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做父母真的是太难了!
0-8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北美全职带娃老司机教你轻松育儿套路
▲
想对孩子好,却不敢对他太好,
怕溺爱他,怕惯坏他,搞出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来!
想对孩子严格,又不敢对他太严格,
怕压抑他,怕限制他,搞出啥难以治愈的童年阴影来!
……
于是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还总怀疑自己做得是否正确!
想在慈爱和严厉之间,在放手和约束之间,找到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吧,却又发现极为狭窄,总是左右为难顾此失彼~
橙子自己也经历过好一阵这样的纠结心态,但是很多年后转过头来看,才发现这样“要么惯要么管”的二元思考方式根本就错的,事实上无论是“宽”还是“严”,是“放”还是“管”,都是要有的,重要的是得搞明白,到底要在什么时候要放和宽,在什么时候又要严和管。
如果你勤于思考不怕麻烦,就会很容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把慈爱和严厉分别用在正确的时机,宽严并济地把孩子管好。
如果你偷懒图省事儿,跟着自己的本能走,就很容易恰到好处地把这两者用反,导致越是想要管教越是错的离谱。
给大家列举三个非常经典的“用反”的情况:
1,在该管的年龄放任,不该管的年龄严格
越小的孩子就显得越脆弱越可爱越无辜,总是激起人满满的保护欲和疼爱欲。
刚会走路的小宝宝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因为这种让人难以抵抗的幼态萌萌哒滤镜的加持,小孩子仿佛就有了为所欲为的通行证,就算他自私无比要求全世界都围着他转,就算他肆意妄为把所有人生活搞得一团糟,就算他打人抢东西横冲直撞大声喧哗……好像都是可以接受的。
纵容小孩子糟糕行为的理由通常非常的经典:他还小啊,不懂事啊!我有什么办法?
然后你会发现这孩子长大不但没自动变懂事,反而行为越来越过分,小的时候还能用零食玩具大餐把他哄好,等到了青春期他想要独立自由的时候,就会渐渐的完全失控,到了这个时候父母往往就终于看不下去了,开始试图用各种方法把这匹脱缰的野马控制住:训斥,打骂,监视,逼迫,讲大道理,情绪勒索……每种手段都会引起一场针锋相对的家庭战争。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孩子已经太大了,已经比你健壮也比你聪明更比你有行动力了,他这时候一门心思要做的事,你再想要怎么狠心也管不了他了。
放任的童年、失控的青春期,这个让人感到很熟悉的剧本,就是父母将对孩子的“慈爱”和“严格”完全用错了时机的结果。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严后宽”。孩子越小,越是要严格给孩子设立好牢固的行为边界,趁早让孩子知道这世界上是有限制的。
其实立规矩的动作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是最容易的,因为他从有意识开始,就知道有规矩限制了,他就会觉得这些规矩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于是自然会非常习惯遵守规矩,还会在规矩中感到安全和舒适。
当孩子渐渐长大,某些规矩原则已经变成了自然习惯,你就可以随时放手,让孩子自己管自己了。因为他从小已经被规矩束缚惯了,就算撒欢儿也会有底线,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受到父母的管束会越来越少,父母没必要和他起什么冲突,因为他一直都表现得让人放心,父母只需要站在他后面给他情感支持和满满的爱就好了,整个成长过程非常的水到渠成,根本不用打骂吼叫鸡飞狗跳紧迫盯人这种把戏。
所以一定不要在孩子还小,需要立规矩严管的时候犯懒,以爱为借口放任他恣意妄为,等没规矩的孩子大了,你欠下的管教债会翻着十倍百倍来找你,到时候你管他管不动,放开他又要闯祸,进退两难,行动余地就太小了。
2,简单的事情非要代劳,困难的时候却要撒手
很多父母总是无法忍受小孩子笨手笨脚把自己搞得一团乱的样子:把饭吃得满地都是,把衣服鞋子穿得乱七八糟,总是把屎尿弄到裤子上,而且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些混乱,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相当崩溃!
但让孩子拥有自理能力,本身就是个比伺候他更折磨人的事儿。所以看到孩子要动手做什么时,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大喊”放下我来!“,不怕累不怕麻烦,只求让孩子别瞎捣乱,乖乖地等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就行。
这样既让孩子满足了自己的需求,父母也表达出了令人感动的舐犊之情,多么温暖美好的场面!
可是这又是一个看似有爱,实则只是图省事儿的做法。
全方位地帮孩子代劳,看似可以跳过这些乱七八糟的崩溃,还可以把孩子照顾得服服帖帖不出意外,也能感觉自己很棒棒。
但这样做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的锻炼机会,导致孩子各种能力一直都无法长进。因为总是被代劳的孩子,会表现的像个大号婴儿一样,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成,万事都得依赖大人的来替他搞定。
孩子表现得这么废,小时候看着萌萌哒,可到了学龄依然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当父母的也多半看不下去,会越来越厌倦给娃当仆人老妈子,然后容易忍无可忍地冲向另一个极端:拒绝孩子依赖自己,期待孩子能自己把一切都搞定。哪怕遇到孩子觉得很难处理的复杂任务,也要求孩子独立漂亮地完成,孩子越是哭闹央求说我不会我不行,大人就越是生气不想理他。
用轻飘飘的两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就把所有孩子求助的请求给怼回去。
这不就又搞反了嘛!孩子想要自主的时候你不给他的机会,等他习惯不自信,习惯依赖别人,你又要求他立即信心满满自律爆棚,把自己给管好别让父母操心,这不是天方夜谭嘛?既然在春天时犯懒,根本没撒下过“独立"的种子,怎么能期待时间到了秋天就自然收获"自主"的果实呢!
