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拿铁效应,因小钱返贫的年轻人

拿铁效应,因小钱返贫的年轻人

社会



又到周末,这是每日新语的第七期,本期我们要讲的是拿铁效应。(往期传送门:精神离职乙学孔乙己的长衫恩格尔系数拉满穷饱族断崖式衰老



美国作家大卫·巴赫讲过一个关于喝拿铁的故事,我们不妨把这个故事换成中国版本——有一对中国夫妇,如果两人每天都喝星巴克(按大杯拿铁33元计算),喝30年,最后共需花费约72万元。

若每天省下拿铁的钱,这笔钱足够他们买一辆好车了。

这就是著名的拿铁效应。




文 | 刘璇

编辑 | 易方兴

设计|韦恩

运营 | 栗子



“我买的都是有用的啊!”


最近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个高讨论度话题: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一辈能存到钱,而我们不能?


有人总结,原因如下:


父母辈:

喝水、吃饱就行。

护肤品——大宝、百雀羚。

娱乐——电视。

存点钱,不能苦了孩子。


我:

各种奶茶咖啡,火锅、日料、韩餐、西餐、中餐、简餐。

护肤品——水乳、精华、眼霜、面霜、气垫、隔离、粉底、腮红、眼影、假睫毛、美瞳。

娱乐——开视频会员、网购、游戏氪金。

存什么钱,不能苦了自己。


有人说,在父母出生的年代,兄弟姐妹多、物资相对匮乏,节俭成了一代人的时代烙印。


而如今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物质丰富、压力大、焦虑多,外加消费主义的诱惑,前方,拿铁效应在等着你。


▲ 图 / 日剧《没有养老的资金》

早上7点59,手握一杯生椰拿铁,程安安工作的一天开始了。早上的一杯咖啡,成为她的续命水。


“不喝点儿啥,就感觉很没劲,这是支撑我8点准时坐在工位的动力。”她说。


今年3月份,程安安开始了杭漂生涯。但月薪5000元,在杭州有点捉襟见肘——房租水电就要2800元,而一杯生椰拿铁的价格领完优惠也接近15元,等于月工资十分之一要用来喝咖啡。


不光如此,她还是个网购爱好者。工作三个月来,她还经常需要家里人接济。


拿铁效应,也深刻地反映到她的行李量上。刚到杭州时,她就一个行李箱。现在三个月过去,东西已经塞满了出租屋。“现在有10个包,口红刚从家带了5只,现在一共有25只,面膜囤了好几箱,好像每天都在购物。”


她显得极为苦恼,明知东西已经够多了,但是每当晚上下班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直播间充斥着的诱惑,她还是抵挡不住。


▲ 程安安两个月来新买的口红。图 / 受访者提供


在这个全民带货的年代,拿铁效应会更加凶猛。比如买防晒衣,一件防晒衣的价格在150元左右,在不同的直播间,她已经陆续买了5件,其中还包括相同款式的不同颜色。


《中国经济时报》的一份“线上消费新趋势调查”也显示,七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在线上的消费场景,已经成了他们花钱最多的地方。而在生活中,适当地“买买买”,当然可以带来快乐,但如果模糊了必要和非必要消费的界限,那么就很容易掉入拿铁效应的陷阱。


比如,很多人认为咖啡是必要消费,他们觉得“一万块可以买来我几百天的精神抖擞,怎么不值”,但也有人觉得,“免费提神的办法多得是,一万块留着干点什么不好?”


不同的观念背后,会导致不同的人生选择。


▲ 图 / 日剧《没有养老的资金》


而拿铁效应之所以令人毫无察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花的每一笔钱足够小,所以几乎没有感知。


比如在北京互联网公司上班的35岁的张泽。他喜欢追剧,但不同的平台,提供的剧也不一样。所以,他一边看视频,一边买下不同平台的会员,B站、搜狐、优酷、腾讯、爱奇艺……


“买的时候,每个平台一个月才一二十块钱,也没多少。”张泽说。


甚至在半年前,他在家里用投影仪投屏,就连投屏软件也弹出了30秒的广告。右上角,“会员免广告”五个字正在诱惑他,接下来,扫码,每个月支付15元。广告消失了。


而这是半年里他唯一用的一次投屏。


这还只是视频,还有音乐会员、查资料的会员、生鲜购物会员、京东会员、淘宝会员、移动全球通黄金会员……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就算什么都不干,卡里几百块钱每个月都会凭空消失,他才意识到拿铁效应的严重性。


更要命的是,张泽还喜欢花少量的钱来买一些“有用”的东西。


比如,就在这半年里:


为了给女儿扎辫子,他花39元买了假人头练习,最后就用了一次,有天晚上还被这个人头吓到;

花66元买来一把手打鱼尾刀,专门用来拆快递,为了体现对快递的尊重;

花88元买了嗑瓜子机,后来发现嗑瓜子机嗑一个瓜子,用嘴都能磕3个,遂淘汰;

