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八年,我彻底看清了婆婆……
上周,我婆婆从上海过来看孩子,这让我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因为这是我儿子六岁以来“第一次”见奶奶——上一次见已经是四年前了,孩子太小,还不记事呢。
是的,你没看错,她在上海,我在隔壁江苏,高铁车程不过一两个小时,但是她已经四年没见过自己的亲孙子了。
这事儿放在别人身上,不正常,但放在我婆婆身上,不奇怪。
用一件事让大家快速了解一下我婆婆。
我和队友刚结婚的时候,共同在江苏买了一套房。没多久,婆婆说她想在上海买个带院子的大房子养老,但手上钱不够,要把我们的房子卖掉,补贴她。
我队友不同意。
那时我也是真年轻,我就劝他:既然不在一起生活,这套房就当孝敬老人了,咱也不是没地方住,要是为这事儿跟妈闹翻,挺难看的,毕竟房子没有妈重要。
我把我队友劝松口了,紧接着,我婆婆就迫不及待运作起来了。
当时我队友还在国外,我婆婆直接给他的领导打电话(那个领导是她以前的学生),要领导带着我队友去大使馆,监督他办理委托公证。而她一拿到委托就立刻来到江苏,让发着39.2℃高烧正要去输液的我,“先坚持一下”,陪她去“办点事儿”,车把我从医院门口接走,直接开到不动产交易中心。
她指挥我各种签字,按手印,然后把我送回医院门口。
房子就这么被卖了,至于卖给谁,卖了多少钱,我们都不知道。
我队友回来当时真就像这个大白鹅表情包:我辣么大一个房子呢???哪去了????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养老的大房子也没买成,钱被婆婆拿去投资,赔个精光。我队友气坏了,跟她大吵一架,而我婆婆居然把责任全都推到她亲儿子身上:我还不是为了你,你小时候要是听我的话好好学习,你要是留在上海,我用得着这样吗?
这就是我婆婆。
按理说,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发现对方家长是这种性格,这婚事多半是成不了的。但当年我光顾着考验我队友了,直到确定关系好几年之后,才得以见到他的家人。
我队友和他妈妈是完全不同的人,他很早就离家独立生活了,最终,多年的感情以及“又不跟她一起生活”的念头战胜了顾虑,我还是结了这个婚。
婚后,比较闹心的就是我婆婆需要我提供大量的情绪价值。我十天半个月打一次电话问候她,而她每次都得给我上堂课,全是说教。我从刚开始气得要爆炸,到后来慢慢也学会了忽悠。挑好听的说呗,反正一个随便问问,一个随便说说,虽然她还是能挑出刺儿,但我心态好多了。
来来来,感受一下我婆婆的说教轰炸😂
(左右滑动图片)
图1说别人家孩子怎么优秀,让我也要这般教孩子;
图2我告诉她我生病了,她还是喋喋不休;
图3卑微如我,“好的妈妈”。
直到我怀孕生孩子,她才消停了——全程隐身。
我能理解,她不想照顾我,不想带孩子。索性我也不想被她照顾,也不想让她带孩子,正好。
四年前,我带孩子回上海看她,能感觉到她并不是很欢迎我们。不过我看得很开,咱们就走个过场,不走心,以后你想来看孩子随时来,不想看就拉倒,随你随你都随你。
这一下就过了四年。
这一次婆婆来之前,我想着或许会有些好的变化,毕竟经历了疫情,大家都更能体会亲情的可贵,她也老了,我也更成熟了。
可没想到啊,我婆婆仅用一天时间,就把怀着一颗圣母心的我整崩溃了。
她到站时是傍晚,我已经提前两天把猫狗送到我妈家,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沾,锃光瓦亮。
我还特意从一家私厨定了几道清淡讲究的菜,怕她觉得浪费,还打乱了摆盘,装在自家餐具里,假装是自己做的。
多亏我这番煞费苦心,把她接到家,吃了饭,她都没说什么。
饭后,开始不对了。她让孩子背诗词,孩子背了几首,她又让孩子默写出来。
儿子为难了:我不会写那么多字啊。
她很不悦:六岁了还不会写字,你妈妈没教你吗?
