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中国梵高》的深圳大芬村匠人 线上放映|共阅计划NO.23
在深圳大芬村,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昼夜临摹西方油画,达·芬奇、莫奈、梵高......有人甚至连自己描的是谁的作品都不知道,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临摹了20年梵高画作的赵小勇受到顾客邀请,坐上飞机,来到荷兰梵高博物馆。在那些伟大的真迹前,他颤抖着喃喃自语:“这里颜色不一样,那里也不一样。” 原来,那些曾捻熟于心的一笔一划,还是与“标准”有着这样大的差异。
他们的真实故事被拍成纪录片。2014年,《中国梵高》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方案预售环节拿到了丹麦电视台联合制作和加拿大广播电视台的预售。成片后,《中国梵高》于2016年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全景展映单元,并先后在欧洲多国放映。
本次凹凸镜DOC线上共阅计划将放映纪录片《中国梵高》,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和映后交流,映后嘉宾为本片导演余海波。
《中国梵高》
导演: 余海波 / 余天琦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荷兰 Holland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片长: 82分钟
放映+映后时间
7月17日
星期日
20:00-21:30
放映《中国梵高》
21:30-22:30
导演映后交流
付款后请加微信:aotujing-doc 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映后嘉宾
余海波
余海波,1989年武汉大学摄影专业毕业。高级记者、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民族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艾玻特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克兰纳特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雅昌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1986《远古的梦》获国际和平年全国摄影大奖赛最高奖“国际和平杯”, 1988年《在幻想锁链的彼岸》( 系列 )获得第十五届全国摄影展览“艺术风格”大奖,1989年首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提名奖,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2006年《中国大芬油画村》获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荷赛”二等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50年特别贡献奖。2016年纪录片《中国梵高》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并在全球院线上映,在纽约、巴黎、土耳其、北京、广州国际电影节中获多个奖项。
《中国梵高》讲述世界最大的油画复制工厂——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农民画工,在多年复制西方经典油画之后,如何面对现实、对面自我、道德、艺术追求的多重选择。
大芬油画村于1989年诞生于中国最剧烈城市化的深圳, 0.4平方公里的传统自然村里聚集着万余画工,他们日复一日地复制《向日葵》《星空》《自画像》等旷世油画,一夜之间悬挂在了世界的墙壁上。数百万幅油画直接通达全球市场和世界资本的链条,那些非逻辑的笔触散发着孤独的向往,抑郁的自画像和烈日般的《向日葵》晃动着世界的眼球,敲打着人类触摸艺术的敏感神经。
《中国梵高》记录了大芬画工转型的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挣扎,绝望与希望,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碰撞与妥协。大芬画工的转型同时映射了21世纪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转型中的复杂与矛盾,也批判了当代主流艺术圈的排他性,和社会赋予艺术价值的荒诞性。
《中国梵高》纪录片由余海波和女儿余天琦共同合作,经过五年的拍摄完成。2016年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并在全球院线上映。《中国梵高》提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对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命观看,对身与心、生与死、记忆与遗忘的敏锐洞察。这一切构成主体内心的狂热与焦灼感,挑战现实与幻觉的心理极限。
在《中国梵高》纪录片中,对艺术与资本的客观性提出深刻质疑,尝试挖掘人类沉沦久远的心里危机,一种幻想空间中再造有形的现实连接与精神重生。游离的灵魂始终徘徊在长夜的无限星空之中,对不确定性未来生命久久凝视。我们似乎看到梵高孤独地站在乌鸦飞奔的无限麦田里露出诡异的微笑。
凹凸镜DOC共阅计划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