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博世在自动驾驶能力上全面落后了吗?

博世在自动驾驶能力上全面落后了吗?

公众号新闻

作者注:没有什么汽车垂直领域能比当下高阶辅助驾驶战场更为焦灼。被普遍认为“已落后于创业公司与新势力”的博世高阶驾驶,能否获得一席之地?就要看接下来关键的量产项目表现了。这一次受博世中国XC事业部邀请,与事业部中国区总裁李胤做了一次交流。他对如今外界对博世XC的评价和看法一一回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宇多田 (ID:hellomusk),作者:宇多田,原文标题:《独家专访李胤:博世高阶智驾虽晚,也会是国内Top》,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博世未来智能驾驶与控制中心(XC)上海浦东金桥办事处的8层,视野极佳:

对面是戴姆勒,对角线则是华为上海研发中心,再远处还有联电与上汽通用。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当初我选Location的时候,别人问我,华为在对面,你担心吗?”

“我说,离华为远他们就不挖人了?”

李胤说,“挖人”从来都不是距离远近问题,跨太平洋照样可以挖人。关键是,怎么留住软件技术人才,特别是“自动驾驶”这帮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

这位前博世中国多媒体事业部总裁(座舱)、XC事业部的现任一把手,在2021年全面接管XC后,在原有L2辅助驾驶业务基础上,做出应对中国市场“卷海”现状的大幅改革:

  • 2021年底,启动了高阶辅助驾驶(L2++)业务线——Wave3,在中国自建研发与应用团队,招揽大批互联网软件人才加入博世;

  • 与此同时,借助文远知行等L4公司的外力,试图补足最大的算法短板。

他说,博世中国XC需要变成一家软件公司。这是面对如今全国200多家竞争对手的必然选择。

“过去十年,我们虽然做得很成功,但我们是拿着德国产品在中国做应用。

随着中国本土企业崛起,德国产品在中国做应用已没有竞争力,就导致我们必须在中国做自研。躺在原有功劳簿上会彻底失去市场。”

他说,XC在面试软件工程师时,工程师第一个问题不是工资多少,而是问“我来干什么”。

“你跟他说是做高阶辅助驾驶,他们说‘好牛X’;但你跟他们说‘翻译德国图纸’,没人愿意来。”

但3年时间里,整个变革过程并不顺利——技术leader几经变更;将在9月推出的L2++辅助驾驶系统也有传闻将会延迟。

于是,外界对博世自动驾驶给出了“落后”的评价。李胤修正了这个用词:

“我们的确比国内华为小鹏等第一梯队晚了。但从自动驾驶几十年的跨度来看,2~3年并不重要。”

当然,我们在上一篇《颠覆自动驾驶军校:博世系》一文中说过,李胤本人的管理风格,也被员工与同僚打上“强势” “独裁者” “一言堂”的标签。

对于不友好的个人评价,李胤没有回避。

一方面,他认为,在一家传统硬件企业推动转型业务,势必会遇到阻碍,得利者称赞,而失利者批判。

“道理很简单,在传统汽车行业做转型,说明你愿意进步,愿意接受挑战。但你得按照转型业务的速度来做。”

“团队总说我要求高,但哪个要求是我提的?所有要求都是市场提的。

另一方面,他指出XC所有重大决策,背后都有团队的信息整合与分析,自己只是最后按下button的人。“不听建议只拍脑袋的‘一言堂’,是要犯大错的。”

在博世的20年里,他自称参与和主导了多次业务重组。其中,在2013~2018年德国任职期间曾将一项业务扭亏为盈。但座舱与自动驾驶,却与硬件业务的难点截然不同。

“今年是第五年了,却像第一年一样。过去4年打下的江山可能只能维持三个月粮食。眼睛都不敢眨,闭上眼睛,我竞争对手就超过去了。”

“所以你能想象,这种速度对于老博世人其实很难适应,因为这是互联网速度。”