我队友上前把纸笔一推,对她说:会写,但是现在不写。你不累吗,累就早点睡吧。
然后领着孩子就回房间了。
隐隐的火药味。好吧,这就开始了。
第二天是周末,我特意比工作日还早起半小时,结果发现婆婆已经做好了早饭。我挺不好意思的,跟队友说:别让妈妈忙活了,中午你露一手吧。
队友说,没问题啊。
婆婆直接怼脸问我:你为什么不做饭呢?你一个当妈妈的人怎么能不会做饭呢?
我队友说,她会,她做得比你好,这不给我机会表现吗?
吃完饭婆婆又让孩子去写字,她就在旁边挑错,直到把孩子说哭了才送回我房间。
还不忘问我:我看书房有日语书,你在学日语吗?学得怎么样啊?
我说我学着玩的。
她说:什么叫学着玩?学就要好好学,就要学出个名堂!
我不想接茬,打个哈哈糊弄过去了。
吃完午饭,婆婆不顾孩子意愿,又开始逼他学习。
队友直接把孩子抱起来,说,不学,跟爸爸玩。
爷俩打闹起来,儿子的鞋掉在床上,婆婆看见了,说:宝宝小心点,把床弄脏了你妈妈还得洗。
我队友秒接一句:我弄脏的,我洗!
儿子也接了句:我洗!
婆婆立刻撇嘴:妈妈饭也不做,衣服也不洗,妈妈是大小姐啊?
她说这句声音是压低的,爷俩没听到,但我听到了。可你不是压低了声音吗,行,我就装听不见。
下午,到儿子的阅读事件了。我想这下总该扬眉吐气了吧?我自信满满给婆婆夸她并不熟悉的孙子:识字量和大人基本没差,已经读了几百本书,知道的老多了。
可婆婆不为所动:读书读书,就要读出声,不能这么闷不吭声看。
便上前指着漫画的对话框,让孩子大声朗读。
儿子也是有点逆反心理在身上的,干巴巴地说,那我不看了。
我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喜欢听,那就说给她听嘛。我让孩子跟奶奶聊聊天,讲什么都可以。
聊天,我儿子可擅长了,东北的出租车司机都聊不过他。
我就在旁边听着儿子从物种起源聊到人工智能,讲宇宙,讲未来,讲大自然中可可爱爱的生物和奇奇怪怪的现象。
当他说到“爱因斯坦”时,我觉得妥了,6岁小孩能跟你说出几位大科学家的生平,知道有一门学科叫量子力学,知识面算可以了吧,这下我看你还能说啥?
万万没想到啊,我婆婆面不改色地说:宝宝,你刚才把爱因斯坦的“因”,说成“ying”了。
what????
别说孩子,这下连我都蒙圈了!救命啊,还有什么茬是这老太太找不到的?
我听见儿子有点儿不知所措地解释:奶奶,我说的就是“yin”呀。
天地良心,我听着也是“yin”啊!况且就算说错了前后鼻音又能怎样,至于吗?这点芝麻小事真的至于吗?!
我婆婆觉得至于,她生气了,说孩子错了还不承认,一顿训。然后转向我:这样是不行的,你还是抓紧找一套一年级的教材让他提前学学。
我没说话。
我已经不想说话了。
……心累啊!
此时儿子已经有点怯了。我安抚地拍了拍他,让他自己去看想看的东西,他找了一部野外探险的纪录片。
刚看两分钟,婆婆又来了:这看的什么呀?这里面能学到什么知识呀?这有什么意思呀?
好一个连环call。
我只回了她最后一个call:孩子觉得有意思就行。
婆婆顿时不乐意了:你这叫什么话!你做家长不可以这么不负责任的!小孩子怎么觉得不重要,他现在就是应该好好学习!
