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布交通发展年报:广佛城际出行量约为深莞两倍
6月29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610万人次,单一机场吞吐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广州南站旅客年发送量477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程度较高,2022年大湾区城际间日均出行量达542万人次,其中广佛同城联系强,广佛两市间日均出行量达171万人次,占湾区城际出行总量32%,约为深莞的2倍(84万人次)。
此外,广州全市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占77%,居全国超大城市前列。广州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6.3万辆,同比增长47.5%,成为机动车增长主体;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600万人次,呈迅猛增长趋势。
枢纽服务能力保持全国前列
南沙对外交通联系加强
报告研究显示,广州枢纽服务能力保持全国前列,国家门户枢纽功能显著,广州对湾区辐射效果显著,南沙对外交通联系持续加强。
2022年,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610万人次,单一机场吞吐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全年承担国际航空旅客吞吐量78万人次,是国家重要对外门户枢纽。广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2486万标箱,位居全球第六。铁路旅客年发送量6667万人次,广州南站477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程度较高,2022年大湾区城际间日均出行量542万人次,其中广佛肇占49%,其次为深莞惠(36%)、珠中江(15%)。广佛同城联系较强,广佛两市间日均出行量达171万人次,占湾区城际出行总量32%,约为深莞的2倍(84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南沙与大湾区城市(含广州其他各区)日均出行总量同比增长8.6%,达到77.6万人次;南沙与周边城市为32.7万人次/日,占广州与大湾区跨城出行总量的13%,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2021年占比9%),南沙作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的地位正在得到加强。
随着南沙与周边城市联系持续加强,南沙直通湾区的高效便捷交通体系正处于构建阶段,当前与中心城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核心区以及港澳的联系时长均超过1小时。报告建议,加快推进南沙站、广中珠澳高铁、南中珠城际等项目建设,研究港深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站,协同港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全市平均通勤时耗减至36.5分钟
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47.5%
近三年,由于更多广州市民选择在区内就近上班,居家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方式增加以及城市外围地区就业机会增长,全市平均通勤时耗为36.5分钟,同比减少2.2分钟,广州市45分钟以内通勤出行占比达80%,维持在较高水平。
报告显示,广州市轨道网络与城市空间骨架形态基本契合,沿轨道交通轴线人口岗位密度明显更高,轨道站点800米范围内人口、就业密度分别为2万人/平方公里、1.3万个/平方公里,是非轨道覆盖建设用地区域的2.9倍和4.1倍,全市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36.6%,中心城区54.7%。
此外,广州绿色出行保持高位,新能源汽车成为机动车增长主体,电动自行车迅猛增长。
数据显示,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含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比例达到77%,居全国超大城市前列;地铁通车里程621公里,日均客运量646万人次居全国第一。
广州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6.3万辆,同比增长47.5%,成为机动车增长的主体,年度新增机动车中75.3%为新能源汽车。广州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为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相比2019年增长50.3%,呈迅猛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由2019年的61.1%降低至2022年的47.2%,电动自行车全方式出行占比由5%增长至11%。
在此发展趋势下,报告建议,尽快做好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从解决广州超大城市的实际问题出发,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各类交通方式有序发展,在集约与舒适、高效与便捷间取得平衡。
加快湾区东西两岸直连
精细化管理疏解城市拥堵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近年来,居民高频出行的尺度由城市内部扩大至跨城范围,人们更加青睐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报告建议,广州应加快推进珠江口战略性过江通道,深化大湾区协同发展,加快莲花山过江通道、增莞番高速和轨道交通22号线东延等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强化湾区东西两岸直连。
目前,大湾区跨城通勤人口初具规模,总量达到118万人,其中广州在大湾区的跨城通勤人口54万人,遍布佛山、东莞、深圳、惠州、中山、珠海等城市,占大湾区跨城总通勤人口的45%。但在跨城出行时耗上,仅佛山能纳入广州1小时交通圈,深圳、珠海、惠州等均在1.5小时交通圈外,跨珠江口通道不足,是制约大湾区东西两岸高效流动的短板之一。
近三年,广州中心城区因市政管线、轨道建设等占道施工引起的常发性拥堵点占比为20%—30%,已成为道路拥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022年月均施工量673宗,其中62%需挤压道路资源,对区域路网运行产生影响。报告建议,在车道“占一补一”原则基础上,从施工时序、围蔽方案、交通组织等方面确保地区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不降低,强化道路施工期间的精细化管理,优化大型施工进场时序,做好施工点的施工组织管理和疏解引导。
来源:南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