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华闻派
明明是一位居住在英国肯特地区的华人妈妈。来英定居前,她曾在云南大学出版社工作,是一位平面设计师。
她的女儿Isabel在中国出生,目前9岁,正在英国读小学四年级。
Isabel很早就接触画画,起初只是简单地涂鸦。4岁起,她开始画比较完整的画。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一定的绘画天赋。
之后不久,Isabel就跟随明明来英国定居。一次机缘巧合下,只有5岁的Isabel就在当时所居住的格雷夫舍姆(Gravesham)举办了首个个人画展,并成为当地艺术组织——Gravesham Arts支持的“最年轻艺术家”。那时,Isabel就已经创作了上千幅画。
通过画展,Isabel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她的画也被更多英国人所认识。Isabel因此成为了首位获得Tony Larkin Award的儿童。
后来,Isabel的作品多次在皇家艺术学院(RA)展览,其中在2021年展览的一幅作品还被做成了日历。在另一个比赛中,她的画还被选中,刻在卫星侧板上发射到太空。
▲Isabel的画被RA选中并制作成日历,在各大画廊和商店销售
2021年,Isabel以儿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Channel 5电视台儿童节目《Meet the Expert》的节目录制。节目主要展示了Isabel的个人作品和一些绘画过程。
节目末尾,与英国知名艺术家内森·韦伯恩(Nathan Wyburn)合作创作了一幅巨型三维作品,并得到了对方的称赞。
▲与内森·韦伯恩合作创作三维画的Isabel
Isabel作品的最大特色是色彩丰富,充满了想象力。
目前,Isabel的个人画展“Isabel’s Imagination Station”作为格雷夫舍姆边缘艺术节(Gravesham Fringe Festival)的一部分,正在镇中心展出。
Isabel和两岁多的弟弟Milo创作的美术作品还同时入选了特纳现代美术馆(Turner Contemporary)的一项展览,该展览旨在为青少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
▲姐弟俩一起创作
明明自称是“半佛系妈妈”,在她眼里,Isabel“就是个普通孩子”。她并没有对孩子未来在艺术道路上的发展寄予厚望,她一直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画画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儿童美术启蒙和美术教育,明明也有自己的见解。以下为明明的自述。
我在国内的时候,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带女儿。孩子放假的时候,我就带她去上班。我工作很忙,她有时就在旁边看看动画片,有时自己玩一会,有时我就给她一点纸和笔,让她自己画画。
我女儿很乖,从来不会上蹿下跳,也不会到处吵闹。我就和她说:“妈妈没空管你的时候,你就自己画画吧。”我本身是学平面设计的,我自认为色感还是不错的。那时,我就看得出她对色彩搭配有一种天赋,她搭配的颜色还蛮好看的。但那时我基本也没什么精力去培养她。在4岁前,她和普通孩子一样,就是自己涂鸦。从4岁开始,我要求她画一些整体的画。当她开始画一些完整的画之后,我就把她的画寄到北京去参加一个比赛。这是她第一次参赛,就入选了在水立方举办的一个画展。▲在国内时的Isabel后来,我就带她来英国了。刚来的时候,我时间比较宽裕,就经常陪她画画,但我和其他没有什么绘画基础的家长差不多,没给她什么专门的指导,都是她自己琢磨比较多。偶尔我会给她一些建议,比如平时在读绘本的时候,我会和她说:“我觉得这个颜色和那个颜色搭配挺好看的,下次你画画时可以这样用。”我有时会这样自然地引导她,她也能自然地吸收和接受。我先生的家人都是英国本地人,他们很会吹“彩虹屁”。我女儿随便画一点,他们就各种夸;只要我女儿的画展出,基本上我和我先生,还有家人们会一起去观展,家人们也会通知他们其他朋友去观看。这对她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小孩子就很有信心,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此外,她的画作在不同博物馆和画廊展出,或者受到一些品牌方的邀约和认可,画作被用来制作成衣服、地毯、公仔和海报等等,这些对于她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Isabel的作品被制作成地毯当然,她也有不想画或者很抵触的时候。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没太大区别,但她只要做一件事,就会很专注。曾有人在小红书上问我,我女儿作画用的是什么纸或者用什么笔,然后就要买一模一样的。其实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小孩子的想法。