在接受对话的前一天,他去交大计算机做沟通,发现这个系2022的毕业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68%去了民企,18%去国企,只有8%去了三资企业

“你会发现,我的国际竞争对手在中国已经错过了建立研发能力的窗口。这也愈发证明我过去几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因此,他说变革必须继续下去,再有人骂,也要继续下去。

中国自动驾驶前装市场的速度是由特斯拉定的。如果它不停,那么后面的人就必须一直奔跑前进。”

为了还原整个对话的亮点和真实度,采用了“一问一答”形式,以下为精选内容:

问:业内盛传博世Wave3高阶辅助驾驶将在9月推出,也有谣言说这个节点会推迟,想问一下您对整个进度的看法?

答:肯定不会延迟。其实去看特斯拉就知道,所谓软件定义汽车,在量产时先把硬件做到位,软件功能在车上一步一步做到成熟,随着数据迭代各种功能越来越可靠。就像一个baby慢慢成长起来。

特斯拉到今天,自动驾驶已经干了十几年,我们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在迅速追赶。

问:您如何看“博世在自动驾驶能力上全面落后”的外界评价?

答:这是一个 Fair的问题或者观点。我希望大家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

前两年我说过,自动驾驶是一个马拉松,目前为止路上的量产车没有一辆真正做到自动驾驶。比较好的企业只是做到了马拉松前5~10公里。

L2级别我们是绝对领先的,L2+和L3我们不是落后,只是相对较晚。我们跟中国自主企业,特别是小鹏这些新势力比,的确是晚了。

因为从集团角度,我们认为那个时候很多(做L2+)的必备条件没有成熟,比如芯片和软件。

集团是从2021年开始正式决策要在中国做这件事。很多国内同行比我们早最起码2~3年,但是,对一件跨度几十年的事情来说,这2~3年并不重要。

问:博世(产品)一直很稳,不过软件跟硬件在组织架构与管理上都不太一样,譬如有传闻内部的Wave3也换了几波技术团队领导。对于这种频繁的架构调整会不会影响进度?

答:我们只调整过一次。首先,第一个技术领导非常优秀,不过他可能侧重的与Wave3技术方向不太吻合。

Wave3是一个非常大的嵌入式软件平台,最近我们把XC中国的CTO的CTO郑新芬去主导Wave3,这就证明我们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干好。

为什么他能搞这件事,因为他有几十年的大型软件集成能力。我们很多软件子模块,包括感知模块、决策模块、执行模块都在成熟,但这么多模块集成起来,如果架构有问题,集成能力有问题,就工作不起来。

而新芬有几十年嵌入式软件开发整合能力,他现在出场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早了也没用,为什么?因为子模块没有ready。

其次,他在我这里将近4年多时间一直在做智能座舱。你知道我们是第一个在中国推高通8155芯片的,今年我们在国内的出货量也非常稳。

过去几年,他在智能座舱上不仅把业务做了起来,同时也把团队带起来了。所以现在他原来下面的人成长起来,他就可以从座舱脱离,集中搞Wave3。

问:所以是不是这样可以认为:Wave3比座舱的权重要高了一些?

答:没有。Wave3 权重一直高,座舱也重要。只不过座舱现在有年轻团队可以接班了。

Wave3这件事情早做不行,我为什么不早两年让新芬去做这件事情,因为21年条件也不成熟,不管是Wave3自身团队规模还是外部条件。

工程师组成了Wave3团队,只应用开发就有将近300人。这300人不是一个人走了就塌了,况且我们还有德国博世的支持。这些人在过去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现在需要一个大师把这些东西集成起来,新芬就是这样一个人。

问:那感知部分是不是文远提供的?

