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当中高收入人群用起了拼多多...

当中高收入人群用起了拼多多...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望岳投资何佳
来源 | 南添的求真之路

导语:中产阶级滑落,收入、财富、生活质量、精气神都大不如前。

最近两年,身边有很多人在谈论「消费降级」,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大家开始在拼多多上购物消费了。


但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消费降级。在全球迎来低增长、高利率、高债务、高通胀的新格局,人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改变思维和认知,清醒地认识「中产阶级为何消亡?如何做好准备?


我们的朋友「老钱日日谈」刚好写过类似的话题,因此本文前两节将会引用他的文章并予以补充,在第三节我将分享如何利用「产品力三角形」思维做到理性消费又不降低生活品质。



中产阶级为何消亡?


中产阶级的劳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头减少,不再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这是必然发生的事,不应存在侥幸心理。


当美国人被问及是否属于中产阶级时,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给自己戴上这样的帽子,很多人的自我认同是工人阶级。经济政策研究专家劳伦斯· 米歇尔表示,前些年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的人,目前已经不这么看待自己了。


中产阶级的大规模诞生其实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经济高速增长+优势产业崛起+房股等财富储存器完善的过程中,有一群人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个维度上较大幅度地跑赢了社会平均水平,从而成为「中产阶级」。


只有经济维持中高增速,有新蛋糕分,中产阶级才有好日子过。比如1956~1971这15年间,日本GDP平均增速10%+,这期间日本政府陆续提出了多个经济发展计划,包括:经济自立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1975~1990这15年间,日本GDP平均增速5%,期间文化、汽车、半导体、外贸等优势产业崛起,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薪岗位。


日本GDP增速下台阶的三个阶段

数据来源:CEIC


但是当中低收入群体数量大幅扩张,高收入群体小幅扩张,中高收入群体数量减少时,这条收入分布曲线就会呈现出一种近似M型的状态——在现实中就是中产阶级滑落,收入、财富、生活质量、精气神都大不如前。


M型社会和橄榄型社会极简示意图

M型形容的是一种收入的分配现象

参考:《M型社会》、《迈向橄榄型社会》


理想的社会阶层的收入分布应该是橄榄型的,即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最多,低收入和高收入群体占比较少。

而M型社会绝非什么日本特色,它只是经济在低增速平台徘徊,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后的自然现象——相比中低收入群体,中产阶级在收入和财富积累两个维度上超越了社会平均水平,而当他们在这两方面不再具有优势,自然也就消亡了。

① 中产阶级收入减少的源头在于优势产业的势微,企业为了生存削减人力资本开支,打工人自然会痛。对日本来说,当时优势极大的半导体产业被美国强力扼杀。消费电子产业逐渐被中韩超越。

再到如今,汽车产业因押错技术路线也快速没落。另一方面,九十年代经济泡沫下,日本企业部门加的杠杆远比居民部门还多,导致后期陷入债务深渊,本来可以拿去砸研发、砸人才的钱,都被迫拿去还债,企业也逐渐丧失竞争优质。

② 中产阶级财富的减少源于经济危机让资产价格大幅亏损,回本无望。同时债务又是刚性的,面对这种跌幅,哪怕一两倍杠杆也会资不抵债,又不想赖账,那只能用余生去还债了。


日本史上最大经济泡沫:楼市-70%,股市-50%

收入+资产两头减少≈中产阶级的消亡

图片来源:《M型社会》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中产阶级,美国社会曾经的中流砥柱,自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开始大规模对外产业转移,直接影响了中产阶级的收入,而2008年次贷危机更是直接埋葬了一大批中产财富,随后一轮一轮轰轰烈烈的美股牛市又加剧了财富分化,所以美国也在走M型之路。


各阶层财富的平均年化增长率


不同国家的中产阶级感受还不一样:新兴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感受是崛起(rise),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的感受是受挤压(squeezed)。

两类人对应的财富增速也不一样,新兴国家中产高一些,发达国家中产还不如穷人。

其实资产价格下跌还不算太糟糕,只要经济还在发展,还能赚到现金流,就有翻身的机会。可一旦高杠杆的状态遭遇资产价格大跌,那真的会死透透的……

但偏偏中产阶级认为很多东西是理所应当得到的,做出了超出能力范围的财务决策,还给自己加上高杠杆。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我应该有车,于是背了车贷;我应该在大城市有大房子,于是背了房贷;我应该鸡娃,于是有了更高的教育资本开支;我应该用品牌和消费主义来定义自己,于是有了更高的生活成本……」

问题在于,你的现金流能跟上吗?能穿越周期吗?

