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耶鲁华裔教授统筹项目获巨额资助
【留美学子】第2685期
8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港大经管学院研究项目获7480万资助
港大经管学院宣布,由陈志武统筹的跨领域研究项目获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辖下的研究资助局(研资局)6732万元的拨款资助,加上香港大学的支持,此单一研究项目共获得7480万元,资助金额创学院自2001年成立以来的新高。
题为“量化历史研究:追寻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源”的研究项目,获得研资局辖下第十轮“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的资助,旨在透过在香港大学成立“量化历史研究中心”,作为协调和开展“量化中国历史”研究的核心学术机构,致力加深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认识,挖掘历史新知识,促进历史教学,引导政策制定,改善商界运营模式。
也就是说:陈志武教授统筹的量化历史研究项目,拿到7480万港币资助,应该创造力香港人文社科资助金额历史!
陈志武是谁?
一个农民的儿子,上大学前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乡下,却靠着不断求索和努力,成为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
陈志武1962年7月生于湖南省茶陵县,是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
他的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
陈志武是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其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2006年,被《华尔街电讯》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已有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士或是在证券分析领域或是在华尔街第一线崭露头角。而在金融教育与研究领域,能够取得如陈志武教授一样有自己舞台的专家则不多。
| 幸亏父母没有太管教
出生在湖南茶陵乡下的陈志武,父母都是农民,而他自己在1978年暑假之前,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他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湖南茶陵的田野、山岭上度过的。
整个启蒙阶段都在“文革”期间,没好好上过课。陈志武回忆说,“老师都是本村本镇的,没有人上过大学,给不了启发性教育,就是按教科书很枯燥地讲。”
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小基本上是自己管自己。如果父母懂文化,按中国传统方式管我,或许我就不会是今天的我了。”
陈志武表示,他能够在耶鲁大学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主要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没有什么理论是不能被挑战、不能问一个为什么的”。
| 读书和挚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直到1979年考上中南矿冶学院,他才第一次离开了茶陵县老家,来到大城市——长沙。
班上有很多来自城市的同学,“和他们一比,才知道生活条件、父母家庭带给他们的影响和自己有多大的差距。”
在国防科大读研时,陈志武经常去湖南省图书馆借书看,印象最深刻的,一套是80年代非常有影响力的《走向未来》丛书,还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系列翻译介绍西方思想家、政治学家的经典著作,“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影响他走上学术之路的人——崔之元。当时,崔之元还只是数学系大一学生,读过非常多的书,高中时就在大学学报上发表过文史哲方面的文章,和李泽厚这些人都有来往。陈志武最初对社会科学、哲学的兴趣,是受到崔之元的影响。
1986年,陈志武被国防科大留校任教,当时他的专业是计算机、系统工程。80年代中期,出国留学的一股风也刮到了这个角落。陈志武开始尝试申请美国的一些大学,他给耶鲁大学一位老教授写信,询问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可能性。
“我没有参加托福和GRE考试,因为当时中国的外汇管制很严,参加这些考试都需要32美元,而我一美元都找不到。所以我就给耶鲁负责招生工作的教授写信说明原因,我向他们解释之后,他们答应让我免掉托福和GRE的考试。”
在崔之元的建议下,陈志武选了金融学,“当时我连金融(Finance)这个词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他当时给我看了一些书,但我还是没有搞清楚。”
4个月后,一封来自耶鲁的录取通知书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带着几十美元,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1990年,陈志武从耶鲁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1997年晋升为金融学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金融学教授并重返耶鲁担任终身教职。
| 一本杂志带来的引爆点
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理论》与《金融经济学》等主流学报上。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的金融经济学圈子里,陈志武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
2001年7月,在上海飞纽约的飞机上,陈志武翻到了一本当月的《财经》杂志。“从头到尾都读了一遍,觉得很吃惊,办得和美国的《商业周刊》没什么区别,完全没有那种国内杂志惯有的、意识形态化的官腔官调。”
从那时起,陈志武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国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2001年,正是中国A股的转折之年。当时,《财经》接连曝出深圳世纪新源、银广厦等一系列的内幕交易丑闻。吴敬琏由此抛出“股市赌场说”。
几个月后,股指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中国股市便进入了4年多漫长的熊市。在媒体上,关于上市公司的治理成了重要话题。
2001到2002年,陈志武在《新财富》上开设专栏,介绍美国证券法案,监管规则、法律以及诉讼案例、内幕交易。
2006年,美国《华尔街电讯》公布了一份十大华人经济学家的榜单。这份引人注目的榜单把学术影响力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其次是经济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陈志武名列其中。
| 研究领域
陈志武教授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市场监管、资本市场、证券投资管理、公司治理、期权定价和套期保值、公司财务与组织战略、股票定价等问题。
他教授金融经济与金融理论、投资管理、期货与期权、投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是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助理教授、威斯康辛大学助理教授,在美国经济学界,他被认为是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当然,人生的某些必然也给了陈志武太多惊喜。“女儿一定是我这辈子最幸运、最好的礼物。”每次和旁人谈起两个女儿,骄傲和幸福总是洋溢在他的脸上。两个女儿由于没有在中国出生长大,对许多中国文化、历史难以理解,常常质疑陈志武回国调研、考察的动机和行为。而陈志武却不会以传统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强迫女儿们去认同甚至改变。
“或许和我自己对于私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推崇有关系,我尊重女儿们,尊重其他学者,甚至包括我的对手,因为我也希望他们给予我同样的尊重和自由。”
多年前陈志武曾给两个女儿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到,“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以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
在陈志武看来,自己的人生很随机、很自由,没有任何人给自己制定计划,自己也没有计划,所有的变动都是兴趣使然。
他说,自己比较相信非受控制的人生和社会,这样反而能活得更好、更自然,“人生就是各种随机事件的组合。”
作为湖南茶陵的农家子弟,这个学霸的成长史,说明学经济学可以改变命运。对他来说学经济是一种偶然,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学对他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参考来源:耶鲁大学·香港大学·wikipedia·访谈系列·百度百科·搜狗·全球化智库等
https://www.hkihss.hku.hk/wp-content/uploads/2018/03/short-bio-of-professor-zhiwu-chen.pdf
来源:香港大学
陈志武 耶魯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
金融经济学、证券估值、新兴市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专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资本化问题、量化经济史与金融史、金融社会学等课题。
陈教授是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博茂集团首席顾问,以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中国交通银行、諾亚财富的独立董事,,也同时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及 HKU-AXA 高级研究员。曾经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纪錄片《华尔街》和《货币》学术总指导。
他于 2013 年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创办了“量化歷史讲习班”(一年一次),并从 2015 年起继续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该讲习班及国际量化歷史年会,立意推动中国的量化歷史研究。他曾经參与创办 Zebra Capital Management 基金管理公司并在 2001 至 2011 年间为其兩位合伙人之一。2012 年全球谘询公司
Burson-Marsteller 在其“G20 Influencers’ report”(G20 国家最具影响力人物报告)中将陈教授列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人”之一。陈教授在众多国际经济学、金融学学报发表过许多学术研究論文。他的中文著作包括《财富是怎样产生的?》、《媒体、法律与市场》、《为什麽中国人勤勞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金融的邏辑》、《24 堂财富课》、《陈志武谈中国经济》。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奖勵。陈教授著作《金融的邏辑》获得过 23 项最佳年度图书奖,《为什麽中国人勤勞而不富有》获得和讯网最佳图书头等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