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这种虫子咬人后可致发烧腹泻脑炎,现在正是高峰期

这种虫子咬人后可致发烧腹泻脑炎,现在正是高峰期

健康


这种虫子能携带80多种病毒、10多种细菌、20多种立克次氏体、30多种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堪比“潘多拉魔盒”。




撰文 | 燕小六

端午在即,在大家纷纷外出玩乐时,各地疾控中心则提示:外出旅游虽然好,蜱虫防护不能少。

近日,有报道称浙江杭州有一家4人陆续发烧、腹泻,出现白细胞、血小板骤降,严重程度不一。最早发病的82岁外婆已不治身亡。妈妈到院时被发现有病毒性脑炎等严重合并症,无法与人交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告诉媒体,他们患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又名大别班达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蜱虫是造成这场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它能携带多种病原体,传播百余种人畜共患疾病,其中包括SFTS。该新闻表示,随着天气变热,户外活动增多,被蜱虫叮咬、染病者可能进一步增加。这家人的经历还显示,SFTS可以“人传人”,健康人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可能染病。

英国健康安全局(UKHSA)也拉响蜱虫警报。其风险评估显示,多地市民被叮咬后,报告严重脑膜炎样症状。该机构建议英格兰、苏格兰等地医院加强对蜱传脑炎病毒(TBEV)的监测。

“蜱虫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考虑到其携带致病菌的几率、实际发病数等,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不用过于担心,无需为此改变出游计划。”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振华告诉“医学界”,其团队最近在国际期刊发文,介绍一个预测SFTS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模型。结果显示,神经系统症状、年龄、病毒载量和胃肠道出血,是影响SFTS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小小一只虫,体内会养毒

每年4月到9月是蜱虫的活跃期。期间,时有蜱咬人后致病、致死等新闻。“我们病房4月时就收治了五六个蜱咬后患者,病情控制尚且良好。”张振华表示,收治高峰多集中在每年五六月。

蜱虫并非天生带毒,而是一个转运病毒的“媒介”。作为一种吸血动物,蜱虫会在生命周期中不断寻找宿主吸血,猪牛羊马兔猫狗……来者不限。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罗婷婷指出,蜱叮咬动物后,动物体内的病原体进入蜱体内。待其叮咬人体,病原体便会进入人体,可能引起人类患病。

四川疾控官方微信内容显示,蜱虫能携带80多种病毒、10多种细菌、20多种立克次氏体、30多种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堪比“潘多拉魔盒”。

这种嗜血的小虫已经爬遍中国。除了荒郊野岭,深山老林,小区楼下的低矮灌木,周末郊游的小溪边、草地旁,都可能与之相遇。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良才告诉“医学界”,中国蜱虫叮咬的发生率比国外明显低得多,主要发生在林区、牧场。近年来,野外露营等户外活动增加,叮咬事件也随之增多。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接受采访称,2017年7月,他带组去葫芦岛做资源调查。下山后,他让全组人员检查全身,结果每人身上的蜱虫数都超过10只。他走在最前面,带虫数量最多,有39只。

各地均有蜱咬后致病报告。吴良才介绍,老年人、青壮年、儿童都时有发生。罗婷婷查找文献发现,蜱虫叮咬的主要问题是疾病传播,我国常见的包括莱姆病、蜱传脑炎(森林脑炎)、SFTS等。

我国黑龙江省关于森林脑炎的最早记录始于1952年,病死率一度达到25.72%,即每4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吉林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及新疆地区都是森林脑炎流行高发区,西藏和云南等地也有感染病例。其病程一般为2-4周,无特效治疗药物,体温正常后症状逐渐消失。

“我们经常在门诊碰到被蜱虫叮咬者。他们很担心自己会得传染病,主动来问要不要住院治疗。”张振华说,安徽是蜱虫叮咬高发地区。安徽疾控调查发现,当地蜱虫带毒率在1%左右。也就是说,100只蜱虫里,可能有一只“包藏祸心”,其中以“大别班达病毒”多见。

原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接受媒体采访称,2009年春夏期间,我国中部湖北省和河南省山区、丘陵的农村报告一种新的传染病,当时病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症状,重症病例出现多器官衰竭、出血、休克等。该疾病被命名为SFTS。

