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要对年老的困境一无所知

不要对年老的困境一无所知

公众号新闻


㊟《爱》

四月发布的 2022 年《中国卫生健康发展评价报告》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 2.6 亿,其中有失能或半失能老人 4700 多万。在不久前的一场医院火灾里,死亡的病人平均年龄为 71 岁。有对亡者家属的采访指出,他们大多是长期住在医院的失能老人。

人人都能在老龄化问题里看到自己。纳博科夫说,“生活这场玩笑的中心往往就是死亡”,我们无法对年老的困境一无所知。我们体面地活着,有时只是为了体面地死去。亲人、朋友还有自己,将会如何步入老年与死亡?

今天我们分享关于年老生活的 6 本书籍和 3 部电影,希望直面长寿、贫穷、照护、疾病与死亡相关的事实,早早地为自我与他人的必经之路做好准备。


01

《当世界又老又穷》

最幸运的世界也是最贫穷的世界




“在人类绝大多数历史上,活过 45 岁的人仍是凤毛麟角。”

很少人会把社会的老龄化当作一种幸运。其实,它是人类给自己的礼物——长寿工程的后果。作者尖锐地指出,如果我们不是生对了地方,生对了时代,生在干净的饮用水、安全的食物、现代的医学、便利的城市之间,我们根本不用担心老龄化的问题。

“最幸运的世界也是最贫穷的世界。”地球何以负担多出来的数千亿人类的集体生命? 

作者走访经受老龄化冲击的国家,他在日本发现,穷人的故事大多是老人的故事;西班牙与亚洲相似,农村女性出逃,乡村塞满了垂老的男性;支持中国年轻人成为廉价的社会劳动力的,是祖父母们的免费家务劳动。

当长寿不再稀缺,老人作为智者的身份也遭到剥夺。当人类为自己创造寿命时,似乎没有想好这些多出来的生命将如何与社会,企业与年轻人互动。现在,幸运的、长寿的我们,是时候好好想想怎么办了。



02

《下游老人》

任何人都可能沦为下游老人



年轻时斗志满满的人们,大多期待老年是一生辛劳得到回报的时期。而那些在超市里挑选过期产品,在公园长椅上放平身体的老人们,或许是曾经“不够努力”?

但之前短暂出现的一则让老人用一日养老金买食物的视频,已经显示出辛劳与回报的关系多么脆弱。《下游老人》的作者更是直言,任何人都有可能沦为“下游老人”——生活在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线以下的高龄者。

基于日本的现实,作者分类了几种从普通走向下游的典型模式。因疾病或事故支付高额医疗费、无法入住日本社会保险中的护理机构、子女穷忙或啃老、中老年离婚,都是一道道通往下游的滑坡。关于最后一种典型模式,作者言之凿凿地警告不事家务与社交的丈夫们:

“男人要抛弃只要能赚钱就可以万事不考虑的这种老想法,必须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不然离婚之后,“太太们多半能靠 15 万日元(约 7700 人民币)的生活费过日子,但丈夫们基本是死路一条”。


03

《人口大逆转》

依赖他人是所有人的宿命


老龄化与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得益于过去几十年的全球生产链的建立,发达社会的需求往往被离岸外包到其他更为廉价的生产地。但在照护老人方面,老龄化社会将失去全球化的助力,不得不依赖本土正在萎缩的劳动力。

是的,贫穷之外,另一个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照护的负担。仅将“日本现在出生的婴儿 1/3 将活到 100 岁”与“日本百岁老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高达 99%”两个事实并置,不难发现,认知退化(或者其他导致依赖性的疾病,帕金森病、关节炎……)是所有人的宿命。

谁会来照护我们呢?

或者,像作者那样残忍地提问,我们能从何处找到这么多“圣人”,从事照护这样需要情商高,却被视作技能低,实际收入低的困难工作呢?


04

《妈妈!》

当家人变成照护与被照护者


总有一天,家人与家人的关系,将会变成照护与被照护者的关系。在医疗与养老资源欠缺的社会里,大部分照护需求不得不由家庭内部消化。

《妈妈!》展示了一种倒置的照护关系——85 岁的母亲照护 65 岁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女儿。在电影里,这已经是一段力量感与无力感交错的旅程;电影之外的另一层无力感在于,家庭内的照护体验,似乎完全取决于照护关系生效之前,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有多坚固。
没有人能够切实地指望,自己在 65 岁时还能依赖更年老的亲人,更难相信自己在 85 岁时能够抓住去追逐幻觉的子女。一不小心,奔出门去的女儿也可能会变成纪实文学《失智失踪》中的案例。好在,电影在良好的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前提下,展现出了最好的想象:妈妈和女儿都能穿得干干净净地面对死亡之海,获得一个平静的结局。

05

《照护》

关系很重要



关系很重要。这里讲的并不是中国人熟悉的办事关系,而是我们往往会忽略的,与亲人朋友的道义互惠关系,在孤零零的社会中获得支持的关系。

作者认为,“照护远远大于医学这一学科范畴”,照护的核心是关系。凯博文本就以在社会关系中理解精神疾病而闻名,而在晚年投入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妻子的照顾后,他心痛地发现,那些高度专业化的神经科医生,只了解疾病是否能痊愈,无法回答其他关于家庭及社会照护的问题。

