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新片《远程杀戮》线上放映|“911事件”21周年,愿阿富汗人民远离战争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发动阿富汗战争,直到2021年8月30日,美军撤出阿富汗,将近20年时间,这场战争带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伤痛并没有因为战争的过去而完全消失。
而在美军撤出阿富汗一周年之际,由CGTN出品,纪录片导演杜海创作的《远程杀戮》,通过缜密的线索与独家的渠道采访了空袭遇难者家属、遇袭平民、美军“吹哨人”、科技巨头前员工、NGO调查者,抽丝剥茧,讲述了无人机空袭背后不为人知的隐秘故事。
这是由一位中国导演在阿富汗实地拍摄的调查纪录片。影片从美军“吹哨人”——前无人机驾驶员的独特视角入手,还原了现代战争中远程杀戮的残酷无情,这不仅对阿富汗无辜平民产生了巨大威胁,同时也对美军作战人员造成了永久的内心创伤(PTSD)。
在“911事件”21周年的时候,凹凸镜DOC线上共阅计划将放映纪录片《远程杀戮》,通过腾讯会议直播和映后交流,映后嘉宾为本片导演杜海。
2022年8月15日,首都喀布尔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门外,游行的队伍正在欢庆美军撤离一周年。
放映+映后时间
9月11日
星期日
20:00-20:50
放映《远程杀戮》
20:50-21:50
导演映后交流
放映免费
腾讯会议号码:904-260-111
请加微信:aotujing-doc 务必进群
《远程杀戮》:战争与创伤
作者:杜海
2021年8月,美军撤离阿富汗,结束美国军队参战时间最长的战争。整整一个月,我都在电视前关注阿富汗局势。当看到10年前我在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的老师Rob McBride出现在喀布尔街头现场连线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也有必要去见证历史?
Rob McBride在2021年8月阿富汗政权变更的时刻被所供职的媒体从韩国首尔临时派驻阿富汗喀布尔。10年前,他是我接触电视与纪录片行业的第一位老师。
而我终究没有这么做,直到半年后我才踏上了阿富汗的土地。我的目的也不是追赶新闻事件。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缜密的调查,还原20年战争期间不为人知的隐秘故事。
2021年年底,我在阿富汗驻伦敦大使馆递交了签证申请。使馆的工作人员很认真地让我签署一份“生死状”,大意是签证申请人已充分获知阿富汗当前局势突变对自身安全的可能后果。使馆的工作人员一再向我告知大使馆已经不再与喀布尔当局有任何联系。很明显,在政权更替之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过前往阿富汗的签证申请了。他们对一位亚洲面孔的申请人感到不解。
很多人问我最初是怎么开始这部硬核纪录片的。我在给阿富汗本地媒体编辑、记者的培训中很生动地描述了我的经历。在2021年8月,我通过网络调研了大量关于阿富汗局势的新闻报道。当时我的社交圈子里没有任何与阿富汗有联系的人。从脸书与领英上我找到了一位阿富汗记者的社交媒体账号,给他发了私信,建立了我在阿富汗开展工作的第一位联系人,后来他成为了这部纪录片的联合导演。事实证明,这位联合导演不仅仅是我在阿富汗的现场协调人,同时也给了我很多专业建议;另一方面,我在阿富汗的安全托付在他手中,我必须百分百信任他的判断。
拍摄是漫长的,过程中最令我难忘的经历是在阿富汗瓦尔达克省的坦吉山谷。由于险要的地理位置,这里是阿富汗战争期间交战最为惨烈的地区之一。2011年,美军的一架CH-47“支努干”直升机在这里被击落,造成30名美军士兵死亡。这件事打破了此前美军在阿富汗单次战役中的伤亡记录。塔利班在这个地区的密集活动造成了美军的疯狂攻势。坦吉山谷里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由于战争而遇难的平民。
一个男孩走过一座被美军无人机炸毁的民房。在坦吉山谷,激烈的战斗让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支离破碎。
我们的采访对象是生活在这里的一位50多岁的建筑工人。他家院墙上至今仍留存着未爆炸的无人机炮弹。当我们拍摄时,他准备挪动炮弹近距离地进行展示,让我们善意阻止,生怕会发生意外。这位老父亲的两个儿子在几年前的一次美军夜袭中丧生。白发人送黑发人,中国的这句古语在阿富汗同样意味着悲伤的丧子之痛。这位老父亲在去年8月听到战争结束,美军撤离的消息时,拿起了枪,骑上摩托车行驶5个小时来到喀布尔,准备给儿子报仇。而当他来到喀布尔唯一的一座立交桥上时,看着已经趋于平和的城市,他的内心突然被善念占据,愤怒被抑制住。当他平静地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我在摄像机背后感受到了容忍与宽恕,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仇敌的和解。
