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职业规划的秘密武器:优势测评,让你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方向

职业规划的秘密武器:优势测评,让你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方向

公众号新闻

世界500强企业中,90%的企业有长期稳定的测评供应商。

根据洞见研报,中小企业在人才测评上投入的预算和使用率都都低于大企业,每人次费用支出也较少。
如果把人的素质比作一座冰山,那么冰山上面就是人的外显和易于测量的素质,而冰山下面则是人的内隐和不易测量的素质,包括个性、价值观、性格特质等。对于企业来说,冰山上的东西可以通过面试、笔试等进行评估,而冰山下的东西则需通过测评来看到的冰山下的东西,以此来判断人才和岗位以及企业环境的适配性。
对于个人来说,测评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职业测评能够不断了解自己,从而找到职业方向。
36氪组织人才中心副总裁Julia(张胜男)继续坐镇@职场Bonus「红利人才观」。本期我们邀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前知乎、蜜芽副总裁、优势加速器品牌创始人、盖洛普全球认证教练张瀛;另一位是前阿里技术总监、技术人职业发展教练、领导力发展教练廖雪梅。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通过测评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赛道。

嘉宾 | 张瀛、廖雪梅

策划 | 徐茂桐

采访 | Julia

整理 | 陈桐、赵冬雪

不断探索出来的职业生涯
职场Bonus:两位最初是怎么萌生转型的想法的?怎么确定得转型方向?
廖雪梅:当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到第十年时,感觉对这份工作渐渐失去了热情。因为我自己对技术并不是喜欢,而是敬畏。我很敬畏技术能创造这么多价值,但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我不会主动研究技术。
所以复盘了一下过去的工作,发现自己其实更擅长做团队或个人成长的分享,这会让我更有成就感。刚好有一个朋友在做优势工作坊,所以我就在想,自己究竟有什么优势?但我当时能看到的自己全是劣势,比如说性别上、技术上的劣势等。所以就像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有一些没有被挖掘出来的优势,因此就参加了那个工作坊。
其中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师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才干,发挥你自己的优势是可以做好一份工作的。带着这份好奇心,我就去做了优势测评,还找了专业老师做报告解读。老师通过解读报告告诉我说我是个天生的教练。那时就感觉自己在一条黑暗的路上走了好久好久,突然前方有个灯亮了。因此后来也就去做了教练认证。
张灜:有时职业生涯并不一定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自己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我毕业后实习的期间,其实做过很多工作,包括销售类、采购类等,所以我的职业生涯其实接触了很多不同的业务。
尽管原来公司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还是喜欢帮助别人发展的感觉,因为如果做这件事情能让别人过得更好,我是觉得非常开心的。
管理者的辐射很大,当管理者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时候,整个职场的土壤都会变化。他会通过土壤的变化让周围的环境变更好,让员工工作得更开心,所以我觉得这件事让我感觉后半生都备受激励。
职场Bonus:到什么阶段之后就下定决心开始行动?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清楚了?
廖雪梅:学了教练之后,自己也去尝试做过一些一对一的教练服务,对自己产生了这几个认知。
第一,在互联网公司待了十几年,所以相对来说更懂技术人的痛点、特质等。再加上最近互联网行业有一些变化,在这个大环境下,很多技术人虽然其实非常优秀,但他也产生了很多困惑。所以帮助这些人成长,理清他们接下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对于我来说很有价值和成就感。
第二,在我做教练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馈,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第三,我觉得自己的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在职场中感觉自己的手脚是被束缚的,现在感觉这些束缚都消失了,自己的状态变得更松弛和游刃有余。
所以自己内在的成就感、市场的反馈以及自己状态的变化,让我感觉这个方向真的适合我。
张灜:我觉得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我做好了准备。其实我之前创业失败过两次,到第三次的时候,我才了解创业要准备好人脉、客户以及产品等,而这些东西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准备过。
第二点就是我的心态放得很平,因为我选择创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预想的各种压力我认为我都能承受。当你的心态很稳的时候,你就会容易在自己的节奏上把事情做好。
这两点我觉得对于想要创业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职场Bonus:在转型期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怎么应对和准备?
廖雪梅:我本身比较内向,在面对镜头时有点儿焦虑和紧张。所以做自由职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运营,获取流量,因为我本身不适应那种表演浮夸的带货直播,甚至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自己的文章,都觉得是在得瑟。
突破点其实也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作为做技术出身的我其实更擅长的是做交付和内容,并且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所以便开始坚持内容输出,把自己阶段性的思考整理成原创文章,发在朋友圈及公众号。
这一点对于做教练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当客户长期读你的文章后,他了解你这个人及你的想法,能够跟你同频,会更加容易信任你,因此你俩之间的配合也会更默契,这种效果跟买流量来获取用户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灜:第一个挑战是定位。我最早的在定位的时候,我就自己没有办法梳理好,因为我的身份很多,当自己全部都呈现在那时,很难取舍。因此找了一个商业IP的机构,让他帮我去来去定位。
第二个挑战是商业模型。把定位理清楚后,商业模型怎么做?怎么进行运营?我刚开始都不太清楚,所以找了专业的人帮助。
第三个挑战是找伙伴。一个人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找一个合伙人很重要。

