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再读《背影》:看过的人都哭了,看懂的人都老了
作者 | 每晚ADC
来源 | 每晚一卷书原创(ID: JYXZ89896)
6月18日,又是一年父亲节。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自70年代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就失踪了。
不是去了远方,就是面目模糊。
每年父亲节的时候,他才会短暂地显身出来。
平日里,他留给我们的,大都是一个模糊的背影。
这个背影,和朱自清当年写下的《背影》如出一辙。
那个佝偻蹒跚,翻越层层月台,深一脚、浅一脚,抱着橘子走到朱自清跟前的身影,又何尝不是天下父亲的缩影?
今年父亲节,我再次翻开朱自清的《背影》,这才读懂了那沉默而伟大的父爱。
1
英国作家培根说: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而父亲更甚,不仅隐藏他的喜怒哀乐,还要变成冷酷严厉的模样。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就是这样一个人。
出身书香门第的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
念书时,朱自清每次放学回来,父亲都会搬出小桌子,一边喝酒,一边检查他的作文。
看到教书先生给的好评,父亲会点点头,然后默默喝下一口老酒。
文章如果被评得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父亲就大声训斥,甚至会用一把火将他的作业烧掉。
童年的朱自清,常常眼泪汪汪,十分害怕那位板着脸严肃的父亲。
这种害怕,甚至到后来,让父子俩产生了矛盾隔阂。
等朱自清长大后才明白,正是父亲的严厉,让他从小有了扎实文化素养,考上北大,成了一代散文大家。
贾平凹在《关于父子》中写道:
中国的传统里,有严父慈母之说,所以在初为人父时可以对任何事情宽容放任。对儿子却一派严厉,少言语,多板脸,动辄吼叫挥拳。
如果说母爱是温暖和煦的太阳,父爱便是挂在黑夜中的月亮,看似冰冷疏离,实际上深沉而内敛,皎洁而漫长。
父亲严厉板着脸的背后,其实都藏着对孩子未来成才的期许。
莫言也写过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村子里最和蔼的老人。
家族里小一辈的孩子,几乎都是在父亲的背上长大的,都爱跟父亲玩。
可在莫言小时候,父亲只要咳嗽一声,子女都噤声敛容。
不管他们兄弟几个玩得有多开心,只要被父亲的目光一扫,他们顿时就浑身发抖,大气也不敢再出一声。
每次在外面玩,只要有人在身后低沉地说一声“你爸来了”,他就会打一个寒战,半天才能回过神来。
母亲后来告诉他,父亲对他们严厉,是担心他们在外面闯祸,所以对他们没有好脸色。但心底里,是很疼爱他们的。
莫言这才慢慢理解了父亲。
也正是因为父亲的严格,他们家族出了一群大学生、研究生。
莫言也感慨地说:
“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
年少不知严父意,长大才懂情深重。
所有的父亲,都是心狠的。
因为对你有所期待,害怕你不成才,害怕你走上歪路,才会戴上冷漠严酷的面具。
他会逼着你读书学习,逼着你听话懂事,逼着你一步一步成长。
你刚开始会抵触,会反感,甚至会叛逆。
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你会突然明白,那些年少时你畏惧的威严,都是对你最好的成全。
2
《背影》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后来回忆时所写。
文中开头的第一句,朱自清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父子俩两年多没见面,因为他俩,在这之前是有矛盾的。
在那个时代,老一代保守迂腐的封建观念,正在和年轻人先进自由的新思想发生碰撞。
而朱自清和他父亲,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朱自清原名叫朱自华,1916年报考北大时,他便给自己改了名字——朱自清。
改名这件事,在保守的父亲看来,是一种对亲情的背叛。
两人因此产生矛盾,朱自清心里也对父亲常常充满了怨言。
后来,朱自清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扣留了他的工资。
父子俩的隔阂,从此越来越深。
1917年,因祖母去世父子俩短暂相聚,到车站送别时,两人矛盾并未化解。
在《背影》原文中,朱自清对父亲的回话不多,刚开始还对父亲带有一点疏远。
父子分别那日,一开始,朱父是不打算送儿子的。
因为有事忙,他叫了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他同去。
结果实在放心不下,还是打算亲自去送他。
借着这次送行机会,朱父回想起过往种种,心中有了一些愧疚。
表面上他对朱自清很冷淡,可心里却一直挂念着这个从小寄予厚望的孩子。
他想送一些礼物给朱自清,可提前又没有什么准备。
正好看见不远处有卖橘子的,这才穿越层层月台,给朱自清买了橘子。
这橘子,渐渐融化了父子俩冷漠的隔膜,也透露出了父亲想努力把最好的爱给儿子的心酸。
就像冰心说的:“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很多爱与关心,父亲因为角色和身份的原因,是羞于言辞的。
他们的冷漠,就是对父爱最好的伪装。
网友@张佑荣,讲过他和父亲的故事。
长大30多年里,他没有听到过父亲夸奖自己。
小时候,他参加比赛得了二等奖,父亲不屑地说:“不是一等奖就没什么好骄傲的!”