中国疾控中心随即对该疾病进行了一系列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在我国首先发现SFTS后,日本、韩国也报告了当地的SFTS病例。2020年前后,国际病毒委员会正式命名之“大别班达病毒”。由此导致的疾病就是SFTS。

北京疾控中心2022年文章称,全国已有27个省份报告SFTS病例,年发病数约在2000例左右。发病人数较多的地方是河南、湖北、安徽、山东、浙江、江苏、辽宁等。罗婷婷表示,SFTS主要表现为骤起的高热,伴随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继而出现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可有出血表现。目前没有特异性疗法、也没有疫苗,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征求意见稿)》(2021年版)修订、新增12种病毒条目。大别班达病毒是其中之一,位列危害程度第三类,仅次于最严重的第四类。

罗婷婷称,多种蜱虫的唾液含有神经毒素,叮咬后还可能引发蜱麻痹,偶尔会造成过敏反应。蜱麻痹很少见,通常发生在蜱虫附着并吸血4-7日后。最初的症状通常包括感觉异常、乏力和无力,并可能进展为步态不稳,之后可能出现呼吸麻痹等。吴良才表示,蜱瘫痪多见于儿童。

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曾报告一例奇特的食物过敏。该科副主任医师文利平介绍,一名患者被蜱虫叮咬后,吃红肉就会出现一系列过敏症状、甚至过敏性休克。原因是蜱唾液中存在一种阿尔法半乳糖,干扰其免疫系统。文利平介绍,这种疾病非常罕见,截至2021年8月,国际上共报道200余例,北京协和医院共确诊10余例。

我被蜱虫咬了,该害怕吗?

罗婷婷结合文献指出,蜱虫传播疾病不同,预后不一。

1985年,我国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莱姆病。神经系统损害是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二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后遗症,如持续数月的头痛、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痛、认知障碍和/或疲劳等。先前有神经系统受累者也可能发生轻度但永久性损伤,出现面神经麻痹、运动或感觉障碍。

森林脑炎和SFTS患者大多预后良好。部分森林脑炎患者会出现后遗症,包括认知语言障碍、头痛、脊神经麻痹等。少数SFTS病例病情危重,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我们的最新研究显示,SFTS患者的总体病死率在5%-10%。有报道称,这类患者在日本、韩国也有,病死率略高于中国,原因不明。”张振华指出,SFTS可能存在人际传播,主要途径是接触重症患者的体液,多见于家庭、医院内。“平时我们会教育医生,要跟SFTS患者及家属做好科普,叮嘱其做好隔离、防护。如果需要抢救,医护们要戴好防护面屏、手套,避免体液喷溅。但正常查房时,我们连手套都不戴,传染性没那么强。”

张振华指出,近年来大家看到不少蜱虫叮咬青壮年的新闻,觉得这可能是“青年病”,发病逐年增多。事实恰恰相反。他观察临床并未发现明显升高的感染数。“叮咬致病在老年人居多。我们过往观察发现,很多人是在野外工作中,如在上山采茶、务劳时被叮咬的,感染人群以60岁以上者多见。而且,感染后出现危重症、死亡的也以高龄、伴有基础疾病者居多。”

2009年,商城县共出现87例SFTS病例,其中5人死亡。有分析指出,这也和当时中国农村患者经济条件差、就医率低等有关,容易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我们收到被蜱虫叮咬者,首先找虫子。如果还在人身上,第一件事就是取下来。其次,如果患者比较紧张,我们会做一个血常规检查,并建议其1-2周后复查一下血常规。结果都正常,就说明没有感染病原体。”张振华说,诊断SFTS也较方便,做病毒核酸或抗体检测即可。他一般不建议没症状者做此类检测。

吴良才告诉“医学界”,叮咬部位出现发炎、破溃、红斑等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

出游必须长袖长裤?