下图展示了一个中产阶级在不同阶段的月度开销,看起来每根柱子都是必须花的钱,像这样:


中产阶级的问题在于:自认为理所应当的开支太多,

又无法保证现金流能稳定穿越周期

图片来源老钱日日谈


可是,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资本市场凭什么要在你25~40岁阶段提供一个万事如意的时代背景?换言之,你如何确保创造财富的这关键15年正好落在经济中高增速的发展平台?



大前研一在《M型社会》的第三章给出了他对中产阶级反脆弱的核心观点:

「大多数人觉得不宽裕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用钱的方式仍然被『中产阶级意识』牵着走,而未思考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改变生活形态,最终将钱花在了不必要的事物上。」


最近很火的图:为什么父母能省下钱,而年轻人很难做到?


大前研一的核心建议就是——中产阶级要放下各种所谓的「理所应当」,用内在记分牌对抗社会共识。你想自由地生活,首先得相信自己能够自由地生活。降低对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的预期,放过自己。

后来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了。日本经济长期徘徊于低增速发展平台,经过收入和财富的双重暴击后中产阶级大量消亡,优势产业渐次势微,重度老龄化下社会暮气沉沉,今天的日本年轻人对婚姻、房子甚至生活本身都提不起多大兴趣。



从「现金流视角」看人生算法


中产阶级想要存活,必须削减一些理应当所的开支,储备一笔足以穿越周期的现金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跑出完全不同的现金流。

● 比如公务员,他们的现金流特点是,收入低增长,但非常稳定,必要支出也低;

● 比如小老板,现金流可能波动很大,偶尔几年涨得特别快,但大概率久期是比较短的;

● 比如互联网叙事最偏爱的大厂员工,现金流多,增长也不错,但这两年进入平台期了,35岁以后能维持多久也未可知。

请再看这张收入支出图。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中产阶级的问题在于:自认为理所应当的开支太多,

又无法保证现金流能稳定穿越周期

图片来源老钱日日谈


① 可以自己赚钱了,不同经历的人进入这一状态的时间点也不一样,有人十几岁就开始闯社会,有人25岁才研究生毕业。

② 收入在快速增长,比如上图中28岁以后的阶段,于此同时,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婚礼、买车、买房、生娃、月子中心、孩子教育、保险等等。

③ 收入增长变慢甚至下滑,但是开销很少,孩子去念大学了,房贷还差不多了,也就正常过日子花点钱,每个月能存下不少。

难道说我们不应该做「资本开支」?当然应该做!但必须是有效的资本开支。

比如在大城市买房,就算有效的资本开支,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它能让你活得更幸福,能收租,有较确定的预期回报,能让后代继续在一线城市打拼。

买学区房算不算?也算,只不过付出的对价太高了,且有潜在的政策风险,且教育部分的回报率也未可知。

买车算不算?emmm……如果拿去跑滴滴或者接待客户了,那就算。

说得更直白一些:凡是有助于提供生产效率和生产力的、能转化为资产并释放现金流的、有助于提高竞争优势的、有助于拉长久期的各种支出,都算有效的资本开支。

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资本开支,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误把消费当成了资本开支,这就比较悲剧了。
举个屡见不鲜的例子:

很多人抓住了「产业红利」,收入很高,这又提供了一种虚假的财务安全感,花钱大手大脚,忽视长期财富积累。

而产业红利都有窗口期,一旦关上,高收入不可维持,现金流无法覆盖早已习惯的高消费生活方式,结局往往不好。

比如互联网大厂的高P喜欢购买月供好几万元的千万豪宅,自信地认为高收入现金流可以延续下去……

我很喜欢「投资是用『现金』换『现金流』」这个概念。

尤其是这个「换」字,它支撑了我们不断买入的理由——每当你有一笔结余,最好就拿去换成现金流。

用「换」取代「投」的概念,也有助于摒弃各种妄念。

「投」会让我们纠结担心每一笔投资的短期收益。

但「换」是一个长期又频繁的动作,别想那么多,有钱就换,换就完了!