上大学那年,本以为父亲会陪他一起去,结果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出了远门。
等毕了业,参加工作,他觉得终于远离了父亲。
结果每到周末,父亲就会打来电话,让他回家干活。他只要一推辞,就会招来一顿臭骂。
甚至新婚那年,他和妻子打算买房,想找父亲借点钱,父亲竟然要他打欠条。
从此后,他越来越恨父亲。
直到后来,母亲对他说:
其实你爸很喜欢你,他常在背后夸你老实,能吃苦。
他让你干活,是因为你体质差,让你多锻炼;
你成绩好,他比谁都开心,他知道你容易骄傲,故意贬低你;
他不送你去学校,是想让你学会独立;
他让你休息日回家干活,是想看看你们。
你们买房的钱,他和我商量好了,是送给你们的,故意让你打欠条,是想让你们感觉有债压着,好勤俭过日子……
原来父亲种种不近人情的冷漠,都包含着无尽的父爱。
父爱从未消失,一直与我们如影随形。
只是我们常常对他有许多误解。
以为是冷漠,其实是他不擅长表达;以为是无情,实则他是在教我们长大。
他不是把你当成一朵花,种在花盆里,养在温室中;
而是将你当成了一棵树,栽到了人生四季中,栽到了风霜雨雪里。
因为比起照顾和保护你一时,他更想让你长出树干和枝丫,让你能在往后的人生里,为自己遮风挡雨。
3
《背影》写于1925年,当时父亲给朱自清来信: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特地查阅了一下,朱父是在20年后去世的,这时因膀子痛就要“大去”,未免有些言重。
可换个角度想想,这何尝不是朱父对朱自清的示弱妥协。
其实,这种妥协,在很早之前,就有了预兆。
父子俩闹矛盾后,朱自清不愿意认错,父亲也不愿意服输。
生性倔强的父亲,就以惦记孙子的名义与朱自清书信往来。
这也就是《背影》里所说:
“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收到书信的朱自清,此时自己也当了父亲,终于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
他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这才写下了《背影》。
只是,《背影》出版时,已是1928年。
当朱父看见这篇文章,父子俩开始握手言和之时,朱父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世上最遗憾的事,就是父亲在等孩子的报恩,孩子在等父亲的道歉。
父亲就是倔强的化身。
那些倔强的背后,也暗藏着一个男人的示弱与妥协。
因为“父亲”这个身份,承担了太多的重量,让他们哪怕被误会,也不愿意倾诉自己的委屈。
作家梁晓声,也提到过自己的父亲。
当时他们家里穷,父亲离家外出打工,每次寄信回来都叮嘱母亲:“要节俭,要精打细算,千万不能东挪西借……”
后来父亲回家,看到母亲在外面借了钱,劈头盖脸对着他们就是一顿臭骂。
被冤枉的梁晓声,立即冲出去,将书包捧到父亲面前,倒出了正反两面都写满字的作业本,几截手指般长的铅笔头。
他瞪着父亲,无言地申明:我们并没乱花过一分钱。
父亲看到后,倔强地转过头去,什么也没说,没有道歉,也没有低头。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带着一大家去商店,给全家人买了新衣服。
后来父亲的工友到家里来,梁晓声才知道,自己的爸爸节俭得很,一块臭豆腐吃三顿,连盘炒菜都不舍得买。
《淮南子》里说:“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我们以一声父亲为理由,向他无尽地索取;他以一声父亲为枷锁,向我们无限的付出。
年轻时,我们总是埋怨他不够理解自己。
直到我们也在生活的泥潭里滚过一遭,自己也为人父母后,才能明白父亲那深沉的爱。
父亲都是口是心非,拙于言辞的人。
他们往往自尊心更强,不会轻易说对不起,不会轻易妥协,也不会轻易诉说自己的苦衷。
他们会把情绪藏在行动里,无声向你表达爱意。
倔强只是他们的表达,温柔才是父爱的底色。
4