每次找不到手机支架,就会买一个,反正9.9元一个,也不贵,最后,家里已经有15个手机支架;

陆续买了7个小电扇,有手持的、usb的、挂脖的,为了适应不同场景……


“拿铁效应能让人上瘾。”张泽说。


▲ 张泽有一天被这颗人头吓了一跳。 图 / 受访者提供



困于生活中

深陷拿铁效应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与每个人的成长模式有关。


对在杭州的程安安来说,她经历了一个被“过于满足”的童年。小时候,她家里做生意,爸爸能赚钱,对她有求必应,花钱也是大手大脚。以至于有一次,老公说起小时候没有电视看、没有零食吃,她甚至都无法理解。


比如,每天上学回来,妈妈就会带她和弟弟逛超市,每逛一次,就花个两三百,“那个时候两三百是挺多的”。等到冬天,一家人懒得做饭,会频繁出去下馆子。


长大后,有一次朋友买衣服,觉得有些贵,征求她的意见:“两件衣服哪一件好看?”


程安安鼓励她:“两个都要,只要是工资可承受范围的,就不用纠结太多。”


如今,陷入拿铁效应之后,轮到自己挣钱,她才感受到钱有多么不经花。


▲ 图 / 《没有养老的资金》


而张泽几乎恰恰相反。他是由于以前过的日子太穷了,加上疫情几年也憋得比较久,今年以来,开始“报复性消费”。


小时候,张泽的零花钱是论“毛”的,经常只有五毛钱,每周发一次。就算到了大学,生活费也只有一个月700块钱,谈了恋爱后,两人有时候要出去吃饭,就更不够用了。


直到工作之后,手头才稍稍宽裕起来。


如今,他觉得自己在用消费的方式,来弥补之前的遗憾。“我们的生活其实比较平庸,如果用平庸的购物,来满足平庸的生活,就会觉得缺少一种态度。”比如,他开快递,觉得用一把手工打造的鱼形刀来开,就是有态度的。如他所说,成为会员,享有跳过广告的权利,“也是一种态度”。


而正是这些态度,构成了陷入拿铁效应的动机,吞噬了他的金钱。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非必要支出”、“钱莫名其妙就没了”之类的话题里,也能找到形形色色深陷拿铁效应的人。


比如刚参加工作的白宛宛,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拿铁效应包围。每个月的工资莫名其妙就消失了。


“花的每一分钱好像都有用,又好像没有用。”这是一种“薛定谔的有用”。


每个月工资到账,她习惯拿出1000块放进一张不常用的银行卡,试图存起来。她想,就算一个月只存1000块,年底也有10000块的存款。但愿望只是愿望。1000元经常在月底被拿出来花掉。


某种程度上,拿铁效应也代表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如今工作压力大,陷入拿铁效应虽然费钱,但是某种程度上,也能提供一些抚慰。


比如,赚钱后,她迷上了盲盒。有一次出门逛街,看到店铺前围着很多人,发现一个盲盒好像也就69元,“没有之前想的那么贵”,而且造型可爱,治愈人心。


一份《盲盒经济洞察报告》也显示,盲盒是典型的能够形成“冲动购买”的商品之一。自那之后,每次去逛街路过店铺,她都会看一下有没有喜欢的盲盒。哪怕男朋友建议一次买一整套,她也坚决不同意,非要一个一个抽,坚持用运气凑一套。


到了这个地步,抽盲盒,已经成了拿铁效应一部分,也成了白宛宛生活的一部分。


▲ 白宛宛的盲盒。图 / 受访者提供



自责与破解

每个深陷拿铁效应的人,或许都会出现“自责时刻”。


程安安的“自责时刻”,出现在6月份的一次算账。她发现,今年3月到杭州,到现在6月份,自己已经花了六七万块。


这些钱她觉得很夸张。和她同时间段来杭的姐妹,才花了一两万,“我怎么把生活过成了这样?”


身边玩得好的朋友,也对她造成了暴击。在程安安看来,她的朋友不买护肤品,对吃的欲望也不强,爱好就是攒钱。朋友在杭州待了七年,一个月工资四五千,到现在已经存了十几万。


程安安很羡慕她。


她不是没有过存钱的机会。刚出来工作时,她做过微商,赚了一些,但全花了。


那时她觉得:“我既然这么能赚钱,以后也肯定能赚到钱。”


但疫情“教育”了她,钱越来越难赚。微商没法干了,她开始找工作,用人单位的工资压得很低,她经常陷入手里没钱带来的不安。


而深陷拿铁效应的张泽,也受到了乱买东西带来的教训。


比如,有个生鲜超市的会员,购物满9.9元,赠送一杯酸奶,张泽天天喝,结果喝出血糖偏高了;还有一次,蔬菜买多了,买的冬瓜在冰箱放的时间太长,吃了之后得了细菌性肠胃炎,去医院治病花了2000块;还有一次,他媳妇本来有垃圾桶,他非要送给媳妇一个智能垃圾桶,可以自动打包的那种,结果这垃圾桶打包的时候噪音巨大不说,还把媳妇手给烫了。