职场Bonus:怎么寻找合伙人?
张灜:第一,寻找身边合适的人选。很多创业公司初期的合伙人都是朋友、同学或者一起共事过的人,因为大家有过磨合,可以互相信任,安全性比较高。此外,一定要找三观匹配的人,如果三观不合,很容易在分岔路口走散。
第二,如果你恰好带资,那最好找专业人士咨询,比如说猎头或HR朋友,他们会给你提供更多接触不到的人才资源。因为你并不缺钱,和一群比你更高阶的人共事能够把你带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第三,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看一看自己的状态。如果自己的创业思路没有很清晰就去找合伙人,当遇到比你更有想法的合伙人时,最后很有可能你变成了他的合伙人。

优势就像肌肉,可以锻炼出来

职场Bonus: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怎么判断自己有哪些优势?
张灜:给大家推荐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类似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方法。不断地记录,不断地给自己做反馈,然后再不断提升。长此以往,你就会了解自己做什么事是做得又快又好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找专业测评。不建议去市面上去找一些免费或九块九的非官方测评,这些测评的信效度没有办法保证。这些测评有的设置的一个问题对应好几个方向,有的赋分规则也不太科学。
第三种方法就是自我挖掘,因为大部分人对自己是了解的。可以把发现自己的优势当成一种习惯,在日常中去觉察、反思,不断聚焦自己的优势。
Julia: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用到的一个模型就是乔哈里窗。
第一部分是自己知道的,包括别人知道以及不知道的,这部分是你自己能意识到的优势,因此不用刻意发掘,只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即可。
第二部分是自己不知道,但是别人知道的。这一部分可以通过询问别人,通过他人反馈了解。
第三部分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这部分可以尝试使用测评工具更全面地将自己以及别人没有察觉到的东西测出来,帮我们框架型地梳理思路,让我们在分析时能够更全面一点。
廖雪梅:我本身并不擅长演讲,曾经我非常害怕作述职,即使熬了几个通宵做PPT,但当上场的时候还会因为紧张磕磕巴巴地讲不出来,所以我一度以为自己不擅长沟通。
但是后来在带团队的时候,经常会有技术跟产品还有业务沟通,然后就发现别人一直聊不明白的问题,我两三分钟就能讲清。所以,我并不擅长那种慷慨激昂的演讲,但是我很清楚别人想要什么,在沟通的时候我会充当一个桥梁作用,很擅长把事情通俗易懂地讲出来,让大家都能理解。
因此,优势和劣势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可能通过一些事后,你会发现你曾经以为的劣势变成了你的优势。

职场Bonus:怎么去发挥优势让职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张灜:一方面,优势就像武器。比如盖洛普测评里一共有34项才干,就可以理解成武器库里有 34 种兵器,这些兵器对你来讲总有几个经常使用的和几个用不到的。如果想要取得胜利,就不可能一直使用同一种武器。所以在不同的场景中,要根据环境、目标不断进行调整,不断变换自己的武器,也就是说发挥自己不同的才干。
另一方面,可以将优势比喻成肌肉,是可以训练的。每个人的优势都是那些,但是如果经常训练某块肌肉,就好像在做健身,慢慢地这块肌肉就会变得很强壮,你也会知道自己的哪块肌肉更强壮。
Julia:怎么把自己本身的特质与职业场景结合起来,让它真正能够发挥作用,转变成职业优势,是我们要不停去觉察和训练的部分。
比如有的小伙伴有积极的优势,那他看待问题都是以正面的视角,并且能给别人带来正能量。那么在工作场景中,当团队遇到困难,就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优势,鼓舞团队的士气,共同应对和解决困难。所以这个积极的优势对团队来说就是不可或缺的,其个人价值和贡献也就通过这个积极的优势得到了体现。
廖雪梅:可以通过一些测评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自动驾驶模式。接纳自己的自动驾驶模式,改变才会有方向性。
比如有的小伙伴曾经工作非常靠谱,现在却面临极强的职业倦怠,她自己可能归因为“环境不好”,“太卷了”。而就她的优势报告进行解读时,发现她是一个关系敏感型的人,自己的成就感、价值感极大部分来自关系,而如今的组织冷冰冰,只讲究逻辑正确,无法支持她这部分的诉求。所以在测评之前她根本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测评之后才了解了问题的真正原因。