他想起在行医早期遇见的一位反复腰背疼痛的患者。她被其他医生都当作无事取闹,直到他去询问她的社会关系,她才坦白,“是心痛击垮了我啊”。凯博文感叹,“经过这么多年,我们看到医生还是没有学会多问病人几个简单却有意义的问题。”

从学科化的医疗,到真实生活的照护,我们在理解疾病的路上仍有许多步要走。


06

《生死有时》

勇敢地决策自己的死亡



大多数人不知道,或者不愿去想,一个人临终前大概率会经历什么。事实上,在医疗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已经存在一套死亡的预设程序。大多数人死在医院或急救车里。大多数人在死亡前经历“尽一切努力”的抢救,不论多么痛苦。

但是,面对绝症,“是否希望尽一切努力”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问题。当家属迫于道德或决策的压力说是,他们往往无法望见患者在被使用除颤仪、强制插入呼吸管、折断肋骨时的最后的表情。当一位女儿希望按照母亲的意愿,拔去她的饲管,却得说服一名又一名专家。

默认抢救,默认延续生命(即使创造了多种活死人的形态)的背后,是现代科学将自身设为自身的目标。“人们不知道作为晚年一种自然现象的死亡是什么样子,原因之一在于虚弱、无力、衰退都是被医学语言定义的——也因此受医学语言的限制。”

认识医学对死亡的文化建构,勇敢地谈论、决策自己的死亡。


07‍‍

《漩涡》

死亡是一种精神状态


电影的开头,一对老夫妇各自忙碌,收音机独自播报:……死者是一具尸体,而死亡是一种精神状态……

死亡是无法拒绝的,但就像《生死有时》发现的那样,人们有时可以将死亡像排泄物一样隔离于日常场所之外。而电影《漩涡》直观地告诉你,死亡不仅是一个现场,一个瞬间,而是一个长远的过程。

导演关注一对有储蓄、有住房、有子女的老夫妇(换言之,不是下游老人)的生活是如何走向绝路的。他将患有不同疾病的老夫妇分置于屏幕两侧,用以分屏的黑框压制在日常之上,就像两个提前到来的墓碑。死亡是一种精神状态,死者的一具尸体仅是它的尾声。


08

《一切顺利》

尊严死,和尊严活一样不易


虽然聚焦知识分子家庭,讲述女儿帮助父亲安乐死过程中的种种不安与(小)麻烦,导演还是(自省地)安排了一场父女间的对话:

“所以这些事,一共要花多少钱?”

“一万欧元左右,不包含救护车载送费。”

“真不晓得穷人都怎么办。”

“慢慢等死啰。”

“可怜的穷人呀。”


09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想回到自己家



上野千鹤子怀疑,那些在养老院里说“想回家”的老人,不一定是“想要回到家人身边”,而是“想回到自己的家”,即使那里空无一人。

她认为,在临终之时,从患者的身份里摆脱,回到自己的家里,才是最安宁的最后时光。“如果说在医院里是全职患者的话,那么在家里就是兼职患者”,才能以“人”的身份面对死亡。

在回应结婚传闻的《十五个小时的花嫁》一文里,上野千鹤子也说明,结婚正是想要协助多年好友色川大吉一个人居家临终,以便提交死亡证明与办理身后手续。色川曾对她说:“上野啊,现在是你实践理论的最中心处啊。”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正是她在老后问题上提出的实践理论之一,也是这份书单里最能给人带来希望的一本书。老人一个人死在家里,不再只是社会之恶,而也可以是有尊严的选择。对于想要一个人死在家里的老人,日本社会正在提供一些可见的出路,对其他社会也有借鉴的价值:居家援助诊所、上门护士站、提供送终服务的义工……

祝大家都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死去!



编辑:菜市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安.兰德《源泉》读后感《五十年以后》加班狗加到最后一无所有11位大佬谈破局思考:中国芯片制造业的困境、战略与奇招在发霉的冰箱里,能看到老一代人的困境一个良心家具商的电商之路:拼到最后,一无所有 | 人间多多的困境:国际学校中文母语教学的快乐与哀愁苏德战争爆发82年鉴:战争失败者将一无所有女性能给自己带来的快感,男性一无所知 | 一文说透「女性自慰」北大院长面试上海中学生:他们对最重要的问题一无所知中国的风洞技术,如何从一无所有到力压美国?《桃花诺》华为的困境,给了中国企业什么教训?中国网红沙漠背后的秘密,你一无所知「孩子们对人生一无所知,到底要怎么做呢?」儒家社会中弱者的困境从台积电的困境,看产业资本在美国的未来一诺:弱者的困境海澜之家,爱张颂文到一无所有疯了?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啊一日慢丨爱是一无所有,只觉万物温柔在发霉的冰箱里,能看到一代长辈的困境北大院长面试上海学霸:他们对最重要的问题一无所知!赌狗终将一无所有30岁未婚的农村女孩,陷入了怎样的困境?填志愿时,对专业一无所知该怎么办?【今日痛饮庆功酒】《是我在做多情种》人无所舍,必无所成60天上岸 | 从一无所有到拿大厂OFFER!东北被黑得最惨的城市,你一无所知韩国电影的困境,给了中国创作者什么样的警示?你对我一无所知:Quant怼人太爽了!!!这所美国“野鸡”大学今年230岁了!可很多人却对它的实力一无所知....发霉的冰箱里,藏着一代中国老人的困境昨夜,户外露营居民区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