他事后反思,这就是典型的“买了还不如不买”的例子。


▲ 图 / 《凪的新生活》


好在,拿铁效应并非无法摆脱。很多人总结出了破解之法——记账。


对于23岁的穆晴来说,能摆脱拿铁效应纯属偶然。


今年,穆晴找工作很艰难,她是去年毕业,就因为在家备考了一年,用人单位总嫌她不是应届生身份。最后,终于有一家用人单位录用,但月薪只有5000元,在北京生活下来有些艰难。


但她过日子的习惯还是跟从前一样,每天不是喝奶茶就是酸奶,好看的衣服也是爽快下单。眼看着,日子就快要过不下去了。


这时候,身边有朋友提醒她,不如试一下记账。这个建议改变了她的生活。


从大手大脚过渡到精打细算,头几天还好,睡觉前,她会把花的钱编辑到备忘录里,觉得挺新鲜。但新鲜劲之后,花钱的不自由,让她开始讨厌记账。


她放弃了记账。


结果,第一个月工资到账只有4000元,这数字,少到她不敢相信。她决定重拾记账,想看看什么都不买的情况下,到底够不够自己花。每晚10点,会响起她的专属记账闹钟。


结果,她慢慢坚持了下来。在每天记账的时候,也是她每天学会控制消费的时候。


现在,是她记账的第4个月,也是她最省钱的时候。比如,以前她会在App上下单买水,2桶4.5L桶装水是13.8元,当时她觉得很便宜。但现在,她自己去楼下打水,同样4.5L的桶装水,在小区打满只要1块多。“打完水的时候,我特别快乐,因为觉得省了一大笔钱。”


现在,依靠记账,她不光摆脱了拿铁效应,而且她还有信心在北京能存到钱。


现在的程安安也是一样。在算了账之后,她正在慢慢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某种意义上,掌控了消费的欲望,也就同时掌控了生活。比如,在刚刚过去的618,就算再被诱惑,她也忍住了。那时,到了下单的时候,别人是花钱清空购物车,她是把商品一件件从购物车移除。


在狠心不买的同时,她逐渐体会到一种省钱的满足。当消费的欲望缺失,一种责任感就生长出来:“我马上三十岁,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如果有一天父母需要花钱,我该怎么办?”


她终于决定,对拿铁效应宣战。


▲ 图 / 日剧《西瓜》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还请点击星标🌟“每日人物”,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我们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




每人互动
你的钱包是怎么变瘪的?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大冲击!降费"鲶鱼"引发三大效应,这些公募首当其冲!业内人士再发声为何相约自杀的年轻人变多了?不愿“困于人海”的年轻人,盯上徒步“沉迷”兼职的年轻人因小球相聚,中国企业家高尔夫球队与四省市高协联谊挥杆家庭惨案!华裔男赚了点小钱 疑枕边人想“夹带私逃”实施家暴 年轻继女惨死中年返贫的四大快车道,尤其最后一个慎踩!最可怕的“穷人陷阱”:拿铁效应这个“80岁的年轻人”火爆全网,我确实有被惊到…【吵翻】因小费起争执!小费也跟着通胀!这类人给最少!靠各种营养补剂续命的年轻人,来听我一句劝!外派故事 (29) 放荡不羁小六郎刀郎新歌效应,郭德纲连夜关了评论区!法国惊现蓝色蜂蜜!竟因小蜜蜂去MM豆偷糖吃了……孟京辉专访:我也是年轻人,不给年轻人提建议为什么现在这帮年轻人都开始反季捡漏了?年轻人:你说呢华男因小事提着菜刀砍伤同胞 事后坐等一小时直至被抓捕打酱油清华状元是如何中年返贫的律师太狠!多伦多华人夫妇因小事,竟要被强拍商铺!法官直斥荒谬终于找全了: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你知道吗?《一首桃花》&《云水难记》惊人的3大强者法则:鲨鱼效应,共生效应,21天效应第一百一十章 恢复因婚致贫的年轻人:两个人的钱,三家花随不完的份子,避不掉的陋习,竟然还有8成年轻人想办婚礼?|2023年轻人理想婚礼报告亿万富翁向餐厅领班小哥脸上吐口水!只因小哥阻止他搭讪妹子...4个心理学效应,拉开人与人的差距吵翻|加拿大华人因小费起争执!研究发现:年轻人给最少!10个娃9个缺铁!想要宝宝补铁效果好,没它可不行亿万富翁向餐厅领班小哥脸上吐口水!只因小哥阻止他把妹...吵翻!加拿大华人因小费起争执!小费也有通胀!这类人给最少!改变一生的三大动物效应:刺猬效应、蝴蝶效应、鳄鱼效应第一百零九章 惩恶一名身穿校服的年轻人从楼上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