答:我们在进行合作开发。2021年下半年开始签订开发合同就开始了。

感知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规控。就像开车,眼睛好的人,车就开得好吗?感知、规控与决策,老司机与新司机的差距在第二步与第三步。

回到刚才你说的“落后”问题。我们L2+方面自中国开始比较晚,但我们有信心在2023年底2024年初,绝对可以追平行业平均水平,到明年下半年绝对可以超越。博世有这个底气说这句话。

问:一定等量产后来感受一下博世的L2++能力。

答:欢迎主机厂量产后来测试这些功能。

最终Wave3可能有50个功能,但我们第一次上可能上10个功能,这10个功能在行业里面什么水平你可以去测,下一次OTA再去测试,你能感受 baby的飞速成长过程。

博世在ADAS做了二十几年了,这二十几年的积累不是白积累,我们在系统集成与功能安全的积累是很多本土企业没有的。

问:不少人说极狐车上华为做的高阶辅助驾驶不错,但就是十几万比较贵。

答:在商业社会一定要考量经济性。100万的车加10万是客户愿意花的,但10万块加7万块的音响你会买吗?

华为是我们非常尊重的企业,华为创始人也去过我们集团见过我们董事长。我们有一个很像的血统,就是重视研发和创新,所以我们很尊敬他们。

从业务策略来看,博世的“祖训”就是从不造车,但你看我们车里哪个零件不会做?

回到刚才“落后”的问题,我们是“有策略的晚”,即便我们2019年做这件事,也不见得比现在好。

你看我2019年与2020年做了那么多座舱项目,如果我没干过座舱,那么我硬件肯定干不出来。

座舱奠定了我们Wave3的硬件能力。那么在座舱后Wave3还需要加什么?加应用软件能力。

而华为你说他们搞了多少年,2012年、2013年就开始搞了。

问:所以 Wave3 团队现在主要还是集中在苏州二厂对吗?

答:苏州、虹桥、金桥与广州都有。我们的原则是“以人才为本”。我搞汽车搞了很多年,一般传统汽车都是“我建一个很大的基地,把人才都吸引过来”,但现在我知道这个在软件行业玩不通了。

软件行业的特点是“人才在哪里,我就去哪里开办公室”。

所以工程师在上海也有两个基地,一个在虹桥,一个在金桥。这两个基地加在一起覆盖了整个上海研发人才范围。比如说工程师在闵行,肯定不愿意到金桥上班。

苏州、虹桥、金桥三个基地覆盖了直径近300公里的范围,同时我在广州还有第四个基地,像我们这么大投入在中国做自动驾驶的国外Tier1,几乎没有。

问:所以说,如此多软件和互联网人进入博世,跟以往博世传统硬件风格有很大出入,两类人才通常会发生一系列冲突,在内部怎么更好做融合?

答:汽车现在分成两大板块,一个叫传统汽车领域,还有一个是变革领域。

变革领域里面主要是两大块:新能源、智能化。在博世集团内部,我们是变革领域,而那些传统领域过来的人是不习惯的。拿软件迭代速度讲,你也知道这个行业在中国有200个竞争对手。

而传统汽车零部件的、底盘的、发动机的、变速箱的,是不可能习惯这速度的。他们开发一个产品要三四年,我们开发产品要几个月,还要不断迭代,不能止步。

你到虹桥去看看,包括这幢楼每天晚上最晚下班的都是XC的人。

但这帮工程师特别拼,为什么?第一,他们自从进入到软件行业,就知道这个行业是不能休息的,不进则退。你只要6个月没做,就会被市场淘汰。

我领导博世XC中国从2021年到今年,是第三年了,离职率直线下降。因为我们做了四件事情:

首先,本质上,如今XC中国已经被打造成一个软件公司,产业内会认为博世是个硬件公司,但是我们已经是个软件公司。

金桥办公室里的很多娱乐设施和健身设备都是我提的需求,找团队去设计的,就是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氛围。

其次,我们面试软件工程师时,工程师第一个问题不是工资多少,而是问“我来干什么”。你跟他说是做高阶自动驾驶,他们说“好牛X”;但你跟他们说“翻译德国图纸”,那么没人愿意来。

我们在过去十年虽然做得很成功,但是拿德国的产品在中国做应用。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德国产品在中国做应用的竞争力在迅速缩小,就导致我们必须在中国做自研。