拿去投资自己,积累学习曲线,总有一天会变现的。

拿去投资理财,积累净值曲线,换更好的现金流。

两条曲线,你总得积累一条。

投资自己有个原则——凡是能提高生产力的消费,都可以花。

年轻人有无限可能,这钱花了,没准就拉高了长期ROE,以后每年都受益。

以投资为例,用现金流视角来看,就是我把每个月赚到的现金流的结余部分,交给一个对世界、对市场有自己独特判断的基金经理,然后他再帮我把这些钱,去换成一些投资标的。

这些标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企业,这些企业又在赚他们自己的现金流——也就是我们平时在财报上常见的表达,比如扣非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等等。

所以,买基金的本质,是把我的现金换成上市公司的远期现金流。
注意,是一笔现金换到了一条连绵不绝的现金流。



从「产品力三角形」看消费主义


一个没有消亡的中产阶级大概率做到了以下至少两点:

● 收入基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3000元/月),增速不高

● 懂得控制杠杆,踩对了股市或者房产的每一轮周期(别买太贵)

● 理性消费,不去鸡娃,把省下来的现金换成将来的现金流

第一点和第二点更多依赖时代的背景,一生也就两三次机会。第三点则是个人努力可以做到的,我们需要对抗虚无的消费主义,把更多的钱用来积累现金流。

消费主义蛊惑人们去消费商品的象征意义,而非实际使用价值。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分上下的情况下,消费者竞相驱逐的焦点日益集中在商品的附加值即其符号价值,比如名气、地位、品牌等观念上的东西,并为这种符号价值所制约。

对抗消费主义,我们只需要回归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多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执行力。比如充值健身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伪需求。

商业思维青训营有一个经典的思维模型“产品力三角形”:底边为「使用价值」,两边为「价格」和「附加值」。



简而言之,三条边的含义如下:

● 使用价值:提供了什么服务?满足了什么需求?

● 价格:毛利率高吗?我觉得值吗?性价比如何?

● 附加值:光环效应?竞品不具备的哪些情感要素?

其实大家频繁地使用拼多多,是在本能地朝着价格和使用价值的两条边倾斜。这是基本的条件反射,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因为不需要痛苦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等到经济好转起来,人们对消费充满信心的时候,必然会延续以前的消费惯性,忘记了「中产阶级」终将消亡的残酷现实。

总之,建议年轻人从现在开始提前适应消费降级,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认真整理家庭的现金流和投资规划,也是为了以后的「软着陆」做准备。

如果本文只能记住一句话,那必须是:多思考怎么用今天的现金换到未来的现金流。



加入阿尔法工场投资者交流社群 | 添加微信:dlfxs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比Roth IRA更强大的省税利器, 高收入人士都在用!在这些美国城市,高收入者因税收和生活成本损失最多消逝的背影贫富差距加剧退休危机… 高收入退休族,积蓄为中产10倍很多人都不知道!加拿大这份高收入的工作特别适合华人!“年轻,有高收入和高学历”的亚裔男性,成为了枪支行业最新的目标客户这届年轻人开始用起了适老化配套八十八 反攻团高收入果然是女人婚姻的最大障碍之一长沙一男生晒录取通知书,该专业就业率100%!还高收入!网友:赢麻了!通账狂飙至3.3%!多伦多人真活不起了!年薪$10万人群求助慈善机构!高收入退休储蓄者现在可能必须为补缴缴款缴税美国高收入华人注意!明年税收减免大变动!一年省25万! 德州受到高收入家庭青睐,竟是这个原因?TT电商:没有拼多多的命,得了拼多多的病175名高收入者偷税漏税,IRS追回$3800万税款惊爆!澳洲突然官宣:移民体系彻底改革!最爽的是高收入群体,最受伤的是这部分华人…当中产忙着塞进辣妹背心时,留学生开始穿起了“老头风”润到德国之后,每个月赚多少才能算德国“高收入”?八十七 日寇投降一位北大才子的"润"之路拼多多为涿州图书开设加油专场 来拼多多为涿州图书加油!收入大涨 58 %,拼多多为什么这么「猛」?工资5000,我把拼多多当副业,1月收入是工资5倍!高收入华男到处给妹子下药迷X,网友:“那么多间会馆,脑子近水啦?”美国高收入家庭涌入德州,一年能省25万美元疫情影响 旧金山高收入者“出走潮”带走上百亿为了你走遍草原 第八章芝加哥廉价跨州巴士没了!或影响低收入人士出行对新移民最有利『补助方案』,帮助提高收入!谁能申请?“卷”不动的骑行圈,等来了拼多多美国教育部将免除80.4万学生债务!175名高收入者偷税漏税 IRS追回$3800万税款!美国大衰退的主因:房产净值下降引致的低收入人群消费下降20万以上中高收入家庭都爱搬去哪?佛州德州如今最火!加州被嫌弃:人口8年来首低于3900万!官方回应返还高收入人群个税:违反了共同富裕原则,无法实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