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黑色素瘤和我做手术的经历(建议每个人都看一下)健康2023-06-14 12:06文 | 缓缓君首发 | 缓缓说#张恒远去世#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根据媒体报道,张恒远的死因为黑色素瘤,去世时才36岁,英年早逝。而且他去年才和妻子毕夏结婚,孩子还不满一岁,真的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关于黑色素瘤(俗称皮肤癌),其实我两年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因为当时我发现身上的痣开始“长大”了,我担心它们会癌变,所以去医院做了切痣手术。今天看到张恒远去世的消息,真的让我感到有点后怕,同时也庆幸,还好自己及时把手术给做掉了。考虑到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长一些痣,并且痣会随着你的年龄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所以这里再发一遍我切痣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这次也补充了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01所谓的痣,是你体内黑色素细胞聚集在某处后形成的,也叫黑色素痣(或黑素细胞痣)。一般情况下,痣除了影响美观之外,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看相的人甚至还会根据痣的生长位置,将其命名为富贵痣、媒婆痣、美人痣等等。另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刘邦光一条左大腿上就长了72颗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但在极少数情况下,黑色素痣会异变成黑色素瘤,俗称皮肤癌。电影《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扮演的角色李香山就是因为脚背上的痣癌变了,最终选择了跳海自杀。我身上也有一些痣,其中有两颗比较大,一颗在脚掌心,一颗在胸口。两颗痣长的又有点不一样:胸口那颗是凸出来的,很明显;而脚掌心那颗完全是平的,如果不是因为有颜色的话,根本察觉不到。这其实和痣的类型有关。根据生长的位置,痣可以分为真皮痣、接合痣和混合痣。真皮痣(也叫皮内痣),顾名思义就是指长在真皮层的痣,多数会有明显的隆起,有的还会长毛,对美观的影响最大,但其实癌变风险是三种痣里相对最低的。接合痣(也叫交界痣),是指长在表皮层以及表皮和真皮层交界处的痣,黑素细胞就聚集在表面,一般都是扁平的,也不会长毛发,但如果经常受到摩擦,癌变风险反而是三种里最高的。像我脚底那颗就是接合痣。还有一种是混合痣(也叫复合痣),即一部分长在真皮层,一部分长在表皮层,特性也介于上述两种痣之间。我切掉的那两颗痣,其实都长了有一些年头了,过去也没太关注。直到(2021年)9月份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有一个叫皮尔森的女网红,就是在长了一颗痣之后变成黑色素瘤去世的。皮尔森原本有机会改变命运,因为黑色素瘤如果发现的早,五年生存率能够超过90%(甚至有说可以达到99%)。而皮尔森那颗痣早在她18岁那年就发现了,但当时她处于孕期,再加上没有医保,就一直没管它。但这颗痣经常会产生一阵一阵的瘙痒,有时候还会分泌出粘液。三年后,她有了医保,终于决定去医院看了。在进行了活检(活体组织检查)之后,皮尔森身上的这颗痣被诊断为黑色素瘤,而且癌症已经发展到了3期,扩散到了淋巴结。医生立即给她安排了手术,切掉了这颗“痣”,但为时已晚。一年后,癌症进一步恶化到了4期,癌细胞扩散到了肺部。之后几年,皮尔森尝试了各种前沿的治疗方法(免疫疗法、化学疗法、靶向疗法等),但终究还是无力回天,癌细胞逐渐扩散到了至少7个部位。皮尔森最终于27岁那年不幸离世。在她最后的时光里,反复在视频中告诫大家,要重视自己的皮肤。02皮尔森的经历也让我想起了胸口的那颗痣。然后在照镜子的时候,我发现这颗痣不知道啥时候长大了,不仅比以前更鼓了,而且直径也变粗了。于是我就去查了下相关资料,发现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有一个“黑色素瘤ABCDE”的自我诊断方法。而我可能符合其中的2条半,想想有点后怕,当时就在心里默默念:“我要去看医生,明天就要去!”我先后去了邵逸夫医院和浙一医院,两家的皮肤科医生都建议我做手术切除,然后做个活检。去都去了,我顺带也让医生帮我看了下脚底那颗痣。脚底的痣不痛不痒,又是平的,完全没感觉,而且已经长了有二十年了吧,我早就习惯了,所以原本我没打算对它怎么样。但医生说脚底的痣经常受到摩擦,会增加癌变风险,而且这颗痣还比较大,形状又不规则,建议我一并切除。手术安排在(2021年)10月6号。按照流程,医生会先交代告知事项,然后让患者签字。我看医生长得挺年轻,顺口问了句,像你们这样要毕业几年以后可以给病人做手术?医生笑着说,她还没毕业,因为导师是医院的皮肤科主任,就被安排到医院来做手术。我又问,那你现在是读研还是读博?她说研二,还问我怕不怕。我说有啥好怕的,邵逸夫手术安排得那么密(我本来想约9月底做手术的,但一直排到10月6号才能做),早就变成“熟练工”了吧。