第三件,软件团队几百人,如果有几个特别不合作的,会把团队搞得很散。工程师是来写代码的,需要专心思考问题写代码。所以我配备大量人力资源,经常跟这些软件工程师谈话,了解他们之间合作氛围,如果不好就做点什么确保团队和谐。

第四件事,还是“谈钱”,收入要跟市场上对齐。我们收入绝对是有竞争力的。

博世这么大一个集团,能存活到现在,销售额每年都在增长,就是靠业务的多元化——既做传统又做转型,不进则退。

在博世里的人才,你要做传统的,你就做传统;你要想做转型的,你要跟上转型的步伐。如果你用传统的方式去做转型业务,那么肯定会被淘汰。

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有市场经济,有个体经济,也有计划经济。你从国营企业出来去一个民营企业打工,每天上班8小时有4小时在看报纸,民营企业老板能不把你炒掉吗?

道理很简单,在传统汽车行业做转型,说明你愿意进步,愿意接受挑战。但你得按照转型业务的速度来做。

这个业务的速度,不是我定的,是市场定的,我们国内200多个竞争对手,全中国最聪明的人都在这个里面玩,你看我们对面就是华为。

当时我选 Location的时候,人家问我,你担心吗?我说,你离华为远他就不挖你的人了?

“近”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办法给员工提供那4点内容。距离算什么,跨太平洋都可以挖人。

问:在内部作为改革派,就像您说的变成一家软件公司,会不会引发其他部分对此的不满?

答:转型业务与传统业务的基本方针是有区别的。

博世为什么选我做这件事情,因为我这个人本身就是喜欢接受转型,我在汽车行业除了内饰外饰没干过,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干了一遍。

从动力系统、底盘再到汽车电子和热力系统,我对学习新的东西是有兴趣的。

我2019年接手座舱业务的时候,当时在中国的座舱业务几乎是0,后来我做了很多重组工作,也承担了很多个人风险。

2013年到2018年,我在德国负责做一项亏损业务的重组,将近5年半时间把业务扭亏为盈,且把市场占有率做到全世界第一。我在这段经历里面学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怎么做“重组业务”。

我刚回来做座舱的时候,座舱业务在保定、芜湖、苏州以及上海4个地点,销售额没多少,却乱得一塌糊涂。业务重组意味着很多人会没有工作,而那些人绝对不会说我好。

但重组完后,今年已远超过我回来接手时的销售额。

此外,对于工程团队的评价一定要公平。工程分两部分:一个是应用,另一个是研发。而博世培养了大批ADAS的应用人才,但我们也需要大量研发人才。

当然,光有研发没有应用也不行,应用工程师通常比研发工程师沟通能力强。客户不会喜欢研发工程师,很多时候沟通不了。

问:这两拨人之间也会有矛盾。

答:所以我要摆平很多东西。

第一,我要摆平传统汽车人才与转型汽车人才的关系。第二,我要摆平应用和研发的关系,但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摆平对吧?

你如果做改革,或者说我在博世中国承担着做转型业务的重任,不可能所有人都说你好,肯定得利者说好,不得利者批判。

Wave3的研发团队几乎都是外面招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过去在中国没怎么做研发。我没做过这件事情,我哪来的能力?

如果你用很长时间来做,市场也不允许。就像一些国际友商们,在中国已经失去了建研发的时间窗口。

我前几天在交大计算机系沟通,他们去年毕业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68%去了民企,18%去国企,8%去了三资企业。很明显,我的国际竞争对手在中国已经错过了建立能力的时间。

所以我这些做研发的核心工程力量,都是过去几年从市场挖来的。这批人来博世,对博世是感恩的,三年疫情一分钱都没少过,中国有多少家企业做到了?

问:所以很多人跟我说过,博世有个好处是没有裁过人对吗?

