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在对专业一无所知时,仅凭直觉就选择了大学专业,是对自己非常不负责的做法。毕竟,你选择的专业,将决定你未来四年将学到怎样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也影响着你的未来职业生涯。
填志愿时,如果对于专业一无所知,应该怎么办?不妨来看看知乎答主们的支招献策。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许多专业一无所知,该怎么办?
如何选专业最吃香?看这!!只要专业选得好,不用回家再高考!选不对后悔一辈子,选对了既有「钱途」,更有「前途」!
这篇回答将从三个方面教会屏幕前的你如何选出好专业,教你如何「偷分」选到好专业!一、从学校历史看强势专业
现在中国很多大学名字都比较概念化,比如河南大学等。像这种大学,你一看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好专业是什么。那么我们报什么专业?怎么选专业呢?还有包括各种理工大学、科技大学、工业大学。那又怎么知道其中哪些学校好呢?其实很多学校都经历过三件事,而我们也正是从这三件事中去挖掘好学校、好专业。(杭州蚕学院——浙江纺织高等专业学校——浙江理工大学)从「蚕」我们都可以想起杭州丝绸,而因为蚕吐丝后需要纺织,所以,从其后来改名的「浙江纺织高等专业学校」可以知道其纺织专业最好。事实的确如此,这所学校曾经是纺织部直属高校。国字号名字,曾经还有「北北服,南东华」的说法。所以可以得知,纺织专业是其优势专业。老北京人还将北京科技大学称为「钢院」。所以钢铁冶金专业最好,材料类专业也较好。还有一些学校是没改过名的,比如郑州大学。这样的学校怎么判断好专业呢?举个栗子:郑州大学最早建设院校为化学系、物理系、数学系。其中,1956 年四月建校初期的带头人为山东大学总务长,化学系主任刘椽教授,所以化学专业是最好的。郑州大学自己培养的第一个院士也是化学系的。还有一些学校是通过合并建立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合并学校构成来判断。1)长沙理工大学在 2003 年 4 月由长沙电力学院和长沙交通学院合并而成,那么长沙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便有电力专业和交通类专业。2)哈尔滨理工学院于 1995 年,由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哈尔滨工业高等专业学校合并而成。二、从院士看强势专业
要报的专业有没有这些人?他们保孩子前景光明!哪些人?院士是一个教授终生所追求的一个名头。如果评上院士,那么他的学术水平一定是特高的!有人说,一辈子都可能评不上一个院士。那么你想想,如果一个学校有那么一个两个院士。那么一定是院士所带领的专业最好。尤其是很多普通高校中找最好的专业的办法就是通过院士找。院士分为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和中国工程学院院士。还有人特牛还是两院院士(以上兼具)!!评院士要求很高,又加上,很多院士由于年纪大的缘故。所以我们国家的院士资源十分稀缺。但其实大部分院士是从事科研工作而很少从事教学工作的,因此本科生接触院士的机会就更少了。有很多人大学迷茫,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缺少老师的教育指导。他不知道这个专业最前沿的科技创新在哪里。所以让这些院士带着学生学习是最好的。所以说,如果有院士又搞科研又搞教学。那么他所带领的这个专业的学生见识一定会很高。一定要珍惜院士资源!三、从硕士、博士点来判断
硕士、博士能给高考生最好的指引。硕士/博士招生简章里的秘密都被忽略了。本科阶段会开设很多专业。这都叫本科专业。但随着专业的发展,有的专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于是乎有了硕士/博士点。甚至还有博士后流动站。很多学校甚至会在他自己的专业介绍里说「我们学校建设了从本科到博士生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我这读了本科,能在我这一直蹭蹭蹭干到博士。」1.进入任意大学官网,选择招生专栏
2.选择研究生招生或者研究生院网站
3.查找招生专业目录,即可判断出该校某专业有硕士点甚至博士点到最后了,其实这些事情要自己做还是挺麻烦的,但都是最后一句话:「都到这个阶段了!不要在最后关头省这一份劲儿!就差最后一脚了!咱们一定把它踢好!!」你的名字这么好听,一定要出现在录取通知书上呀!
