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想让孩子保持优秀,死磕课本远远不够!
从科技公司年薪200万招收科学少年,到科技特长生逐渐代替艺术特长生,成为中高考新风向,都也能看出来——
包含历史、天文、地理、数理化、建筑科学、农业、医学、军事政治等方面。每册书又包含12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是一小部“古代科技发展史”。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也是世界中古建筑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阿房宫、未央宫、兴庆宫、大明宫、紫禁城等宫殿建筑群的风貌;世界上最早的“无人机”竟然是鲁班在2400多年前发明的;《春秋》中记载了春秋时期200多年间的37次日食,是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记录;
《汉书·五行志》中有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唐宋时期,鄱阳湖的渔民就懂得使用“噪音捕鱼术”,后来古人还使用“声呐”的技术判断鱼群的位置和数量;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有反季节果蔬种植和温室栽培技术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痛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方法,出自神医华佗之手。在讲述科技发展的同时,还穿插物理、历史、地理、古文、诗歌等,能全面提高孩子的知识面比如,动物油脂、植物油、石油、蜂蜡、白蜡等都可以作为燃料;成语“火树银花”就出在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孙子兵法》中提到的“火攻”就被用于历史上的三大战役“曹操火烧乌巢战胜袁绍”“周瑜火烧赤壁战胜曹操”“陆逊火烧连营战胜刘备”。书中配有大量漫画,语言简单易懂,是小学生就能看的“科技漫画”。
这样一套内容丰富、形式轻松的“轻体量”科技漫画书,咱们开团拿到了抄底价!原价248元/6册,开团只要79元。《中国古代科技史》打开科普阅读的大门,让孩子感受到科技与科学的魅力,还能学习到历史、文化、古诗等知识,一举多得!
这套书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儿童科普书中,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最全的书。全书包含了260+古代著名科技人物,320+古代经典科技著作,1800+课内外学科知识点。古代果树嫁接技术的发明灵感,竟然来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用青蒿治疗疟疾的启发,提炼出青蒿素,在全世界范围内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古代儿科叫“哑科”,因为小孩子不会表达和描述自己的病情;《竹书纪年》记载了3000多年前发生在夏朝的一次流星雨;
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冰箱空调一体机”的冰鉴;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就记载和阐述了“小孔成像”,并总结了物理“光学八条”。
书中从农本、岐黄、建筑、天文地理、数理、匠心之术等多方面,讲述了极具世界影响的科技人物,描绘了科技发展的历史故事。同时,也让孩子们看到了中国古代令人震撼的科技成就,源远流长的科技文明。
这套书一上市,就备受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喜欢。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它的专业。每个主题都采用专题的形式,梳理一项古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比如在讲“造纸”时,就梳理了造纸材料、技术等发展。最开始,文字被刻在龟甲、青铜器、石头和竹帛上。直到西汉前,造纸术开始出现。古人从丝织品的生产中将“打浆”借鉴过来,又加入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造纸原料也从树皮、苎麻,变成蔡伦时期的楮皮、魏晋时期的桑皮、藤皮,唐代的香皮甚至是竹子。再比如讲述“用火和照明”时,从最开始人类惧怕天火,到意识到火的好处,开始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又到发明灯烛、冶炼金属。细致、清晰的讲解,不仅让孩子了解了造纸和用火的历史,以及技术发展。更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如今的生活,都来源于古代人民的智慧,古代科技对我们的文明具有极大影响。宋代时,纸张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被印成早期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渐渐取代金属货币,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明长城是长城建筑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堑。每个专题后还有小结,帮助孩子梳理知识脉络的同时,还能启迪思考。就像“用火与照明”中,不仅提及了火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更从辨证的角度告诉孩子:
火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危害,直到如今,我们依旧在研究如何防火、用火的问题。这样的总结,既能帮助孩子学会梳理总结知识点,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形成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偏执、不极端,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为了增加可读性,更好地帮助孩子了解古代科技发展,全书采用孩子喜欢的漫画形式。简单易懂的语言,清晰有逻辑的知识点,搭配形象、生动、趣味的漫画,让原本枯燥的科普变得有趣。天然大豆油印,全彩内页;字体大,文字量少,搭配漫画,减少孩子阅读障碍。这套书用漫画和有趣的主题,将科技史和科普知识,精彩地呈现给孩子,是难得一遇的好书趣书。知识与课内多学科相结合,特别适合6-12岁的孩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广告|文案、产品及服务均由品牌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