儿子可怜巴巴拉着她的手说:奶奶,我在幼儿园每天都学习,玩的时间都很少了。
婆婆说:那我也没见你学会什么啊,拼音也读不准,字也不会写,你是脑子有问题吗?
……
我自认为脾气相当好,就差好成受气包了。她是我队友的亲妈,再怎么磋磨我,我作为妻子未必不能忍。但这样羞辱我孩子,抱歉,我作为母亲绝不能再放纵下去。
我说:妈,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孙子,但我觉得我儿子挺棒的。
刚巧这时队友过来,见气氛些许剑拔弩张,问怎么了。
婆婆说没事。
我说,我带孩子去我妈那住几天。
夫妻之间这点儿心照不宣还是有的,队友没有多问,就叮嘱我路上小心点,明天去找我。
我迅速收拾收拾出门,刚进电梯,就听见队友吼了一句:你是不是见不得我过得好!
第二天,我队友和婆婆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来找我们。
一向与人为善的我妈,这回也让我见识了一下她“夹枪带棒”的本事:
——我们家以前都是孩子她爸做饭,我做得不好,亲家你别介意啊。
——她爸爸不在了,我这当妈的就要加倍疼闺女。我这个女儿啊,心肠软,没脾气,容易吃亏……
——年轻人的世界我是看不懂了,但是只要他们自己开心就好,我老了,也帮不上忙,不给他们添乱就不错了。
——等吃完饭咱们一起遛遛弯儿,这院里院外的,全是小孩,都是爷爷奶奶带着的,可热闹了!
嗯,虽然两个都叫妈,但这才是我亲妈。
我在我妈那住了三天,再带孩子回家时,婆婆的态度明显大转弯。
不光尊重、分寸感、边界感全都有了,连关心和体贴都到位了。
没那么多话了,不挑毛病了,也不逼孩子了,我做点家务她会让我歇着,孩子写作业会问要不要休息一下,出门也会主动叮嘱我们穿防晒衣,路上慢点儿了。
看来这三天里,我队友没消停啊。
当然,我知道一个人的脾性不会轻易改变,这样的和谐维持不了多久。但没关系,能把这几天装下来就足够。
就上面五个回合,换个菩萨来,怕是菩萨也得翻白眼。
但我没有跟我婆婆吵架。不是因为我心宽,而是我很清楚:不管她怎么膈应我,作为晚辈,如果我去跟她做口舌之争,原本再有理的我也会变得没理。
毕竟在我们这个社会,尊重长辈,是已经形成普世价值的社会共识,而尊重晚辈,就全凭个人修养了。
那我们作为晚辈,在配偶的长辈跟前受了委屈,难道就只能忍了吗?
当然不是。
实际上,虽然前面我说了很多婆婆给我带来的麻烦困扰,但最终决定婆媳关系的,不是我婆婆,也不是我,而是那个在前文存在感并不高的人,我队友。
婆婆和儿媳妇,本是互不相干的两个女人,仅是因为同一个男人,才被联系到一起。
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是怎么来的?
很多儿媳妇婚后明明不花婆婆一分钱,工作生活都不靠她,自己带娃带到头秃,实在忙不过来才让老人搭把手。我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一天都没让她操心过。她这般挑刺,真的是重视孩子教育吗?
不,她无非就是看不惯我作为老婆不够“贤惠”,想打压打压我,认为这是为她儿子好。
说白了,作为早我30年出生的上一辈,婆婆本人就是父权制婚姻制度下的受害者,她曾在这套评价体系里活了几十年,承受的社会凝视、家族规训比我们这一代人更甚,好不容易有人取而代之,她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是她寻求内心自洽的一种方式。
(电视剧《双面胶》)
用这样一种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婆媳矛盾,很多问题立刻就能转明白。
为什么有些婆婆在外面就是个善良、热心、人缘好的老大姐,对年轻小姑娘慈眉善目宽容和气,回到家里却立马变了个人似的,横挑鼻子竖挑眼。
很多儿媳妇这时候心里就委屈了,想质问:她是对我个人有意见吗?她是不喜欢我,故意针对我吗?
