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与西方哲学
加作者好友,请微信搜索“liudeli409”.
一、定义。
网上是这样界定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简单来说,虚拟现实是把真实的你带进虚拟世界里,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而增强现实则是将虚拟影像在真实世界中呈现,你可以分辨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二、增强现实技术
笔者想用农夫的语言说明一下这两种技术以及区别。
比如,我面前的桌子上,有一片竹子的叶子。
增强现实技术,就是能够让我看到一片竹林在风中摇曳多姿。
此时,有现实中的一枚竹子的叶子,也有虚拟的在风中摇曳多姿的一片竹林,两者进行了叠加,并进行了无缝衔接,现实中的竹子被称为“现实”,虚拟的在风中摇曳多姿的竹子的影像是对现实中的叶子的“增强”,两者合二为一,就是“增强现实”。
所谓增强,首先是整体对部分的增强。
刚才所说的虚拟的摇曳多姿的竹子的虚拟影像,对竹叶的增强就是整体对部分的增强。
刚才提及的竹子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物品,当我们看到竹子的叶子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想到摇曳多姿的竹林的记忆和经验。
实际上,我们用自己的关于竹子的知识和经验,“重建”的竹子的摇曳多姿的影像,也是“增强现实技术”,只是,这是人类用自己脑海的里的“影像”对现实的的增强。
但是,现实中,有很多我们不常见的叶子,我们对这种叶子所属于的植物本身不清楚。
比如我,作为一个北方人,从来没有种植过榴莲,没有榴莲种植、欣赏的知识和经验。当我的面前摆着一个榴莲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不会浮现榴莲树的样子,也不会在脑海中浮现种植榴莲的各种经历和记忆。
因此,这就决定了我的知识、经历和记忆,无法对我面前的榴莲进行“增强”。
但是有了增强现实技术以后,就不一样了,我的面前有一个榴莲,当我穿戴上特殊的设备看这个榴莲的时候,一个关于部分的整体的影像就出现我的面前,榴莲的枝叶,随风招展,甚至春夏秋冬,榴莲的一岁一枯荣,都在我的面前展现,这样,我瞬间就理解了榴莲。
因此,增强现实技术有助于人类的学习,并提高人类的学习效率。
因为增强现实太过生动,让人瞬间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没有这种技术,就好费好多力气。比如,我需要飞到热带地区,亲自观察榴莲的样子,甚至要和当地讹果农一起生活,共同种植榴莲,我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和经历。
有了增强现实技术,就无需亲临现场了。这种技术就给你身临其境和亲临现场的感觉。
第二、艺术的增强。
比如,王维有一首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当我看到竹叶的时候,我想起了这首诗,增强现实技术,马上进入了王维失踪描述的情景。
第三、个人经历的增强。
去年,笔者到了长岛砣矶岛,在海边发现了很多美丽的石头,现在每当笔者看到这些美丽的石头,笔者就想起了那次愉快的长岛之行。
此时,这些石头就好像一个“容器”,盛着我的那次长岛之行的经历。
我的这些经历,实际上就是对这块石头的“增强”。
现在我的好友看到了我的这些石头,增强现实技术就给我的好友呈现了我的长岛之行的愉快经历。
第四、旅游时的增强现实。
五月份,笔者到了诸城常山,常山有“东坡狩猎处”。
在这个地方,我大声背诵苏轼的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时,我的脑海中苏轼纵马奔腾狩猎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脑海中万马奔腾的情景,叠加在现实的“东坡狩猎处”,就是增强现实技术。
现在,你穿戴上特定的装备,增强现实技术,就将东坡的狩猎的场景展现在你的眼前,甚至,让你体验苏东坡的感觉,这种场景和感觉,叠加在你眼前的“东坡狩猎处”,就是增强现实技术。
以后,到旅游胜地旅游,你穿戴特定的设备,你在什么景点,关于这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就给你展现你的面前。
笔者曾经威海荣成成山头旅游。
景区的管理部门,设置了秦皇汉武巡视成山头的雕塑。
将这些雕塑叠加在现实的景点之上,实现历史事件和景点的结合,让人们加强对景点的理解,这也是增强现实技术。
有一点肯定的,就是因为秦皇汉武到过成山头,成山头才变得与众不同,各地游客才慕名而来。
这就好像我从烟台到诸城常山旅游一样。
就是因为苏轼在此狩猎、祈雨、游览,常山才变得与众不同。
