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给年轻学霸们的一些开放问题
兔主席 20230704
这些年,我在业余时间帮助一些国际头部院校在中国筛选及面试候选人,有本科项目,也有硕士项目(科目为文/社科,院校与具体方向保密),研究生项目里,有“海龟”,也有“土鳖”。
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了解候选人的智识与能力,我会结合他们的背景、学历、专业、兴趣等,提一些宏观问题,由此观察他们平时的积累、思考、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角度洞见,并可见他们的旨趣、价值、情怀和追求等。
先表达几个感触。但首先需说明:这些候选人都是学霸,是“尖子中的尖子”,不能代表广泛人群。我说的比较,也是在可比群体里做历史纵向比较。
一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年,年轻人的教育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让很多筛选人和面试官(许多标签为“成功人士”)都自愧不如:换成几十年前的自己,知识、能力和见解都不如今天的候选人。自己能获得一定的事业成功,还是因为所处的年代不同,面临的竞争环境不同,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同。后生可畏。
二是年轻人太“卷”了,能进入头部院校最后一轮面试的候选人们,在所有领域都很努力,多少都能取得一些成就,学习和职业上都有提前规划和系统布局。用几十年前那种随意、自发、随机、“放养”的方式去培养,大概很难再在今天脱颖而出。
三是我见到的年轻人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力都很不错。很多人说中国“填鸭式”教育,本土培养不出有创造力和批判思维的人。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偏颇的:至少不能一概而论,而且现在的城市知识家庭/中产家庭其实很看重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希望获得能够培养、锻炼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精英”教育。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大,从绝对数量上看,最终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人可能足以“满足”大国的时代要求。
四是凡有英语国家背景或联系的头部院校或项目,都需要用英语。在申请和面试场景里,中国学生要用英文去表达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与知识,相比母语为英文的人来说,这就是很大的额外挑战了。从这一点来说,中国顶尖学生相比英语母语学生有智识优势:他们能够用外语获取知识,用外语表达思想,用外语了解他国文化,并反过来了解自己的文化。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语言学习背后的思维锻炼是“翻译机”或GPT所不能取代的
五是年轻人对国外的了解程度明显超过几十年前的可比群体。“海龟”如此,本土学生也如此,总体上,我觉得他们对国外情况都是挺了解的,也都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这肯定得益于当代的信息发达,另外许多人也已有旅行、出国和学习工作生活的经验。
六是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及民族自豪感是明显增强的。对中国的看法,早就不再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近代史屈辱”),更多的是“朝前看”,更加充满信心和乐观。说他们是“小粉红”可就不对了:这些年轻人(不少本身也已在国外留学)对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是有不错了解的,他们看待西方至少是平视、客观的,也能客观分析中西矛盾问题。
七是现在可以明显感到临近毕业学生们的压力,其中有找工作本身的压力,也有对自己能力的不确信,大概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许多年轻人内心希望再等等,在校园里多呆一段时间,再深造一下,多整几个方向和学历,让自己变得更强,最后再加入就业市场。那时,可能也已穿越了当下的经济周期。
下面我在面试时给学生们准备的一些问题,问时会结合他们的背景和面试时的语境。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与我们的大环境有关。这些问题大多没有什么正确答案,也可以不依赖特定专业领域。答得“好”或“好不好”,一看平时积累,二看思维能力,三看临场发挥。当然,英语能力也很关键。
问题是抽选题。回答时可以知道多少说多少。
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都能说出一二。思维能力强的,能够先出来定义一下问题,限定一下范围。还有的能出来质疑问题的假设。如何接触和处理问题,不同人也是高下立见。
附录:面试问题
1. 这些年,欧美发达国家大众存在怀疑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趋势,并且不断升温,开始实际影响各国政治及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 全球化是不是一定能够改善国与国之间,以及各国国内的经济社会平等问题?说说你的观察和分析。
3. 最近这些年,许多国家出现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4. 你自己觉得中国和美国/西方会不会出现进一步的经济金融脱钩?你如何分析、判断。
5. 你觉得未来几年,中美关系面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6.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那些重大问题和挑战?(可以知道什么说什么)
7. 你知道中国现在说的“新发展模式”么?它是什么?(用英语通俗表述)
8. 中国政治的“底层逻辑”或根本原则、理念是什么?可以列一些关键字或概念。
9. 如果你要给一个不了解中国的人解释中国的政治模式、政治经济模式,你会如何解释?
10. 你觉得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如果可以归纳的话。
11. 你觉得美国/西方对中国最大的偏见或误解是什么?
12. 你觉得中国和西方交流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3. 你可能和外国人交往过(或有在国外的工作经历)。如果要化解他们对中国的偏见或误解,讲一个“中国故事”或“中国叙事”,你会说什么?
14. 你觉得中国(由于“中国”概念太大,可以结合自己身边人群体)现在对美国(或西方)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误解?(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开放回答)
15. 说一个你心目中的中国领袖(leader),近代、当代的都可以,不同界别的也都可以。说说为什么?他/她的领导力体现在哪里。
16. 说出三个对你影响最大的人,以及为什么。
17. 你觉得“领导力”(leadership)是否有文化差异?不同社会、文化、文明的领导是不是不同的?有没有中国式的、中国文化特定的领导力?如有,是什么?
18. 你走在街上,可能发现中国没有“无家可归者”。你觉得是为什么?(开放题)
19. 说一个对你影响最大的近当代中国思想家(或作家,可替换),以及为什么。
20. 你觉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个制度区分足够么?是否还有意义?
21. 你觉得不同的语言/母语对人的认知影响是什么?语言之间是否有差异?
22. 你觉得什么是“AI风险”?
23. 你觉得中美两国对AI风险的理解会不会有差异?有什么差异?中美会采取什么样的监管行动?
24. 你觉得21世纪的大国竞争里,AI、算力等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开放回答)
25. 你觉得这一轮AI驱动的科技革命是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还是消灭更多的机会?请给出自己的分析,不要讲历史案例
26. 为了AI大发展的十年后做准备,你觉得自己要掌握什么技能?
27. 你觉得这一轮AI大发展,中国和美国两国是否会发展出各自的AI“宇宙”和“泡泡”?场景会是怎么样的?
28. (接上一个问题)结合你对AI及中美国际地缘政治的理解,你觉得AI将改善中美两国之间的沟通、理解、交流,还是反而会加大两国的隔阂?
29. 如何提升中国的生育率?(开放题)
30. 你觉得“气候变化”的风险是不是被夸大了?(开放题)
31. 你最大、最真实的恐惧是什么?
32. (压力题)这个项目可以重复申请,你过两年再来申请,经验更多更成熟,录取机会可能更大。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要录取现在的你,而不是两年后的你?为什么现在的你是一个更好的候选人?
33. (压力题)我看你的简历和陈述,我觉得你有一些明显的弱点和不足。你不用顾及我所考虑的具体的点。你可以说说自我感觉:相对其他候选人,你可能有哪项最明显、最大的不足,以及如何克服它。
34. (压力题)这个项目的名额有限,要给最需要它的人,所以学校和你的角度是不同的。现在说服我:为什么这个项目需要你,甚至可能多于你需要这个项目。(类似于:你如何给这个项目/校园带来价值)
35. 告诉我,站在现在前瞻,五年之后你会在哪里,干什么?
(全文结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