连年的战争结束在去年夏天,阿富汗瓦尔达克省又恢复了平静。在一个下雪的午后,塔利班与平民正在进行祷告。
我一直觉得调查纪录片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敢于发声的亲历者。阿富汗遇难者家属是勇敢的,他们向我这位毫无关联的人分享了各自的悲惨经历。2个月后,在地球的另一端,我遇到了另外一批勇敢的人。
在德国柏林的一个名为The Kill Cloud的会议上,我见到了战争另一方的几位“吹哨人”,Lisa Ling和Cian Westmoreland,他们都曾在美军服役。这些年他们在世界各地参加活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反对应用无人机进行远程杀戮的社会活动。
在喀布尔的红十字会国际康复中心,每天都有众多民众前来这里进行假肢保养于康复训练。不仅仅是治疗者,这里很多的医生都是战争期间地雷的受害者。
美军“吹哨人” Brandon Bryant在2006年至2011年期间于美军无人机部队服役,他的反思与忏悔同样打动了我。他像一位斗士一样无畏而坚强地分享了自己在战争期间的经历。像揭露伤疤一样勇敢而平静地讲述了他长期经历的战后PTSD困扰,这也成为许多参与过阿富汗战争的美军士兵长期的心理问题。
在那次柏林凌晨的漫长采访中,我给Brandon播放了我在阿富汗拍摄的无人机遇袭截肢者纳西姆的素材。纳西姆是一位乡村教师,他在几年前的一次美军无人机空袭中被炸断左腿,体内至今还留存着上百枚弹片。由于无钱医治,大部分弹片只能继续留存在身体中,这让纳西姆倍感疼痛。相比于他的表兄,纳西姆算幸运的,他的表兄在那次空袭中被炸身亡。我给Brandon看了我拍摄的纳西姆在他表兄墓地前的采访。我问纳西姆,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直接与美军无人机飞行员对话,你会说些什么?这个35岁的乡村教师坚信圣战者会为战争遇难平民复仇,在他内心深处依然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相隔万里的国家,要对另一个国家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杀戮。
当我给Brandon播放纳西姆一直积压心底的愤恨时,我感受到了这种关于痛苦记忆的跨时空对话。Brandon不是执行空袭纳西姆任务的飞行员,但是这种巨大的创伤,在参战各方的身体和心理上都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像Brandon在采访中所说的“我能感觉到的只有我不再讨厌那些所谓的敌人,我对自己产生了厌恶。那些情绪,那些瞬间,它们一直纠缠着你。那种感觉烙印在你的记忆中。”
我可以理解纳西姆对美国的憎恨,而布兰登的忏悔让我感受到了人性超脱于意识形态、政治企图、党国利益之外的更为宽广的境界,是一个回归人性本质的蜕变。
战争的残酷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地区人们无法想象的。远离战争的前提是让大家更多地看到战争带来的伤痛与裂痕,以及被撕裂的人与人之间原本善良和谐的关系。我觉得这部纪录片的工作也许可以提供一个小小的切口,让大家意识到战争如何影响他人,同时也影响着自己。
这是我在阿富汗最愉快的一天。我年轻的阿富汗朋友Zulmay Sekandari正在巴米扬大佛前与当地的孩子们踢足球,他曾经在上海政法学院留学。40多年的连绵战争让阿富汗人饱受痛苦,恢复和平与重建家园是这个国家面临的艰巨任务
作者简介:
杜海,纪录片制片人。他已经完成超过二十部纪录片作品。作品曾入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纽约纪录片电影节、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蒙特卡洛电视节、台湾金马影展等。杜海拥有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香港大学校友会奖学金获得者),以及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纪录片硕士(英国政府志奋领奖学金学者)。他目前是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艺术媒体研究教育中心电影学博士研究生,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纪录片讲师。杜海的个人网站:vincentdu.com。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远程杀戮》
导演: 杜海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英语、达里语和普什图语
上映日期: 2022-8-20
片长:47 分钟
凹凸镜DOC共阅计划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