是大家公认的算挺大的“尺码”了,但还是明显会吃力一些。



和她的钢琴老师聊过之后我发现,即便成年人弹钢琴,女性在练习的时候也要比男性更费力,因为她们的手大部分都比男性要小。

但当时,聊到这些的我只是觉得获得了一些新的“常识”,并未觉得有何不公。

但看过《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之后,我才惊觉,原来标准钢琴的键盘是按照男性的手的尺寸来设计的,这样的键盘对87%的成年女性钢琴家是不利的。



也就是说,想要达到同样的成就,女性钢琴家在练琴的时候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更大的强度,除非她们天生就长了和男人一样大的手。

这对女性明显不公平,让她们从一开始练琴就没和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这种不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技艺成就上的劣势,女性钢琴家所承受的受伤风险也比男性钢琴家高出约50%。

不仅是乐器,设计界还有太多只适合男性大手的物品。比如屏幕越来越大的智能手机,对于普通男性来讲就可以舒服地单手使用,但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讲单手使用就有些困难了。

最典型的要数iPhone,它家的SE系列虽然主打外形小巧,但配置方面其实与推出的最新款相比,性能上是做了一部分阉割的。

那些想要追求性能的女性,不得不放弃SE系列,被迫去选择大尺寸或者更大尺寸的型号。至于使用的舒适度,那就只能自己去克服和迁就了。



如果说手机的使用感还可以将就,那汽车方面的设计缺乏对女性的考量,则可能威胁到女性驾驶员或乘客的生命安全。

书中作者就指出,汽车的“标准座椅位置”也是按照男性的体型去设计的,这就导致女性驾驶员不得不坐得更靠前,才能踩到踏板,看清仪表盘。

但其实偏离了“标准位置”,就意味着正面碰撞中发生内伤的风险更大。

本身,女性因为颈部和上半身的肌肉天然比男性少,所以在追尾事故中女性的颈椎更容易受伤,承受的风险本就比男性更高。而汽车种种以男性为基准的设计,更放大了这种脆弱性。

要不是看了这本书,我完全没想到,即便到了2018年,欧盟针对汽车的碰撞测试要求,依然在使用“男性假人”做测试,即便有两项测试规定使用“中等水平”的男性假人,但这样的假人依然是缩小版的男性,而并非真正的女人。



因为,安全测试并不仅仅涉及到身高,男性与女性在肌肉质量分布、骨密度、椎骨间距、身体摆动等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而这些差异直接关系到车祸的受伤率。

即便像EuroNCAP(一家为消费者提供汽车安全评级的欧洲组织)这样的机构,在2015年以来,在正面碰撞测试中开始也加入了真正的女性假人,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有关女性人体测量数据,相比男性也少之甚少,数据的不充分也会影响测试的真实结果。这么看来,女性驾驶员或者乘客的安全根本就没有得到最好的保证。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身为一个女性,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面临了多少隐形的风险。




司空见惯的日常里,那些女性不被看见的时刻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有关设计的男性视角,在许多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里,也有很多对女性不公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不曾意识的。

比如你肯定不会想到,一座城市的交通规划,也会存在着性别歧视。

交通运输业的工程师们,主要关注的是“与工作相关的移动出行”。固定劳动时间催生出的出行高峰,是他们要花大力气去规划的。



但其实,如果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与女性的“出行模式”是不同的。绝大部分男性更可能遵循的是简单的出行模式:每天两次,上班和下班通勤。

但女性却往往更为复杂,因为世界上75%的无偿照护工作都由女性来承担,料理家庭、抚养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公婆……就像书中列举的那样,更为典型的女性出行模式很可能是:在上班前先送孩子去上学;或者带一位年长的亲人去看医生,并在回家的路上捎带买点家庭必需品。

世界各地的女性,她们的出行更倾向于“多段短途行程相连”这种模式。但实际上,这样的“非典型、不集中”的出行方式,却往往得不到交通规划部门的足够重视。



是他们故意牺牲女性的利益,来造福男性吗?倒也不是,这其实是因为视角上的差异。

交通运输业是一门“高度男性主导”的行业,男性工作者的“偏见”知识来源于自己的个人经验,他们习惯性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设计,他们并非刻意排斥女性,只是压根没有想到这些

