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心仪大学?这里有一份高考志愿填报城市指南 | 知城·本科高校生源质量指数
结束了又一次刷新报名人数纪录的高考,1291万考生接下来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在填报志愿时,将目标院校、心仪专业、学校所在城市三个因素组合,使得成绩的效用达到最优。
这其中,选城市还是选学校,一直是决策权衡中的难题。
从新一酱多年跟踪的城市数据变动来看,一届又一届的考生正在用脚投票,助推了头部城市高校优质生源的进一步聚集。学校所在城市的综合实力,及其带来的实习、就业和其他相关行业资源的背书,正让“选城市”成为高考填报志愿时更多人的优先考虑。
2019年,我们发表了《从高考录取分数线看,哪座城市的人才库更强大?》,从本科高校生源质量角度出发为城市排名。四年前,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等教育资源丰富、生活体验多样的城市就已经是考生们的优选。另一方面,优质且规模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也是城市的活力来源,他们影响着消费、就业、创新等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过去几年各省推进高考改革的进度不一,评估方法的效度受限,我们暂停了该指标的更新。
今年我们重启了“知城·本科高校生源质量指数”,继续用数据观测城市和学校在准大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变化。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公布的年全国高等院校名单,以全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270所本科高等院校研究对象,我们收集了这些本科院校文、理、综合科目的本科批次、平行段批次、在各省份的最低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在各省的计划招生人数等数据,并按照省份、科类分组归一化处理并汇总后,获得该校生源质量指数。后续以城市为单位,将其中各学校的生源质量指数相加后,获得各城市的本科高校生源质量。
为了适当消除招生大小年的影响,我们同时计算了2021年及2022年的数据。另外,考虑到录取标准的差异,只在提前批次录取的艺术类、体育类、政法警察类等特殊专业院校,国际合作院校及招收本科专业的职业院校、军事院校未纳入计算。
本科高校生源质量较高的城市依旧不变,但各自的排名有所进退。
2019年进入前五的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在4年后仍然是高质量生源的集聚地。新一线城市中,南京、长沙、郑州等城市生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看到新面孔合肥在今年进入了榜单的TOP20。除了一贯拥有强劲高分考生吸引力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本科生源质量排名从往年的235位上升至109位,是合肥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此外,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的排名也在攀升。本科生源质量较往年显著增长,这与合肥近年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奋起直追也有所对应。
与2019年相比,生源质量最好的20个学校发生了一些变化。北京的压倒性优势仍在,依然占据了前20名中的7个席位。
中西部地区的新一线城市和它们的高等院校也在持续地吸引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进入了前20名,它们代表着西安、武汉、成都等内陆城市正在迎来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源质量的提升在其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普通高等院校也值得关注。它们没有诸如早先的985、211、现在的“双一流”之类的标签,但是凭借专业声望、地理位置等因素,成为考生们的目标。在只计算普通本科和平行录取批次,排除艺术类提前批次的情况下,政法类、艺术类文科高校组成了这个排名的大多数。此外,这些院校所处的城市也成为了加分项。
在无法达到重点院校的分数线时,位于头部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且专业上拥有强势的院校往往是新生们的更优选择。
专业偏好在过去四年里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们列出了排名位于前300的各领域专业类院校来观察这些变化。
与2019年相比,财经类院校对优秀生源的吸引下降了。这些院校的排名从扎堆领先到滑落中部,呈现出明显两极分化——好的依旧好,实力较弱的财经院校现在掉队了。
对比新旧数据结果,师范类院校依旧是入学门槛较高的——生源质量指数排名前10的师范类院校中,有9所排进全国100名内。
政法类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提升,其中5所院校的排名靠前。这些变化是当下就业市场不确定性的折射,师范类、政法类院校潜在的稳定工作机会正在进一步影响学生们的选择。
如果要更具体地观察城市对于考生选择的影响,就不得不提“高校异地办学”了。
根据可获得的数据,我们列出了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这五所高校和它们的异地校区。它们都是“双一流”高校,且在异地校区有完整的本、硕、博招生、培养体系。
总体来说,5所高校的本部校区生源质量更胜一筹。5所高校共计设置了6个分校区,其中大多数分校区的城市级别都低于主校区所在城市。但例外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这个分校区于2017年获批开展本科生教育,目前的生源质量总分已略高于哈尔滨的本部校区——异地校区和一线城市的优势组合形成了令学子青睐的选择。
高质量的高校生源,更多是学生的理性选择的结果,代表了城市具备的发展潜力。而高校作为人才孵化的场所,是城市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对城市来说,善待人才,留出各类人才的发展空间,才是激发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
以下为26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本科高校生源质量指数排名:
文/曾鸣 视觉/景毅
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购买《第一财经》杂志2023年6月新一线特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