2023 年高考刚刚结束,知乎组织了一个「高考过来人」的活动,让我讲讲志愿填报的事情。我准备写两篇文章。本篇先讲怎么填志愿——填志愿时家长和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又有意义的「功课」。另一篇则介绍我自己的专业——经济学,谈谈经济学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这两篇文章既是写给学生的,也是写给家长的。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有可采纳的地方,不妨分享给今年家中有高三毕业生的亲戚和朋友。3)选好专业后,利用教师学术主页的信息来挑选大学。4)大学里,要有「在高度自由的环境里继续认真学习」的心态。志愿大事,父母要把孩子深层次的想法放在第一位。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同学、朋友、学生大多数来自于经济金融专业,我听他们聊起报志愿的经历,印象中有这么几个诡异的共性:2)父母的意见主要来自于道听途说,道听途说比孩子的主见影响力更大。3)行业当前收入的影响力往往大于对行业前景的预判。各位毕业班学生的家长可以比照一下,自己家的「决策氛围」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尤其是第四条——不注重特长与专业的匹配——是会给家庭埋下定时炸弹的。而且我观察到,这些问题的出现,似乎和父母的眼界地位、父母是否信任孩子没什么关系,孩子自己也很少要求选专业的主动权。也许,志愿填报这件事情太重大了。决定权意味着责任,这么大的责任,孩子自己不敢去承担,宁愿把决定权交给父母,再通过父母的道听途说,间接交给隔壁邻居、远房亲戚。这种决策文化,很可能毁掉潜在的天才,闹出「送爱因斯坦去读会计」、「逼 JK 罗琳学物理」这样的人间惨剧。承认并挖掘孩子的天赋。
人和人天赋与兴趣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不是单维的。大学有那么多专业,是一个「天才的倍增器」。不同的专业能挖掘出许多高中阶段统一标准下看似平庸、实则在某一方面蕴藏着惊人潜力的天才。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好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方青草地,迎接自己成为天才的可能性。选对大学专业,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决定之一。围绕志愿,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地与子女沟通。很可能,在谈话的前一个小时里,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的嗫嚅和犹疑甚至让你很生气、很失望。这时候千万要耐心,要理解这都是正常、普遍的现象。恰是这种时候,父母越得像朋友一样,少说多听,倾听孩子。倾听,不仅要听他说什么,也要安静地陪伴对方的沉默,允许他在沉默中思考自己的长处、挖掘深层次的想法。你们的谈话很可能会围绕「孩子擅长什么」这个主题来展开。平时,你也许一听到孩子说自己擅长什么,就会讥讽他。但这个时候,千万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好好欣赏孩子的特长与兴趣。有些父母,不愿意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可能是听了孩子的想法后,觉得他的想法肤浅。但要注意,孩子的肤浅,很可能是「演」给你看的。肤浅,可能是因为他在揣摩你的想法,说一些迎合你的话语;还可能是与你有对立情绪,故意拣肤浅的话来说。一个人只有感觉到对方的尊重,才愿意把深层次的想法分享出来。彼此尊重,才能建设性地帮助对方把问题往深里想。一般来说,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到 18 岁这时候,已经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兴趣与天赋的挖掘,不能光靠几个传记故事的吸引,比如你看了某个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记者的故事,觉得对方的人生好有意义,所以你也想从事那个行当。这种兴趣并不能反映你自己的天赋所在。更理想的方式是去阅读你感兴趣的那位专家的作品——无论是物理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应该都适用。如果你发现,比起周围的同学,你理解他的作品似乎毫不费力,而且理解得更深,并且,你隐隐地觉得你自己在经过训练之后,是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的,彼可取而代之——这就是天赋的标志。而且这种「天赋感」甚至和前面那种传记吸引力是相反的:传记吸引力给你的感觉是一种仰视感;而天赋感是一种平视感——你发现其他人都仰视某个伟人,但你似乎有平视伟人的潜能。这种感觉难以言传,也不必言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需要做哪些功课?
