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真正能决定你发展上限的,是“心智能量”

真正能决定你发展上限的,是“心智能量”

情感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有书”,加⭐星标⭐不迷路

文 | 有书弓桥 · 主播 | 云湾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


肩负繁多的工作,越想同时兼顾,越是分身乏术;

面对生活的挑战,总觉得焦虑不已,却又无能为力。

其实,这都是心智能量不足的标志。

所谓心智能量,是指集中精神时,心脑系统产生的能量。

如果能管理好它,可以帮我们屏蔽杂念,保持专注高效的状态。


但如果管理不好,不但会降低做事效率,还会变得烦躁压抑,使自己感到不幸福。


正如商业评论家吴伯凡说的那样:

“我们心智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机制,就会被无意义耗散,导致各种混沌无序的状态。


在繁重的生活中,应该如何管理心智能量,以应对各种挑战呢?


不妨试试以下4个方法。



警惕一心多用的陷阱


美国犹他大学的教授,曾在《大脑游戏》节目中,邀请一位会“一心多用”的嘉宾:


他能在工作间隙聊天,开车时回邮件,认为这项技能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为了验证一心多用的效果,教授为他安排了几组实验。


在第一项实验中,要求他边开车,边保持通话。


刚开始,他很悠闲地拨打电话,轻松应答。


但随着电话里提问的增多,他逐渐分神,答非所问。


之后马路又突然出现障碍物,躲闪不急的他很快败下阵来。


第二组实验,他被安排边虚拟驾驶,边做数学题,再记住一串随机数字。


尽管他努力地兼顾所有,但始终手忙脚乱,不一会儿就疲劳不已,无力继续。


实验证明:一心多用并不能帮他提升效率,还会增加压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神经学家研究发现:专注于一件事时,大脑皮质层和神经系统会协调工作,有序处理任务。


但若一心多用,多个任务就会同时涌入大脑,形成激烈竞争。


期间注意力要在任务之间来回切换、重新聚焦,既会让大脑感到疲惫,加速心智能量的消耗,也会降低做事效率。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开会时回条微信,错过客户说的关键信息;


工作时闲谈几句,刚理清的逻辑就迅速被忘记。


要想维持心智能量、高效做事,就要学会抵抗干扰,提升专注力。


比如将繁多的工作排序,分别设定好处理的时间;


把无用资讯屏蔽,专心攻克一个问题。




走出内耗的迷宫


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故事,使人印象深刻。


在一座迷宫里住着老鼠和小矮人,他们守着奶酪站生活,日子十分安逸。


可有一天,奶酪全部消失了。


面对变故,老鼠们没有坐以待毙,立刻离开奶酪站,寻找新食物。


小矮人则停在原地咒骂发泄,最终耗尽体力,奄奄一息。


困住小矮人的,并非消失的奶酪,而是自我内耗。


人这一生,都会遇到很多困境,一味沉浸在内耗里,只会让自己陷于更危险的境地。


因为一旦开始内耗,身体便会产生忧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占据我们的精力和心智能量。


当把能量都放在后悔或思考严重的后果上,便无暇顾及真正需要处理的事情。


巧的是,作者的朋友,也遇到了类似的事:


他是田径赛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反响很好。


有一天,领导突然通知他将被调去跳水栏目做转播。


被迫放弃擅长的节目,对新工作又一窍不通,朋友既恐惧又焦虑。


主持状态越来越糟糕,差点被开除。


然而,就在他感觉痛苦无助时,作者向他讲了小矮人的故事。


在作者鼓励下,朋友不再抱怨,而是花精力研究节目风格,改进播报状态。


一段时间后,他成功适应了新节目,度过职场危机。


美国社会学家也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意思是除了体力和脑力劳动外,还有情绪劳动。


且劳动结果,与情绪好坏有直接关系。


只有停止内耗,告别负面情绪,才不会损耗自身能量。


那些来事不慌、遇事能扛的人,都懂得把心智能量用在使自己变好的事上。




改变拖延的心理


作家于德志曾说:

“知道却做不到的背后,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斗争。”


遇到有挑战的任务时,我们常会在心头打鼓,明知该迎难而上,却总临阵退缩。


殊不知,拖延越久,越会使任务堆积。


而且如果一直拖延,心里也会总想着这项任务,陷入“不敢开始,又担心完不成”的恶性循环中。


这个过程,会极大消耗心智能量,使生活变得拥挤无序。


微软咨询师鹤田丰和,曾有很严重的拖延症。


每次发布讲座通知前,他都会陷入犹豫:没人来听怎么办?我是不是还没准备充分?