网上有不少“防蜱虫叮咬”攻略。吴良才介绍说,去户外时,可以穿长袖长裤,必要时用高帮袜子扎紧裤脚。对两岁以上者,可全身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水。避免在草地、树林等户外环境下久坐。

从户外回家后,更换衣服并检查身体和衣物有无藏匿蜱虫,重点检查部位包括腋下、耳周、脐部、大腿内侧、脚踝、头皮等。

“这些方法理论上都是好的,对旅游者来说可能太过苛刻了。”张振华指出,蜱虫带毒率、感染致病率都是小概率事件。“就像每天都会发生交通事故,没必要因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网络还有“教程”,指导大家如何自行去除蜱虫。重点是用酒精喷洒,然后用镊子尽可能地贴着皮肤,最大程度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向上提拉。要尽量避免蜱虫吸血的口器残留体内,这或能降低感染、致病风险。

“一定要轻轻地取出来,这个是重点,不能生拉硬拽。”吴良才告诉“医学界”,取出后可以在叮咬部位局部涂抹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

张振华表示,若患者就医,医护们都会想办法、完整地取出蜱虫。如果不能,具体会导致多少感染,目前并没有详实的文献。取出后,临床一般不会常规检测有无残留,这也较难做到。大家主要观察的就是随后1-2周,有无出现发烧等感染性症状。

“关于蜱虫叮咬、致病等,仍处在不断完善证据的过程中。尤其是大别班达病毒,发现晚、研究少,全球相关SCI文章也就千余篇。关于由此导致的SFTS人际传播,其潜伏期多长也不知道。资料太少了。”张振华说。

指导专家

张振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吴良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罗婷婷  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资料来源

1.Tick-borne encephalitis detection in England. GOV.UK

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健委

3.北京疾控:夏秋时节又到蜱虫活跃期,外出游玩,谨防“发热伴”.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十问新型布尼亚病毒:传染性如何 有无特效药 哪些省份发病多. 第一财经


来源:医学界

责编:钱   炜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这种虫飞到身上千万别拍打!毒液堪比硫酸,有人差点毁容……OpenAI CEO 的“世界币”项目正式全球推广:用户证明自己不是机器人后可获得代币注意害虫入侵!看到这种虫子请立即杀死!它们会成百上千入侵你家!化身「虫子绝缘体」!真正有效的除虫方式,一件搞定百种虫,安全持久!危险!夏天路边见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要碰!已经死了很多人有闲上网被什么虫子咬最疼?有人被蛰了1000次,帮你试出来了……(疼到晕倒)秋季腹泻高峰期,备上它,全家安稳过秋!女子按摩店放松,被男店员激发兴致发生关系,事毕报警遇到这种虫,千万别用巴掌解决!有人险些毁容、失明……Angew. Chem. :以多重共振构筑基元构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延长发射波长并缩短延迟荧光激发态寿命吓人!国内热搜“被叮咬后,脸毁容了”,这种虫澳洲也有!比眼镜蛇毒12倍被你随手扔掉的它,营养胜过山珍海味!咬一口外酥内软,现在正是尝鲜季故国2023,启程在大年初一这种虫子近期大量出现!毒液堪比硫酸,随手一拍就会毁容……夏天要注意这种虫子,千万不要拍打!遇到这种虫,千万别用手拍!有人因此毁容……手足口病不发烧代表是轻症吗?为什么有人发烧有人不发烧?死亡率超98%!这种虫子,可引起脑部感染!如何快速燃烧腹部脂肪[快扔]加拿大召回这款金针菇,严重会导致发烧甚至死亡!高峰期!这种密密麻麻的飞虫到底是啥?遇到千万别这样做……小心这种虫!多伦多华人hiking被咬,连夜送急诊缝6针!严重可致瘫痪死亡!这种脑炎致死率高,诊治「三大观点」要注意!李安巧妙讲述中国五千年性压抑天热了,这种虫子进入活跃期,被叮一口不得了!已有人因它毁容《花尾渡》(小说) 第六章 又一神秘人罕见!此地确诊1例,当心这种虫子什么!?原来花园、菜园里常见的这种虫不是害虫......腹泻,结膜炎再到咽喉炎,哪来那么多新冠“特色病”?《魅羽活佛》第319章 早恋患者服药后出现腹泻、甚至结肠炎,可能是这个原因…一外卖骑手被交警追车致发生事故身亡?真相↓一张图把人送走!多伦多箱型虫爆发:在家看到这种虫,千万别踩~这种“野菜”现在正鲜嫩,还能“治”痛风和多种疾病,路边到处都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