职场Bonus:测评出来的结果或别人的反馈有时跟我们的自我认知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张灜:第一,从乔哈里窗的角度来看,有两个象限属于我不知道的,这个部分可能就是差异的来源。第二,每个人心中都对自己有一个看法,但事实和观点并不是一致的。这种差异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盲区。
所以接受反馈的过程其实是不断照镜子,认识自己盲区的过程。
盲区就像你蒙着眼的状态,当你了解到自己的盲区时,就相当于将蒙眼的布拿下来,了解自己在哪个位置容易犯错误。对于盲区,不用特别关注,只要能够觉察到自己的盲区,并不踏入到盲区中,那你就能保证你自己总是走在那个又快又舒服的路上。
廖雪梅:使用工具是为了认识自我,而不是给自己做分类,贴标签。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认识自我这件事太复杂了,所以工具就像一个拐杖,我们需要他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但人不可能用一辈子拄拐,所以不要被工具局限。
Julia:从测评的角度来讲,第一,工具本身会带来差异,不同测评工具的算法不同导致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第二,我们自身在做测评时的状态也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每个人下意识地都会对自己进行包装,甚至有时候测评出来的结果可能是理想中的自己。
所以我们在做一些正式的测评之前,需要把心态放平,不要去刻意地想问题,顺应自己的直觉就好,还要保证自己处于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这样测出来的结果相对来说可能会更加真实。
从思考的角度来说,当我们收到别人的负面反馈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别人为什么会对我产生这种评价。所以多给自己提一些问题,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不自知的认知盲区。管理好这个盲区,我们的职业道路更加顺畅一点。

对于优势,如果过度使用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变成自己的不足。比如一个正能量的人,如果用力过度就会变成盲目乐观。所以不要过度使用优势,也是我们管理盲区的一个办法。

与其避短,不如扬长 

职场Bonus:应该怎么避免在职场中踩短板的坑?
廖雪梅:在不擅长的事情上,我会做很充分的准备。比如说明天有个会,老板在会上可能会问到哪些问题,我会提前下很多功夫。所以了解到自己的短板,自己提前多做一些准备,让自己从坑里出来就好了,没有绝对过不去的坎。
Julia:知道了自己的盲区就要去表达和沟通,比如自己的临场反应比较慢,就要告诉老板自己是深思熟虑型,让老板了解后,再给一个相应的交付,这样慢慢地产生互信,而不是两个人在彼此的盲区中互不沟通。
此外,要去扭转我们的思维方式,凡事要从优势去着手,要思考如何通过发挥优势达到想要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补短板。对于短板做好觉察和管理就好,更多的注意力和训练都要放到优势上,这样才能获得指数级增长的效果和回报。
张灜:在积极心理学中,包括优势理论里,其实让大家还是要关注前面的才干部分。因为前面的才干是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的,后边的才干几乎不使用。所以还是要关注自己的优势,以增加自己的积极情绪为目的。
对于补短,我们付出得比别人还要多,但最终可能还不如别人轻轻松松干得好,这个投入的产出比就太低,所以可以借助别人的优势补自己的短板。比如我们的一个leader每次做汇报时,语言逻辑很混乱,大家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所以之后他每次汇报前都会先让其他善于演讲的下属给他讲一遍,他再沿着这个思路讲出来,最后讲出来的效果甚至更好。