我建议毕业班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做好两个方面的功课:选专业和选学校。我先说选专业。先说专业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填志愿时,一般是先选学校,再选学校里的专业;但为填志愿做功课时,有必要把思维过程反过来。为什么呢?因为大学和大学之间,其实没什么好比较的。总体上哪个大学好,信息都比较充分。真正难以抉择,缺乏必要信息,又特别需要掌握信息收集方法的,首先是专业——这个选择影响深远,但专业与自身禀赋是否匹配,高中生从一般渠道难以了解。接着就是,给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怎么挑学校。这个问题更值得研究。学校好,不见得院系好。怎么知道院系好不好,我下面会详细介绍做功课的办法。怎么选专业?
选专业,主要分析两个方面:自己擅长什么、行业前景如何。看自己的特长,要看性格、兴趣、动手能力、思辨能力、谈吐等各个方面。要知道某个学科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兴趣,可以找来备选学科最新的大学教材和较为前沿的科普书,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对自己的胃口。我们当年是没有这个条件的,网络上找不到这样的材料,现在这些材料只要稍微寻找一下,就能获得。阅读教材和科普书,是为了避免对专业望文生义的误解。像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这些学科,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对这些学科的研究内容都有一番自然的理解,但这种外行的望文生义,往往和专业内实际的内容出入很大。这也是为什么知乎要举办这个「高考过来人」活动,请一些专业人士来介绍各自的专业。除了阅读这类活动的文章,毕业生也很值得花时间通过大学教材和科普书来了解一个专业。切记要看新教材和前沿科普书。这些新的材料才具有代表性。比如你要了解经济学的话,那就找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原理教材和中级微观教材来看,而不能拿《国富论》和《资本论》来判断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国富论》和《资本论》当然很好,很值得读,但不能反映今天经济学学科的状况。科普书方面,世面上有一本《大侦探经济学》,李井奎教授的作品,概述了最近几年实证微观经济学的好研究。这本书很准确地反映了今天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做的事情,特别适合高中生选专业时了解经济学这个学科。如果你一看,觉得书里讲的那些工作不对你的胃口,那好极了,直接转头物色别的专业。行业前景当然很难判断,但还是有迹可循的。在过去三十年里,我们见证了两次「专业繁荣」的大潮,第一次是金融、经济、会计类行业的繁荣;第二次是「互联网+」带来的计算机专业的繁荣;最近,随着 ChatGPT 的出现,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成为新的显学。人工智能大概率将创造比「互联网 +」更多的机会和财富。在专业选择上适度考虑这个趋势,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新的潮流也意味着,绝大多数大学、甚至包括最顶尖的大学,都没有准备好适合新趋势的师资力量。你选了相关的专业,进入校园,却发现老师也不懂。这是很有可能的。当年在经济金融、计算机方兴未艾的时候,都有这样的阶段,大学拿其它领域半路出家的老师来充数。人工智能恐怕也不例外。你得做好自学的准备,在本科阶段就超越部分老师。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我们当时无法获得的自学资源,现在都唾手可得。另外,还需要避开那些即将在新技术潮流下被淘汰的专业、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下渐呈冗余的专业。比如 AI 所能轻易代替的白领工作、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房地产行业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得考虑进去。选好专业后,通过教师主页来挑选大学。