要弥补这份“性别数据缺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更多女性参与到规划中来,真正考虑到女性需求。

类似的女性忽视,除了体现在交通规划中,还体现在对社区和住宅的规划上。

一直以来,我们听到的宣传语都是“家是让人放松的地方”。但如果以性别视角来看,这句话其实也是说给已婚男人听的。

对于结了婚的男女来讲,“家”的确是让男人们“暂时从有偿劳动中解脱出来”让自己放松的地方。但对于女性来讲,“家”更像是她们做无偿劳动的“战场”。



书中给出的相关数据,更印证了这一点。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从事3倍于男性的无偿照护工作,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2倍的儿童保育时间和4倍的家务劳动时间。

所以,将“家”单纯定义为休憩的场所,一定会忽略女性的需求。

书中作者举了一个对女性友好的规划案例,奥地利官员设计了“女性工作城市I期”的住宅项目,将社区和共享空间放在首位。

彼此相连的建筑围绕着一连串配有绿地和孩子游玩的共享庭院,从任何一个单元都可以看到这些庭院。厨房位于每一套公寓的中心,站在这里,屋子里的其余部分一览无余,也可以俯瞰外面共享庭院里孩子在玩耍的情况。也就是说,居住的人在厨房劳作的同时,就能捎带照看孩子。



不过,再延伸思考一下,这样的解决方案也是以“默认无偿照护劳动专属于女性”为前提的,并没有在职业结构上解决性别歧视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没有报酬的工作,都是女性在做呢?

正如书中所说,“世上没有不工作的女人。但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报酬的只有女人”。书中的每一份数据,都像是对这种不公的一次次无声呐喊。



在全球,女性每天花在无偿工作上的时间在3到6小时,而男性平均时间为30分钟到2小时。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便是花钱外包家政服务的富裕夫妇中,剩下的大部分无偿工作仍由女性来承担;在英国,70%无偿照看痴呆患者的人是女性;美国男性每天的休闲时间比女性多出1个小时,英国男性每周享受的休闲时间则比女性多出5个小时。

即便是双职工家庭,男女双方都要外出工作,但回到家之后的额外无偿劳动也大多由女性承担。

比如书中就列举了2010年美国一项关于男女科学家无偿工作量的研究数据,54%的做饭、清洁和洗衣工作是由女科学家完成的,这在她们每周近60小时的工作时间之上又增加了超过10小时的劳动,而男性从事的无偿工作只令他们的总工作时长增加了5个小时。

想想同样都在公司忙了一天,女人们拖着疲倦的身体,还要做饭、带娃,简直苦不堪言。



女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休息、放松,健康状况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芬兰的一项研究结果特别耐人寻味,他们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更容易从心脏病发作中恢复。”为什么会如此呢?看看关于男性与女性做家务时间的调查研究数据,你就会明白了。

单身男女做家务的时间最为平等;当女人开始于男人同居时,不管就业状况如何,女性做家务的时间都会增加,而男性则会减少;结了婚的家庭,丈夫平均每周给妻子增加7小时的家务。

这数据简直看得让人想掀桌子。

想起去年年底,大家都“阳”了那会儿,许多全家一起“阳”的,可爬起来做饭、照顾生病娃的仍然大多是女性。什么女人“为母则刚”,我们也不想“刚”,可这不是没人替咱“刚”吗?




同样的药物,女性吃了却可能没什么效果?



除了设计和日常,书中还提到了医疗界对女性的忽视。老实说,这部分内容真的有冲击到我。

我们会发现,在寻医问诊用药的时候,除了女性特有的妇科病,两性都会得的疾病基本上没有按照不同性别来诊疗的,用药上也没有。

但其实,研究表明,男女的性别差异可能体现在每个组织和器官上,男性与女性的心脏基本机械功能存在差异,肺活量也存在差异,所以大多数常见疾病的患病率、病程和严重程度都存在性别差异。



比如,女性因为拥有生育功能,而演化出了一种特别快速强大的免疫反应,用来保护发育中的胎儿和新生儿。正因此,女性对于疫苗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同,她们可能产生更高的抗体,也因此有更频繁和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但目前,并没有针对同一种疫苗,按照不同性别制作成适合男性和女性的两款。