不是,她针对的是“我儿子的老婆”这个身份。这身份今天是你是我,她就搞你搞我。明天换个人,她就搞下一个。娶个天仙都没辙,谁来都一样。
很多儿子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妈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未必不心烦不郁闷。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他妈,他不能当着老婆孩子的面让亲妈太难堪,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我们不妨先离场,给队友空间去处理。
这时最傻的办法是迁怒队友、孤立自己:日子没法过了!你看你妈!你妈怎么这样!
有多少家庭就是在这样的争吵中吵散了的。
省着点吵架的力气,别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婆媳之间是互相忍让还是水火不容,我们就躺平,让那个男的去决定吧。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我一位朋友的经历,一度让我心痛难言。
她母亲突遭车祸,她丈夫陪她一起赶回娘家奔丧,把不到六个月的女儿托付给婆婆照看。婆婆一手带大了大孙子(丈夫大哥家的孩子),有带娃经验。
但因重男轻女,婆婆几次把小孙女一个人丢在家里,跑去给大孙子送零食。后来小孙女生病咳嗽,婆婆也没放在心上,随便喂了点药,怕麻烦,还瞒着孩子父母,每次通电话都说孩子很好,孩子睡了。
等我朋友和她丈夫赶回来的时候,小女孩已经拖成重症肺炎,在本地治了几天不见好转,夫妻俩放下一切带孩子去了北京。孩子在儿医ICU住了一个多月,夫妻俩也在ICU门口守了一个多月,婆家没有一个人去看望。
孩子最后还是去世了。得知消息后,婆婆竟然说孩子早夭不吉利,不允许夫妻俩把女儿带回家安葬,要他们在外面“处理”就行了。
我这位朋友从此和婆家人断绝了来往,但她没有迁怒丈夫,因为她丈夫自始至终都坚定地站在她身边。
后来,婆婆被大儿媳妇嫌弃了,跑到他们家。她丈夫没有开门。
他说:我可以给你钱,可以给你请保姆,但如果我让你进这个门,我对不起我老婆孩子。
这是一位“配有老婆” “配过好日子”的丈夫的选择。
现在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事业也不错。
对于不涉及严重冲突的婆媳矛盾,我还是有一点心得。
婆媳尽量不在一起生活,距离可以解决一大半问题。
婆媳矛盾的根源在男人,出现问题一定不能两个女人扯头花,男人置身事外。把男人调动起来,缓冲矛盾,解决问题。如果这个男人调不动,那就不是婆媳关系的问题了。
无关紧要的唠叨,可以试着用糊弄大法,听不用仔细听,答也不用认真答:嗯,是的,知道了,对对对,好好好。然后该干嘛干嘛。生活中需要认真的地方很多,不要浪费在这儿。
实在忍无可忍要回怼的话,原则上谁的父母谁冲锋。放心,亲生的没有隔夜仇,怼怼更健康。
最后,作为“站得更高”的进步者,在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允许上个时代的人有她思想上的局限性。为什么古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所有从儿媳妇口中说出的委屈,如果换作婆婆来讲,都会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我现在是儿媳妇,但将来可能会当婆婆。
我问我儿子,等你将来有媳妇儿,我跟她闹别扭了,你会帮谁?
他说,谁有理我帮谁。
我告诉他,家里的事情,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的。如果我和你媳妇儿闹别扭,我希望你帮你媳妇儿,守护好你的小家。
儿子有点不放心:那谁来帮你啊!
我队友说,这不用你操心,我帮你妈,咱们疼好各自的媳妇儿就行!
撰文:无才编辑部 羊羊
羊羊,一位6岁男孩的妈妈。或许你也想听听她的故事?
在她贯彻爱与正义的育儿理念下,儿子小小年纪就颇有人格魅力……
点击蓝字阅读,来认识我们这位朋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