只要想法好,给他们一张废纸,一样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有时我就给我女儿一些快递的箱子或者包装盒,她就直接在上面画。我记得当时Isabel五岁第一次办画展的时候,画廊的负责人亲自去数了一遍她的画之后,告诉我,她的画已经有上千幅了。Isabel画的画绝大部分我都一直收藏着。其实很多时候,小孩都会随手画几幅画,他们的创作都是无意识的,这时,只有靠大人把这些画积累起来。我总结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有我这样一位宇宙超级无敌忠实的粉丝(笑),因为我会用心收集她的各种画。不管是完整的,还是未完成的,精细的还是粗糙的,不管她怎么画,我都可以看到其中的优点或有趣的地方。我让Isabel画画,是因为她有一定绘画的天赋,但我并没把画画当作她未来的职业去培养,我希望她认识到艺术在各个学科中的潜能,认识到艺术对她保持身心健康的好处,认识到艺术的力量与强大。在艺术的世界里,你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情感与美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高效地学习与生活,去敬畏艺术,而不是把艺术当作负担。她的画我一般会用文件夹或信封来分类,分为完成的、未完成的还有一些看起来像草稿的画。此外,孩子的画最好让他们标注上时间,再写上简单的描述。这样,在画画的同时还锻炼了写作和表达能力。▲Isabel用绘画软件Procreate画的画对于那些已经完成的画,很简单,我会收集整理在一起,以便日后参展或者办展,也可以用相框装裱了挂墙上。对于那些没时间、没灵感或者没耐心完成的,有一些在之后我会拿出来,让她再加工。即便有些地方画得很潦草的画也都留下来。这些凌乱潦草的画,也会变成很棒的完整作品。我会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创作。如果孩子五花八门什么都学,又想让孩子画出几千张画,这完全是强人所难。▲Isabel的画在RA展出,她站在自己的画前我并没有要求她每天必须画几个小时或画几张画,也没期待她的学习成绩多出类拔萃,或者掌握多方面的技能,而且目前她学校布置的作业少得可怜,所以她有比较多的时间看书和画画。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涂色书,成人或可用来打发时间做消遣用,但对于孩子,我个人是不建议用的,让孩子耐着性子涂半天,再好看也不是自己原创的作品。另外,各种黑板和白板用来做题还不错,但我一般不鼓励她在上面画,画了擦了就没了。我鼓励她在纸、iPad 、油画框以及各种物品,比如餐具、家具、衣服、包包和鞋子上画,这样基本都可以把画作保留下来。我也挺佩服自己把这些作品都收集起来的(笑)。我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弟弟和她去Asda超市买东西,我在买东西,她帮我推着弟弟。回到家,她就和我说:“妈妈,我要画一幅画。刚刚在超市里有个小女生对着弟弟做鬼脸,我觉得她很Rude,我要把这个场景画下来。”
之后,她就把超市的场景画下来,比如超市里不同的人,卖的东西……她特别喜欢在画好之后和你分享这些故事,我就会耐心地听她讲。如果你认真看她的画就会发现,她的画有很多细节,每个人服饰、发型甚至是穿的鞋子都不一样,有时会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因为这两个人是双胞胎。我女儿在画画前不一定会询问我的看法,甚至不用打草稿,我觉得那些画面就在她的脑子里。有时我也会和她讨论她想画的主题,我的经验是一定要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Isabel喜欢画人物,我就把主题定为人物,要求每个人物都是不同的,而且人物背景也不同。也可以是较具象的事物,如玩具、机器、动植物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只是画一些点线面的结合和应用。男孩和女孩喜欢画的主题差别比较大,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来画。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引导。比如在Isabel 四五岁的时候,我会和Isabel聊聊,她可以通过哪些方面让人物区分开来,如五官、发型、服饰等,要把画画相连的方格区别开来,主要是颜色和装饰要有所区别,这样画出来以后,画面既有变化又有统一。▲Isabel在肯特St George’s Art Centre举办的个人画展上