答:如果你做传统业务,跑到新型业务来,必须要适应,不适应要么回到传统业务,要么离开。要让业务来适应你,这是不可能的。

HR如果觉得这个人达不到要求,博世会第一时间提供培训,如果还不行才想办法安排合适岗位,还不接受会再找其他方法协商处理。像很多企业直接发个“裁员信”,博世是不做的。

我在博世20年,要严格遵守博世的游戏规则。

问:明白。比如今年整个大环境不好,互联网会选择做一些裁撤。同处于软件行业,会不会也会沾染一些互联网的陋习?

答:我们不会学互联网,但作为企业,必然以盈利为目的。一个企业如果持续亏损是活不下去的。博世不会盲目裁员,而是会先思考找增值部分来养活团队。

集团大了有个好处是,盘子可以匀一匀。譬如,我们也在积极探讨如何做一些海外业务。现在一部分软件研发能力上来了,最近有在日本争取主机厂业务。

问:这算是“出海”吗?

答:国内自主品牌出海是把车卖出去,而博世中国XC的“出海”,是想办法用自己的研发能力接海外主机厂的单子。当然这是在博世集团的统一协调下进行,我不可能去跟博世德国、日本成为竞争关系。

我想说,第一,任何公司都会裁员,但裁员可能是它最后一个选择;第二,博世会承受一段时间的亏损。

给你介绍一下,德国那边做人员调整的方法是,会估算未来5年自然退休的人员大概能到什么水平?按照这个水平,企业运营状态是否健康?

如果健康,我们愿意承担这5年的损失。

问:按照今年情况,接下来是不是不会招太多人?

答:在核心能力基础上,如果业务需要我们会考虑扩建,也考虑跟外部合作。但我这个核心团队,哪怕业务萎缩我都要保持住。

业务有上去有下来,我建起来了以后我业务下来了,把他们裁掉,以后再建就很难了,口碑也差了。

现在的软件开发估计可能有两三百个核心人员。只要你有核心人员,就可以定义规范,就可以检测测试。

如果我没有业务,我会养着他们,为什么?只要有他们将来总有业务的,你把他们裁了以后,等业务来了没人去的。

问:您从2019年接管座舱,包括后来主导博世XC中国这三年,您能否评价一下自己在博世这些年的“政绩”?

答:这份工作是我在博世的第四份工作,我之前的三份工作,包括在德国时也非常有挑战,基本每次到第三年形势就可以控制。你知道你哪里能成功,哪里不会成功,你知道大概可以把业绩做成啥样。

但现在这份工作我干到第五年了,真的像第一年一样,眼睛都不敢眨,闭上眼睛,我竞争对手就超过去了。

所以你能想象,这种速度对于老博世人其实是很难适应,因为这是互联网速度。

问:所以说您前三次相当于主导的是硬件业务,但第四次是一项与前三次截然不同的软件业务?

答:对,所以我干到第五年还是像第一年,过去4年打下的江山可能只能维持三个月粮食。不能闭眼,只能往前。

这个行业都在被马斯克领着跑。在马拉松里他是第一梯队,只要他不停,后面的人是绝对不会停的。

问:那么特斯拉的FSD进到中国来你怎么看?

答:这是好事。我希望他放过来,对 Wave3 绝对是利好消息。他们进来,越多的人会使用高阶智能驾驶,那么高阶智能驾驶的市场蛋糕才能大。

那蛋糕大了以后,等我做好吃的不更多吗?

问:我之前那篇文章也说过,有人对您的评价是“一言堂”;也有人对您的评价是“有个人魅力”,比较两极化,您怎么看这些评价?