父亲是严厉的,冷漠的,倔强的,偶尔也是软弱的。
《背影》中有一个细节。
在进车站时,他们行李太多,需要找脚夫付一些小费。
父亲在那里卑微地谈价钱,朱自清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父亲讲话不漂亮,暗笑他的“迂”。
此时的他,对父亲的保护,是嗤之以鼻的,甚至觉得父亲的示弱,在给自己丢脸。
等多年后再想起此情此景,只得懊悔叹息一声:“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那个看起来软弱,甚至有些丢脸的父亲,其实才是我们平凡世界里最伟大的英雄。
因为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你,不怕丢面子,在关键时刻甚至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
作家张正直,写过自己《窝囊的父亲》。
小时候,性格顽劣的他,天天逃学,对念书提不起什么兴趣。
四年级那年,他的数学考了0分,语文也不及格。
学校直接让他来办理转学手续。
父亲知道此事后,提着一篮子鸡蛋带着他到了校长家里。
可任凭父亲磨破嘴唇,校长还是坚持让他转学。
突然,父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流着泪说:
“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将我这娃留下吧!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就这样,他被学校留下来。
没多久,父亲下跪的事很快传遍整个校园,他成了人们嘲笑的“跪读生”。
虽然免遭转学的厄运,但那时的他却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
他拼命学习,拿了三好学生,还拿了不少奖状,就是为了证明自己。
后来,他在念书的时候,听到父亲和人打架,断了几根肋骨,住进了医院。
他觉得自己父亲好窝囊,平日里老实巴交,现在还去打架,关键也打不过,太丢人现眼了。
结果母亲告诉他,是你爸爸夸你成绩好,读书厉害。有人揭开过往的伤疤,嘲讽起你被劝退的事,你爸爸这才和人打了一架。
他这才慢慢明白,父亲对自己有多么看重,不忍他的儿子受一点欺负。
闫红说:唯有所爱者,是我们的软肋。
对父亲而言,他的孩子,就是他最大的软肋。
所有的软弱和窝囊,都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父亲就像一把沉默的雨伞。
天晴的时候它藏在角落里,我们用不着时,甚至会嫌弃它占地方。
每逢下雨,它就会默默撑开双手,将人生的风霜雨雪,挡在自己身后。
所有的父亲都是这样。
他们的爱,总是让我们不得理解,当我们完全理解时,才知道父爱之伟大与深沉。
看过一则催泪短片:《我的爸爸是骗子》。
短片中的女儿,有世界上“最帅气、最富有、最聪明”的爸爸。
爸爸什么都好,却总是爱撒谎:
他说自己有一份很棒的工作,结果在一场又一场的面试中屡屡碰壁;
他说他很有钱,却干着擦玻璃、发传单、搬水泥的苦力活;
他说他一点不累,每天都很快乐,却躲在厕所里偷偷抹眼泪。
……
他撒了很多的谎,可每一个谎言背后,都是对孩子的爱与付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父亲就是一个忍辱负重的角色。
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却也是“说谎最多的人”。
他把所有的难过、困顿藏在了心底,面对家人,永远是坚毅厚实的。
他生性倔强,虽然会焦虑、会惶惑,表现出来的却是从容不迫。
他不夸我们多棒多优秀,他的爱不喧嚣、不张扬,甚至很多时候你都感受不到。
但一旦你需要他,只要你一回头,就会发现他一直就在那儿…
这个父亲节,请转过身来,好好看看那个温柔沉默的男人。
用最温暖的语气,说一句:爸,谢谢你!
*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