说完这句话,我感觉自己得到了安慰。整个手术过程大概是40分钟左右。先是趴着切掉了脚底的痣,然后是躺着切掉了胸口的痣。说实话,刚开始还是有点紧张的,尤其是麻药扎下去的时候,刺痛刺痛的。我就故意玩手机分散注意力。好在麻药很快就会起效,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医生在我脚底拉扯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医生告诉我,痣已经切下来了,问我要不要看一眼。我说我要拍个照。然后就是缝合。再然后就是换姿势,切下一颗。躺着做手术没法玩手机,我决定和医生聊天来分散注意力。等胸口那颗痣切下来后,也特意拍了照片。医生笑着说,你要是拿去发朋友圈,会被人拉黑的(其实我连蘑菇小姐都没给看,因为她不敢看……)。我的两颗痣都比较大,有8mm左右,但脚底皮肤的张力比较大,所以比胸口多缝了1针(一个4针,一个5针)。医生还说,手术后脚底的伤口也会更痛一点。我当时因为打了麻药,完全没感觉。做完手术后就自己走出医院打车回家了。后来才发现,这个“一点”,何止一点点。03我是下午3点左右做的手术,到了晚上9点左右发现走路会开始痛了,等到12点的时候,躺着也很痛。痛到失眠。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切肤之痛”。然后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鸟叫。再然后,身体终于撑不住睡过去了。上午醒来后,发现整只脚都肿起来了。打开棉布贴,给创口拍了照片,发给了做医生的同学,同学回复创口看着还可以。总算是放心了,本来就是个小手术,忍忍应该会自己好起来。期间一天3次用碘伏清理创口。但熬到了第二天晚上,还是忍不住吃了颗止痛药,希望能改善下睡眠。到了第三天,在网上查了下别人的经历。有人说术后三天就能下地走路了。我想着为啥自己恢复速度比别人慢那么多,继续看下去才发现,人家痣小,才缝了1针。我还是继续躺平吧。今天已经是术后第六天了,虽然脚还是明显肿着的,但已经几乎不痛了(不着地的话),一切都在好起来。(好在家里有一张带轮子的椅子,每天就靠它在家里滑来滑去,我的右脚去年就出过问题,当时也是靠这张椅子)相比之下,胸口那个创口,从做完手术到现在,一直都没啥感觉。但我现在还是有点担心胸口的那颗痣。脚底的痣那么多年都没啥改变,切掉更多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以免反复摩擦诱发癌变)。而胸口那颗痣是最近这一两年长大的(因为我自己没在意,啥时候长大的真不清楚),而且医生说边缘不是很规则,具体是什么情况还是要等待活检结果。希望只是虚惊一场吧。也希望我的经历和思考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朋友也有类似的情况,强烈建议你把相关的知识“科普”给他们——提醒那些有“痣”之士千万别大意。早发现异常,早处理。有些话我们可能已经听到了无数遍,但只有当真的生病的时候,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还是在事前多观察,多做一些预防性的措施吧。以上是我2021年写的经历。当时这篇文章发布后,有邵逸夫医院的读者专门帮我查了下,说结果是好的,让我松了一口气。第二天我也在邵逸夫医院的公众号里看到了病理报告,确认我脚底那颗就是交界痣,而且切干净了。这里要给那位给我做手术的医生点个赞,感谢她在切痣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倒是我胸口那颗,病理诊断的结果并不是痣,而是脂溢性角化(一种表皮良性肿瘤)。切痣这个事还有后续。由于我脚底的痣比较大,医生当时为了把痣切干净,所以最终切下来的皮肤有挺大一块。切下来以后还要缝啊,就是把伤口两侧的皮肤强行拉扯在一起,然后用手术缝合线捆住。但脚底的皮肤本来就比其它部位要紧,张力很大,以至于我第一次去拆线的时候,皮肤还没长好,拆不了。又养了一段时间,再去拆,发现手术线已经卡得很死,医生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手术线拆除。拆线的时候痛点也就算了,没想到第二天醒来之后竟然发现,皮肤又又又裂开了(是中间缺了一段皮肤的那种)!之后伤口两侧的皮肤同时往中间方向生长,又过了一段时间总算才愈合上……写这段经历是想提醒大家,如果你需要切痣,真心还是建议趁着痣还不大的时候去切,这样手术和恢复的体验会好很多。尤其是脚底、手指等经常需要接触、摩擦和按压的部位,癌变风险相对较大,早点切掉,早点安心(当然,还要考虑痣的形态、大小和是否在发生变化)。最后,还有一些朋友出于爱美之心会去美容院里点痣,这里我也强烈建议大家,不管对方说什么,都不要动心,坚持去大医院处理。毕竟大医院的医生都是接受过系统性的医学专业训练的,这一点是美容院比不了的。有些不正规的美容院甚至还在采用“化学点痣法”,也就是用腐蚀性药水(他们会说这是“点痣药水”)去灼烧有痣的皮肤,破坏痣细胞,但这种方法不仅容易造成皮肤表层凹陷、留下疤痕,还存在发炎感染的风险。至于激光、冷冻等祛痣方法,也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你的痣要不要去除,应该采用哪种方式去除,还是建议交给专业的医生去判断,才让人放心。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