我们应该在孩子刚开始有动手能力,自主意愿最强烈的时候,就放手让他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给予他海量的机会让他在试错和失败中慢慢成长,孩子爱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各种能力,以及“我能做好”的信心。
当孩子拒绝某些任务的时候,他一定是遇到了困难,或者是技术上的,或者是心理上的,父母不要认为他在偷懒耍赖,而是一定要表示支持和参与的态度,耐心帮助孩子去拆解任务,教他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从能力无法触及的“恐慌区”,回到离自己能力可以到达的“学习区”。这样孩子的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自理这件事,千万别跟孩子拧着,要顺着孩子来:孩子想做,就制造条件让他做,他觉得有困难,就找到难点帮帮他。只不过这样大人就要多花心思费力气创造环境,让孩子从小把自理能力培养出来,不能图省事儿指望把孩子熬大了他就自然什么都会了。
3,该严格时候心软,该温柔的时候却发脾气
当孩子破坏了说好的规矩,或者撒娇耍赖提出过分要求的时候,你会给他什么反馈呢?
是坚决而严格地制止他拒绝他?还是会给他找个理由饶了他,给他“最后亿次”的机会?
感觉选择前者虽然理论上没错,却总是勇气不足,因为孩子几乎一定会以各种形式的闹腾来表达不满,甚至大哭尖叫让你下不来台。
这个画面一想就非常头痛,还不如当个温柔慈爱的父母,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吧!
可问题是,选择后者虽然省事儿,却并不是长久之计,孩子一定会得寸进尺,进一步试探底线,直到你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情绪崩溃给孩子放个大招,把他修理得惨兮兮,自己也气得半死。
情绪过去你多半又觉得自己有点过分,感到愧疚,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就更害怕拒绝和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了。但是为了不想承认自己管教失败,还要甩锅怪孩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改!”
所以很多父母纵容孩子为所欲为,只是怕和孩子起冲突,场面不好收拾,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而已。这非但不是什么爱的表现,恰恰是爱的反面——“忽视”的表现。
真要爱孩子,就不会怕麻烦,管教方法就不能简单粗暴,而是要尽量精细一些,考虑孩子的感受:在要求上一定要严格,坚决不能让孩子越过底线一步,但是态度上则一定要温柔,孩子不爽了闹腾了就好好安慰他,试图理解他和他共情。
这个原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会感觉很别扭,因为你不熟悉也没经验,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探索很多次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就算平日里能做到,如果心情不好了也会破功失败。
修炼的过程很不容易,但这才是为人父母真正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你实在做不到,至少是努力过了,知道是自己修炼程度不够,而不是用一句“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去欺骗自己已经尽到努力了,只是孩子太熊没办法。
当今时代,父母群体的素质越来越高,都愿意时常彼此讨论和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这是好事,但是我也发现,很多父母反省的思考框架非常陈旧单一,总是在“我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和“我是不是对孩子太严了?”这两个问题中间打摆子,好像管孩子就还有一个维度,要么对他好一点,要么就是对他凶一点,没别的选择了。
这样非此即彼的思考维度过于简单,会导致再怎么反省,也反省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不如放弃掉去想那两个问题,而用多元角度来反省自己:
我的严格用对地方了嘛?
我的爱孩子感受到了嘛?
我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想一下他的感受?
我有没有因为图省事儿,而对这个问题考虑得太少?
……
把问题想得复杂一点,教育手段尽量多样一点,才有利于我们成为更智慧成熟的父母。
其实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溺爱”,只有不够爱,只有伪装成爱的控制和忽视。
真正的爱,不仅仅是“我想让你好”,而且还需要“我不怕麻烦”。
最后,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那些“育儿路上的困难与纠结”“小感悟”“小反省”……!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过程不容易,但我们可以一起相伴而行,育儿路上不孤单~
❤
给朋友们推荐下我的小助理橙子大管家,大家快来扫码加她,不仅产品售前售后问题可以找她帮忙,有育儿问题时也可以随时发给她,让她帮你转述给橙子哦~
(如果你已有大管家的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大管家收到问题后会及时反馈给橙子,并将橙子的解答回复给你(当然橙子有时差,回答不及时希望大家多包涵哈)
感谢大家对橙子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听橙子说育儿故事
一起不焦虑育儿
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和妈妈的战争 在原生家庭里遭受过童年创伤,一辈子就毁了吗? 小朋友犯错,一说就哭、就爆炸,听不进建议,受不了批评,要怎么教? 预防孩子对游戏沉迷上瘾,控制和戒断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我的妈妈,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些年带娃爱上阅读的一些心得! 娃经常尿床怎么办?夜间要特意叫起来尿尿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