很多家长和同学都能看到学校排名和专业排名。学校排名反映学校整体的声誉,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但是专业排名,往往很不「专业」,不妨忽略它。专业排名靠前,可能反而说明这个院系不务正业而热衷于排名游戏,学科比较老旧,被旧学阀所把持,学阀影响排名,导致排名虚高,不能代表本专业的新发展。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既看学校排名,又要主动做好对心仪的专业不同学校之间的比较。那么怎么比呢?其实是有现成的办法的。你先去查询你感兴趣的这个专业,在国际国内最顶尖的学术刊物是什么,给自己列一个刊物排名的表格。然后你去找那几个备选学校的学院(系)的网站,看它教师网页上教师的发表记录。一般较为正规的学校都会把这些信息公开。你稍微浏览一下,就能心里有数,两所学校在这个专业上的师资力量谁强谁弱。为什么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些学术刊物的排名呢?比方说,两个教师的个人主页上都列了一百篇发表。但是一个老师的发表都是学术期刊,另一个老师的发表主要是面向大众的报刊杂志。那么你在比较时,就得把报刊杂志上这些科普性、政策性的文章都排除掉,再做比较。排除掉这些之后,还要看学术期刊的档次。一篇 Science,Nature 的发表,一般来说,价值远高于学科顶刊;学科顶刊的价值又高于领域顶刊……你也可以留意一下论文的题目,大致判断其学术性。当然,在做比较的时候,你得把各个老师的年龄和资历考虑进去。什么意思?比方说,A 学校的一位助理教授,发表记录和 B 学校的正教授差不多。这说明哪所学校好呢?有人觉得是 B,因为发表记录相当,B 学校这个还是正教授。这就不对了。这个情况恰恰反映 A 学校更好。A 学校的那位老师,还只是助理教授,就能有与 B 学校正教授相当的发表记录。这说明 A 学校对教授升等的要求更严格,师资力量更强。教师主页是利用「内部消息」的捷径。
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发表多的不见得比发表少的更厉害,发表记录与他们的教学能力相关性更弱。但在大样本下,平均来说,的确是研究越强的学者,教书也更好。你尤其可以去比较年轻教师、助理教授的毕业院校和发表记录。各个学校在教职市场上争夺学者的时候,招聘委员会对学者的教书能力是观察不到的,只能看到他们的毕业院校和发表记录。一个学院(系)新教师的发表记录越好,说明在教职市场上,那些专业学者更看好这个学院(系),所以这个学院才能挑到市场上最吃香的这批人加盟。他们是专业的内部人,掌握内部信息,你去研究这些人的发表记录,等于借助了他们对院系实力的内部消息。教师信息中,要特别关注学院院长(系主任)的专业背景和发表记录。他的发表记录强,说明他自己就身处学科前沿,一般来说对学科的发展方向就把握得更准。院长能够影响本学院的教学大纲。如果院长自己远离学术,只是沿着行政路线升迁到这个位置,或者是从其它学科调任过来领导这个专业,他也许很善于行政,但在设置课程、安排老师的时候,很可能犯下外行的错误。我举个很可惜的例子。我听说有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组建了一个经济学院。因为是经济专业,学校的名气又大,所以吸引来很多优秀的学生。学校想要弯道超车,就优中选优,额外选拔学生组成经济学专业的精英班级。这个精英班级既然这么精英,于是领导决定,数学课不学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可能嫌弃它们听起来太俗),改学缺乏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内容的数学分析教材;经济学课程也直接跳过经济学原理课,一上来就教接近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中级课程。结果呢?揠苗助长。学生学得枯燥、恶心,还什么都没学着,白白浪费了最好的一批人才。究其原因,领导自己都不懂现代经济学,不懂国内外经济学教育的趋势与潮流。而且,院长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又会影响到这个院系对优秀学者的招募。所以,你可以想见,这个信息有多么重要。研究一下院领导、系主任的学术背景,就能避开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大雷。这种雷在今天的中国高教界其实挺普遍的(25% 这个数量级?),一旦遇上,抱憾终身。但其实只要学生在选填志愿前花几个小时,按上面的方法做好功课,就能完美避开。如果你研究的院系,没有公开教师的学术履历(简历、网页版的信息都不提供)——这首先是一个负面信号——那么你就得抽样一些教师的名字,去搜寻他们的发表记录了。为什么学术性的师资力量那么重要?
