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
#黄多多读错字#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已经20天有余,近日#黄磊孙莉回应多多争议#又上了热搜。
除去“明星家庭是否该让孩子过早进入公众视野”等论争,作为一名国际学校中文母语课程的老师,我的目光更多落到了这一公共舆论事件的背后——多多的困境除了源自个体因素以外,或许也源于国际学校中文母语教学一直以来面对的思考与挑战:
• 当我们谈及“希望小孩学好中文”时,我们究竟以何种标准来定义 “好”?
• 当下国际学校的大部分中文母语课程到底是以何种方式开展以回应学校、家长和学生自己的期许?
3月7日,有网友发现黄多多在朗读英国作家Magnus Weightman的绘本《这是谁的家:12种动物居所大探秘》(中译本)的视频中,读错了多个常见字的读音,如:防御(xiè)、麦秆(xiàn)、河堤(tí)、裹(rǎng)、桩(zhù)。
这一视频来自多多和其他四位女孩共同创立的公众号“陪你多读书”,进而有更多网友前往该公众号,发现了其他绘本阅读视频中读错汉字读音的情况。
“陪你多读书”从2022年7月开始更新,创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阅读,伴随孩子们度过没有家长陪伴时那些孤独、寂寞、无聊的时光。
多多的困境并不是偶然现象。我相信国际学校的家长们都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烦恼。
我儿子今年都六年级了,写字还是很慢。他是不是语文不太好?
日常工作中,我常常听到家长们诸如此类的表达。从体制内中学转入国际教育体系后,我在长期的观察中渐渐意识到两套学习体制的不同。
以教孩子“认识兔子”这一目标为例,过去体制内的学习通常是把兔子解剖,教兔子头、身体、四肢各个部分,但当一只活兔子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很难养好它;而在国际教育体系中,学习是从这只活兔子本身开始的,如了解它的习性特点以及它在生物链中起到的作用等。但学生对于细节性的知识,例如兔脑结构的掌握则显得不足。
这个例子是说:
体制内
过去体制内的学习大部分是从具体知识走向学习的完整结构,最终只有部分学生有机会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即达到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双项提高;
国际学校课程在学习之初就从完整结构开始,强调求知的方法,而非知识的获得。最终的目标也并非检验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而是强调学生掌握“思维、探究、交流、冒险”的方法。当然,确实也会出现细节照顾不周的情况。相信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体系的家长,特别是小孩子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的家长,都会在这一点上有所共鸣。“yimi老师,您体制内外都很有经验,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我很理解家长们的担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大家选择国际教育,并不是想全面拥抱一个外来的教育体系,而是期待我们的孩子能够学贯中西、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所以,中文学习是家长非常关注的方面。了解了家长们的普遍焦虑,我想只有对多多她们的视频作品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剖析,才能让家长和学生们都心里有底。所以,在此记录我当时对家长们的回答。我浏览了“陪你多读书”上全部的12条绘本阅读视频。这些内容可以看作是一次项目化学习的作品:5人一小组,自由选择绘本,为小学低年级小朋友制作“绘本伴读”。若在这个维度上进行评价,我认为:朗读总体非常通顺,语音语调富有感情变化,音色也好听;在视频结构上,除了绘本朗读,还加入了中英文词语学习以及主旨介绍,十分完整;主旨介绍部分没有局限在“动物居所”的科普层面,而是告诉小朋友们世界是很多元的,还关注到了低年级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视频镜头语言切换多种视角,制作精良。从达成最终“伴读”的目标来看,小朋友们会感到温暖,也会对观看下一本绘本阅读视频感兴趣。但如果黄多多和另外四位女孩是我的学生,在肯定其创意、灵动和自信之外,我也会很认真地告诉她们:“作为10年级的高中生,既然要完成一个给小朋友读绘本的项目,那么朗读之前先查好字音、发布内容之前进行复查以确保内容无误是最基础的工作。虽然读音只占评分的一部分,但以严谨负责的态度面对项目、面对他人,则是很重要的素养。”“没有脱离基建的高塔,也没有脱离家的远方。文字是符号学、是价值观、是思维逻辑。自信不是傲慢,如果字音都读不准,词的含义都理解错误,那么国际教育倡导关注平权、环保等宏大命题的观念,也许只是精英们面对本土文化的另一种冷漠。”这段话来自我的好朋友J,她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具有反思意识的家长对自己下一代所承担的社会使命的深刻自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共同明确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为语文学习的四大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是面向中文为母语的学生学习中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性维度,是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的源头。在这一视野下,如今国际学校的中文母语课程确实做得还不够好。在国际学校,英语是学生的第一语言,虽然中文是大部分就读学生的母语,但学校的性质和升学方式决定了中文在课程体系中必然处于尴尬境地(IB体系例外)。以上海地区部分国际学校为例,一周的学习中,通常来说中文课程只有4~5课时(200分钟左右),仅占全部课程时长的12%左右。虽然体制内语文课的标准课时也不过6课时(240分钟),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国际学校的孩子除了中文课以外的所有学科的学习语言是英文,其中文的浸润程度远远低于体制内的学生。在这一客观条件下,学生们的识字量、书写准确率、词语意思的辨析等基础知识确实学得不够牢固。而一些老师们也在两难中做出了选择:“对于国际学校学生的中文,家长们能够看见的情况是书写笔顺不那么准确,拼音声调不一定全对,而这些只是机械化的知识,只要写得足够多练得足够多,孩子们就能掌握。相较于把精力放在词语的抄写上,我选择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在作业方面,各门学科都更倾向于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如果就中文课布置抄写、默写类的作业,很容易引起家长们和学术管理层的反感。孩子们也不喜欢这样的形式。演课本剧、搞辩论、做小组海报,这些都经常搞。反正他们也都不中考、高考,真没必要在基础知识上费大劲。”正是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大部分从小在国际学校成长起来的孩子“中文很差”——在最基础最能为大家评判的维度下,显而易见地变差了。学习的主体是孩子,但教育从来都是家长、学校、老师以及社会多方力量促成的实践活动。在面对舆论风暴时,多多不应该是孤独地站在风口浪尖的那个人。今天写下这些话,并不是想为占据了相当多经济、文化与社会资本的幸运儿及其所接受的教育进行辩解以寻求公众的“原谅”。相反,这次事件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去进一步思考:在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国际学校的中文母语教学还应怎样回应社会的期待?这些在国际学校就读的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天然担负着第三世界文化的三个难题: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现在与未来。这些学生首先是通过母语的深入学习来理解本土思维,才能在以上三组关系之间建立联系。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学好中文,明白语言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自始至终都展现着民族的文化?任何的教育系统都是在不断地进化和改善,相信我们最终都能答好这一道时代出给我们的难题。本文作者:Yimi,从教10年。原为上海某头部民办初中语文教师,现为上海某知名国际学校中学部中文组组长。
本文授权转载自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上海国际教育和社区资讯首选中文平台,带你了解沪上所有国际、双语学校,汇集各类好玩的休闲活动,还有亲子度假、国际教育动态等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关注我们,掌握第一手的国际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