于是在重重顾虑下,他总是临时取消讲座,往后推延。


直到有一次,看到别人的讲座越办越火,他深受触动,在定场地前就发布了通知。


很快就有5个人报名参加,而鹤田丰和因为发布过通知,即使再想逃避,也不得不行动起来。


让他没想到的是,讲座效果非常好,他担心的意外并未发生。


诗人布莱克说:

“一味期待而从不行动,是滋生瘟疫的温床。”


棘手的任务,倘若总拖到截止日期才处理,完成的效果大多会差强人意;


方案有不足时,如果一直想着以后有空再完善,小问题终会变成大危机。


生活的挑战无处不在,唯有行动,才能避免心智能量被无意义的担忧消耗。


未来学会将任务分解,日拱一卒,复杂的问题终会被逐渐化解;


及时修复漏洞,根除隐患,以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告别负能量的环境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苏敏的视频。


视频下最醒目的留言是:

“离开了负能量的家,阿姨活出了自我,值得点赞!”


不禁让人想起她“离家出走”的事件。


苏敏23岁时结婚,婚后她边工作边操持家务,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丈夫却满是负能量,稍有不顺,就对她发泄。


苏敏失业时,他不仅不去关心,反而斤斤计较,连买颗葱的钱也要妻子归还。


所幸苏敏天性乐观,没有被失业击垮,她不断找兼职,还尝试拍视频。


丈夫十分反感她的上进,时常贬低她什么都做不好。


长期被否定、充满负能量的环境浸泡,使她逐渐失去幸福感、开始怀疑自己,患上了很严重得抑郁症。


终于在2020年底,拿到退休金的苏敏,决定离开让她压抑已久的家:


她带着物资和积蓄,朝公路尽头自驾游。


耳边少了丈夫的抱怨,苏敏觉得身心舒畅,幸福多了。


自此,她更加开始尝试新鲜事物,不仅环游了半个中国,还靠着旅行视频火爆全网。


通过摆脱负能量的环境,积攒积极的心智能量,她彻底扭转了自己的命运。


作家尹善铉曾说:

“负能量的人就像水蛭,会慢慢吸走你的能量。”


倘若一段关系,总是需要我们接收情绪垃圾、委屈自己打破原则,心智能量便会不停地被颓废的气氛削弱。


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压抑郁闷,提不起兴趣做任何事。


要想为心智能量续航,感受到幸福和正能量,就要远离糟糕的环境,靠近更积极的磁场。


与乐观的人同行,重拾和生活搏斗的勇气,活得热情洋溢;


和同频的人相伴,拥有长久而温暖的感情,收获灵魂的共鸣。



尼采曾说:

“生活中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挖掘和管理自己的能量。”


生活的路漫长而艰险,唯有拥有充沛的心智能量,才能轻松应对复杂的关系、突发的危机。


管理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以下几点:


警惕一心多用的陷阱,保持专注力,提升效率;


走出内耗的迷宫,培养抗挫力,将压力化作动力;


改变拖延的心理,提高执行力,治愈心底的焦虑;


告别负能量的环境,修炼屏蔽力,抵抗坏情绪的侵袭。


点亮在看,往后余生,愿我们能不断自我赋能,拥有足够的能量抵御生活的磨砺,疗愈紧绷的身心。





有书君精选



可怕的“情绪垃圾”,正在摧毁你的人生

“中国式父亲”:用最硬的方式,做最软的事

婚姻保持长久的秘诀:不把另一半当自己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比起高考,这一点更能决定命运正能量主播的算盘丨流量怪力·连载024年前,我是一个假装正能量的人葡萄牙“更多住房”法案初步通过! 投资移民这些关键变化可能决定永居申请资格!陌上川渝007 温暖爱笑的正能量小姐姐请你跑步来报道 | 海归,善良纯真,擅长料理消逝的背影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心理弹性」独家对话蔡国强:AI时代,寻找一种“扰乱艺术的能量”今年高考人数首破1200万,背后真相扎心:决定人生上限的,不是高考成绩,而是…大中华区营收重回增长,阿迪达斯全球CEO:感谢中国团队带来的活力和正能量催眠大师吉利根:真正拖垮你的,是低能量体质耶伦再次警告:6月1日是提高债务上限的“硬期限”正能量女神居然有两副面孔?被指控性骚扰和体重侮辱?和正能量的人做朋友(写得真好!)八十八 反攻团崔哥天天侃 | 波音空客祝贺C919首飞,欧美善意乃今天正能量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信:比高考更能决定你命运的,是这7件事面子多少钱一斤?(正能量)为什么说高考根本不能决定人命运?八十七 日寇投降近20万澳华人弃用微信!!可能被禁? 这份报告, 可能决定微信命运,华人发声: 微信不该禁!墨尔本郊区房价一片涨,有人却反对…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心理弹性”“我去你大爷的正能量!!”要被余秀华的嘴笑死哈哈哈哈职场经典5问,你的答案决定你的发展Meta新贵Threads“正能量”社交遭质疑八角笼中,能决定人类科技的未来么?有志者事竟成河北日报,那盗来的正能量为什么越“正能量”的人,越容易抑郁?正能量霸凌的产物:微笑抑郁症走进美高招生办丨决定你录取的终极要素,是什么?惊人的能量定律:真正拖垮你的,是“低能量体质”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放心,顺心,舒心明早,NET-A-PORTER代言人-龚俊直播再读《苏东坡传》顿悟:真正能治愈一个人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