而在药物临床试验上,女性也长期被忽略。即便到了2015年,医学界仍然有许多声音,反对将女性也纳入测试。原因是女性波动的激素让实验变得更加复杂,测试起来代价太高。

即便是在临床试验中加入了足够量的女性进行测试,这些女性也会被要求在月经周期的早期卵泡期,也就是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接受测试。因为,那时的她们,是与男性最相似的时候,药物测试的时候,干扰因素最少。

但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

研究发现,月经周期对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生素治疗以及心脏药物治疗都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药物的剂量可能对女性的不同生理周期来讲有些时候过高、有些时候过低。

而且有些药物还可能对女性产生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对男性则是安全的。

比如2000年,FDA要求药品制作商从所有产品中移除苯丙醇胺,因为它会增加女性脑部或脑部周围组织出血的风险,对男性则没有。而这种成分在许多非处方药中都存在。

想想如果缺乏不同性别视角的医疗研究,那么活在“默认男性”准则之下的女性们,将面临着怎样的生命危险。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太多证据,都表明女性被医疗机构辜负了。世界半数人口的身体、症状和疾病正在被无视、怀疑和忽略。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当我们以为现在所处的大环境已经有所进步的时候,却发现在我们身边中,日常里,还有那么多女性不被看见的地方存在着。



平权之路,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漫长得多,困难得多。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想起前段时间大家热烈讨论的高铁到底应不应该卖卫生巾的问题,底下有不少评论说:“不是要求男女平权吗?为什么女人要搞特权?”


人们简单的以为,男女平等就是要追求男与女一模一样。但当你读过这本《看不见的女性》之后,你就会明白,真正的男女平权是希望男性和女性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相同的体验感,拥有同等的选择机会,而并非简单的一模一样、一半一半。

《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则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份女性视角,让我们在看待那些司空见惯的问题时,有了不一样的反思。

比如,女性在穿过健身房里的自由举重区之前,如何能避免男性凝视;比如,商场里建造了同样面积的男厕和女厕,是否就意味着男女平等…

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说,想要改变女性的现状,最根本的方法是增加女性在各个生活领域的代表性。让更多女性掌握权力、发挥影响力,才能让女性不被轻易忘记。

我们期待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会停止尽一切可能点燃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女儿。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传奇投资大佬:我们身处“一切都是泡沫的时代” ,中国市场存在价值投资的机会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5048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鏖战幕府山 17官宣!《看见2033》即将上线这台黑胶唱机,把音乐做成了可以被看见的样子一场关于大自然乐章的剖析,《看不见的森林》作者新作七十六 追捕叛徒美国14个不被法律“控制”的地方~这些特殊的地区你了解吗?原来费城也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触摸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自然科学馆,艺术博物馆,费城动物园,废弃监狱东洲教养所!DPOHUB读书会16 | Laura Somaini:《规范欧盟非个人数据的动态概念:从所有权到可携性》一封老海归妻子的信认识一个全新的联想:看得见的硬件制造,看不见的智能技术当一个看不见的女孩,决定独自坐高铁雨中春山这20本好书里,有我们身边的传奇第十七届FIRST纪录长片入围|不被看见的人七十五 浴血刘老庄爸妈看不见的角落里,危险可能正在发生......生如夏花,每个人都有被看见的机会|香帅年度财富展望2023(演讲全文)分享: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加真实!斯里兰卡|佛塔居然都有那么多种,感觉在兰卡白白待了这么多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政变和分裂,必须结束”杨德昌:漫画中永远都存在着一个梦想Ouch! 那些被忽视的女性疼痛,是时候被看见了!被看见的“阁楼上的疯女人”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长片入围|不被看见的人人生的际遇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机会!为什么有那么多女孩爱夹腿?​​被看见的“冷门绝学”酒那么难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世上第一等好事,是读书|世界读书日最新出炉!全球十大女富豪中澳洲一人上榜!不看不知道,竟有这么多女性亿万富豪!会管钱的女人,才能真正掌握人生主动权它才是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份,是“浓缩的中国”,曾令世界疯狂,真的早该被看见了!降低孩子认知、记忆力,还致癌!这个无声杀手就在我们身边!被看见的那一瞬间,是怎样的体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