三、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比如,我想到了竹子,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竹子的摇曳多姿的影像。
这个影像是我根据我的经验、经历,在我的脑海里“重建”的。我的脑海中这个影响就好像看到真正的摇曳多姿的竹子一样。这就是虚拟现实。
比如,我从来没有读过王维的《独坐幽篁里》,但是,当我穿戴上虚拟现实技术设备,我的眼前就出现了诗锁描述的情景。
再如榴莲,我吃过榴莲,但是从来没有见过榴莲这种水果的树,以及他们一年四季的样子。
但是,当我穿戴上这种特定的设备后,当我想到榴莲的时候,我的要钱就展现了榴莲树的整体,以及它一年四季的样子。
现在我回家了,我想起我游览常山的情景,我的脑海中就浮现“东坡狩猎处”的情景,以及诗词中描述狩猎场面。这就是虚拟现实。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去过常山,但是,他想学习苏轼在常山的一举一动,他穿上设备,就能够如身临其境般,“看到”苏轼的狩猎、祈雨和爬山的情景。
四、西方哲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指出,所谓现象学,就是事物“如其所是”地给你展现出来的样子。
比如,上述竹叶,当我看到竹叶,这个竹叶给我展示的是什么?
首先,给我展示的是“在风中摇曳多姿的竹林”。
其次,王维的诗词描述的情景。
第三,我和我的爱人到景点游玩欣赏竹林的经历和经验。
这些都是竹叶所展示的“现象”,现象学就是研究现象的学问。
胡塞尔提出要“回到事物本身”,既要对认识的事物从一开始就不确定一种未经检验的理论。
笔者理解“回到事物本身”,就是将事物本身“人类的精神”“揭发”出来。
比如,我面前的“竹叶”,其中的“人类的精神”是什么?就是我前面提及的三点。
这枚竹叶向我“显现”的这三点,就是胡塞尔所说的“现象”。
胡塞尔的提及“现象学的还原”:
纯粹的内在之物在这里首先通过现象学的还原而得到描述:我意指的东西恰恰就是“这里的这个”,不是它以超越的方式所意指的东西,而是他自身之所是的东西,以及在被被给予时所作为的东西。
现象学的还原,就是“去掉”关于事物本身的“偏见”,回到“事物本身”。
这就好像王阳明所说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也像佛家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空一物,何处惹尘埃?”
海德格尔称之为“去蔽”。之所以要“去蔽”,是因为艺术作品的真理被“遮蔽”,因此,要去掉“遮蔽”,让这里显现出来。
比如,女孩对男孩说:你真坏!你坏透了!
如果你理解的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大错而特错了。
当你这样理解的时候,说明这句话的这里被“遮蔽”了,认识的任务,就是“去蔽”,让真理“显现”出来。
综合男孩女孩对话的上下文,她的真正含义,是喜欢的不得了。
海德格尔研究了“此在”,所谓此在,就如我在“东坡狩猎处”,脑海中浮现的万马奔腾的场面。
此在,在佛家来说,就是“如亲眼见”。事物的在人们脑海中的清晰程度就好像“如亲眼见”。
儒家提倡: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写过一系列的文章。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是研究“理解”的学问。
比如王维的《独坐幽篁里》这首诗。
读者读了这首诗,读者用自己的弹琴、赏竹、赏月的经历和经验作为“建筑材料”,在自己的脑海中“重建”王维诗中的情景,实现了读者和诗词文本,读者和作者的合二为一。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穿越”到现在,读者穿越到唐代。
笔者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所展现给人们的,就是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现象”、“事物本身”,海德格尔的“此在”,以及哲学诠释学所主张的那种“合二为一”。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人们能够成功、迅速达到哲学家说论述的境界。
可以说,这两项技术是西方哲学思想的现实化,技术化,让抽象的哲学思想变得可以感知,可以触摸,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现在我想,这两项技术被美帝原创,是不是和西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有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