我这么说可能会让人疑问:我家孩子没啥追求,学点课本知识就行了;至于学术,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啊,有必要关心吗?这就说到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学老师和高中老师的一个区别了。大学的课堂教育,如果不带有前瞻性、开拓性的话,是没有灵魂的。如果只是学知识,那么可以说,互联网上免费的公开课,教学质量超过 90% 以上的线下课堂。学生自学,效果比听课还好。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线下教育如果说还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就是前沿探索上师徒式的薪火相传。一个正常的大学老师,首先是研究者,然后才是教育者,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应该投入在科学研究之中。一个好的大学老师,必须身处学科的前沿,在知与未知的界线上探索,然后引领他的学生——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迅速到进入学科的前沿,跟着一起探索未知领域。这是薪火相传、培养下一代行业领军者的标准方式。如果一个大学老师,尽管知识极为丰富,也能教很好的课,却不能在学术前沿持续推进,他对学生的贡献,最多只是把课讲好,是没有办法把学生送到最前沿,完成领军者之间的接力的。夯实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大学里的学问,博大精深,仅仅积累知识的话,厚积而一无所发是常态。那些学术上迅速冒尖儿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靠身处前沿的学者引领着一起探索全人类的未知领域,然后有所收获,得到满足,在强大的激励下,再往前深入,一边深入一边夯实身后的知识基础,最终出落成一代大师,青出于蓝。大学培养人才的过程,和高中很不相同。所以,在挑选专业的时候,要尤其注意教师的发表记录:最近两三年内,有没有频繁的新发表?是不是发表于国际知名的顶尖刊物?如果家长想在孩子准备高考的时候,就开始做功课,不妨做一做这方面的功课。我们经常听到抱怨说,为啥我们国内的学生那么优秀,但学术产出却不如美国的学生。其实这个差距并不在于什么创造力、什么挑战权威的文化、也不是教学设施比人家差,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这个差距 80% 的来源,是我们大学教授的学术水平总体上还比不上美国的大学。中国经济学学科在过去三十年里已经发展得非常快了(也许是人文社科各个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教学和研究质量在各个高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直到今天,我们顶尖高校的经济学教师学术水平大概也只与北美三四十名的学校相当(这么说,有些同行恐怕还会指责我过于乐观)。只要发展的势头不变,我相信我们会很快赶超。但是目前还是要承认这种差距。而且要认识到,差距的来源,就是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不是其它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偶尔会看到,国内一些在教育改革上走在前列的新建大学、中游的大学,在引入优秀的教师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获奖、就业、科研等各个方面,居然能接近清北复交的水平。我们也常常看到,很多非常杰出的学者,成就斐然,足以在清北任教而有余,但他们自己却毕业于国内十名开外的学校。他们的成就固然来自于个人的勤奋与智慧,但其学术生涯的转机往往来自于某一位优秀的导师。一位优秀的、自己就在前沿探索的学术导师,是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开出「十倍速」的 buff 的——稍作点拨与鞭策,足以让学生一个学期走完其他人五年的摸索过程。他能告诉学生,现在最应该去学什么、研究什么,什么最容易产生突破、形成影响力。这种指点,不是只对清华北大那样千里挑一的学生才能发挥作用的。可以说,任何能够考上 985 学校的中国大学生,都能大大受益于这种指点。我这么说,好像是天方夜谭,其实是客观现实,只是很少有人真正把这样的机会利用起来。切记,切记。在大学里学习,应该采取一种什么心态?
有些学生进了大学之后,就觉得是时候彻底摆脱高中的枷锁了,把生活中的重心完全从学习转移到其它事务:社团、恋爱、考 G 考 T、面试求职。有些学生则延续高中的学习习惯,继续围绕考试、刷题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两种心态都不是太理想——虽然后者比前者还是要好不少。填报志愿和初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得有这么一个基本的认识:大学里还是有很多知识要学的,而且这些知识是非常精彩也颇为实用的。一个理想的大学生,应该在自由的学习环境里燃起对知识更浓烈的热爱。认识到知识的实用性是热爱的源泉之一。老师不一定能把这种实用性讲明白,让学生信服,以致学生提不起兴趣,浑浑噩噩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大学知识。直到工作中需要这些知识时,后悔莫及。比如大学里大多数专业都必修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虽然对高中生和刚读大学的学生来说很陌生——陌生就容易忽视它们的实用性——但到工作场合就会发现,这些知识太重要了。对它们的掌握,决定了你未来从事创新工作的上限。哪怕你不去大学任教,也很可能发现,自己的事业在某个环节受制于这方面的知识瓶颈。所以我建议,在填报志愿前后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去看看大学数学方面的教材,感受一下大学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样子。这方面非常好的一套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姜伟生的「鸢尾花书」。这套书写得非常好,把很多知识都串联在了一起,讲清楚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一共七册,整整三千页,几乎页页都用极为精致的图示来讲解数学概念。目前实体书还只出了第三、第四册,不过它的电子版在 GitHub 上都是免费开源的(Visualize-ML)。我建议高中毕业生去看一看,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大学数学知识、可视化、机器学习等等内容。我相信,这样的书会激起你的万丈雄心,在较为被动的高中学习之后,渴望在自由的大学环境里攀登知识的更高峰。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