职场Bonus:在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后,怎么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张灜: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产生了做职业规划的意识,但是他本身对职业可能并不特别了解。所以当知道自己优势后,在大的方向上其实是让他知道自己的敏感度在哪、自己的动力来源于哪、哪个职业跟自己适配度更高。
但是在做职业规划时,核心概念在于只要有一个目标,其实你都能做好眼前这件事。所以不要纠结这件事是一定行还是不行,而是抓住机会做好眼前事。
Julia: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的风格、性格、优势等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擅长走的路也不一样,从优势的视角来说,要找到自己那条通往罗马的路。
至于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可以在工作中把工作内容按照最重要、最常见、要求最高等层次依次排列出来,然后分析这些工作内容需要发挥哪些优势,这样梳理完之后就会很清楚。
廖雪梅:第一,每一份工作其实是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并不绝对存在谁干不了某个工作。只是说可能这里面一些核心的工作内容,会用到你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
第二,优势和不足是一体两面的,不要说自己一定行或者不行,发挥自己的优势,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就一定可以。

职场Bonus:如何看待因工作令自己不满想要转岗这件事?
廖雪梅:如果工作的核心内容的确让你感到不舒服,可以必要地去做一些转岗。做转岗的话,第一个是尽早去做,因为越早做,成本越低。第二个是转行不转岗,转岗不转行。
我自己总结的转岗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要去找在这个岗位工作过的人聊一聊,而不仅仅停留在脑子里空想或在网上搜集信息,因为真实的世界比网上更丰富和复杂。此外要客观地评价,一份工作里肯定有你不喜欢的东西,也有你喜欢的东西。
第二步是学习,补齐其所需技能,毕竟每一个岗位的能力模型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比如从做技术转向做产品,就要学习产品的思维和设计。
第三步是破圈,做人脉准备。如果你原有的圈子里很窄,那么想去换一个其他的赛道,可能连把你带到那个赛道的人都不认识。所以要积累自己的人脉,在转岗时那个人就可以起到桥梁作用。
张灜:第一点,转岗要慎重。除非自己在这个岗位内耗非常严重,仅仅靠自己的努力很难把状态调整起来,一般不建议这么做。
第二,转岗时,要确认还有一条优势路径可以走。在做职业规划多规划了几条路线,当现在这条路走得不顺时,就可以转到其他路线。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职业规划的秘密武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角逐美国总统大位…德桑提斯的秘密武器叫"凯西"这届青年找工作,把小红书和抖音当作秘密武器没有优势,是你对自己的最大误解:分享我如何靠隐藏优势入行心理学SCI 期刊:射频刺激胶原再生!这项医美也是明星的秘密武器AI时代临近!作为产品经理,我要重新审视我的职业规划了!无需花$60会员费也能在Costco购物!妹子分享“秘密武器”不是蛙人,却能“水陆双栖”?!它有什么秘密武器你可以问自己的7组至关重要的问题,关于知识、思考力和个人竞争力这个神奇的心理投射工具,竟能让你读懂自己的潜意识?规划器的先验唯心主义:从决策规划的视角来评估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罗素:担忧、烦恼与烦躁都是没有目的和方向,毫无用处的情感【EducationUSA线上讲座】艺路前行:美国艺术类专业申请与职业规划,8月31日,星期四, 18:30 - 19:30奥本海默的秘密小城:曼哈顿计划的圣殿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很像妈妈 | 征集“我以为只挣了$2000”!加州女子发现自己的彩票竟然中了200万美元马克谈天下(376) 家有狗狗一年记录一句老九不能走颜值就是杀伤力【经济】地产投资信托,少数人跑赢通胀的秘密武器【小鹰飞走了】中英文诗两首秋季L7说理课 | 在混乱与变化中,如何找到人生的秩序和方向?高温预警!今年夏天比往年更热!专家介绍避暑“绝密武器”,大温人不抢空调抢这个!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秘密武器找到了?他们要用“超导胶带”缠出一个反应堆看看A16Z重金押宝的AI公司,都有什么秘密武器“这儿,理工科落后,最落后的是文科”再议开学季必看!8款书包测评,减压护脊选哪款?大学生扎堆打“网红暑假工”,结果发现自己的青春一小时9块Google 下一款 ChatGPT 竞品曝光:投入或超GPT-4,AlphaGo 成秘密武器台积电打磨12年的秘密武器首发 | 无痛搞定英语启蒙,这个“秘密武器”终于有人做出来了7只量化基金测评,谁是王者?发现自己的实力和现实的机会不匹配,你会选择硬着头皮继续吗?转载推荐 | ConnectEd北美欧洲名校教授学术发展分享Panel:学术职业规划和教职申请!天玑9200+首发测评,联发科又表演了一次力大砖飞。良心测评,三合一保温杯99元拿下,安全保温,不漏水,颜值贼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