答:首先,你看我2019年以来做了很多重大决策,其实绝对不是我个人做的,而是团队提供的信息加分析做的,我只是最后把信息整合在一起,按下了Button。

你说我一个人有这本事做那么多决策吗?不是的。我有专门做决策的机制和团队。每个人负责哪些信息、怎么做出合理计算,就跟自动驾驶做决策一样。

大家觉得我好像都是我做的决策,我的工作就是最后要签个字。

当然,希望做转型业务的人肯定是支持我的,他们跟我一样精力旺盛,希望能持续进步。

我并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大上,而是我想把转型业务做成功;要把这件事做成功,一定没有办法顾及到每个人。

团队一直说我要求高,我每次都说“哪个要求是我提的,所有要求都是市场提的。而市场是谁定义的,是马斯克定义的”。

所以,你要么在这个赛道玩儿,要么离开赛道。

在传统领域按照规矩做事情,稳扎稳打,那么大家对你的评价就相对一致;但你在一个转型领域,至少要竭尽全力跟上时代步伐,那肯定有人跟不上。

问:比起其他国际Tier1,博世算比较早认知和接纳“中国自动驾驶市场必须卷”的事实?

答:国际Tier1里,我们是唯一一家做高阶智驾的。这个东西,我们是要长远做下去的。我们整个ADAS战略,十年以上已经计划好了。

下一代L2与L2++系统都将是本土开发,一边是4 TOPS,另一边是500 TOPS。等这两个成熟以后,我会往当中靠,覆盖整个不同价位。

这是一个很长远战略。我不会像现在短期做个30 TOPS、40 TOPS,那人家要80 TOPS你咋办?要做平台战略。

我的算法从L2到L3是一套算法,只不过在功能选择上不一样,就像麦当劳一样。

你要买2000块的ADAS,还是两万块的ADAS还是一万块的ADAS?都有的选。

所以,变革必须继续下去,再有人骂我,我也要继续下去。除非博世不让我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宇多田 (ID:hellomusk),作者:宇多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再现保险代理从新三板退市,拟纳斯达克SPAC上市!盛世在线估值8.58亿美金!在自动驾驶领域,感知和决策哪个前景更好?现金买家抢购伦敦豪宅. 房源减少4成,伦敦租房危机加剧. 最新超市物价排行.查理三世在苏格兰加冕东北人的疑问:怎么越振兴越落后了?山东省力推带薪休假全面落实,这与保护双休一样好得很饮酒后开启自动驾驶模式,算醉驾吗?法院判了!前树成阴中国 AI 落后了?这两个 90 后表示不服《美丽时光》&《楚歌起》从堆料上头到激进减配,自动驾驶为何大变天?马斯克称全面自动驾驶将在今年年末到来;Meta推出推特竞品Threads;教育部回应“山河大学”丨邦早报对话Momenta曹旭东:自动驾驶光卷价格没用,要卷价值2023回国,上海之巅,习近平的红宝书外派故事 (28)风花雪月的结局规划器的先验唯心主义:从决策规划的视角来评估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寒武纪子公司行歌裁员,自动驾驶芯片还做吗?|甲子光年[突发]18伤:国泰乘客闻烧焦味尖叫哭喊!加航飞行员空中突失驾驶能力!全面落实带薪休假,支持刚需购房……“促消费20条”来了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刚刚,重磅“20条”发布!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九十三 风云突变惊险!加航机师飞行途中突然丧失驾驶能力 毫无征兆!Tesla胜诉!美国一华裔自动驾驶出事索赔$300万,判决后伤心痛苦2023年,iPhone全面落后安卓?双持党有话讲!座舱交互/自动驾驶开发/智能驾驶辅助训练...AIGC和大模型席卷智能网联汽车何小鹏最大的野心,装在自动驾驶里达摩院回应相关业务裁员70%,自动驾驶还被阿里看好吗?全面落地 创业黑马重磅“加码”互联网3.0澳洲全新立法改革!16岁儿童堕胎再无需父母同意?!卫生部长直言:堕胎法落后了!官宣!超1亿人口大省:全面落实带薪休假!特斯拉:打响巨头自动驾驶持久战Nature封面:AI提高自动驾驶夜视能力,检测黑夜、雾天场景和白天一样行业观察 | 政策铺好路,自动驾驶能“起飞”吗?马斯克放话:年底全面自动驾驶,未来机器人将多于人类(附讲话全文)重磅!发改委: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国家医保局:全面落实持居住证参保政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