对于画画,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去要求孩子一定要画得像,或画出你所认为的画面,孩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视角。我从来不会对Isabel说她画得不像,她怎么想就怎么画。孩子画得不理想也要记得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要让孩子开心作画,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画画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画画没灵感,我就把她丢到大自然里去。比如,在美好的夏日阳光里,泡上一壶清凉的薄荷水,摆上刚洗干净的水果,懒洋洋地在花园里坐着,看看天空,听听播放器随意播放的歌曲,数数从春天开到夏天的花朵……Isabel 曾画了一幅满是花朵的画,其实我并没有要求她以花朵为主题,只是把她放到这夏日暖暖的阳光里便好。很多时候,孩子喜欢去描绘的事物,是自然而然的,是生活原本的模样。Isabel特别喜欢看书,她看了很多很多的书。阅读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有人问我,在对女儿进行艺术启蒙过程中还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老实说,我并不是专家,只能分享一些我的个人经验。利用好碎片时间。其实孩子的时间都是挺零碎的,一会儿她想玩玩具,一会儿要看书啥的,所以我当时规定Isabel 每天放学回家至少完成五个人物,无上限。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物和背景也就几厘米的大小,所以她觉得毫无压力,就会很开心地去画。有时候看她兴趣正浓,我就夸赞她一番,让她多画几个。这样其实我自己也轻松了。作为家长,记住要从孩子画出来的细节去夸。比如我会说:“你画这个小女孩的发型好时尚,我都想把自己的头发剪成这样的了!”“她嘴巴真好看,你给她涂了口红吗?”“你把蓝色和粉色搭配起来真特别!”“她需不需要发饰、项链或者围巾?”等等。我觉得无论有无绘画基础和能力,我们对于看到的作品,都总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标准。对于自己孩子的画作也一样,总有喜欢和不喜欢的。我几乎喜欢Isabel 每一幅画。有的是超级喜欢,有的是一般喜欢,当然也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是无感的,但我基本都保持鼓励、尊重、包容和支持的态度。我的衡量标准就是没有太多标准。关于对画作好坏的衡量,我个人觉得要抱着开放的态度,因为画作好坏真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Isabel的画在Maidstone Museum展出, 她获得了Maidstone Young Artist Award第一名,并由萨克维尔七世公爵(Robert Sackville-West, 7th Baron Sackville)给她颁奖(右下图)
比如Isabel 第一次画展中展出的一幅画,我个人感觉画得并不完整,也不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我甚至没打算把这幅画展出。后来在布展的忙乱中,被我先生贴到了墙上,结果这幅画却是最多人欣赏和喜爱的一张。还有在上次举办的一个画展里展出的一幅作品也是,我和先生都觉得这是她所有画作里很普通的一幅。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画展上,这是观看人数最多的一幅。其中有一位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学生还在Ins上联系了我,她后来又给我发了邮件,说她去参观这个画展两次,特别喜欢Isabel 的作品。她不仅用心观察了Isabel 的画,还把这幅画作为学校的课题,写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和先生都觉得“很普通”的一幅画,却被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一个学生当成课题进行了分析
也许有不少人觉得,Isabel的作品并没有多出色,但我相信也有人看到了它特别的部分。就如那个学生写的:看到这幅画,她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想起了她小时候对画画的热爱。当我静下心来,再次细细欣赏这幅画的内容时,也对它的喜爱度有了提升。所以对孩子作品的喜爱度和理解度,和家长自身的心情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本身抑郁不安又内耗严重,又如何能心平气和地体会孩子作画的心情呢?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做情绪稳定的欣赏者,做谦逊的聆听者,这也是个小技巧。因为有时候在你看来乱成一团什么也不是的画面里,藏满了孩子别出心裁的小故事。当你看不明白的时候,可以充满期待地请孩子讲解。此外,我常常根据她画画投入的热情、信心、时间、精力、耐心、画幅、用色和创意度,作为衡量的一部分。但几乎Isabel所有作品,我更加重视的,是她自己的心情。我喜欢问她:“你喜欢这幅画吗?你画的时候开心吗?画完了你有成就感吗?”她常常会回答:“我很开心,我很喜欢。”我会说:“你开心是最重要的,你的画能让你自己开心的话,肯定也能让别人开心;如果你喜欢它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人也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